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姑蘇四景即用其二·石湖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秀到石湖莫更加,山翻翠影水涵花。

行春橋畔絲垂柳,磨嶼岡頭葉吐茶。

萬頃太湖望波渺,上方淨域步蹊斜。

堵坡阿那雲深處,好在蓮龕住薄伽。

詩詞問答

問:《文徵明姑蘇四景即用其二·石湖》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麻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八十六

2. 伽在五歌以依其韻仍用之

參考注釋

石湖

湖名。在 江蘇省 蘇州市 西南, 吳縣 與 吳江縣 之間,西南通 太湖 ,風景優勝。相傳為 范蠡 入五湖之口。 宋 范成大 晚年居此, 孝宗 書“石湖”二字以賜,因自號 石湖居士 。 清 錢謙益 《和范致能燕山道中絕句》之四:“一片 江 南圖畫裡, 西湖 秋月 石湖 春。”

更加

表示程度上又深了一層或比數量上進一步增加或減少

下了一天雨,路更加難走了

她更加漂亮了

行春

(1).謂官吏春日出巡。《後漢書·鄭弘傳》:“ 弘 少為鄉嗇夫,太守 第五倫 行春,見而深奇之,召署督郵,與孝廉。” 李賢 註:“太守常以春行所主縣,勸人農桑,振救乏絶。”《周書·裴文舉傳》:“ 邃 ( 裴邃 )之往 正平 也,以廉約自守,每行春省俗,腳踏車而已。” 唐 李白 《虞城縣令李公去思頌碑》序:“﹝ 李公 ﹞因行春,見枯骸於路隅,惻然疚懷,出俸而葬。” 清 錢謙益 《春初過嚴文靖公錦峰書院敬題十韻》:“宰相行春地,承平百歲中。”

(2).泛指遊春。 明 葉憲祖 《鸞鎞記·閨詠》:“閒行莫向城南道,怕有行春吉士挑。”

垂柳

喬木,雌雄異體,樹枝細長,柔軟下垂,葉子基部寬,前端漸尖。也叫“垂楊柳”

頭葉

指春天採摘的第一批嫩桑葉。 明 徐光啟 《農政全書》卷三一:“今人先言二蠶不食頭葉,致昧秋蠶補歲計之理,不知二蠶何故不食頭葉?”

萬頃

(1).百萬畝。百畝為一頃。《管子·揆度》:“百乘為耕,田萬頃為戶。”

(2).常用以形容面積廣闊。 南朝 梁 任昉 《齊竟陵文宣王行狀》:“淵然萬頃,直上千仞。” 宋 楊萬里 《過金沙洋望小海》詩:“須臾滿眼賈胡舩,萬頃一碧波黏天。”《兒女英雄傳》第二四回:“但願父作公卿,子作狀元,給我掙下萬頃莊田。” 艾青 《在浪尖上》詩:“你在萬里晴空下,寧靜地注視著萬頃波濤。”

太湖

中國第三大淡水湖。位於江蘇省南部,正常水位時2250平方公里。周圍河流水網密布,為著名遊覽區

上方

(1).前面。《史記·滑稽列傳禇少孫論》:“﹝臣﹞竊不遜讓,復作故事滑稽之語六章,編之於左……以附益上方 太史公 之三章。”

(2).古代陰陽五行家指東方和北方。《漢書·翼奉傳》:“上方之情樂也,樂行姦邪,辰未主之。” 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上方謂北與東也,陽氣所萌生,故為上。”

(3).天上;上界。《雲笈七籤》卷二二:“上方九天之上,清陽空虛之內,無色無象,無形無影。” 元 鄭廷玉 《忍字記》楔子:“有上方貪狼星,乃是第十三尊羅漢,不聽我佛講經説法。”《 * 詞話》第六十七回:“此物出於西域,非人間可有,沃肺融心,實上方之佳味。” 清 朱彝尊 《一半兒·天竺》曲:“散花新雨上方尊,落葉疏鐘下界聞。”

(4).住持僧居住的內室。亦借指佛寺。 唐 解琬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詩:“瑞塔臨初期,金輿幸上方。” 宋 孔武仲 《清涼寺》詩:“白寺荒灣略艤舟,攜笻來作上方游。” 明 何景明 《自山家歸寺》詩:“暝色延歸路,雲中見上方。” 潘飛聲 《題孝耕崇效寺楸陰感舊圖》詩:“南來彈指又滄桑,斜日疏鐘聽上方。”

(5).上邦,大國。《西遊記》第二八回:“這等好和尚,必是上方人物,不當小可的。”

(6).上級。 老舍 《四世同堂》七二:“他們以為她應當馬上向上方報告,不應私自拿主意,放 高第 回家。”

(7).同“ 尚方 ”。 漢 代官署名,主管制造、儲藏、供應帝王及皇宮中所用刀劍、衣食及日用玩好器物。《漢書·佞倖傳·董賢》:“下至 賢 家僮僕皆受上賜,及武庫禁兵,上方珍寶。”

(8).同“ 尚方 ”。泛指宮廷中主管膳食、方藥的官署。《明史·徐階傳》:“帝察 階 勤……召直 無逸殿 ,與大學士 張治 、 李本 俱賜飛魚服及上方珍饌。”《紅樓夢》第五七回:“彼時 賈母 又命將祛邪守靈丹及開竅通神散各樣上方秘制諸藥,按方飲服。”

(9).上方劍的簡稱。 清 李漁 《玉搔頭·止兵》:“一怒安邦,提戈代上方。軍威奮激人心癢,前旌未至聲至往。” 清 陸次雲 《圓圓傳》:“時 闖 師將迫畿輔矣,帝急召 三桂 對平臺,錫蟒玉,賜上方,託重寄命,守 山海關 。”參見“ 上方劍 ”。

阿那

(1).柔弱貌;柔美貌。阿,通“ 婀 ”。《文選·張衡<南都賦>》:“阿那蓊茸,風靡雲披。” 李善 註:“阿那,柔弱之貌。”一本作“ 阿郍 ”。 明 徐渭 《題<折花美人圖>》詩:“高髻阿那長袖垂,玉釵彷彿掛羅衣。” 王闓運 《采芬女子墓志銘》:“身嬌阿那,非關 石尉 之珠;頰薄分明,略比 蕭宮 之醉。”

(2).舒徐貌。阿,通“ 婀 ”。《文選·王褒<洞簫賦>》:“其奏歡娛,則莫不憚漫衍凱,阿那腲腇者也。” 李善 註:“阿那腲腇,舒遲貌。”

(3).茂盛貌。阿,通“ 婀 ”。《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朱桂黝鯈於南北,蘭芝阿那於東西。” 張載 註:“黝鯈、阿那,皆茂盛之貌。” 三國 魏 曹植 《社頌》:“靈稼阿那,一禾千莖。”

(4). 唐 代樂曲名。 明 楊慎 《藝林伐山·阿那紇那曲名》:“ 李郢 《上元日寄胡杭二從事》詩曰:‘戀別山登憶水登,山光水焰百千層。 謝公 留賞 山公 喚,知入笙歌《阿那》朋。’ 劉禹錫 《夔州竹枝詞》云:‘ 楚 水 巴山 煙雨多, 巴 人能唱本鄉歌。今朝北客思歸去,回入《紇那》披緑蘿。’《阿那》、《紇那》,皆當時曲名。 李郢 詩言變梵唄為艷歌, 劉禹錫 詩言翻南調為北曲也。‘阿那’皆葉上聲,‘紇那’皆葉平聲,此又隨方音而轉也。”

指示代詞。猶那,那個。 唐 李白 《相逢行》:“萬戶垂楊里,君家阿那邊。” 宋 楊萬里 《過南盪》詩:“垂楊一徑深深去,阿那人家住得奇!” 周汝昌 註:“阿那,阿讀入聲如‘屋’,發語詞,無義。阿那,亦作‘兀那’, 元 曲中多見。”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詁箋九》:“﹝阿那﹞ 李白 :‘萬戶垂楊里,君家阿那邊。’阿那,猶言若個也。”

鮮卑 族姓氏。 北周 有 阿那瓌 ,見《周書·楊寬傳》。

深處

(1)

(2) 很深的地方

白雲深處有人家

海洋深處的寶藏

(3) 內部

心靈深處

好在

幸好

好在他傷勢不重

蓮龕

蓮花形的佛龕。 唐 馮贄 《雲仙雜記·清高門戶》:“ 樂天 語人曰:吾已脫去名利枷鎖,開清高門戶;但蓮龕子母丹,不知何時可成。” 明 盛時泰 《望憑虛閣外山色》詩:“香筵寳座初聞梵,塔院蓮龕正試燈。”

詩詞推薦

文徵明姑蘇四景即用其二·石湖原文_文徵明姑蘇四景即用其二·石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