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何處送春不可憐,人事物情俱黯然。
縱有連夜天工手,能那一朝東風顛。
翻將此日憶昨日,豈有來年異依據。
風光尚留滿眼醉,明霞軒軒月娟娟。
詩詞問答
問:《唐操江落花詩三十首李臨淮先有屬和餘興不自已遂悉次其十二·十六先》的作者是誰?答:李孫宸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李孫宸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孫宸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2. 存二十三首
參考注釋
何處
哪裡,什麼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送春
(1).送別春天。 唐 白居易 《送春歸》詩:“杜鵑花落子規啼,送春何處 西江 西。” 清 周亮工 《白櫻桃》詩之二:“嶺外麥英雪是膚,送春新脫紫霞襦。” 清 龔自珍 《西郊落花歌》:“先生探春人不覺,先生送春人又嗤。”
(2).舊時立春日的一種風俗。 胡樸安 《中華全國風俗志·山東·惠民縣之歲時》:“立春日,官吏各執彩仗……制小春牛遍送搢紳家,謂之送春。”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
(2)
決不能,必須不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資治通鑑》
不可一概而論
(3)
與“非”搭配,表示必須或一定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人事物
禮物。 唐 韓愈 《謝許受王用男人事物狀》:“聖恩鴻奬,特令中使宣諭,並令臣受領人事物等,承命震悚,再欣再躍。” 宋 許觀 《東齋記事》有《人事物》篇。參見“ 人事 ”。
黯然
(1) 陰暗的樣子
工地上千萬盞電燈光芒四射,連天上的星月也黯然失色
(2) 心神沮喪的樣子
我才見她慮及母校前途,黯然至於淚下。——魯迅《記念劉和珍君》
有連
有姻親關係。 清 鄧顯鶴 《例授修職郎鄒君墓志銘》:“嗚呼!君行應銘法,余與君又久故有連,非余誰銘君者。”
夜天
(1).黑夜,夜晚。 北魏 《元朗墓誌》:“寂寥泉戶,如何夜天,霜悲墓道,風急松阡。”
(2).夜晚的天空。 應修人 《殞星》:“這樣清麗的夜天,雲淡得要飛。”
(3).方言。昨天。 馬可 《夫妻識字》:“夜天咱認下的那個字,你忘了沒?”
能那
猶言怎么樣。 宋 陸游 《遣興》詩:“晚來詩興誰能那,雀噪空囷葉擁階。” 宋 楊萬里 《曉晴發蕪湖吳波亭》詩:“老夫強項誰能那,雨止風休伎自窮。”
一朝
一旦
一朝而天。——《國語·晉語》
東風
(1) 從東方吹來的風
小樓昨夜又東風。——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風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漲的革命氣勢
東風吹向天地外,盪盡人間群魔妖。——《天安門詩八首》
昨日
昨天
有來
用於 元 代由蒙文直譯成漢語的公牘等。表示語句結束。《元朝秘史》卷一:“ 孛端察兒 在時,將他做兒,祭祀時同祭祀有來。” 李文田 註:“有來者,結束之詞,今京師有此語。”《元典章·刑部二·詳讞》:“上路里設兩員推官,中路里設一員推官,委付呵,怎生奏呵, 世祖 皇旨有來。”
依據
按照
依據上述意見
風光
(1) 風景;景物
江南三月好風光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宋· 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毛 * 《沁園春·雪》
(2) 名勝風景
(3) 光耀,體面(含貶義)
滿眼
(1).充滿視野。 晉 陶潛 《祭程氏妹文》:“尋念平昔,觸事未遠,書疏猶存,遺孤滿眼。” 唐 杜甫 《千秋節有感》詩之二:“ 桂江 流向北,滿眼送波濤。” 清 張養重 《汀州道中》詩:“可憐滿眼崎嶇路,惟有青猿伴客愁。” 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母女兩個從來沒有去過 上海 ,一下了北火車站,滿眼儘是高樓大廈,幾乎遮去了半個天。”
(2).猶言一心一意。《水滸傳》第八一回:“ 宋江 等滿眼只望太尉來招安。若得恩相早晚於天子前題奏此事,則 梁山泊 十萬之眾,皆感大恩!”《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錢贈年少》:“娘如今六十已上年紀,自從沒了你爺,便滿眼只看你,若是你做出事來,老身靠誰?”
(3).充滿眼球。 曹禺 《雷雨》第三幕:“ 魯貴 坐在左邊一張破靠椅上,喝得醉醺醺的,滿眼紅絲,像個猴子,望著 侍萍 打著噎。”
明霞
燦爛的雲霞。 唐 盧照鄰 《駙馬都尉喬君集序》:“明霞曉挹,終登不死之庭;甘露秋團,儻踐無生之岸。”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一:“誦之行雲流水,聽之金聲玉振,觀之明霞散綺,講之獨繭抽絲。此詩家四關。” 劉白羽 《一個溫暖的雪夜》:“她的兩隻眼睛可火亮火亮,就像早晨草原上燃起的一片明霞。”
軒軒
(1).舞貌;飛動貌。《淮南子·道應訓》:“見一士焉,深目而玄鬢,淚注而鳶肩,豐上而殺下,軒軒然方迎風而舞。” 唐 韓愈 《陸渾山火一首和皇甫湜用其韻》:“山狂谷很相吐吞,風怒不休何軒軒。” 金 司馬朴 《無餘居士齋壁有沉傳師游道山嶽麓詩石刻穆仲等和之因亦次韻》:“卷藏篋笥已戢戢,風生襟袖何軒軒。” 清 曹寅 《射堂柳已成行命兒輩習射作三捷句寄子猷》詩之三:“畫鼓鼕鼕簇羽繁,《黃麞》命舞亦軒軒。”
(2).高揚貌;飛舉貌。 南朝 宋 謝惠連 《長安有狹斜行》:“帟帟雕輪馳,軒軒翠蓋舒。”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香山寺》:“ 香山 流泉茂樹,一著屐即有軒軒白雪之氣,於 西山 中當據上座。”
(3).揚揚自得貌。 晉 傅玄 《傅子》:“ 王黎 為黃門郎,軒軒然得志,煦煦然自樂。” 宋 文天祥 《自嘆》詩:“豎子溷人漫不省,紅纓白馬意軒軒。” 明 宋濂 《寓言》之二:“ 晉景 朝出見飯牛者,且行且歌,意軒軒若自得。”
(4).儀態軒昂貌。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容止》:“諸公每朝,朝堂猶暗,唯 會稽王 ( 司馬昱 )來,軒軒如朝霞舉。” 宋 楊萬里 《古風送劉委游試藝南宮》:“此郎軒軒千里駒,槐花再登鄉老書。” 清 方文 《初度書懷》詩之四:“鳳鳥復來儀,軒軒自霞舉。”
(5).寬悅貌。《靈樞經·通天》:“太陽之人,其狀軒軒儲儲,反身折膕,此太陽之人也。”
(6).大鳥將停未停時的狀態。
娟娟
(1).姿態柔美貌。 唐 杜甫 《寄韓諫議注》詩:“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 洞 庭 望八荒。” 宋 蘇洵 《張益州畫像記》:“有女娟娟,閨闥閒閒。”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阿英》:“遇一二八女郎,姿致娟娟,顧之微笑,似將有言。” 冰心 《往事二》三:“仿佛萬一,只能說是似娟娟的靜女,雖是照人的明艷,卻不飛揚妖冶。”
(2).長曲貌。《文選·鮑照<翫月城西門廨中>》詩:“始出西南樓,纖纖如玉鉤。末映東北墀,娟娟似娥眉。” 李善 註:“《上林賦》曰,‘長眉連娟’。” 唐 沉佺期 《自昌樂郡溯流至白石嶺下行入郴州》詩:“娟娟潭裡虹,渺渺灘邊鶴。” 元 趙孟頫 《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織四月》詩:“四月夏氣清,蠶大已屬眠。高首何昂昂,娥眉復娟娟。”
(3).明媚貌。 宋 司馬光 《和楊卿中秋月》:“嘉賓勿輕去,桂影正娟娟。” 清 孫枝蔚 《邗上酬贈施尚白督學二十韻》:“凍月娟娟白,高雲兀兀垂。” 魯迅 《集外集拾遺·懷舊》:“月光娟娟,照見眾齒,歷落如排朽瓊。”
(4).飄動貌。 唐 杜甫 《小寒食舟中作》詩:“娟娟戲蝶過閒幔,片片輕鷗下急湍。”
(5).同“ 涓涓 ”。緩流;細流。 前蜀 韋莊 《夜景》詩:“欲把傷心問明月,素娥無語淚娟娟。” 清 吳偉業 《過席允來山居》詩:“石筍一林雲活活,藥欄千品雨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