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都事度海入京·其二

作者:吳當 朝代:元代

送王都事度海入京·其二原文

便宜曾奉詔,受節大明宮。

列郡旌旗合,三關道路通。

誓師親督戰,破賊不論功。

率土王臣在,何人高誼同。

詩詞問答

問:送王都事度海入京·其二的作者是誰?答:吳當
問:送王都事度海入京·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送王都事度海入京·其二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東韻

參考注釋

便宜

花費很少,尤指與現行價格或實際價值相比較時

便宜貨

奉詔

(1).接受皇帝的命令。《史記·呂太后本紀》:“王且亦病,不能奉詔。” 唐 韓愈 《元和聖德詩》:“ 崇文 奉詔,進退規矩。”《玉嬌梨》第十一回:“原來 吳翰林 奉詔還京,擇了吉日起行。”

(2).猶稱旨。 宋 錢愐 《錢氏私志》:“ 敏甫 告 岐公 云:‘近有一 錢少監 子,風骨不羣,文采富贍,恐可奉詔。’”

受節

指時令交替。 唐 王勃 《秋夜長》詩:“北風受節雁南翔,崇蘭委質時菊芳。” 唐 李嘉祐 《九日送人》詩:“受節人逾老,驚寒菊半黃。”

大明宮

唐 代宮名。 貞觀 八年建 永安宮 ,九年改名 大明宮 。 龍朔 二年增建,改名 蓬萊宮 , 長安 元年復稱 大明宮 。亦謂之東內。內有 麟德 、 含元 、 宣政 、 紫宸 等殿。 宣政殿 左右為中書、門下二省。自 高宗 以後,皇帝常居東內。故址在今 陝西 長安縣 東。參閱 宋 王溥 《唐會要·大明宮》、《舊唐書·地理志一》。

列郡

(1).諸郡。 漢 鄒陽 《上書吳王》:“何則?列郡不相親,萬室不相救也。”《後漢書·朱浮傳》:“今天下幾里,列郡幾城,奈何以區區 漁陽 而結怨天子?” 清 方東樹 《<劉悌堂詩集>序》:“ 桐城 於地勢尤當其秀,毓山川之靈獨多,人文最盛,故常為列郡冠。”

(2).謂建置郡治。《文選·孫楚<為石仲容與孫皓書>》:“遠跡疆埸,列郡大荒。” 李善 註:“ 班固 《漢書》述曰:‘列郡 祁連 。’”

(3).大郡。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方巨山爭體統》:“總領雖大, 湖 廣 之尊; 南康 雖微, 江 東列郡。”

旌旗

旗幟

旌旗裂。——《資治通鑑·唐紀》

上建旌旗。——《資治通鑑》

鐘鼓旌旗。——宋· 蘇軾《教戰守》

遍地旌旗。——《廣東軍務記》

旌旗蔽日

關道

(1).猶要道。《隋書·天文志上》:“江星不具,天下津河關道不通。”

(2). 清 代管理海關事務的道員。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國日記·光緒十七年正月二十一日》:“此三等人如來 中國 ,必先在 英 請領執照,到口岸呈 英 領事請驗,知照關道,便同 英 民一樣看待。” 鄭觀應 《盛世危言·稅則》:“應請明定章程,擇三品以上官員曾任關道熟悉情形者為總稅務司。”

誓師

(1) 出征前統帥向戰士宣布作戰意義,表示決心

(武王)躬擐甲冑,以伐無道而討不義,誓師 牧野,以踐天子之位。——《淮南子·要略》

(2) 泛指民眾集會莊嚴地表示決心

誓師大會

督戰

在前線監督作戰

親臨督戰

不論

(1)

 

表示條件或情況不同而結果不變,下文多用“都、總”與它呼應

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該努力學習

(2)

 

無論,不管

不論你走到那裡,都別把我忘了

率土

(1).“率土之濱”之省。謂境域之內。《詩·小雅·北山》:“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王引之 《經義述聞·毛詩中》:“《爾雅》曰:‘率,自也。自土之濱者,舉外以包內,猶言四海之內。’” 漢 班固 《明堂詩》:“普天率土,各以其職。”《北齊書·文宣帝紀》:“百僚師師,朝無秕政,網疏澤洽,率土歸心。”《新唐書·孫伏伽傳》:“以率土之富,何索不致,豈少此物哉。” 清 方文 《石臼湖訪邢孟貞》詩:“率土皆怨痛,況乃忠孝臣。”

(2).猶王土。指京畿地區。 唐 張署 《贈韓退之》詩:“渙汗幾時流率土,扁舟西下共歸田。”

王臣

(1).志匡王室之臣。《易·蹇》:“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王弼 註:“執心不回,志匡王室者也。”《晉書·熊遠傳》:“卿在朝正色,不茹柔吐剛,忠亮至到。可謂王臣也。” 唐 韓愈 《爭臣論》:“以蹇之六二,在王臣之位,而高不事之心,則冒進之患生,曠官之刺興。”

(2).君王的臣民。《詩·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唐 杜甫 《雜感》詩之三:“不過行儉德,盜賊本王臣。” 宋 胡宿 《正陽門賦》:“秋毫皆出帝力,率土莫非王臣。” 清 黃遵憲 《述懷再呈靄人樵野丈》詩:“普天同王臣,鹹願修矛戟。”

高誼

(1) 敬稱別人對自己或他人的崇高的情誼

高誼薄雲

(2) 崇高的信念或行為。也作“高義”

詩詞推薦

送王都事度海入京·其二原文_送王都事度海入京·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