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過戴隱居草堂原文
艤棹垂楊日欲昏,掃齋延客且清論。
園池繞屋無十畝,桑柘成林自一村。
學禮已能傳世業,抱琴終不過王門。
為將詩稿窗前讀,銀燭飛花到酒樽。
詩詞問答
問:晚過戴隱居草堂的作者是誰?答:張適
問:晚過戴隱居草堂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晚過戴隱居草堂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張適的名句有哪些?答:張適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元韻 出處:明詩紀事 甲簽·卷二十
參考注釋
垂楊
(1).垂柳。古詩文中楊柳常通用。 南朝 齊 謝朓 《隋王鼓吹曲·入朝曲》:“飛甍夾馳道,垂楊蔭御溝。” 唐 萬齊融 《送陳七還廣陵》詩:“落花馥河道,垂楊拂水窗。”《老殘遊記》第二回:“到了 濟南府 ,進得城來,家家泉水,戶戶垂楊。” 魯迅 《送增田涉君歸國》詩:“卻折垂楊送歸客,心隨東棹憶華年。”
(2).詞牌名。雙調,一百字或九十八字。本詠垂楊,後為詞牌名。參閱《詞譜》卷二八。
清論
(1).公正的評論,亦指公正的輿論。 晉 葛洪 《抱朴子·疾謬》:“清論所不能復制,繩黑所不能復彈。”《北齊書·陳元康傳》:“﹝ 陳元康 ﹞受納金帛,不可勝紀,放責交易,徧於州郡,為清論所議。” 元 劉祁 《歸潛志》卷九:“ 高丞相 巖夫 自南渡執政在中書十餘年,無正言直諫聞於外,清論鄙之。”
(2).清雅的言談。 南朝 宋 謝靈運 《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徐幹》:“清論事究萬,美話信非一。” 唐 牛僧孺 《玄怪錄·張佐》:“向聞長嘯月下,韻甚清激,私心奉慕,願接清論。” 明 方孝孺 《奉俞大有先生》:“仲冬後上 金陵 ,明年回,必得往聽清論,盡所欲言。”
(3).閒談,談天。 唐 韓翃 《題張逸人園林》詩:“花源一曲映茅堂,清論閒陛坐夕陽。”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七:“朕嘗見儒人談兵,不過講之於樽俎硯席之間,於文字則引 孫 吳 ,述形勢皆閒暇清論可也。”
園池
指有池塘的園林。《呂氏春秋·重己》:“昔先聖王之為苑囿園池也,足以觀望勞形而已矣。” 高誘 註:“樹果曰園,《詩》曰:‘園有樹桃。’有水曰池。可以游觀娛志。”《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王翦 行,請美田宅園池甚眾。”《宋書·竟陵王誕傳》:“ 誕 造立第舍,窮極工巧,園池之美,冠於一時。”
桑柘
(1).桑木與柘木。《禮記·月令》:“﹝季春之月﹞命野虞無伐桑柘,鳴鳩拂其羽,戴勝降於桑。” 宋 朱彧 《萍洲可談》卷二:“而先植桑柘已成,蠶絲之利,甲於東南,迄今尤盛。” 元 張養浩 《寨兒令·綽然亭獨坐》曲:“楊柳風微,苗稼雲齊,桑柘翠煙迷。” 清 周亮工 《樵川城中》詩:“林邊桑柘好,何地認烽煙。”
(2).指農桑之事。 唐 韓愈 《縣齋有懷》詩:“惟思滌瑕垢,長去事桑柘。” 清 黃宗羲 《鄭蘭生八十壽序》:“先生沉名於桑柘,弋者何慕。”
成林
成為樹林
昔日一片荒灘,如今果木成林
世業
世代相傳的事業
今為君計,莫若遣腹心自結於東,以共濟世業。——《資治通鑑》
不過
(1)
——用在形容詞性的詞組或雙音形容詞後面,表示程度很高
那就再好不過了
(2)
——作連詞,表示轉折,只是
然亦不過增一倍而止矣。——清·洪亮吉《治平篇》
病人精神還不錯,不過胃口還不好
(3)
副詞,指明範圍;只,僅僅
不過是個小孩子
王門
(1).指王宮之皋門、庫門。《周禮·地官·大司徒》:“若國有大故,則致萬民於王門。” 孫詒讓 正義:“王門即王宮之皋門、庫門。”
(2).猶王庭,帝闕。《竹書紀年》卷上:“元年乙酉帝(帝 廢 )即位,諸夷賓於王門。”《後漢書·東夷傳序》:“自 少康 已後,世服王化,遂賓於王門,獻其樂舞。” 唐 楊炯 《原州百泉縣令李君神道碑》:“九千里之丹鳳,始踐王門;七十日之黃龍,初階郡職。”
(3).王爺的邸第。《文選·陸厥<奉答內兄希叔詩>》:“王門所以貴,自古多俊民。” 劉良 註:“王門,謂 邵陵王 門也。” 唐 杜甫 《行次古城店泛江》詩:“王門高德業,幕府盛才賢。”原註:“ 衛伯玉 為 江陵 節度,時封 陽城郡王 ,故云王門。” 元 吳萊 《望會稽山》詩:“猶廻 剡 曲棹,肯鼓王門琴?” 王邦采 等注引《晉中興書》:“ 武陵王 晞 聞其( 戴逵 )能琴,使人召焉。 逵 對使者前破琴曰:‘ 戴安道 不為王門伶人。’” 明 戴良 《喜謝密庵至》詩之一:“自昔王門久曳裾, 河間 禮樂屬真儒。”
(4).泛指 王 氏之門戶派系。 宋 強至 《寄獻王中丞》詩:“紀綱新憲府,德業舊 王 門。” 清 黃宗羲 《明儒學案·北方王門學案》:“ 王道 字 純甫 者,受業 陽明 之門……其後趨向果異,不必列之 王 門。”
(5).即 玉門 。《尸子》卷下:“ 文王 幽於 羑里 , 武王 覊於 王門 。”《太平御覽》卷四八六引作“玉門”。《呂氏春秋·首時》:“ 武王 事之,夙夜不懈,亦不忘 王門 之辱。” 陳奇猷 集釋引 畢沅 曰:“ 王門 即 玉門 ,古以中畫近上為‘王’字,‘王’三畫正均即‘玉’字。”參見“ 玉門 ”。
詩稿
亦作“ 詩藳 ”。1.詩的稿子;詩作。 唐 姚合 《送喻鳧校書歸毘陵》詩:“主人庭葉黑,詩稿更誰書。” 宋 蘇軾 《與趙德麟書》之五:“三日臂痛,今日幸減,録舊詩一篇奉呈。聞公亦欲借示詩稿,幸付去人。”一本作“ 詩藳 ”。 元 王惲 《為王朝顯贈梁邦傑兼簡郝勸農》詩:“詩藳不須詢幾束,溪聲山色揔關情。” 丁玲 《與日本朋友敘舊》:“可惜的是詩稿現在哪裡呢?”
(2).詩集的專稱。如 宋 陸游 《劍南詩稿》; 清 魏源 《清夜齋詩稿》。
飛花
(1).落花飄飛。 唐 韓翃 《寒食》詩:“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2).飄飛的落花。 明 顧大典 《青衫記·茶客娶興》:“你掩淚含羞辭別去,似飛花逐水悠悠,蕭蕭孤影向誰投。”
(3).比喻飄飛的雪花。 宋 蘇轍 《上元前雪三絕句》之一:“不管上元燈火夜,飛花處處作春寒。”
(4).紡織時飛散的棉花纖維。
酒樽
亦作“ 酒尊 ”。亦作“ 酒罇 ”。古代盛酒器。《後漢書·章帝紀》:“ 岐山 得銅器,形似酒罇,獻之。”《後漢書·王霸傳》:“ 茂 ( 蘇茂 )雨射營中,中 霸 前酒樽, 霸 安坐不動。”《後漢書·張衡傳》:“﹝候風地動儀﹞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 唐 羅隱 《梅花》詩:“愁憐粉艷飄歌席,靜愛寒香撲酒罇。” 宋 辛棄疾 《水調歌頭》詞:“我飲不須勸,正怕酒尊空。” 清 厲鶚 《人日立春用壬寅年人日雪韻》:“佳節翩翩故作妍,新詞祝向酒尊邊。” 清 潘其燦 《癸卯歲暮感懷》詩:“夢斷梅花鄉國遠,愁憑竹葉酒樽寬。”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晚過戴隱居草堂原文_晚過戴隱居草堂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