丙戌歲除原文
初年朝旭旦,故歲徂景夕。
逡巡蟻旋磨,倏忽駒過隙。
拙劣應逃世,疏慵翻寢疾。
逢時獨悲悼,撫己三太息。
彌增長年愧,末契養生術。
昔賢夙相伍,枚叟徒見七。
每有憂生嗟,憂來恨非一。
詩詞問答
問:丙戌歲除的作者是誰?答:朱多炡
問:丙戌歲除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七部
參考注釋
初年
指某一歷史時期的最初一段
民國初年
朝旭
初升的太陽。 唐 韋承慶 《靈台賦》:“怒則烈火扇於衡飇,喜則春露融於朝旭。” 元 馮子振 《十八公賦》:“午曦斜而東箔撤蔽,朝旭警而西櫺透明。” 清 百一居士 《壺天錄》卷上:“若紅者,則一輪朝旭,如樹頭之高掛銅鉦已。” 趙朴初 《滴水集·<寄贈大谷瑩潤長老>詩》:“莫道黑風吹浪險,已看朝旭照天紅。”
故歲
去年;往年。 唐 喬知之 《定情篇》:“故歲雕梁燕,雙去今來隻。” 宋 王安石 《道人北山來》詩:“開田故歲收,種果今年嘗。”
景夕
黃昏;天黑。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摩揭陀國上》:“書生遂留,往來樹側,景夕之後,異光燭野,管弦清雅,帷帳陳列。” 唐 孟浩然 《西山尋辛諤》詩:“款言忘景夕,清興屬涼初。”
逡巡
(1) 因為有所顧慮而徘徊不前
逡巡而不敢進。——漢· 賈誼《新書·過秦論上》
大閹亦逡巡畏義。——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逡巡不前。
舅犯謝罪,逡巡河上。——《三國演義》
(2) 一剎那
雁翎金甲逡巡得,鉤引徐寧大解危。——《水滸傳》
(3) 時光消失
逡巡過了一年,當年是正月初一日。——《喻世明言》
蟻旋磨
《晉書·天文志上》:“天旁轉如推磨而左行,日月右行,隨天左轉,故日月實東行,而天牽之以西沒。譬之於蟻行磨石之上,磨左旋而蟻右去,磨疾而蟻遲,故不得不隨磨以左迴焉。”後以“蟻旋磨”比喻芸芸眾生皆由命運擺布。 宋 黃庭堅 《僧景宣相訪寄法王航禪師》詩:“一絲不掛魚脫淵,萬古同歸蟻旋磨。” 宋 惠洪 《冷齋夜話》卷七:“貪夫蟻旋磨,冷官魚上竹。”
倏忽
(1) 很快地
倏忽往來,莫知其方。——《呂氏春秋·決勝》
倏忽已三年
(2) 忽然
倏忽之間
過隙
喻時間短暫,光陰易逝。《禮記·三年問》:“三年之喪,二十五月而畢,若駟之過隙。” 唐 竇常 《謁諸葛武侯廟》詩:“人同過隙無留影,石在窮沙尚啟行。” 宋 姜夔 《張平甫哀輓》詩:“空嗟過隙催人世,賴有提孩讀父書。” 明 馮夢龍 《風流夢·夢感春情》:“我 杜麗娘 生於宦族,長在名門,年已二八,不得早諧佳偶,誠為虛度青春,光陰若過隙耳。”參見“ 過隙白駒 ”。
拙劣
笨拙低劣
拙劣的表演
逃世
逃離現實生活,離開塵世
疏慵
亦作“疎慵”。亦作“疎庸”。亦作“踈慵”。疏懶;懶散。 唐 元稹 《台中鞫獄憶開元觀舊事》詩:“疏慵日高臥,自謂輕人寰。” 宋 梅堯臣 《自詠》:“非同 叔夜 傲,切莫怪疎慵。” 明 劉基 《旅興》詩之二六:“疎庸厭人事,疲病畏交遊。” 明 高啟 《東師寓廨》詩之三:“鼠跡塵凝帳,蛙聲雨到池。踈慵堪置散,不敢怨名卑。” 清 姚鼐 《懷陳伯恩》詩:“壯年車馬劇馳奔,晚節疏慵日閉門。”
寢疾
亦作“寑疾”。臥病。《左傳·昭公七年》:“寡君寢疾,於今三月矣。”《後漢書·董卓傳》:“及 靈帝 寑疾,璽書拜 卓 為 并州 牧。”《醒世恆言·隋煬帝逸游召譴》:“ 文帝 寢疾於 仁壽宮 ,夫人與太子 廣 同侍疾。” 清 曾國藩 《唐確慎公墓志銘》:“時總督 陶文毅公 澍 寢疾,公代行使院政事。”
逢時
謂遇上好時運。 唐 權德輿 《奉和張僕射朝天行》:“逢時自是山出雲,獻可還同石投水。” 明 唐順之 《丹陽別王道思》詩之三:“書生多落魄,羨子最逢時。”
悲悼
哀傷地悼念
撫己
省察自己;自問。 晉 陶潛 《歲暮和張常侍》:“撫己有深懷,履運增慨然。” 元 柯丹邱 《荊釵記·奸詰》:“學生失於龍蛇之辨,致有鼠雀之牙,撫己多慚,見公甚愧。”
三太
太師、太傅、太保的合稱。《新唐書·儀衛志上》:“東宮官居上臺官之次,王府官又次之,唯三太、三少、賓客、庶子、玉傅隨本品。”
增長
增進
通過學習增長了知識
末契
(1).猶下交。指長者對晚輩的交誼。《文選·陸機<嘆逝賦>》:“託末契於後生,余將老而為客。” 李周翰 註:“末契,下交也。” 唐 杜甫 《贈秘書監江夏李公邕》詩:“伊昔 臨淄亭 ,酒酣託末契。” 仇兆鰲 註:“公為後輩,故云末契。” 宋 沉遼 《送夏八赴南陵》詩:“高堂老人八十一,不問衰微論末契。” 清 錢謙益 《康文初六十序》:“諸公晚託末契於余,余因以識 孟修 ,且交於 孟修 之子 文初 。”
(2).猶下交。指地位高的人對地位低者的交誼。 唐 溫庭筠 《上蔣侍郎啟》:“某聞有以疎賤而間至貴者,古人之所譏笑;有以單外而蘄末契者,君子之所兢戒。”
(3).猶下交。稱別人對自己的交誼的謙詞。 宋 陸游 《答交代楊通判啟》:“某猥以陳人,偶叨末契。” 清 錢謙益 《錫山趙太史六十序》:“余幸得託末契,有 朱 陳 之好。”
養生術
攝養身心使長壽的方法。《明史·隱逸傳·楊引》:“嘗揭《論語·鄉黨篇》示人曰:吾教自有養生術,安事偃仰吐納為?”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宗室詩人》:“晚年慕養生術,每日進食十種,稍茹甘味即哺出,人皆笑其迂,然亦可諒其品矣。” 續範亭 《養生術》詩:“於今才得養生術,柳下學堂不言科。”
憂生
(1).對生命感到憂慮。 南朝 梁 江淹 《自敘傳》:“而 宋 末多阻,宗室有憂生之難。”
(2).對有生之日感到憂傷。 郭沫若 《今昔集·由葛錄亞想到夏完淳》:“這辛酸血淚如是一般風流才子的自悲身世,掩泣途窮,惜別傷春,憂生嘆逝,那倒滿河都是鵝蛋石,並不怎么稀罕的東西,而在 完淳 卻不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