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哉行

作者:伍瑞隆 朝代:明代

善哉行原文

微風扇霽,天高夜清。

歲之雲暮,日月斯征。

白雲在天,亦洽於野。

令夕何夕,見此粲者。

去者日疏,來者日親。

為子之故,憂心孔殷。

張燈舉宴,與子飲酒。

願言同室,與子偕老。

有鳥有鳥,高飛戾天。

眾羽從之,亦孔之膻。

我心憂矣,不可瘳矣。

寤寐求之,亶已勞矣。

人生如寄,茫茫曷歸。

豈曰無感,多憂何為。

既秣我馬,亦脂我車。

與子行邁,於焉歡娛。

詩詞問答

問:善哉行的作者是誰?答:伍瑞隆
問:善哉行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善哉行是什麼體裁?答:四言詩
問:伍瑞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伍瑞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四言詩

參考注釋

微風

(1).輕微的風。《荀子·解蔽》:“微風過之,湛濁動乎下,清明亂於上,則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 漢 班婕妤 《怨歌行》:“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 宋 范成大 《春晚》詩之二:“微風盡日吹芳草,蝴蝶雙雙貼地飛。” 清 劉純熙 《日暮》詩:“宿鳥樹高下,微風雲重輕。” 魏巍 《東方》第六部第六章:“那面深綠色的繡有和平鴿的旗幟,也被人插到地堡上,在微風裡輕輕地飄蕩。”

(2).指日趨衰微的風俗。 唐 杜甫 《杜鵑行》:“ 蜀 人聞之皆起立,至今相效傳微風。”微,一本作“ 遺 ”。

日月

(1) 生計;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陽和月亮

白雲

(1).白色的雲。《詩·小雅·白華》:“英英白雲,露彼菅茅。”《莊子·天地》:“乘彼白雲,至於帝鄉。”《史記·封禪書》:“其夜若有光,晝有白雲起封中。” 唐 蘇頲 《汾上驚秋》詩:“北風吹白雲,萬里渡 河 汾 。”《文匯報》1983.10.12:“《蓬萊導遊圖》有幅照片,藍天之下,白雲之上,嵌著 蓬萊閣 主要建築,似仙山又似蜃樓。”

(2). 黃帝 時掌刑獄之官。後用作刑官的別稱。《漢書·百官公卿表上》“ 黃帝 雲師雲名” 顏師古 注引 漢 應劭 曰:“ 黃帝 受命有雲瑞,故以雲紀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為青雲,夏官為縉雲,秋官為白雲,冬官為黑雲,中官為黃雲。” 唐 孫逖 《授裴敦復刑部尚書制》:“委之刑柄,俾踐白雲之師。”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實二》:“ 胡武平 宿 ,賀 晏元獻 轉刑部侍郎啟云:‘紫詔疏恩,白雲登秩。’”

(3).指《白雲謠》。 唐 李白 《大獵賦》:“哂 穆王 之荒誕,歌《白雲》之 西母 。” 唐 白居易 《八駿圖》詩:“《白雲》《黃竹》歌聲動,一人荒樂萬人愁。” 景耀月 《遠遊》詩:“翠華芝蓋入離鏡,《黃竹》《白雲》定古風。”參見“ 白雲謡 ”。

(4).喻思親。《舊唐書·狄仁傑傳》:“其親在 河陽 別業, 仁傑 赴 并州 ,登 太行山 ,南望見白雲孤飛,謂左右曰:‘吾親所居,在此雲下。’瞻望佇立久之,雲移乃行。” 宋 岳珂 《桯史·開禧北征》:“夜碇中流,海光接天,星斗四垂,回首白雲之思,惻然悽動。”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十:“ 梁瑄 不歸, 璟 每見東南白雲即立望,慘然久之。” 清 黃遵憲 《感懷》詩:“下阻黃壚上九天,白雲望斷眼空懸。”參見“ 白雲篇 ”。

(5).喻歸隱。 晉 左思 《招隱詩》之一:“白雲停陰岡,丹葩曜陽林。” 南朝 梁 陶弘景 《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寄君。” 唐 錢起 《藍田溪與漁者宿》詩:“一論白雲心,千里 滄州 趣。” 宋 張炎 《甘州》詞:“載取白雲歸去,問誰留 楚 佩,弄影中州?” 明 徐渭 《贈余君》詩:“三年臥白雲,一醉撫流水。”

(6).特指 陳摶 。 宋 王闢之 《澠水燕談錄·高逸》:“ 陳摶 , 周世宗 常召見,賜號 白雲先生 。 太平興國 初,召赴闕, 太宗 賜御詩云:‘曾向前朝出 白雲 ,後來訊息杳無聞。如今若肯隨徵召,總把三峰乞與君。’”

(7).指 白雲亭 。參見“ 白雲亭 ”。

粲者

美女。亦指美好的事物。《詩·唐風·綢繆》:“今夕何夕,見此粲者。” 朱熹 集傳:“粲,美也,此為夫語婦之詞也。” 宋 蘇軾 《謝郡人田賀二生獻花》詩:“慇懃此粲者,攀折為誰哉?”自註:“ 賀 獻魏花三朶。” 冰心 《寄小讀者》二五:“嗟呼,粲者!我因你讚美了萬能的上帝,嗟呼,粲者!你引導我步步歸向於信仰的天家。”

來者

(1) 將來的事或人

來者猶可追

使來者讀之。——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2) 前來的人或物

來者不拒

憂心

憂愁的心

憂心忡忡

孔殷

(1).眾多;繁多。《書·禹貢》:“ 江 漢 朝宗于海,九江孔殷。” 曾運乾 正讀:“孔,甚也。殷,盛也。”《魏書·樂志》:“及 孝昌 已後,世屬艱虞,內難孔殷,外敵滋甚。” 明 張居正 《敕建慈壽寺碑文》:“乃營寶剎,於兌之方,左瞰都城,右眺崇崗。力出於民,財出於府,費雖孔殷,民不與苦。”

(2).很緊急;很急迫。《清史稿·德宗紀一》:“歸政伊邇,時事孔殷,密摺封奏,請仍書皇太后聖鑒,披覽後施行。”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清方檔案·宣統三年十月十三日第一軍總統馮國璋致內閣陸軍部電》:“又地方款項一空,宏大規模,廢棄可惜。工匠薪餉,待發孔殷。必有籌維,方能舉辦。”

飲酒

(1).喝酒。《國語·晉語一》:“﹝ 史蘇 ﹞飲酒出。”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五》:“天下吏人,誥至後,出臨三日皆釋服,無禁婚嫁、祠祀、飲酒、食肉。” 魯迅 《而已集·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其時 司馬氏 已想篡位,而 阮籍 名聲很大,所以他講話就極難,只好多飲酒,少講話。”

(2).古代宴會時供食畢漱口的酒。《周禮·天官·酒人》:“共賓客之禮酒、飲酒而奉之。” 鄭玄 註:“飲酒,食之酒。” 賈公彥 疏:“謂食時有酒者,《曲禮》云:‘酒漿處右。’則此非獻酬酒,是酳口之酒也。” 孫詒讓 正義:“蓋食禮無獻酬,唯有酳口,故別謂之飲酒。”

願言

思念殷切貌。《詩·衛風·伯兮》:“願言思伯,甘心首疾。” 鄭玄 箋:“願,念也。我念思伯,心不能已。” 晉 謝混 《游西池詩》:“逍遙越城肆,願言屢經過。” 宋 華岳 《早春即事》詩:“願言相約花前醉,莫放春容過海棠。” 清 顧炎武 《江上》詩:“願言隨飛龍,一上 單于臺 。”

同室

(1).同居一舍;同居一室。《儀禮·喪服》:“傳曰:‘何以緦也?’‘以為相與同室,則生緦之親焉。’” 賈公彥 疏:“言同室者,直是舍同,未必安坐。” 漢 徐幹 《中論·治學》:“述千載之上,若共一時;論殊俗之類,若與同室;度幽明之故,若見其情。” 錢鍾書 《圍城》六:“說著, 孫小姐 來了,說住在女生宿舍里,跟女生指導 范小姐 同室。”

(2).謂一家,一戶人家。亦指一家人。《孟子·離婁下》:“今有同室之人鬭者,救之,雖被髮纓冠而救之,可也。” 明 陳汝元 《金蓮記·生離》:“堪憐同室人相鬭,扁舟浪起魂相搆。” 清 沉復 《浮生六記·坎坷記愁》:“諺云:‘處家人情,非錢不行。’先起小人之議,漸招同室之譏。”參見“ 同室操戈 ”。

(3).謂夫婦同居。 晉 楊方 《合歡》詩之二:“生有同室好,死成併棺民。” 唐 白居易 《贈內》詩:“生為同室親,死為同穴塵。” 明 何景明 《結腸賦》:“雖中道殂先逝兮,穀焉既以同室。”

(4).稱有室之人再娶的妻。 清 梁章鉅 《稱謂錄·妻》:“ 閩 俗,家已有室而再娶妻,謂之同室。”

偕老

共同生活到老

白頭偕老

百年偕老

高飛

(1).高高飛翔。《詩·小雅·菀柳》:“有鳥高飛,亦傅於天。” 漢 王逸 《九思·悼亂》:“玄鶴兮高飛,曾逝兮青冥。”

(2).比喻遠遁。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緝捕》:“即傳該房寫票僉差,而胥捕故為延挨,潛馳報信,則已高飛遠蹈,難於追獲矣。”

(3).樹名。即唐棣。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二·扶栘》:“栘乃白楊同類,故得楊名。按《爾雅》:‘唐棣,栘也。’ 崔豹 曰:‘栘楊, 江 東呼為夫栘。圓葉弱蔕,微風則大搖,故名高飛,又曰獨搖。’”

羽從

羽林扈從。 唐 宋之問 《龍門應制》詩:“鑿龍近出王城外,羽從淋漓擁軒蓋。”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

(2)

決不能,必須不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資治通鑑》

不可一概而論

(3)

與“非”搭配,表示必須或一定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寤寐求之

比喻迫切地希望得到某種事物。

人生如寄

亦作“ 人生若寄 ”。謂人生短促,猶如暫時寄寓世間。《古詩十九首·驅車上東門》:“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 三國 魏 曹丕 《善哉行》:“人生如寄,多憂何為。”《北史·韓鳳傳》:“更可憐人生如寄,唯當行樂,何用愁為。” 晉 陶潛 《榮木》詩:“人生若寄,顦顇有時。”

茫茫

遼闊曠遠的樣子;模糊不清楚

長天茫茫。——唐· 李朝威《柳毅傳》

野茫茫。——《樂府詩集·雜歌謠辭·敕勤歌》

夫之茫茫。——明· 顧炎武《復庵記》

茫茫的前景

別時茫茫江浸月。——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無感

無憾。感,“ 憾 ”的古字。《逸周書·大戒》:“使眾之道,撫之以惠,內姓無感,外姓無讁。” 孔晁 註:“感,古憾字。”

不為情感所動;沒有感觸。《文選·嵇康<養生論>》:“愛憎不棲於情,憂喜不留於意,泊然無感而體氣和平” 張銑 註:“無感,謂哀樂不能在懷也。”《晉書·王坦之傳》:“﹝ 坦之 ﹞著《廢莊論》曰:‘……夫獨構之唱,唱虛而莫和;無感之作,義偏而用寡。’” 南朝 宋 鮑照 《擬行路難》詩之四:“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

何為

為什麼,何故。《國語·魯語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眾未敗,何為還?”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歸心》:“江河百穀,從何處生?東流到海,何為不溢?” 唐 韓愈 《琴操·履霜操》:“兒罪當笞,逐兒何為?” 清 侯方域 《壯悔堂記》:“余向為堂,讀書其中,名之曰‘雜庸’。或曰:‘昔 司馬相如 賣酒 成都 市,身自滌器,與庸保雜作。子何為其然?’”

(1).乾什麼,做什麼。用於詢問。《後漢書·齊武王縯傳》:“﹝ 劉稷 ﹞聞 更始 立,怒曰:‘本起兵圖大事者, 伯升 兄弟也,今 更始 何為者邪?’” 唐 韓愈 《汴泗交流贈張僕射》詩:“新秋朝涼未見日,公早結束來何為?” 明 馮夢龍 《智囊補·上智·子產》:“ 子產 立 公孫洩 及 辰止 …… 太叔 曰:‘ 公孫 何為?’ 子產 曰:‘説也。’”

(2).是什麼。《後漢書·何進傳》:“大將軍稱疾不臨喪,不送葬,今欻入省,此意何為?” 唐 徐夤 《人事》詩:“平生生計何為者?三逕蒼苔十畝田。”

行邁

行走不止;遠行。《詩·王風·黍離》:“行邁靡靡,中心如醉。” 馬瑞辰 通釋:“邁亦為行,對行言,則為遠行。行邁連言,猶《古詩》雲‘行行重行行’也。” 漢 王充 《論衡·指瑞》:“實者驎至,無所為來,常有之物也,行邁 魯 澤之中,而 魯國 見其物遭獲之也。” 唐 杜甫 《催宗文樹雞柵》詩:“吾衰怯行邁,旅次展崩迫。” 明 楊士奇 《漢江夜泛》詩:“悠悠念行邁,慊慊懷所懽。” 周詠康 《雜詩》:“行邁多傷感,淒愴理素琴,一彈再三嘆,哀響入雲岑。”參見“ 行行 ”。

於焉

從此;於此。 唐 顧況 《塞上曲》:“酣戰祈成功,於焉罷邊釁。” 唐 唐彥謙 《游南明山》詩:“於焉偶閒暇,鳴轡忽相聚。”

於是。《詩·小雅·白駒》:“所謂伊人,於焉逍遙。” 朱熹 集傳:“使其人得以於此逍遙而不去。” 陳奐 傳疏:“《玉篇》:‘焉,是也。’言於是消搖也。今字作‘逍遙’。”《後漢書·董卓傳論》:“及殘寇乘之,倒山傾海, 崑岡 之火,自茲而焚,《版》《盪》之篇,於焉而極。” 唐 元稹 《相和歌辭·決絕詞》:“有美一人,於焉曠絶。” 明 劉基 《清修院良上人浸月軒》詩:“珍重無生侶,於焉托清淨。”

歡娛

歡欣娛樂

詩詞推薦

善哉行原文_善哉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