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漫賦·其二原文
何處呼名浪得名,三撾萬載竟留聲。
爰爰可待株難守,虩虩於鄰震亦驚。
歇後何如同鄭五,爭臣未必動陽城。
墳分黑白繇來廣,莫令通人笑守硜。
詩詞問答
問:有感漫賦·其二的作者是誰?答:沈光文
問:有感漫賦·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有感漫賦·其二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庚韻 出處:此詩收於范鹹《重修台灣府志》,又載侯中一《沈光文斯庵先生專集》、陳漢光《台灣詩錄》。
2. 此詩收於范鹹《重修台灣府志》,又載侯中一《沈光文斯庵先生專集》、陳漢光《台灣詩錄》。
參考注釋
何處
哪裡,什麼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得名
(1) 獲得稱號或名號
趙雲因常打勝仗而得名“常勝將軍”
(2) 出名;著名
以擅長油畫而得名
爰爰
舒緩貌。《詩·王風·兔爰》:“有兔爰爰,雉離於羅。” 毛 傳:“爰爰,緩意。”
可待
就會;就要。 元 馬致遠 《青衫淚》第二折:“若再不肯,你寫一封假書,只説 白侍郎 已死,他可待肯了。” 明 陳與郊 《文姬入塞》雜劇:“今日裡,可待離龍城,還鳳穴。”
虩虩
形容恐懼的樣子
震來虩虩,笑言啞啞。——《易·震》
歇後
謂隱去句末之詞,暗示其義。 宋 葉夢得 《石林詩話》卷中:“ 彥謙 題 漢高 廟云:‘耳聞明主提三尺,眼見愚民盜一抔。’雖是著題,然語皆歇後。”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一:“ 吳筠 曰:‘才勝 商山 四,文高竹林七。’ 駱賓王 曰:‘冰泮有銜蘆。’ 盧照鄰 曰:‘幽谷有綿蠻。’ 陳子昂 曰:‘銜杯且對 劉 。’ 高適 曰:‘歸來 洛陽 無負郭。’ 李頎 曰:‘由來輕七尺。’ 唐彥謙 曰:‘耳聞明主提三尺,眼見愚民盜一抔。’此皆歇後。” 清 方以智 《通雅·釋詁》:“ 淵明 詩:‘再喜見友於。’ 杜 亦用之。《到藎傳》‘得毋假手於貽厥乎?’六朝用盍各、則百之語,皆歇後也。”
如同
好像,類似
待我如同親人一樣
鄭五
(1). 唐 鄭綮 。因排行第五,故稱。《舊唐書·鄭綮傳》:“明日果制下,親賓來賀,搔首言曰:‘歇後 鄭五 作宰相,時事可知矣。’累表遜讓不獲。”
(2).指鄭五歇後體。 清 易本烺 《雲杜故事》:“予聞之,因理前夢,為誦本詩集句:‘運移 漢 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泫然曰:‘公作 鄭五 告之矣!’”參見“ 鄭五歇後 ”、“ 鄭五歇後體 ”。
爭臣
指能直言諫君,規勸君主過失的大臣。爭,同“諍”
朝無爭臣,則不知過。——《漢書·蕭望之傳》
未必
不一定;不見得
未必有其實也。——漢· 王充《論衡·訂鬼篇》
未必不為愚人之所知。——清· 劉開《問說》
未必非聖人之所不能。
未必不過此已忘。——《聊齋志異·促織》
他未必去北京
陽城
(1). 春秋 時 楚國 貴族的封邑。《文選·宋玉<登徒子好色賦>》:“嫣然一笑,惑 陽城 ,迷 下蔡 。” 李善 註:“ 陽城 、 下蔡 ,二縣名,蓋 楚 之貴介公子所封,故取以喻焉。” 唐 李商隱 《無題》詩:“春風自共何人笑?枉破 陽城 十萬家。”
(2).古城樓名。《文選·左思<蜀都賦>》:“結 陽城 之延閣,飛觀榭乎雲中。” 劉逵 註:“ 陽城 , 蜀 門名也。”
(3).山名。《左傳·昭公四年》:“四岳、 三塗 、 陽城 、 大室 、 荊山 、 中南 ,九州之險也。” 楊伯峻 註:“古 陽城 在今 河南 登封縣 東南,俗名曰 城山嶺 。”參閱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河南府·登封縣》。
黑白
(1) 黑色和白色的統稱
(2) 比喻是非、善惡、清濁
繇來
(1).事物發生的原因;來源。繇,通“ 由 ”。《漢書·薛宣傳》:“日至,吏以令休,所繇來久。” 顏師古 註:“繇讀與由同。由,從也。” 南朝 宋 謝靈運 《辨宗論》:“聊申繇來之意。” 清 陳裴之 《香畹樓憶語》:“夫 白門 柳枝, 青谿 桃葉,辰樓顧曲, 丁簾 醉花, 江 南佳麗,繇來尚已。”
(2).從過去到現在。繇,通“ 由 ”。 唐 竇牟 《天津曉望因寄呈分司一二省郎》詩:“要自詞難擬,繇來畫不如。”《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繇來女子號痴心,痴得真時恨亦深。” 清 沉壽民 《江上行》:“繇來稼穡足艱難,到處絃歌稱富麗。”
通人
學識淵博,貫通古今的人
非通人達才,孰能注意焉。——《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贊》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與鷹寫真惟楚公,與公作歌惟老杜范令聞《楚公鷹》
- 行役苦行役,淒涼應奈何李公明《宿鄭山鋪》
- 日日具壺觴沈禧《風入松 賞牡丹》
- 功行周圓,完全性命,勝似重修醮劉處玄《酹江月》
- 夙夜匪解,虔共爾位,朕命不易
- 黃堂詩老民所天,秋來衢路有醉眠陳造《讀師文和郡侯喜雨詩次其韻》
- 小小蛇兒俯視黿馬鈺《長思仙》
- 成百英雄方夜戰,一雙老小稍清閒聶紺弩《草宿同黨沛家》
- 花前燭下,微頻淺笑,要題詩、盞畔低聲
- 如何使之人,憔悴氣與形蔡襄《送安思正之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