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春色原文
清溪曲,一株梅。
無人偢睬,獨立古牆隈。
莫恨東風吹不到,著意挽春回。
一任天寒地凍,南枝香動,花傍一陽開。
更待明年首夏,酸心結子,天自栽培。
金鼎調羹,仁心猶在,還種取、無限根荄。
管取南州春色,都自此中來。
詩詞問答
問:南州春色的作者是誰?答:汪梅溪
問:南州春色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注釋
1. 押灰韻
參考注釋
無人
(1).沒有人才。《左傳·文公十三年》:“﹝ 士會 ﹞乃行。 繞朝 贈之以策,曰:‘子無謂 秦 無人,吾謀適不用也。’” 金 元好問 《曲阜紀行》詩之八:“吾謀未及用,勿謂 秦 無人。”
(2).沒有人;沒人在。《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秦王 屏左右,宮中虛無人。” 三國 魏 應璩 《與侍郎曹良思書》:“足下去後,甚相思想。《叔田》有無人之歌,闉闍有匪存之思,風人之作,豈虛也哉!” 宋 柳永 《斗百花》詞:“深院無人,黃昏乍拆鞦韆,空鎖滿庭花雨。”參閱《詩·鄭風·叔于田》。
偢睬
見“ 偢采 ”。
獨立
(1) 單獨的站立
獨立寒秋。——毛 * 《沁園春·長沙》
(2) 不依靠他人
獨立生活
(3) 一個國家或一個政權不受別的國家或政權的控制而自主地存在
少年獨立(不依靠他人)國獨立(自主)。——清· 梁啓超《飲冰室全集·文集》
(4) 軍隊在編制上不隸屬於上一級單位,直接隸屬於更高一級單位
獨立營(不隸屬於團而直接隸屬於師的營)
(5) 孤立無依
煢煢獨立
牆隈
牆角。 唐 韓愈 《詠雪贈張籍》:“度前鋪瓦隴,發本積牆隈。”
東風
(1) 從東方吹來的風
小樓昨夜又東風。——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風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漲的革命氣勢
東風吹向天地外,盪盡人間群魔妖。——《天安門詩八首》
不到
(1)
不足,少於…
不到四分鐘駛行了一公里
(2)
未到;不出席或未出席
教師抱怨那個孩子不到學校上課
(3)
不周到
我們是粗人,照顧不到,請多原諒
一任
(1).擔任官職期滿為一任。 宋 蘇軾 《東坡志林·致仕》:“士人歷官一任,得外無官謗,中無所愧於心。”《宋史·孝宗紀一》:“ 乾清 二年六月戊戌,詔:改官人實歷知縣一任,方許關升,著為定式。” 元 楊顯之 《瀟湘雨》第一折:“幼習儒業,頗看詩書,受十年苦苦孜孜,博一任歡歡喜喜,小生今上朝取應去。”
(2).聽憑。 唐 杜甫 《鷗》詩:“雪暗還須浴,風生一任飄。” 仇兆鰲 注引 羅大經 云:“雖風雪凌厲,亦不暇顧。” 元 無名氏 《度柳翠》第一折:“一任你漫天飛柳絮;儘著你滿地落風塵。”《兒女英雄傳》第十回:“他早已猜透 十三妹 要把他兩家合成一家、一舉三得的用意,所以一任 十三妹 調度,更不過問。” 魯迅 《書信集·致李霽野》:“這種東西,我本無用,她也無用,一任 羅太太 拋入字紙簍去罷!”
天寒地凍
天上寒冷,大地封凍。形容氣候嚴寒
天寒地凍不怕冷,荒原一片篝火紅
南枝
(1).朝南的樹枝。 南朝 梁簡文帝 《雙燕》詩:“銜花落北戶,逐蝶上南枝。” 唐 李白 《山鷓鴣詞》:“ 苦竹嶺 頭秋月輝,苦竹南枝鷓鴣飛。” 明 吳國倫 《寄遠曲》:“ 章臺 楊柳緑如雲,憶折南枝早贈君。”
(2).比喻溫暖舒適的地方。 唐 清江 《春遊司直城西鸕鶿谿別業》詩:“ 越 客初投分,南枝得寄棲。”
(3).借指梅花。 宋 蘇軾 《次韻蘇伯固游蜀岡送李孝博奉使嶺表》:“願及南枝謝,早隨北雁翩。” 王文誥 輯注引 趙次公 曰:“南枝,梅也。” 清 宋琬 《送別李素臣歸荒隱草堂》詩:“相思試折南枝寄,東閣官梅尚有無。” 田漢 《贈劉雨岑先生》詩:“南枝如雪馥雄關,又在先生筆底看。”
(4).《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胡 馬依北風, 越 鳥巢南枝。”因以指故土,故國。《周書·杜杲傳》:“ 王褒 、 庾信 之徒既覊旅 關中 ,亦當有南枝之思耳。” 唐 儲嗣宗 《早春》詩:“踟躕 歷陽 道,鄉思滿南枝。” 郁達夫 《自漢皋至辰陽流亡途中口占》:“豈為行吟來 楚 澤,終期結綬到南枝。”
明年
今年的下一年
越明年。——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明年復攻趙。——《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明年陵降。——《漢書·李廣蘇建傳》
首夏
始夏,初夏。指農曆四月。 三國 魏 曹丕 《槐賦》:“伊暮春之既替,即首夏之初期。” 南朝 宋 謝靈運 《游赤石進帆海》詩:“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唐 魏徵 《暮秋言懷》詩:“首夏別京輔,杪秋滯三河。” 吳沛霖 《春盡日寄林三金陵》詩:“倘許一緘重報我,但言首夏莫言春。”
心結
(1).謂憂抑之情積結於心。語本《詩·曹風·鳲鳩》:“其儀一兮,心如結兮。”《漢書·中山靖王劉勝傳》:“悲者不可為絫欷,思者不可為嘆息……今臣心結日久,每聞幼眇之聲,不知涕泣之橫集也。”
(2).猶聯結,聯絡。《史記·淮南衡山列傳》:“ 衡山王 聞 淮南王 作為畔逆反具,亦心結賓客以應之,恐為所並。”
栽培
(1) 種植並培育
栽培果木
(2) 培養、造就
栽培英才
(3) 舊時官場中比喻賞識、提拔
金鼎
(1).黃金炊具。 漢 趙曄 《吳越春秋·闔閭內傳》:“金鼎玉杯,銀樽珠襦之寶,皆以送女。”
(2).為鼎類炊具的美稱。 宋 陳師道 《滿庭芳·詠茶》詞:“華堂靜,松風竹雪,金鼎沸湲潺。”
(3).特指道士煉丹之鼎爐。 南朝 宋 鮑照 《代淮南王》詩:“琉璃作盌牙作盤,金鼎玉匕合神丹。” 唐 聶夷中 《訪嵩陽道士不遇》詩:“先生五嶽游,文焰滅金鼎。” 唐 呂岩 《漁父·神異》詞:“金鼎內,迴朦朧。換骨添筋處處通。”
(4).借指煉丹或煉丹之術。 唐 李白 《避地司空原言懷》詩:“傾家事金鼎,年貌可長新。” 明 陸采 《明珠記·訪俠》:“願棄了升斗微官,早學那刀圭金鼎。”
(5).指九鼎。古代傳說 夏 鑄九鼎,奉為傳國之寶。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銘箴》:“ 夏 鑄九牧之金鼎, 周 勒 肅慎 之楛矢。”《北齊書·文苑傳·顏之推》:“旄頭翫其金鼎,典午失其珠囊。”後亦用以喻指國家宰輔大臣。 宋 曾鞏 《送沉諫議》詩:“金鼎鹽梅須大用,九霄應已夢儀刑。” 元 李獻卿 《劉寓叔先生輓詩》:“便調金鼎佐無為,鳳池坐數 汾陽 考。”
(6).鼎形的金香爐。《紅樓夢》第七六回:“香篆銷金鼎,脂冰膩玉盆。”
調羹
(1) 用於攪拌或進食的小勺子
(2) 攪拌羹湯使均勻或美味
仁心
仁愛之心。《孟子·離婁上》:“今有仁心仁聞,而民不被其澤,不可法於後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 南朝 梁 陶弘景 《周氏冥通記》卷二:“涉乎仁心者必宜斷之以成性。” 宋 司馬光 《馬病》詩:“羸病何其久,仁心到棧頻。” 明 沉受先 《三元記·秉操》:“他身如泥塑,秉燭到天明。他一點仁心認得真。”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詔書二》:“胞所奏極是,真真天父愛善惡惡,慈祥審慎之仁心也。”
無限
沒有盡頭;沒有限量
前程無限
根荄
(1).亦作“ 根垓 ”、“ 根核 ”。植物的根。《文子·符言》:“故羽翼美者,傷其骸骨;枝葉茂者,害其根荄;能兩美者,天下無之。” 漢 劉向 《說苑·建本》:“樹本淺,根垓不深。”《漢書·五行志中之上》:“入地則孕毓根核。” 唐 白居易 《問友》詩:“根荄相交長,莖葉相附榮。” 宋 司馬光 《為始平公祭晉祠文》:“然原陸久燥,根荒未浹,畎畝喁喁,猶有待望。”
(2).比喻事物的根本,根源。《舊唐書·元稹白居易傳論》:“臣觀 元 之制策, 白 之奏議,極文章之壼奧,盡治亂之根荄。” 清 龔自珍 《勇言行箴》:“其精神外矣,其根荄誖矣。”
(3).植根。 姚華 《曲海一勺·原樂》:“今試言之,夫禮樂者,橐籥於元氣,根荄於人情。”
管取
包管。 宋 楊萬里 《竹枝歌》:“ 吳 儂一隊好兒郎,只要舩行不要忙,著力大家齊一拽,前頭管取到 丹陽 。” 元 鄭光祖 《三戰呂布》第一折:“破陣弓開秋月滿,催軍鼓凱陣雲孤,明朝管取成功效,方顯人間大丈夫。”《兒女英雄傳》第十六回:“老哥哥,你明日切切不可提起;如提著一字,管取你我今日這片心神都成畫餅。”
南州
(1).泛指南方地區。《楚辭·遠遊》:“嘉南州之炎德兮,麗桂樹之冬榮。” 姜亮夫 校註:“南州猶南土也,此當指 楚 以南之地言。”《晉書·羊祜傳》:“南州人征市日,聞 祜 喪,莫不號慟。” 清 吳偉業 《庚子八月訪同年吳有調有感賦贈》詩之四:“南州師友江天笛, 北固 知交午夜砧。” 葉葉 《庚戌紀事》詩之十三:“二月南州春已深,紅綿花下午沉沉。”
(2).指 豫章郡 。《後漢書·徐稺傳》:“ 徐稺 字 孺子 , 豫章 南昌 人也……及 林宗 有母憂, 稺 往弔之,置生芻一束於廬前而去。眾怪,不知其故。 林宗 曰:‘此必 南州 高士 徐孺子 也。’” 元 張養浩 《詠史詩·朱震》:“如何當日 陳蕃 榻,止為 南州 孺子 懸。”
(3).借指 徐稺 。 清 宋琬 《韓子新歸中州詩以贈之》:“邑宰聞生來,下榻如 南州 。”
(4).指 南陽 。《後漢書·王常傳》:“臣蒙大命,得以鞭策託身陛下。始遇 宜秋 ,後會 昆陽 ,幸賴靈武,輒成斷金。 更始 不量愚臣,任以 南州 。” 李賢 註:“謂以廷尉行 南陽 太守。”
(5).指兩 粵 。 南朝 梁 江淹 《游黃櫱山》詩:“ 南州 饒奇怪,赤縣多靈仙。” 唐 杜甫 《從人覓小胡孫許寄》詩:“人説 南州 路,山猿樹樹懸。” 仇兆鰲 注引 顧宸之 曰:“兩 粵 為 南州 路。”
(6).古代州名。 唐 武德 二年,初置 南州 , 宋 改 南川縣 。即今 四川省 南川縣 。
春色
(1) 春天的景色
(2) 指臉上的喜色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南州春色原文_南州春色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