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雅頌二十四首同翠渠作·其十五·減省衛從

作者:祁順 朝代:明代

原文

都台深且嚴,衛從有恆職。

減裁自今茲,惟以節財力。

源潔流必清,表正影斯直。

百僚自師師,不動聲與色。

雖雲事一端,亦足觀盛德。

詩詞問答

問:《貴陽雅頌二十四首同翠渠作·其十五·減省衛從》的作者是誰?答:祁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1. 押職韻

參考注釋

都台

官署名,即尚書省。 唐 垂拱 元年, 武后 改稱尚書省為“都臺”。《新唐書·百官志一》“尚書省”註:“ 龍朔 二年,改尚書省曰中臺…… 垂拱 元年曰都臺。 長安 三年曰中臺。” 明 張瀚 《松窗夢語·宦遊紀》:“余始釋褐,觀政都臺。”

衛從

(1).護衛侍從。 南朝 梁 陶弘景 《左仙公碑》:“公馳涉川岳,龍虎衛從。”

(2).護衛侍從之人。 晉 葛洪 《抱朴子·吳失》:“出飾 翟黃 之衛從,入游玉根之藻梲。”《宋書·張興世傳》:“汝衛從太多,先人必當驚怖。”《新五代史·吳世家·楊行密》:“明日, 顥 列劍戟府中,召諸將議事,自大將 朱瑾 而下,皆去衛從然後入。”

有恆

有恆心,堅持不懈

持之有恆

今茲

(1).今此;現在。《詩·小雅·正月》:“今茲之正,胡然厲矣。”《左傳·昭公三年》:“今茲吾又將來賀。” 唐 蕭至忠 《陪幸五王宅》詩:“疇昔王門下,今茲制幸晨。” 明 劉基 《郁離子·天地之盜》:“今茲備矣,而民不言,是怨不在口而在腹也。”

(2).今年。《左傳·僖公十六年》:“今茲 魯 多大喪,明年 齊 有亂。” 杜預 註:“今茲,此歲。”《後漢書·明帝紀》:“昔歲五穀登衍,今茲蠶麥善收。” 唐 韓愈 《潮州祭神文》之五:“今茲無有水旱雷雨風火疾疫為災。”

節財

節約財用。《孔子家語·賢君》:“ 齊景公 來適 魯 ,舍於公館,使 晏嬰 迎 孔子 。 孔子 至, 景公 問政焉, 孔子 答曰:‘政在節財。’”

潔流

澄清的水流。 南朝 梁 王僧孺 《慧印三昧及濟方等學二經序贊》:“將循曲陌,先限清澗,或如止水,乍有潔流。”

表正

(1).謂以身為表率而正之。《書·仲虺之誥》:“天乃錫王勇智,表正萬邦,纘禹舊服。” 孔 傳:“言天舉王勇智,應為民主,儀表天下,法正萬國。”《明史·解學龍傳》:“ 紀 ( 王紀 )亮節弘猷,召置廊廟,必能表正百僚,裁決大務。”

(2).指宰輔。 唐 元稹 《授韓皋尚書左僕射制》:“況朝廷之大,得不以耆年重望居表正之地,以儀刑百辟乎?”

百僚

亦作“ 百寮 ”。百官。《書·皋陶謨》:“百僚師師,百工惟時。” 孔 傳:“僚、工,皆官也。”《後漢書·鄧彪傳》:“ 彪 在位清白,為百僚式。”《新五代史·周太祖紀》:“文武百寮,六軍將校,議擇賢明,以承大統。” 宋 蘇軾 《代張方平諫用兵書》:“群臣百寮,窺見此指,多言用兵。” 張懷奇 《頤和園詞》:“雲欄月樹似 南朝 ,斑扇當樓擁百僚。”一說,一種奴隸。 郭沫若 《奴隸制時代·關於中國古史研究中的兩個問題》:“百僚的‘僚’分明是‘隸臣僚’的僚,是一種奴隸。”

師師

(1).相互師法。《書·皋陶謨》:“百僚師師,百工惟時。” 孔 傳:“師師,相師法。” 孔穎達 疏:“百官各師其師,轉相教誨。”《漢書·敘傳下》:“ 高平 師師,惟闢作威。” 顏師古 注引 鄧展 曰:“師師,相師法也。” 梁啓超 《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四章第三節:“在昔書籍之流布不易,故欲學者,皆憑口説,非師師相傳。”

(2).莊嚴恭敬貌。 漢 賈誼 《新書·容經》:“朝廷之容,師師然,翼翼然,整以肅。” 漢 揚雄 《法言·孝至》:“麟之儀儀,鳳之師師,其至矣乎!” 南朝 梁 何遜 《七啟》:“醖籍愷悌,和樂熙熙。生徒肅肅,賓友師師。” 明 方孝孺 《養素齋記》:“其民師師,其俗熙熙,故易為治,故善人多也。”

(3).眾多貌。 宋 蘇軾 《紫宸殿正旦教坊詞》:“欲識太平全盛事,師師鵷鷺滿雲台。” 章炳麟 《肅政箴》:“師師群吏,布在九共。”

(4).人名。本指 北宋 為 宋徽宗 所眷戀的名妓 李師師 。後因用以借指妓女。 清 吳偉業 《無題》詩之三:“錯認 微之 共 牧之 ,誤他 舉舉 與 師師 。” 清 錢謙益 《內戌南還贈別故侯家妓人冬哥》詩:“ 師師 垂垂 杜秋 哀,金縷歌殘盡此杯。”

一端

(1).指物件的一頭。 魯迅 《朝花夕拾·無常》:“門口是一塊活板,人一進門,踏著木板的這一端,塑在那一端的他便撲過來,鐵索正套在你脖子上。” 冰心 《寄小讀者》十一:“我得了一支五彩漆管的鉛筆,一端有個橡皮帽子。”

(2).指事情的一點或一個方面。 漢 王充 《論衡·實知》:“夫術數直見一端,不能盡其實。” 三國 魏 嵇康 《聲無哀樂論》:“今粗明其一端,亦可思過半矣。” 清 方苞 《讀邶鄘至曹檜十一國風》:“或同始而異終,或將傾而復植,豈可以一端盡哉?” 魯迅 《吶喊·端午節》:“他自己說,他是自從出世以來,只有人向他來要債,他從沒有向人去討過債,所以這一端是‘非其所長’。”

(3).表布帛數量。古代布帛二端相向卷,合為一匹,一端為半匹,其長度相當於二丈。 漢 桓寬 《鹽鐵論·力耕》:“夫中國一端之縵,得 匈奴 累金之物。”《古詩十九首》之十八:“客從遠方來,遺我一端綺。”《左傳·昭公二十六年》“幣錦二兩” 晉 杜預 註:“二丈為一端,二端為一兩,所謂匹也。” 宋 葉夢得 《避暑錄話》卷下:“﹝ 張友正 ﹞與染工為鄰,或問其故。答曰:‘吾欲假其縑素學書耳。’於是與約,凡有欲染皂者先假之,一端酬二百金。如是日書數端。”

(4).方言。表示一舀的數量。 周立波 《山鄉巨變》下十七:“ 盛佳秀 舀了一端飼。”

足觀

(1).足以看出。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議對》:“及 趙靈 胡 服,而 季父 爭論; 商鞅 變法,而 甘龍 交辨:雖憲章無算,而同異足觀。”

(2).值得看。 王應麟 《困學紀聞·評文》“茲本百王之謀,蓋出於此” 翁元圻 注引 清 全祖望 曰:“ 鄧潤甫 與 曾南豐 ,皆 旴江先生 弟子,其文亦有足觀,以附麗 荊公 ,遂無稱道之者。” 魯迅 《且介亭雜文·買<國小大全>記》:“至於 清 朝禁書, * 元革命後就是寶貝,即使並無足觀的著作,也常要百餘元至數十元。”

盛德

(1) 崇高的品德

君子盛德

(2) 深厚的恩德

足感盛德

詩詞推薦

貴陽雅頌二十四首同翠渠作·其十五·減省衛從原文_貴陽雅頌二十四首同翠渠作·其十五·減省衛從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