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時六月十九日也)原文
慣作秋前信,偏憐望後弓。
亭虛方約白,漏下始升東。
香淨思階蕙,光清愛院桐。
海空由出沒,雲妒尚朦朧。
底用杯浮綠,應教燈盡紅。
姮娥無一事,高坐廣寒宮。
詩詞問答
問:月(時六月十九日也)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月(時六月十九日也)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月(時六月十九日也)是什麼體裁?答:五排
注釋
1. 五言排律 押東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二十二
2. 時六月十九日也
參考注釋
偏憐
特別寵愛。 唐 元稹 《遣悲懷》詩之一:“ 謝公 最小偏憐女,嫁與 黔婁 百事乖。”《遼史·皇子表》:“諺曰:‘偏憐之子不保業,難得之婦不主家。’” 冰心 《南歸》:“我的最小偏憐的海上飄泊的弟弟!”
望後
(1).望日之後。
(2).向後,朝後。《水滸傳》第二七回:“那兩個人只見天旋地轉,噤了口,望後撲地便倒。”
漏下
(1).漏刻(古計時器)的水面已經下落。指時間已晚。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譚九》:“風度蒲牢,都城漏下矣。荒野寂寥,保無有暴客相值。”
(2).中醫婦科病名。婦女經行淋漓不斷,古人以屋漏喻此症狀,故名。
出沒
顯現或隱沒
大鯨悠然出沒於浪濤中
船頭在浪中緩緩出沒
朦朧
(1) 月光不明;看不清
朦朧的月色
(2)
(3) 看不分明;沒有鮮明輪廓或細節;勉強看得見
朦朧景色
(4) 在感情或直覺的意義上微微感覺到或覺察到
朦朧的意識
應教
魏 晉 以來稱應諸王之命而和的詩文。 南朝 宋 湛茂之 有《歷山草堂應教》詩。 唐 王維 有《從岐王過楊氏別業應教》詩。 趙殿成 箋註:“ 魏 晉 以來,人臣放文字間,有屬和於天子,曰應詔;於太子,曰應令;於諸王,曰應教。”
姮娥
神話中的月中女神。即“嫦娥”
一事
(1).一件事。《淮南子·繆稱訓》:“察於一事,通於一伎者,中人也。” 南朝 梁 蕭統 《文選序》:“若其紀一事,詠一物,風雲草木之興,魚蟲禽獸之流,推而廣之,不可勝載矣。” 宋 陳亮 《上孝宗皇帝第一書》:“綱紀總攝,法令明備,郡縣不得以一事自專也。” 清 鄭燮 《贈博也上人書》詩:“獨有老僧無一事,水禽沙鳥聽關關。” 楊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三段:“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2).同一件事;同一類事。《公羊傳·僖公元年》:“此一事也,曷為復言 齊 師、 宋 師、 曹 師?不復言師,則無以知其為一事也。”《後漢書·桓譚傳》:“又見法令決事,輕重不齊,或一事殊法,同罪異論,姦吏得因緣為市。”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結構》:“同一月也,出於 牛氏 之口者,言言歡悅;出於 伯喈 之口者,字字淒涼。一座兩情,兩情一事,此其針線之最密者。”
(3).專一其事。《管子·心術下》:“一事能變曰智。” 尹知章 註:“能專一其事,能變而動之謂智也。”
(4).服役一次。《漢書·賈捐之傳》:“ 孝文皇帝 閔中國未安,偃武行文,則斷獄數百,民賦四十,丁男三事而一事。”
(5).方言。業務或組織上有關係的。如:這家藥鋪和 北京 同仁堂 藥鋪是一事。
高坐
(1).亦作“ 高座 ”。講席。講席高於聽講者的座位,故稱。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向高坐者,故是凶物。” 劉孝標 注引《高逸沙門傳》:“ 王濛 恆尋遁,遇 祗洹寺 中講,正在高坐上,每舉麈尾,常領數百言,而情理俱暢。” 唐 蘇鶚 《杜陽雜編》卷下:“上敬天竺教,十二年冬,製二高座,賜 新安國寺 。一為講座,一為唱經座,各高二丈。” 清 吳偉業 《贈蒼雪》詩:“師於高座上,瓣香祝君父。”
(2).借指精通佛理的高僧。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譯經上·帛屍黎蜜多羅》:“西域人,時人呼為高座。”
(3).坐於上座。《三國演義》第五一回:“ 孔明 曰:‘不須主公憂慮,儘著 周瑜 去廝殺,早晚教主公在 南郡 城中高坐。’”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台省·山西喬御史》:“每晨起,具衣冠,升堂高坐,命僕隸呼唱開門。”
廣寒宮
傳說 唐玄宗 於八月望日游月中,見一大宮府,榜曰:“廣寒清虛之府”。見舊題 唐 柳宗元 《龍城錄·明皇夢遊廣寒宮》。後因稱月中仙宮為“廣寒宮”。 唐 鮑溶 《宿水亭》詩:“夜深星月伴芙蓉,如在 廣寒宮 里宿。”《宣和遺事》前集:“若到 廣寒宮 ,須有一萬億。”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白於玉》:“童導入 廣寒宮 ,內以水晶為階,行人如在鏡中。”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孝之一字協天倫,信可通天感鬼神白玉蟾《武昌懷古十詠靈竹寺》
- 亦何為,應自嘆,不如歸魏了翁《水調歌頭(叔母生日)》
- 欲尋巫峽舊時雲,問取陽關西去路王安中《玉樓春》
- 更期速騰達,爾祖立以須宗澤《贈雞山陳七四秀才》
- 人願君如天上月,我期君似明朝日
- 小儒驚偉觀,到笏不敢吹
- 玉照梅開,三百樹、香雲同色張鎡《滿江紅》
- 應未許,雪枝汗黃人傑《賀新郎》
- 萬井笙歌,滿城燈火,元宵預慶豐年華幼武《滿庭芳 元霄和元 見寄》
- 白馬津北千里疆,郡縣交錯旗布方李若水《贈陳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