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射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觀射原文

朝家重詰戎,挽弓尤長技。

巡幸扈羽林,路廩外仍賜。

然必令較射,視中為等次。

御門引輪班,年年率成例。

向未臂病時,身先每親試。

今乃坐而觀,舍矢徒指示。

昔見命中人,晨星祗一二。

其餘多新進,後言那免致。

矍相宣尼為,殿廷文皇隸。

觀德實在茲,五字志吾愧。

詩詞問答

問:觀射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觀射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三部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八十九

2. 向例凡扈從侍衛官員均按日賞給路費至熱河隨圍先期於宮門較射能中鵠者於路費外分別等差復加優賞

參考注釋

朝家

(1).國家;朝廷。《後漢書·應劭傳》:“ 鮮卑 隔在漠北……苟欲中國珍貨,非為畏威懷德。計獲事足,旋踵為害。是以朝家外而不內,蓋為此也。” 李賢 註:“朝家猶國家也。” 宋  陸游 《估客有自蔡州來者感悵彌日》詩:“和親自古非長策,誰與朝家共此憂。”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序》:“餘生長京邸,孩時即聞朝家事。” 清  納蘭性德 《金縷曲·再贈梁汾》詞:“袞袞門前題鳳客,竟居然潤色朝家典,憑觸忌,舌難剪。”

(2).指皇帝。 宋  吳自牧 《夢粱錄·元旦大朝會》:“次至 玉津 御園射弓,朝家選能射武臣伴射,就園賜宴。”

詰戎

見“ 詰戎治兵 ”。

挽弓

挽弓,引弓。《太平廣記》卷四一五引 唐 無名氏《五行記·魏佛陀》:“ 佛陀 輓弓射之,一發即不復見。”

長技

擅長的本領。《管子·明法解》:“明主操術任臣下,使羣臣效其智慧型,進其長技。”《漢書·晁錯傳》:“ 匈奴 之長技三,中國之長技五。”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一章第二節:“造船是南方匠人的長技。”

巡幸

舊時帝王巡視各地

巡幸江南

羽林

禁軍

較射

比賽射技。《新五代史·吳世家·楊行密》:“ 信 曰:‘ 漢 有 韓信 , 吳 有 劉信 ,君還,其語 亞次 ,當來較射於 淮 上也。’”《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十:“萬戶之子 易大郎 ,年已長大,精熟武藝,日夜與同伴馳馬較射。”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博爾奔察》:“又有較射而弓落地者,上震怒。”

等次

等級高低

產品按質量分等次

御門

清 代皇帝在宮門聽政。 順治 時御 太和門 , 康熙 時改御 乾清門 。御門時凡王公大臣、大學士、內閣學士、各部院、九卿、科、道、侍衛、記注諸官皆侍班;凡奏事、題本、除授、引見皆在此舉行。 雍  乾 兩朝,俱仍其制, 鹹豐 以後此典遂廢。 清  王士禛 《居易錄談》卷上:“御門聽政,冬春辰初三刻,夏秋辰正三刻。”《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恰巧那個當兒,正出了個內閣學士缺,祭酒的名次,題本里應得開列在前,他自己心裡的紅算計,下次御門,這個缺八成兒可望。” 震鈞 《天咫偶聞·皇城》:“蓋國初御門之典,在 太和門 。後改御 乾清門 ,因亦移入,即 唐 代之常朝也。常朝五日一舉,故御門五日為期。”參閱《清通典·禮·嘉二》、《清文獻通考·王禮四》。

輪班

分班輪流;輪流值班

這工作由助手們輪班分擔,一班大約持續三小時

率成

草率寫成。 清  金農 《舊有寫經研》詩序:“今偶登 嵩山 ,過 片石菴 ,閲 釋氏 之書,休憩樹下,忽念故物,率成二詩。”

指示

(1) 指明,顯示

璧有瑕,請指示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指示燈

(2) 上對下指導、命令

(3) 上對下指導、命令的內容

命中

(1) 射中目標;擊中

(2) 成功的一擊

晨星

(1) 日出前在東方天空中看到的一顆明亮的行星(即金星)——亦稱“啟明星”

(2) 清晨天空中稀疏的星星

寥若晨星

一二

(1) 一兩個;少數

常有一二。——清·洪亮吉《治平篇》

一二人立決。——清·方苞《獄中雜記》

(2) 一點點,一些

略知一二

(3) 少數;一兩個

邀請一二知己

(4) 逐一

一二談也。——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

新進

(1).謂初入仕途、新得科第或新被任用。《漢書·趙廣漢傳》:“所居好用世吏子孫新進年少者,專厲彊壯蠭氣,見事風生,無所迴避。” 顏師古 註:“言舊吏家子孫而其人後出求進,又年少也。” 唐  韓愈 《施先生墓銘》:“故自賢士大夫,老師宿儒,新進小生,聞先生之死,哭泣相弔,歸衣服貨財。” 清  葉名灃 《橋西雜記·揖》:“同座皆斥新進者禮節之疏。” 梁啓超 《為國會期限問題敬告國人·敬告國中有聞譽之諸君子》:“政府當道則易而侮之,謂是乃少年新進,所代表者未必為真正之民意也。”

(2).指新進之士。《文心雕龍·通變》引 漢  桓譚 曰:“予見新進麗文,美而無采;及見 劉  揚 言辭,常輒有得。” 宋  陳亮 《王珪確論如何》:“ 太宗 方奮然有運天下豪傑之心,使新進疊用事。” 清  姚錫光 《東方兵事紀略·中日戰爭一》:“ 朝鮮 自啟關納使,國中新進,稍通外交。” 陳少白 《興中會革命史要》五:“ 康有為 自從乙未在京聯絡一般新進,所謂公車上書之後,聲名漸著。”

(3).新出現的、先進的。 魯迅 《書信集·致楊霽雲》:“凡有狐狸,尾巴終必露出,而且新進者也在多起來,所以不必悲觀的。”

後言

背後訾議。《書·益稷》:“汝無面從,退有後言。”《舊唐書·哀帝紀》:“雖雲勇退,乃有後言,自為簿從之酋,頗失人臣之禮。” 蔣維喬 《中國教育會之回憶》:“在社員眼光中,似乎中國教育會反借學社收入之學費以生存。社員之褊激者,即對教育會有後言。”

矍相

(1).古地名。在 山東省  曲阜市 城內 闕里 西。後借指學宮中習射的場所。《禮記·射義》:“ 孔子 射於 矍相 之圃,蓋觀者如堵牆。” 鄭玄 註:“ 矍相 ,地名。”《北史·張普惠傳》:“乞至九月,備飾盡行,然後奏《狸首》之章,宣 矍相 之命。” 宋  王禹偁 《射宮選士賦》:“煥乎得 矍相 之義,洋然有 闕里 之儀。”

(2).複姓。見《通志·氏族三》。

宣尼

漢平帝  元始 元年追謚 孔子 為 褒成宣尼公 ,後因稱 孔子 為 宣尼 。見《漢書·平帝紀》。 晉  左思 《詠史》詩之四:“言論準 宣尼 ,辭賦擬 相如 。”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師友》:“ 互鄉 童子,當願接於 宣尼 ; 蘇門 先生,竟未言於 阮籍 。” 元  劉壎 《隱居通議·文章五》:“續 杏壇 之音,鼓 宣尼 之操,吾徒之修養也。” 清  惲敬 《前光祿寺卿伊公祠堂碑銘》:“入聖之要,下學上達, 宣尼 所傳,存之存之。”

殿廷

(1).宮殿、宮廷。 元  張養浩 《贈李秘監》詩:“對章曾拜殿廷間,凜凜丰儀肅九關。”

(2).指皇帝舉行殿試之所。 清  張惠言 《祭金先生文》:“對策鑾坡,聲震殿廷。”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三:“ 嘉  道 以後,殿廷考試尤重字型。”

文皇

(1).指 三國  魏文帝  曹丕 。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誄碑》:“ 文皇 誄末,旨言自陳,其乖甚矣。”

(2).指 唐  太宗  李世民 。因 太宗 謚 文武大聖皇帝 故稱。 唐  羅隱 《聞大駕巡幸》詩:“靜思貴族謀身易,危覺 文皇 創業難。”《宋史·寇準傳》:“上由是嘉之曰:朕得 寇準 ,猶 文皇 之得 魏徵 也。”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維揚生》:“昔 虬髯客 志在天下,一旦見 文皇 ,自慚不逮,甘心遜避。”

詩詞推薦

觀射原文_觀射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