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秦皇漢武恆並稱,吾謂其言未當也。
秦皇坑儒武重儒,一端足以定高下。
求仙封禪勤土木,黷武之類過弗寡。
然其大過在鉤弋,理無因子殺其母。
禍防呂雉特忍殘,投鼠忌器喻寧假。
表章六經黜百家,則其得在興俊雅。
瑕瑜不掩斯可耳,漢史摘失其得舍。
入於蠶室懷恨深,載筆紀事由司馬。
詩詞問答
問:《全韻詩上去入聲七十六首·其二十一·漢武帝》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四十九
2. 去聲
參考注釋
秦皇
指 秦始皇 。 漢 班彪 《王命論》:“ 秦皇 東遊以厭其氣, 呂后 望雲而知所處。”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明詩》:“ 秦皇 滅典,亦造仙詩。” 唐 李白 《大獵賦》:“雖 秦皇 與 漢武 兮,復何足以爭雄。” 金 元好問 《游泰山》詩:“ 秦皇 憺威靈, 茂陵 亦雄材。” 清 閻爾梅 《歌風台》詩:“屋上龍交生 漢祖 ,山中蛇斬應 秦皇 。”
漢武
漢武帝 劉徹 的省稱。 晉 郭璞 《遊仙》詩之六:“ 燕昭 無靈氣, 漢武 非仙才。” 唐 李白 《大獵賦》:“雖 秦皇 與 漢武 兮,復何足以爭雄?” 魯迅 《墳·看鏡有感》:“ 漢武 通 大宛 、 安息 。”
並稱
(1).一齊稱道。 漢 司馬相如 《難蜀父老》:“於是諸大夫茫然喪其所懷來,失厥所以進,喟然並稱曰:‘允哉 漢 德!此鄙人之所願聞也。’” 漢 揚雄 《羽獵賦》:“喟然並稱曰:‘崇哉乎德!雖有 唐 、 虞 、 大夏 、 成周 之隆,何以侈茲!’”
(2).相提並論。 明 李贄 《書決疑論前》:“十法界以佛界與九界並稱,豈可即以娑婆世界為佛界,離此娑婆世界遂無佛界耶?”
坑儒
秦始皇 三十五年,以儒生是古非今,於 鹹陽 坑殺四百六十餘人。史稱“坑儒”。見《史記·秦始皇本紀》、《李斯列傳》。 漢 王充 《論衡·死偽》:“ 秦始皇 用 李斯 之議,燔燒《詩》、《書》,後又坑儒。”《秦併六國平話》卷上:“ 始皇 無道……坑儒焚書,使天下人民不安。”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歸山》:“無罪而殺,是坑儒根苗。”
阬儒:秦始皇 三十五年,以儒生是古非今,於 鹹陽 活埋儒生四百六十餘人,史稱“阬儒”。《漢書·儒林傳序》“燔《詩》《書》,殺術士” 唐 顏師古 註:“今 新豐縣 溫湯 之處號 愍儒鄉 , 溫湯 西南三里有 馬谷 ,谷之西岸有阬,古老相傳以為 秦 阬儒處也。”《後漢書·申屠傳》:“昔 戰國 之世,處士橫議,列國之王,至為擁篲先驅,卒有阬儒燒書之禍。”
一端
(1).指物件的一頭。 魯迅 《朝花夕拾·無常》:“門口是一塊活板,人一進門,踏著木板的這一端,塑在那一端的他便撲過來,鐵索正套在你脖子上。” 冰心 《寄小讀者》十一:“我得了一支五彩漆管的鉛筆,一端有個橡皮帽子。”
(2).指事情的一點或一個方面。 漢 王充 《論衡·實知》:“夫術數直見一端,不能盡其實。” 三國 魏 嵇康 《聲無哀樂論》:“今粗明其一端,亦可思過半矣。” 清 方苞 《讀邶鄘至曹檜十一國風》:“或同始而異終,或將傾而復植,豈可以一端盡哉?” 魯迅 《吶喊·端午節》:“他自己說,他是自從出世以來,只有人向他來要債,他從沒有向人去討過債,所以這一端是‘非其所長’。”
(3).表布帛數量。古代布帛二端相向卷,合為一匹,一端為半匹,其長度相當於二丈。 漢 桓寬 《鹽鐵論·力耕》:“夫中國一端之縵,得 匈奴 累金之物。”《古詩十九首》之十八:“客從遠方來,遺我一端綺。”《左傳·昭公二十六年》“幣錦二兩” 晉 杜預 註:“二丈為一端,二端為一兩,所謂匹也。” 宋 葉夢得 《避暑錄話》卷下:“﹝ 張友正 ﹞與染工為鄰,或問其故。答曰:‘吾欲假其縑素學書耳。’於是與約,凡有欲染皂者先假之,一端酬二百金。如是日書數端。”
(4).方言。表示一舀的數量。 周立波 《山鄉巨變》下十七:“ 盛佳秀 舀了一端飼。”
足以
完全可以
憑他的成績足以取勝
足以立事。——《資治通鑑》
力尚足以入。——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火尚足以明。
高下
指高低、優劣(用於比較雙方的水平)
兩個人的技術不分高下
求仙
(1) 求訪仙人或仙方
求仙問卜
(2) 祝求神仙
封禪
封禪(封祀,封巒,封岳,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大典。在泰山上築土為壇,報天之功,稱封;在泰山下的梁父山辟場祭地,報地之德,稱禪)
土木
建築工程,也指建築方面的鋪張浪費
土木之誤。——清· 張廷玉《明史》
黷武
濫用武力;好戰
既累為 所敗,猶攻之不已, 虞患其黷武,且慮得志不可複製,固不許行。——《後漢書·劉虞傳》
窮兵黷武
大過
太過分
今書來,言者皆大過。——唐· 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鉤弋
(1).見“ 鉤樴 ”。
(2).見“ 鉤弋夫人 ”。
(3). 漢 宮名。《漢書·外戚傳上·孝武鉤弋趙倢伃》:“ 拳夫人 進為倢伃,居 鉤弋宮 。” 顏師古 註:“《黃圖》 鉤弋宮 在城外,《漢武故事》曰在 直門 南也。”
無因
(1).無所憑藉;沒有機緣。《楚辭·遠遊》:“質菲薄而無因兮,焉託乘而上浮?” 南朝 宋 謝惠連 《雪賦》:“怨年歲之易暮,傷後會之無因。”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集·金剛經鳩異》:“夢至荒野,遇大河,欲渡無因。” 清 吳偉業 《梅花庵同林若撫話雨聯句》:“有待聞乾鵲,無因見皎蟾。”
(2).無故,無端。 漢 鄒陽 《獄中上書自明》:“臣聞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於道路,眾莫不按劍相眄者,何則?無因而至前也。”《世說新語·雅量》“ 宣武 與 簡文 太宰共載” 劉孝標 注引 南朝 宋 檀道鸞 《續晉陽秋》:“﹝帝﹞雅有局鎮。嘗與 桓溫 、太宰 武陵王 晞 同乘,至板橋, 溫 密勑令無因鳴角鼓譟,部伍並驚馳……帝舉止自若。” 唐 王昌齡 《送韋十二兵曹》詩:“對坐論歲暮,絃悲豈無因。”
(3).猶無須。 唐 元稹 《酬友封話舊敘懷十二韻》:“人欺翻省事,官冷易藏威。但擬馴鷗鳥,無因用弩機。” 唐 羅虬 《比紅兒》詩:“輕小休夸似燕身,生來占斷紫宮春。 漢 皇若遇 紅兒 貌,掌上無因著別人。”
投鼠忌器
投打靠近器物的老鼠怕傷了器物。比喻想打擊壞人而又有所顧忌,怕傷害好人而不敢作為
表章
封建時代臣子呈交帝王的陳述意見的文字
六經
六部儒家經典。《莊子·天運》:“ 孔子 謂 老聃 曰:‘ 丘 治《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自以為久矣,孰知其故矣。’”《漢書·武帝紀贊》:“ 孝武 初立,卓然罷黜百家,表章六經。” 顏師古 註:“六經,謂《易》、《詩》、《書》、《春秋》、《禮》、《樂》也。” 漢 以來無《樂經》。今文家以為“樂”本無經,皆包含於《詩》、《禮》之中;古文家以為《樂》毀於 秦始皇 焚書。參見“ 六藝 ”。
百家
(1) 指許多人家、家族或家庭
(2) 各種學術流派(原指春秋戰國時代的各種思想流派)
焚百家之言。——漢· 賈誼《過秦論》
俊雅
秀美文雅;俊秀文雅
玲瓏俊雅的樓閣
瑕瑜
(1).瑕,玉之斑痕;瑜,玉之光彩。比喻人的短處和長處或事物的特點和優點。 唐 武翊黃 《瑕瑜不相掩》詩:“ 涇 渭 流終異,瑕瑜自不同。” 清 袁枚 《隨園隨筆·新舊唐書得失》:“ 宋 吳縝 作《<新唐書>糾謬》分二十目,層層駁辨,是矣!然瑕瑜不可盡掩。”參見“ 瑕瑜互見 ”。
(2).謂指出缺點和優點。 清 孫枝蔚 《送王築夫北行兼呈李屺瞻》詩:“君文齊 歐 曾 ,予詩擬 應 徐 ;有作必相示,一字互瑕瑜。”
漢史
指《東觀漢記》。亦泛指 漢 代史書。《後漢書·蔡邕傳》:“收付廷尉治罪, 邕 陳辭謝,乞黥首刖足,繼成 漢 史。” 唐 盧綸 《和常舍人晚秋集賢院即事》:“ 汲 書 荀勗 定, 漢 史 蔡邕 專。”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上·結構》:“歷朝文字之盛,其名各有所歸, 漢 史、 唐 詩、 宋 文、 元 曲,此世人口頭語也。”
蠶室
(1).古代王室飼蠶的宮館。《禮記·祭義》:“古者天子諸侯必有公桑蠶室。” 孔穎達 疏:“公桑蠶室者,謂官家之桑,於處而築養蠶之室。”《東觀漢記·明德馬皇后傳》:“太后置蠶室織室於 濯龍 中,數往來觀視以為娛樂。”《晉書·禮志上》:“ 漢 儀,皇后親桑東郊苑中,蠶室祭蠶神。”參見“ 蠶宮 ”、“ 蠶館 ”。
(2).古代執行宮刑及受宮刑者所居之獄室。《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李陵 既生降,隤其家聲,而僕又佴之蠶室,重為天下觀笑。” 張銑 註:“蠶室, 漢 行割刑之室,使其避風養瘡者。”《漢書·張安世傳》:“初, 安世 兄 賀 幸於 衞太子 ,太子敗,賓客皆誅, 安世 為 賀 上書,得下蠶室。” 顏師古 註:“謂腐刑也。凡養蠶者,欲其溫而早成,故為密室蓄火以置之。而新腐刑亦有中風之患,須入密室乃得以全,因呼為蠶室耳。” 明 楊珽 《龍膏記·脫難》:“險些兒遭刑來犯法,就便是對獄吏的 條侯 ,下蠶室的 司馬 。” 清 宋琬 《詔獄行》:“古來萬事難問天,蠶室誰憐 漢 司馬 。”
(3).即蠶繭。 明 張鼎思 《琅琊代醉編·蠶室》:“然蠶以繭自衣,亦謂之室。《易林》曰:‘飢蠶作室’是也。”參見“ 蠶繭 ”。
(4). 春秋 魯 邑名。在今 山東省 平邑縣 。《左傳·哀公八年》:“ 吳 師克 東陽 而進,舍於 五梧 ,明日舍於 蠶室 。” 杜預 註:“三邑, 魯 地。” 楊伯峻 註:“﹝ 蠶室 ﹞今 平邑縣 境內。”
(5).叢辰名。《協紀辨方書·義例·蠶室》引《堪輿經》:“蠶室者,歲之凶神也,主絲繭綿帛之事,犯之,蠶絲不收。”
懷恨
心存怨恨
懷恨在心
載筆
(1).攜帶文具以記錄王事。《禮記·曲禮上》:“史載筆,士載言。” 鄭玄 註:“筆,謂書具之屬。” 孔穎達 疏:“史,謂國史,書録王事者。王若舉動,史必書之;王若行往,則史載書具而從之也。” 南朝 齊 謝朓 《始出尚書省》詩:“趨事辭宮闕,載筆陪旌棨。” 清 張廷璐 《恭和御製秋蒐雜 * 韻》:“從知蒐獵關戎政,載筆還須付 馬 枚 。”
(2).借指史官。《新唐書·褚遂良傳》:“對曰:‘守道不如守官,臣職載筆,君舉必書。’” 宋 蘇軾 《賜翰林學士中大夫兼侍讀趙彥若辭免國史修撰不允詔》:“卿學世其家,宜居載筆之地;官宿其業,已奏殺青之書。” 章炳麟 《信史上》:“近古之載筆者,固未有若 遷 固 者矣。”
南 北朝 時,韻文稱文,散文稱筆。後以載筆指史傳、制疏、表奏一類文字。《梁書·任昉傳》:“ 昉 雅善屬文,尤長載筆。” 明 徐賁 《送曾伯滋赴西河將幕》詩:“知公能載筆,草檄報邊聲。” 劉師培 《論說部與文學之關係》:“然艸野載筆,黑白混淆,優者足補史冊之遺,下者轉昧是非之實。”
事由
(1) 事情的原由
把事由交代明白
(2) 指本件公文的主要內容
(3) 〈方〉∶職業;工作
找事由
司馬
(1) 古代官名,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軍政和軍賦的長官。漢大將軍、將軍、校尉之屬官都有司馬,專掌兵事。隋唐州府佐吏有司馬一人,位在別駕、長史之下,掌兵事,或位置貶謫及閒散官員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