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雨自玉井歸西峰宿范湘濱道人復庵作

作者:王又旦 朝代:清代

原文

越嶂探玉井,日照東林木。

雲氣生壁上,須臾盪虛谷。

爽籟激幽響,大雨一何速。

群帝忽徠下,乘蹻紛相逐。

桂旗連寶羽,飄飄低以屬。

天色變多端,一氣自回復。

徒侶對面失,苔滑阻紆曲。

紛吾身何托,暫憩雲中屋。

稍覺心魂安,更曠登臨目。

欹斜千山松,偃臥一徑竹。

莫漫嗟險艱,庶幾愜幽獨。

入夜展道經,孤鐙照人宿。

詩詞問答

問:《大風雨自玉井歸西峰宿范湘濱道人復庵作》的作者是誰?答:王又旦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五部

參考注釋

玉井

(1).星官名。參宿下方四顆星,形如井,故名。《後漢書·郎顗傳》:“臣竊見去年閏月十七日己丑夜,有白氣從西方天苑趨左足,入玉井,數日乃滅。” 李賢 註:“參星下四小星為玉井。”《晉書·天文志上》:“玉井四星,在參左足下,主水漿以給廚。” 南朝 梁 謝舉 《凌雲台》詩:“勢高陵玉井,臨逈度 金波 。”

(2).井的美稱。 晉 葛洪 《抱朴子·微旨》:“玉井泓邃,灌溉匪休。” 唐 羅隱 《台城》詩:“玉井已乾龍不起,金甌雖破虎曾爭。” 宋 梅堯臣 《晨起》詩:“玉井傳新汲,金爐換宿灰。” 清 朱彝尊 《七月晦日賜藕恭紀》詩之一:“白蒻金門教遍及,青泥玉井訝新淘。”

(3).指 太華山 上的玉井。 元 史九敬先 《莊周夢》第一折:“豁開你心上蒙,飛身到 太華 峯,看白蓮開玉井,看白蓮開玉井。”《水滸傳》第五九回:“傍人遙指,雲池波內藕如船;故老傳聞,玉井水中花十丈。”參見“ 玉井蓮 ”。一說指 華山 西峰之下的深潭。參閱 明 袁宏道 《華山後記》。

(4).即冰井。古代帝王藏冰之所。伏日以冰賜大臣。 唐 杜甫 《多病執熱奉懷李尚書》詩:“思霑道暍黃梅雨,敢望宮恩玉井冰。” 仇兆鰲 註:“ 陸翽 《鄴中記》:‘ 石季龍 於冰井臺藏冰,三伏日以賜大臣。’《後漢書》:‘ 瑯琊 有冰井。’” 唐 陸龜蒙 《子夜四時歌》之二:“金龍傾漏盡,玉井敲冰早。”

日照

一日當中太陽光照射的時間

林木

(1) 生長在樹林中的樹

(2) 樹林

林木蔥鬱

雲氣

稀薄遊動的雲

須臾

(1) 片刻

須臾不可離

(2) 一會兒

須臾,蛇不見了。——《三國演義》

虛谷

虛谷(1823-1896) : 清代畫家。僧人。俗姓朱,名懷仁,出家後,法名虛白,字虛谷,號紫陽山人,安徽新安(今歙縣)人。早年任清軍參將,後於九華山落髮為僧。善畫人物肖像、花鳥山水,冷雋清新,為海上畫派代表人物。

爽籟

(1).參差不齊的簫管聲。一說清風激物之聲。《文選·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詩》:“爽籟警幽律,哀壑叩虛牝。” 李善 註:“《爾雅》曰:‘爽,差也。’簫管非一,故言爽焉……夫簫管參差,宮商異律,故有長短高下,萬殊之聲。” 劉良 註:“爽,清也。籟,風激物之聲也。” 唐 王勃 《滕王閣序》:“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雲遏。”

(2).指簫管一類的樂器。 明 楊慎 《涪江泛舟》詩:“爽籟金懸奏,遙峯翠積氛。”

(3).指清風。 宋 蘇舜欽 《依韻和伯鎮中秋見月九日遇雨之作》:“最憐小雨灑疎竹,爽籟颯颯吹醉顋。”

大雨

(1).降雨量較大的雨。亦指下大雨。《春秋·隱公九年》:“三月癸酉,大雨,震電。”《史記·陳涉世家》:“會天大雨,道不通。”

(2).現我國氣象觀測規定,一小時內的雨量在8.0毫米以上的雨,或二十四小時內的雨量為25.0--49.9毫米的雨為大雨。

一何

何其,多么

使君一何愚。——《樂府詩集·陌上桑》

一何怒。——唐·杜甫《石壕吏》

婦啼一何苦。

徠下

下來。《漢書·禮樂志》:“訾黃其何不徠下!” 清 王夫之 《九昭》:“ 容成 嬺以徠下兮,唁余勞之已艾。”

乘蹻

道家所謂飛行之術。蹻,方士穿的鞋。 三國 魏 曹植 《升天行》之一:“乘蹻追術士,遠之 蓬萊山 。” 晉 葛洪 《抱朴子·雜應》:“若能乘蹻者,可以周流天下。”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盜俠》:“﹝ 盧生 ﹞乃曰:‘某師仙也……某久得乘蹻之道者。’因拱揖 唐 ,忽失所在。”

桂旗

《楚辭·九歌·山鬼》:“乘赤豹兮從文狸,辛夷車兮結桂旗。” 王逸 註:“結桂與辛夷以為車旗,言其香絜也。”後因以“桂旗”指神祇車上所樹之旗。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左倚采旄,右蔭桂旗。”《花月痕》第五回:“黃蘆匝地,悲風吹《蒿里》之音;丹艧孔塗,落日下桂旗之影。” 王闓運 《采芬女子墓志銘》:“桂旗習禮,花紙能書。”

飄飄

(1).風吹貌。 晉 陶潛 《與殷晉安別》詩:“飄飄西來風,悠悠東去雲。” 唐 韓愈 《豐陵行》:“清風飄飄輕雨灑,偃蹇旗斾卷以舒。”

(2).飛揚貌。 漢 張衡 《西京賦》:“度曲未終,雲起雪飛。初若飄飄,後遂霏霏。” 南唐 馮延巳 《春光好》詞:“飄飄輕絮滿南園,牆下草芊眠。” 元 張埜 《水龍吟·詠遊絲》詞:“落花天氣初晴,隨風幾縷來何處。飄飄冉冉,悠悠颺颺,欲留還去。”

(3).飛翔貌。《文選·潘岳<秋興賦>》:“蟬嘒嘒而寒吟兮,雁飄飄而南飛。” 李善 註:“飄飄,飛貌。” 唐 李鹹用 《投所知》詩:“誰能借與摶扶勢,萬里飄飄試一飛。” 宋 王安石 《春從沙磧底》詩:“萬里卜鳳凰,飄飄何時至?”

(4).輕盈舒緩,超塵脫俗的樣子。《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相如 既奏《大人之頌》,天子大説,飄飄有凌雲之氣,似游天地之閒意。” 宋 王安石 《用前韻戲贈葉致遠直講》:“飄飄凌雲意,強御莫能懾。” 宋 蘇軾 《前赤壁賦》:“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清 劉大櫆 《<皖江酬唱集>序》:“璨璨乎珠玉之輝,飄飄乎雲霞之態。”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十五:“﹝ 韓老六 ﹞把 楊老疙疸 灌得手腳飄飄,不知鐵鍬有幾個齒了。”

(5).形容動盪不安、不平靜。《隋書·文學傳·孫萬壽》:“如何載筆士,翻作負戈人。飄飄如木偶,棄置同芻狗。”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波瀾飄飄,風雨任運推轉,何必越性乾祈。” 宋 曾鞏 《寄孫正之》詩:“貌癯心苦氣飄飄,長餓空林不可招。”

(6).漂泊貌。形容行止無定。 晉 陸機 《從軍行》:“苦哉遠征人,飄飄窮四遐。” 唐 劉長卿 《睢陽贈李司倉》詩:“飄飄 洛陽 客,惆悵 梁園 秋。” 明 王雲鳳 《送客》詩:“雲氣溟濛雨欲絲,飄飄遊子別離時。”

(7).迅疾貌,倏忽貌。《淮南子·兵略訓》:“與飄飄往,與忽忽來,莫知其所之。” 元 劉伯亨 《朝元樂》套曲:“飄飄四季過,迢迢一年矣。” 明 何景明 《暮春》詩:“飄飄歲月此雙燕,渺渺江湖聊一槎。”

(8).形容思想、意趣高遠。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志飄飄焉,嶢嶢焉,似若狹六合而隘九州。” 北周 庾信 《謝趙王示新詩啟》:“落落詞高,飄飄意遠。文異水而湧泉,筆非秋而垂露。” 宋 王安石 《次韻酬陸彥回》:“款款故情初未憖,飄飄新句總堪傳。”

(9).形容遙遠、久遠。 三國 魏 徐幹 《室思詩》:“浮云何洋洋,願因通我詞,飄飄不可寄,徙倚徒相思。” 明 何景明 《送望之赴汶上》詩之二:“賔朋半海內,弟妹各天涯。駐馬臨岐處,飄飄獨望家。”

天色

天空的顏色,借指時間的早晚和天氣的變化

看天色怕要下雨

天色不早,你該走了

多端

多種多樣

詭計多端

一氣

(1) 一舉,一次,不間斷地

一氣呵成

(2) 同一幫派,聲氣相通;同夥

他們通同一氣

(3) 一陣(多含貶義)

瞎鬧一氣

回復

(1) 答覆(多指用書信)

(2) 恢復

徒侶

(1).朋輩;同伴。 晉 劉琨 《扶風歌》:“攬轡命徒侶,吟嘯絶巖中。” 唐 穀神子 《博異志·白幽求》:“夜遭風,與徒侶數十人,為風所飄,南馳兩日兩夜,不知幾千萬里。” 元 戴良 《宿高密》詩:“僕馬立空曠,徒侶話曛黑。” 清 劉大櫆 《祭左繭齋文》:“今君之沒,猶此鄉鄰,然規繩自守者,無與為徒侶,而輕儇相尚者,無與為陶甄。”

(2).指黨與。《周書·李延孫傳》:“ 永安 之後,盜賊蜂起, 長壽 乃招集叛亡,徒侶日盛。”《北齊書·李愍傳》:“唯招致姦俠,以為徒侶。”

(3).門徒;學生。《壇經·頓漸品》:“自南北分化,二宗主雖亡彼我,而徒侶競起愛憎。”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褚生》:“嘗從塾師讀於僧寺,徒侶甚繁。” 梁啓超 《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三章第一節:“凡創一學説者,輒廣求徒侶,傳於其人,而千里負笈者,亦不絶於道。”

對面

(1)

(2) 對門

他就住在對面

(3) 當面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唐·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4) 正前方

楊志卻待要回言,只見對面松林里影著一個人。——《水滸傳》

阻紆

阻隔而曲折。形容路途遙遠。 清 顧炎武 《酬陳生芳績》詩:“百里相思路阻紆,每承遺札訊何如。”

雲中

(1).雲霄之中,高空。常用指傳說中的仙境。《楚辭·九歌·雲中君》:“靈皇皇兮既降,猋遠舉兮雲中。” 王逸 註:“雲中,雲神所居也。”《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四·王子喬》:“ 王子喬 ,參駕白鹿雲中遨。” 宋 柳永 《玉蝴蝶》詞:“雲中鼓吹,游徧 蓬萊 。”

(2).高聳入雲的山上。喻塵世外。 宋 嚴參 《沁園春·自適》詞:“吾應有,雲中舊隱,竹里柴扉。”

(3).比喻朝廷。 明 高啟 《寓感》詩之十六:“ 蜀 琴有奇紋,本是枯桐枝……曾持薦 黃帝 ,雲中奏《鹹池》。”

(4).古郡名。原為 戰國 趙 地, 秦 時置郡,治所在 雲中縣 (今 內蒙古 托克托 東北)。 漢 代轄境較小。有時泛指邊關。《韓非子·喻老》:“故雖有 代 、 雲中 之樂,超然已無 趙 矣。” 南朝 宋 鮑照 《代陳思王<白馬篇>》:“要途問邊急,雜虜入 雲中 。” 清 朱彝尊 《送曹侍郎溶備兵大同》詩之二:“知有 馮唐 論將略,不令 魏尚 久 雲中 。”

(5).古 雲夢澤 。《左傳·定公四年》:“ 楚子 涉 雎 濟 江 ,入於 雲中 。” 杜預 註:“入 雲夢澤 中。” 楊伯峻 註:“傳説 雲夢澤 跨 江 南北,此 江 南之 雲夢 。”

覺心

佛教語。謂能去迷悟道的心。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尊生》:“能照見其妄,而斬斷念頭,禪家謂之覺心。”

登臨

登山臨水或登高臨下,泛指遊覽山水

南望彭澤、 都昌諸山,煙雨空濛,鷗鷺滅沒,極登臨之勝。—— 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欹斜

歪斜不正。 漢 陸賈 《新語·懷慮》:“ 管仲 相 桓公 ,詘節事君,專心一意,身無境外之交,心無欹斜之慮,正其國如制天下。” 唐 高適 《重陽》詩:“豈有白衣來剝喙,亦從烏帽自欹斜。” 宋 蘇轍 《再賦葺居》之三:“南北高堂本富家,百年樑柱半欹斜。” 清 納蘭性德 《錦堂春·秋海棠》詞:“夜來微雨西風裡,無力任欹斜。” 朱自清 《兒女》:“桌子上是飯粒呀,湯汁呀……加上縱橫的筷子,欹斜的匙子,就如一塊花花綠綠的地圖模型。”

千山

(1).極言山多。 唐 柳宗元 《江雪》詩:“千山鳥飛絶,萬逕人蹤滅。” 宋 王安石 《古松》詩:“萬壑風生成夜響,千山月照掛秋陰。”

(2).山名。在今 遼寧省 西南部,為 長白山 的支脈。上有 月芽 、 缽盂 、 筆架 等十餘峰。奇峰迭聳,峭壁嵯峨,故有千山之稱。參閱《嘉慶一統志·奉天府·山川》。

偃臥

仰臥;睡臥

是夜荊公長吁短嘆,和衣偃臥,不能成寐。——《京本通俗小說》

一徑

亦作“ 一逕 ”。1.一條小路。《晉書·賈充傳》:“ 充 帳下都督 周勤 時晝寢,夢見百餘人録 充 ,引入一逕。” 唐 杜甫 《遣意》詩之一:“一逕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唐 杜牧 《郡齋獨酌》詩:“溪南重迴首,一徑出修篁。” 宋 楊萬里 《桑茶坑道中》詩之八:“山根一徑抱溪斜,片地纔寬便數家。” 清 錢謙益 《香山寺》詩:“千峯匼匝更分明,磵復岡迴一徑清。”

(2).徑直。《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明日捉個空,便一逕到 臨安府 前叫起屈來。”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二:“衝軍陣,鞭駿馬,一徑地西南上迓。” 元 關漢卿 《望江亭》第一折:“姑姑,你姪兒除授 潭州 為理,一徑的來望姑姑。”《水滸傳》第四二回:“再停兩日,點起山寨人馬,一徑去取了來。”《孽海花》第四回:“長班要去通報, 雯青 説:‘不必。’説著,就一逕向 公坊 住的那三間屋裡去。” 魯迅 《野草·狗的駁詰》:“我一徑逃走,盡力地走,直到逃出夢境,躺在自己的床上。”

(3).方言。一直。謂持續不斷。《海上花列傳》第十二回:“只要 王老爺 一徑搭 沉小紅 要好落去,故末算是耐 沉小紅 本事大哉。” 朱自清 《葉聖陶的短篇小說》:“後來又在一個鄉鎮-- 甪直 --里住了四五年,一逕是做著國小教師。”

險艱

險阻艱難。《北齊書·段榮傳》:“吾昔與卿父冒涉險艱,同奬王室,建此大功。” 唐 杜甫 《彭衙行》:“憶昔避賊初,北走經險艱。” 清 唐孫華 《文信國祠》詩:“憶昔時摽季,逢危歷險艱。”

庶幾

(1) 或許可以,表示希望或推測

寡人以為善,庶幾息兵革。——《史記·秦始皇本紀》

(2) 差不多;近似

全我社稷口,可以庶幾乎!

(3) 指賢者或可以成才的人

幽獨

(1).靜寂孤獨。亦指靜寂孤獨的人。《楚辭·九章·涉江》:“哀吾生之無樂兮,幽獨處乎山中。” 唐 杜甫 《久雨期王將軍不至》詩:“天雨蕭蕭滯茅屋,空山無以慰幽獨。” 唐 司空圖 《秋思》詩:“勢利長草草,何人訪幽獨?”

(2).獨處。 清 陳確 《講義二·盡心章》:“古有謂性為天所命者,非推高之詞也,正欲合言之而使學者反求諸幽獨之地焉耳。” 清 譚嗣同 《仁學》二:“莫顯乎微,容色可徵意旨;莫見乎隱,幽獨即是大廷。”

入夜

到了晚上

入夜,工地上燈火通明

道經

(1).路過。《後漢書·西域傳·於窴國》:“ 元嘉 元年,長史 趙評 在 於窴 病癰死, 評 子迎喪,道經 拘彌 。” 明 田汝成 《西湖遊覽志餘·術技名家》:“後復之 杭 ,道經向泊舟處,忽遇先日贈錢之婦。” 清 無名氏 《燼宮遺錄》卷下:“宮人道經 承乾宮 ,戲推石獅子以為笑樂。”

(2).遵行的準則。 漢 荀悅 《申鑒·政體》:“惟修六則以立道經,一曰中,二曰和,三曰正,四曰公,五曰誠,六曰通。”

(3).道家或道教的經典。《南史·顧歡傳》:“案道經之作,著自 西周 ;佛經之來,始乎 東漢 。”《隋書·經籍志四》:“道經者,雲有 元始天尊 ,生於太元之先,稟自然之氣……所以説天地淪壞,劫數終盡,略與佛經同。”《<通志>總序》:“道家則有道書,有道經,有科儀,有符籙,有吐納內丹,有爐火外丹。”

詩詞推薦

大風雨自玉井歸西峰宿范湘濱道人復庵作原文_大風雨自玉井歸西峰宿范湘濱道人復庵作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