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侯見和複次韻五首·其五

作者:釋德洪 朝代:宋代

孫侯見和複次韻五首·其五原文

我固浮雲輕俗眼,君真萱草可忘憂。

婦翁一室藏沙界,興發時來把臂游。

詩詞問答

問:孫侯見和複次韻五首·其五的作者是誰?答:釋德洪
問:孫侯見和複次韻五首·其五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孫侯見和複次韻五首·其五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釋德洪的名句有哪些?答:釋德洪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尤韻

參考注釋

浮雲

(1)

(2) 飄浮在天空中的雲彩

浮云為我陰,悲風為我旋。——元· 關漢卿《竇娥冤》

(3) 比喻飄忽不定,未有定處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俗眼

(1).淺薄勢利的世俗人的眼睛。 唐 杜甫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途窮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貧。”

(2).借指淺薄、勢利的庸俗人。 宋 梅堯臣 《吳沖卿鼓契》詩:“時移世異不改易,俗眼厭舊君前非。” 清 黃景仁 《題可堂印譜》:“吁嗟俗眼多,曲説中肝肺。”

(3).塵世中人的眼睛,借指凡夫俗子。 唐 薛用弱 《集異記·王渙之》:“諸伶競拜曰:‘俗眼不識神仙,乞降清重,俯就筵席。’”

(4).指一般人的眼睛。《花城》1981年第1期:“從那時候開始,他就愛上了物理學,開始用他那對敏銳、機靈的大眼睛去探索俗眼看不到的基本粒子。”

萱草

(1).植物名。俗稱金針菜、黃花菜、多年生宿根草本,其根肥大。葉叢生,狹長,背面有棱脊。花漏斗狀,橘黃色或桔紅色,無香氣,可作蔬菜,或供觀賞。根可入藥。古人以為種植此草,可以使人忘憂,因稱忘憂草。 漢 蔡琰 《胡笳十八拍》:“對萱草兮憂不忘,彈鳴琴兮情何傷。” 唐 萬楚 《五日觀妓》詩:“眉黛奪將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 明 張時徹 《采葛篇》:“願留枯根株,化作萱草枝。”

(2).借指母親。 明 劉基 《發安溪至青田戎事急不得留有感》詩:“朝原思脊令,夜船夢萱草。” 明 何景明 《為李秀才壽母》詩:“梅花似白髮,萱草亦朱顏。”參見“ 萱堂 ”。

忘憂

(1).忘卻憂愁。《論語·述而》:“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一:“夫酒忘憂,故能消之也。” 唐 張說 《喜度嶺》詩:“見花便獨笑,見草即忘憂。”

(2).萱草的別名。 唐 陳子昂 《魏氏園林人賦一物得秋亭萱草》詩:“忘憂誰見賞,空此北堂中。”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四:“《本草經》云:萱,一名忘憂。” 元 錢抱素 《瑣窗寒·題玉山草堂》詞:“書帶生香,忘憂弄色,四窗虛悄。” 清 黃宗羲 《小園記》:“因買瓦盆百餘,以植草花:水僊、艾人……忘憂、含笑。”

婦翁

妻父。《三國志·魏志·武帝紀》:“昔 直不疑 無兄,世人謂之盜嫂; 第五伯魚 三娶孤女,謂之撾婦翁……此皆以白為黑,欺天罔君者也。”《舊唐書·楊於陵傳》:“ 於陵 自 江西 府罷,以婦翁權幸方熾,不欲進取,乃卜築於 建昌 ,以讀書山水為樂。”《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三:“知縣對那女壻説道:‘你婦翁真是個聰明的人,若不是這遺書,家私險被你佔了。’”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三》:“狂奔二十餘里,至 相國莊 ,已屆亥初,識其婦翁門,急叩不已。”

沙界

佛教語。謂多如 恆河 沙數的世界。《文選·王屮<頭陀寺碑文>》:“演勿照之明,而鑒窮沙界。” 李善 註:“《金剛般若經》曰:諸 恆河 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 宋 蘇軾 《觀湖》詩之一:“回首不知沙界小,飄衣猶覺色塵高。” 元 湯式 《一枝花·嘲妓名佛奴》套曲:“ 張無盡 氣沖沖待打折了鶯花寨, 韓退之 嗔忿忿敢掀翻煙月牌,贏得虛名滿沙界。” 明 徐渭 《梓童像贊》之一:“神在丹青,遍諸沙界,無非帝所,忠孝文武,靡禱不許。”

興發

(1).指開倉出粟。《孟子·梁惠王下》:“於是始興發,補不足。” 趙岐 註:“始興惠政,發倉廩以賑貧困不足者也。”

(2).指徵發調用物力人力。 三國 魏 曹操 《收田租令》:“其收田租畝四升,戶出絹二匹,棉二斤而已。不得擅興發。”《宋書·竟陵王誕傳》:“引石徵材,專擅興發。”《新唐書·李德裕傳》:“假令 安西 可得,即復置都護,以萬人往戍。何所興發?何道饋輓?”

把臂

同“ 把鼻 ”。1.握持手臂。表示親密。 漢 袁康 《越絕書·記吳王占夢》:“伏地而書,既成篇,即相與把臂而決。” 唐 錢起 《過沉氏山居》詩:“貧交喜相見,把臂歡不足。” 明 孫柚 《琴心記·空門遇使》:“畫眉不盡,且去接殷勤,把臂論心到夕曛。”

(2).謂親切會晤。 清 方文 《張武進環生》詩:“君聞我在茲,汲汲願把臂。”

(3).謂按脈。 唐 陸龜蒙 《自憐賦》序:“醫甚庸而氣益盛,藥非良而價倍高,每一把臂,一下杵,未嘗不解衣輟食而後致也。”

同“ 把鼻 ”。 元 柯丹邱 《荊釵記·哭鞋》:“今早起來沒尋處,使我無把臂。”《醒世恆言·喬太守亂點鴛鴦譜》:“孩兒無事,不消説起。萬一有些山高水低,有甚把臂,那原聘還了一半,也算是他們忠厚了。”

詩詞推薦

  • 次韻次中喜子容還朝

    劉摯宋代〕公歸真足慰儒林,雲日重瞻帝闕金。聚散可驚陳跡事,行藏誰見古人心。春還漢省苔新舊,霜逼吳船水淺深。坐憶
  • 頌古三十八首

    釋慧方宋代〕覿面難藏向上機,家風千古為人施。銀山鐵壁重重透,賴有丹霞院主知。
  • 讀史

    陳宓宋代〕巧哉呂相國,千金買名姬。設計售子楚,自詫居貨奇。一死博富貴,大黠寧非痴。人力信莫及,天道吾不欺。
    孫侯見和複次韻五首·其五原文_孫侯見和複次韻五首·其五的賞析_古詩文
  • 近榆亭

    陳造宋代〕天亦積氣爾,種榆誰所傳。人間自得得,何適而非仙。少陵健於辭,暇計然不然。長翁名亭意,系影更可憐。
    孫侯見和複次韻五首·其五原文_孫侯見和複次韻五首·其五的賞析_古詩文
  • 恭謁景陵

    乾隆清代〕奉侍才十二,春秋逮八旬。回思瞬息幻,感顧刻心真。自審多慚抱,那能副誨諄。痛深開七慶,成鼎在壬寅。
  • 簡山行諸丈

    陳宓宋代〕鯉湖仙去幾何年,翠壁蒼崖峻屬天。愧我衰蹤滯塵土,羨君逸足跨雲煙。驚天姓字名濡隱,無地樓台舊相賢。莫道
    孫侯見和複次韻五首·其五原文_孫侯見和複次韻五首·其五的賞析_古詩文
  • 王玉峰明代〕風光滿目行色壯。不憚山高並水長。望到他鄉勝故鄉。
  • 讀道德經

    白居易唐代〕玄元皇帝著遺文,烏角先生仰後塵。金玉滿堂非己物,子孫委蛻是他人。世間盡不關吾事,天下無親於我身。只有
  • 題漱瓊室

    乾隆清代〕書室俯流泉,泉聲韻玉然。漱非孫楚誤,戛是伯夔賢。義府思由路,文津欲探淵。晚舂尚餘暇,適可味芸編。
  • 吳山雪霽

    劉學箕宋代〕九天宮闋春風滿,陸地樓台夜月寒。鐵笛一聲吹雁落,片雲不到玉欄乾。
    孫侯見和複次韻五首·其五原文_孫侯見和複次韻五首·其五的賞析_古詩文
  • 投贈錢侍郎端禮三篇

    李呂宋代〕仙風道骨本飄飄,萬卷詩書樂一瓢。落筆雲煙盤綿繡,滿腔星斗絕塵囂。懸知可使邦風美,豈但能令國計饒。四海
  • 次韻答禹功兼簡周國振時禹功一夕泛舟歸郡不及話離·其三

    李彭宋代〕公抱青田姿,俛啄家雞群。徽之拄頰外,遐矚西山雲。昔我藻鑒士,拱木蔽孤墳。詎意王子敬,晚乃知羊欣。
  • 憶毛易甫薛子舒

    劉克莊宋代〕昔在江東會集時,二君獨許話心期。春風蕭寺同登塔,落日荒台共讀碑。百吏染毫供草檄,萬花圍席看題詩。那知
  • 蓬萊游

    高似孫宋代〕綠連霧兮窈窕,翠生香兮輕浮。花得道兮無妍。鳥涉仙兮何愁。心太平兮太平,功如水兮先秋。喬松來兮樂余,蓬
    孫侯見和複次韻五首·其五原文_孫侯見和複次韻五首·其五的賞析_古詩文
  • 望東湖五首

    袁燮宋代〕澄泓萬頃浸冰輪,千尺驚看玉塔新。滿目輝光相照耀,乾坤何處不精神。
    孫侯見和複次韻五首·其五原文_孫侯見和複次韻五首·其五的賞析_古詩文
  • 雪夜

    陸游宋代〕雪聲如飛沙,風聲如翻濤,三更天地闇,雪急風愈豪。頗疑虛空中,鬼神戰方鏖,勝負要一決,利兵未肯櫜。我如
  • 感時

    晁說之宋代〕千里逋亡蒲柳身,淚痕長短送殘春。望惟書問平安到,樂在兒童讀誦聲。桑海恩深變未得,龍蛇躁甚起何因。即看
    孫侯見和複次韻五首·其五原文_孫侯見和複次韻五首·其五的賞析_古詩文
  • 梅魂

    朱克誠明代〕朝來策蹇覓芳魂,南北枝頭見淚痕。春靜不堪溪上吊,夜深空向笛中論。吟餘姑射幽香遠,夢入羅浮素影繁。幾度
  • 宮詞

    張公庠宋代〕月華浮動上階棱,侍宴歸來掩繡屏。子夜酒醒蘭燭暗,碧紗窗外度流螢。
  • 明發西館晨炊藹岡四首

    楊萬里宋代〕人家爭住水東西,不是臨溪即背溪。拶得一家無去處,跨溪結屋更清奇。
孫侯見和複次韻五首·其五原文_孫侯見和複次韻五首·其五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