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竺庵二首·其一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東竺庵二首·其一原文

怪石之所都,山半畝坦橫。

蒼翠松柏間,忽見楊柳青。

物以鮮見珍,自屬人常情。

而何佛亦然,竺庵面前呈。

我為下轉語,佛人物等平。

如來故如是,分別則眾生。

知然應默然,奚有東西名。

詩詞問答

問:東竺庵二首·其一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東竺庵二首·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一部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二十八

參考注釋

怪石

(1).似玉的美石。《書·禹貢》:“ 岱 畎,絲、枲、鈆、松、怪石。” 孔 傳:“怪異好石似玉者。” 陸德明 釋文:“怪石,碔砆之屬。”《山海經·中山經》:“ 薄山 之首曰 苟牀之山 ,無草木,多怪石。” 郭璞 註:“怪石,似玉也。” 宋 蘇軾 《後怪石供》:“ 蘇子 既以怪石供 佛印 , 佛印 以其言刻諸石。”

(2).奇形怪狀之石。 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遊記》:“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廻谿,幽泉怪石,無遠不到。” 唐 方乾 《題故人廢宅》詩之一:“閒花舊識猶含笑,怪石無情更不言。”

山半

山腰,。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沔水三》:“呼山下人令上山半,與語溪中。” 唐 杜荀鶴 《登山寺》詩:“山半一山寺,野人秋日登。” 何其芳 《憶昔》詩:“試登山半望田壟,麥色青青早吐芽。”

蒼翠

嫩綠的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唐· 王維《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松柏

(1) 松樹與柏樹

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2) 比喻堅貞的潔操

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荀子·大略》

(3) 指墳墓。因古人墓地多植松柏而得名

將軍松柏不剪,親戚安居。高台未傾,愛妾尚在。悠悠爾心,亦何言。——《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

楊柳青

(1).鎮名。在 天津市 西南。以所出豐富多采的民間木版年畫而著名,因又為楊柳青木版年畫的代稱。 清 黃景仁 《舟過楊柳青感舊》詩:“此地尚餘‘楊柳青’,昔年獻賦記曾經。”

(2).民間曲調名。五句二十八字,依曲調襯字可適當增減。第一、二、五句通常為七字,第三句必須唱“楊,楊柳青”,第四句必須唱“哎哎喲”。 元 張昱 《戊戌題》詩:“海中又見 蓬萊 淺,門外空傳《楊柳青》。”《清明》1982年第4期:“姑娘們常常用銀玲般的嗓子,唱起《楊柳青》小調。”

常情

普通的情理;一般的心情

按照常情,他會提出這個問題

而何

(1).猶如何。怎樣。《左傳·昭公四年》:“ 牛 謂 叔孫 :‘見 仲 而何?’” 杜預 註:“而何,如何。”

(2).猶如何。怎么。《左傳·襄公二十二年》:“謂我敝邑,邇在 晉國 ,譬諸草木,吾臭味也,而何敢差池?”《孟子·盡心下》:“仁人無敵於天下,以至仁伐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漢 王充 《論衡·順鼓》:“久雨湛水溢,誰致之者……擊鼓攻社,而何救止?”

亦然

也是這樣。《穀梁傳·成公七年》:“免牲者,為之緇衣纁裳,有司玄端,奉送至於南郊,免牛亦然。” 宋 范鎮 《東齋記事》卷二:“ 周諫議 湛 善射弩,十發十中的,隔屋射亦然。” 毛 * 《論持久戰》五二:“內線和外線--抗日戰爭是整個處於內線作戰的地位的;但是主力軍和游擊隊的關係,則是主力軍在內線,游擊隊在外線,形成夾攻敵人的奇觀。各游擊區的關係亦然。”

面前

跟前;面對著的地方

他來到國王面前

擺在我們面前的任務很艱巨

為下

方言。做下,造成。 逯斐 等《市長的代表來了》:“這都是你為下的,你餵活的白臉狼!”

轉語

(1).轉告。 唐 韓愈 《答渝州李使君書》:“今既無由緣進言,言之恐益累高明,是以負所期待,竊竊轉語於人,不見成效,此 愈 之罪也。”《“五四”愛國運動資料·“五四”--“六三”愛國運動大事日錄》:“六月一日,學生代表數人晤省會議長 康君 ,告以罷課之理由,及要求之條件,懇其轉語 趙督 ,允將電及宣言書發出。”

(2).訓詁學術語。因時地不同或其他原因而音有轉變的詞。有音轉而義不變的,如《方言》第三:“庸謂之倯,轉語也。”“庸”、“倯”是迭韻相轉。《方言》第十:“……有音轉義變而分化為不同的詞的,如《爾雅·釋水》:水注溪曰谷,注谷曰溝,注溝曰澮。”“ * 為瀾,小波為淪。”“溪”、“谷”、“溝”、“澮”和“瀾”、“淪”都是雙聲相轉。

(3).佛教語。禪宗謂撥轉心機,使之恍然大悟的機鋒話語。如 雲門 三轉語、 趙州 三轉語等。 宋 陳善 《捫虱新話·悟百丈不昧因果》:“某甲對云:‘不落因果,遂五百生,墜野狐身,今請和尚代一轉語,責脫野狐身。’” 元 李壽卿 《度柳翠》第二折:“[正末雲]假若生死止在何處?速道速道。[旦兒雲]師父,我答不的這一轉語。”《醒世恆言·呂洞賓飛劍斬黃龍》:“和尚,這四句只當引子,不算輸贏。我有一轉語,和你賭賽輸贏,不賭金珠富貴。”

(4).引申為解釋的話。《朱子語類》卷八七:“今欲下一轉語:取於人者,便是‘有朋自遠方來’,‘童蒙求我’。” 茅盾 《對於文壇的一種風氣的看法》:“讀者要求長篇小說,我們接受了這要求,供給了長篇的作品了,但我們的工作做得怎樣?對這一點,我們又該下怎樣的一個轉語呢?”

(5).指轉換話題。 清 俞樾 《古書疑義舉例·古書發端之詞例》:“‘若夫’者,轉語之詞也;而古人或用以發端。”

佛人

佛教徒。 唐 司空圖 《澤州靈泉院記》:“自 漢江 北渡以至 魏 晉 之郊,其俗堅悍難誘,今則悉為佛人矣。”

等平

謂整治以得其平。《說文·竹部》:“﹝等﹞從竹寺。寺,官曹之等平也。” 段玉裁 註:“官之所止九寺,於此等平法度,故‘等’從竹寺。” 王筠 句讀:“寺有法度,官曹於此稽之,辨其等以得其平。” 徐灝 箋:“等之古義蓋法曹之簡書,故從寺。等者平也。《史記·張釋之傳》曰:‘廷尉者,天下之平也。’”

如來

佛的別名。梵語意譯。“如”,謂如實。“如來”即從如實之道而來,開示真理的人。又為 釋迦牟尼 的十種法號之一。《金剛經·威儀寂靜分》:“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南朝 宋 謝靈運 《廬山慧遠法師誄》:“仰弘如來,宣揚法雨;俯授法師,威儀允舉。”《西遊記》第七回:“眾神隨至 寳蓮臺 下啟知, 如來 召請。” 清 趙翼 《大石佛歌》:“是誰鑿破山骨裂,幻出如來身半截。”

如是

如此這么;像這樣

果如是,是羿亦有罪焉。——明· 馬中錫《中山狼傳》

如是,則終身幾無可問之事。——清· 劉開《問說》

分別

(1) 各自;個別

對他們應該分別對待

(2) 分頭,各自,不共同,不一起

會長和秘書長分別接見了他

眾生

(1) 一切有生命的,也指人和動物

芸芸眾生

(2) 〈方〉∶畜生

默然

沉默不語貌。《戰國策·齊策四》:“ 宣王 默然不説。” 唐 韓愈 《次石頭驛寄江西王十中丞閣老》詩:“默然都不語,應識此時情。” 瞿秋白 《文藝雜著·那個城》:“沉沉的垂枝,一動不動覆著默然不語的大地。”

東西

(1) 泛指各種具體或抽象的事物

吃東西

寫東西

(2) 特指人或動物(常含喜愛或厭惡的情感)

這小東西真可愛

媽,別理這東西,小心吃了他們的虧。——曹禺《雷雨》

詩詞推薦

東竺庵二首·其一原文_東竺庵二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