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山四首·其一原文
蘭衢翹首望雲椒,小隱興予論古遙。
一任棄瓢還洗耳,巍巍蕩蕩總歸堯。
詩詞問答
問:箕山四首·其一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箕山四首·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箕山四首·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蕭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三十六
參考注釋
翹首
抬頭而望;也形容盼望之切:翹首晴空|登高翹首,遠望家鄉|翹首以待。望雲
(1).猶望氣。《後漢書·方術傳序》:“其流又有風角、遁甲、七政、元氣、六日七分、逢占、日者、挺專、須臾、孤虛之術,及望雲省氣,推處祥妖,時亦有以效於事也。”
(2).仰望白雲。謂仰慕君王。語出《史記·五帝本紀》:“ 帝堯 者, 放勛 。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 唐 駱賓王 《夏日游德州贈高四》序:“因仰 長安 而就日,赴帝鄉以望雲。” 宋 張方平 《乞致仕表》:“精騖紫宸,猶結望雲之戀;跡還白社,終懷樂善之心。”
(3).仰望白雲。謂思念家鄉;思念父母。 唐 杜甫 《客堂》詩之二:“老馬終望雲,南雁意在北。別家長兒女,欲起慚筋力。” 明 屠隆 《綵毫記·歸隱林泉》:“孩兒久離膝下,未展趨庭。今慰望雲,當圖捧日。” 清 陳裴之 《湘煙小錄》:“姬素戀切所生,恆見望雲興嘆。”參見“ 望斷白雲 ”。
(4).謂企求自由。《文選·陶潛<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詩》:“望雲慙高鳥,臨水愧游魚。” 李善 註:“言魚鳥鹹得其所,而己獨違其性也。” 梁章鉅 《歸田瑣記·北東園日記詩》附 清 梁逢辰 和韻:“愛日且增初日學,望雲兼慰看雲情。”
小隱
謂隱居山林。 晉 王康琚 《反招隱》詩:“小隱隱陵藪,大隱隱朝市。” 宋 陸游 《寓嘆》詩:“小隱終非隱,休官尚是官。”
一任
(1).擔任官職期滿為一任。 宋 蘇軾 《東坡志林·致仕》:“士人歷官一任,得外無官謗,中無所愧於心。”《宋史·孝宗紀一》:“ 乾清 二年六月戊戌,詔:改官人實歷知縣一任,方許關升,著為定式。” 元 楊顯之 《瀟湘雨》第一折:“幼習儒業,頗看詩書,受十年苦苦孜孜,博一任歡歡喜喜,小生今上朝取應去。”
(2).聽憑。 唐 杜甫 《鷗》詩:“雪暗還須浴,風生一任飄。” 仇兆鰲 注引 羅大經 云:“雖風雪凌厲,亦不暇顧。” 元 無名氏 《度柳翠》第一折:“一任你漫天飛柳絮;儘著你滿地落風塵。”《兒女英雄傳》第十回:“他早已猜透 十三妹 要把他兩家合成一家、一舉三得的用意,所以一任 十三妹 調度,更不過問。” 魯迅 《書信集·致李霽野》:“這種東西,我本無用,她也無用,一任 羅太太 拋入字紙簍去罷!”
棄瓢
漢 蔡邕 《琴操·箕山操》載, 堯 時 許由 隱居 箕山 ,常以手捧水而飲。人見其無器,以一瓢遺之。 由 飲畢,以瓢掛樹。風吹樹動,歷歷有聲, 由 以為煩擾,遂取瓢棄之。後因以“棄瓢”為隱居的典實。 明 劉訓 《許由隱居》詩:“棄瓢林下風生樹,洗耳溪邊水漾灣。”
洗耳
(1).表示厭聞污濁之聲。《孟子·盡心上》“古之賢士,何獨不然” 漢 趙岐 註:“樂道守志,若 許由 洗耳,可謂忘人之勢矣。” 晉 皇甫謐 《高士傳·許由》:“ 堯 讓天下於 許由 …… 由 於是遁耕於 中嶽 潁水 之陽, 箕山 之下,終身無經天下色。 堯 又召為九州長, 由 不欲聞之,洗耳於 潁水 濱。”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十:“﹝ 李建勛 ﹞嘗畜一玉磬,尺餘,以沉香節安柄,叩之,聲極清越。客有談及猥俗之語者,則擊玉磬數聲於耳。客或問之,對曰:‘聊代洗耳。’” 清 顧炎武 《寄次耕時被薦在燕中》詩:“洗耳 苕水 濱,叩舷歌《採菱》。”
(2).形容專心地、恭敬地傾聽。 宋 王邁 《送族侄千里歸漳浦》詩:“洗耳候凱音,嘉節迫吹帽。” 元 周權 《秋霽》詩:“酒醒誰鼓《松風操》,炷罷爐熏洗耳聽。” 清 李漁 《巧團圓·得妻》:“如今細説一番,待小生洗耳聽者。”
巍巍蕩蕩
語出《論語·泰伯》:“大哉 堯 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 堯 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 朱熹 集註:“巍巍,高大之貌;蕩蕩,廣遠之稱也。”後以“巍巍蕩蕩”形容道德崇高,恩澤博大。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況乎聖德巍巍蕩蕩,黎氓所不能命哉。” 唐 陸贄 《祭大禹廟文》:“經啟之功,於今是賴,巍巍蕩蕩,無得而名。”
總歸
用在動詞前,表示動作、行為或情況無論怎樣一定如此,相當於“終究”
事實總歸是事實,怎么也抹煞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