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僧問(題擬)·其一

作者:約禪師 朝代:唐代

答僧問(題擬)·其一原文

寶蓋高高掛,其中事若何。

誰師言下旨,一句不消多。

詩詞問答

問:答僧問(題擬)·其一的作者是誰?答:約禪師
問:答僧問(題擬)·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答僧問(題擬)·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五絕

注釋

1. 五言絕句 押歌韻 出處:全唐詩續補遺

2. 題擬

參考注釋

寶蓋

(1).佛道或帝王儀仗等的傘蓋。《觀佛三昧海經·觀四威儀品》:“於階道側竪諸寶幢,無量寶幡懸其幢頭,百億寶蓋彌覆其上。” 南朝 梁簡文帝 《菩提樹頌》:“菩薩飛象,越香土而來儀,五百寶蓋,騰光自合。” 唐 駱賓王 《帝京篇》:“小堂綺帳三千戶,大道青樓十二重。寶蓋雕鞍金絡馬,蘭窗繡柱玉盤龍。”《雲笈七籤》卷一一四:“左侍仙女,右侍羽童,寶蓋沓映,羽旂蔭庭。” 清 黃遵憲 《新嘉坡雜詩》之十二:“寶蓋逢花網,金函護葉箋。”

(2).即寶蓋頭。詳“ 寶蓋頭 ”。

其中

那裡面;那中間

樂在其中

若何

如何;怎樣

人馬若何分撥,自由軍師定奪

使歸就戮於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師言

(1).可以師法之言。《書·畢命》:“惟公懋德,克勤小物,弼亮四世,正色率下,罔不祗師言。” 孔 傳:“下人無不敬仰師法。” 晉 常璩 《華陽國志·先賢士女總贊》:“ 伯臺 處諫,師言亢盡,末命防萌,妙覩玄揆。”

(2).老師之言。 漢 何休 《<春秋公羊傳>序》:“是以講誦師言,至於百萬,猶有不解。”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空守章句,但誦師言,施之世務,殆無一可。”

(3).眾人之言。 宋 岳飛 《辭招討使第三札子》:“伏望聖慈,察臣之衷,實欲少安分守,早賜追還成命,庶葉師言。”

不消

(1).抵不上;不當。《太平廣記》卷一八八引 唐 鄭處誨 《明皇雜錄·王毛仲》:“出其兒以示臣,熟眄褓中曰:此兒豈不消三品官?”

(2).不需要;不用。 宋 蘇軾 《贈包安靜先生》詩之三:“便須起來和熱喫,不消洗面裹頭巾。”《儒林外史》第二一回:“若情願時,一個錢也不消費得。”《花城》1981.6:“她接過籃子,抽出一張嶄新的五元鈔票,塞進孩子手裡:‘給你--不消找了。’”

(3).不消失。 宋 蘇軾 《御試製科策》:“天下之闕政則莫大乎此,而和氣安得不消乎?” 郭沫若 《訪埃雜吟·宿開羅市旅館》:“煒煒堡橋,霓虹夜不消。”

詩詞推薦

答僧問(題擬)·其一原文_答僧問(題擬)·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