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尹氏澹飯齋原文
食澹神自清,甘肥成疢疾。
吁嗟口腹徒,奢味無窮極。
嘉饌必候鯖,駢羅方丈席。
過此三寸喉,芬芳竟何益。
尹君和靖孫,傳家守清白。
官雖列華要,勵志常冰櫱。
簞食與豆羹,泰然對賓客。
吾徒山澤癯,何慚枯槁質。
書此澹飯齋,洗心聊自飭。
詩詞問答
問:賦尹氏澹飯齋的作者是誰?答:陶植
問:賦尹氏澹飯齋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注釋
1. 梁溪詩鈔卷二
參考注釋
甘肥
(1).指美味。《韓非子·外儲說右上》:“寡人甘肥周於堂,巵酒豆肉集於宮。” 晉 陶潛 《有會而作》詩:“菽麥實所羨,孰敢慕甘肥。” 宋 蘇軾 《祭吳子野文》:“有疾不藥,但卻甘肥。”
(2).肥腴;豐美。 宋 梅堯臣 《和表臣河南庾署西軒》:“白魚甘肥網可得,公酒美滑杯可持。”《明史·倪岳傳》:“蓋緣 河套 之中,水草甘肥,易於屯牧,故賊頻據彼地,擁眾入掠。”
疢疾
(1).疾病。《周禮·考工記·弓人》:“老牛之角紾而昔,疢疾險中。” 鄭玄 註:“牛有久病則角里傷。” 宋 陸游 《病起雜言》詩:“國不可無災眚,身不可無疢疾。無災之國亂或更速,無疾之身死或無日。” 明 宋濂 《樗散生傳》:“生脩善藥以活疢疾者,有功於民甚博。” 清 唐甄 《潛書·卿牧》:“去苛歛,如藥石之攻疢疾。”
(2).猶憂患。《孟子·盡心上》:“人之有德慧術知者,恆存乎疢疾。” 明 歸有光 《昭慈孟皇后》:“古所謂疢疾生智慧者與。”
(3).疵病。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人副天數》:“物疢疾莫能為仁義,唯人獨能為仁義;物疢疾莫能偶天地,唯人獨能偶天地。”
吁嗟
(1).嘆詞。表示憂傷或有所感。《楚辭·卜居》:“吁嗟嘿嘿兮,誰知吾之廉貞。”《文選·謝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詩>》:“平生仰令圖,吁嗟命不淑。” 李善 注引 薛君 《韓詩章句》:“吁嗟,嘆辭也。” 陳毅 《感事書懷》詩:“吁嗟我與汝,滄海之一粟。”
(2).嘆詞。表示讚美。 明 黃溥 《閒中今古錄》:“至今兒孫主沙漠,吁嗟 趙 氏何其隆!” 清 黃遵憲 《紀事》詩:“吁嗟 華盛頓 ,及今百年矣。”
(3).哀嘆;嘆息。《孔子家語·執轡》:“民惡其殘虐,莫不吁嗟。” 漢 王符 《潛夫論·救邊》:“一人吁嗟,王道為虧。” 唐 寒山 《詩》之二○四:“世人何事可吁嗟,苦樂交煎勿底涯。”《剪燈新話·秋香亭記》:“女吁嗟抑塞,不能致辭。”《紅樓夢》第三五回:“那鸚哥便長嘆一聲,竟大似 黛玉 素日吁嗟音韻。”
口腹
指飲食
口腹之慾
窮極
(1).窮盡;極盡。《列子·湯問》:“故大小相含,無窮極也。” 三國 魏 曹植 《薤露》詩:“天地無窮極,陰陽轉相因。”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渭水三》:“為銅薄櫨,飾以金銀雕文,窮極百工之巧。” 清 梅曾亮 《答朱丹木書》:“運會所移,人事所推演,而變異日新者,不可窮極也。”
(2).猶追究。 宋 梅堯臣 《碧雲騢》:“ 適 ( 梁適 )守本官知 鄭州 ,左右中官尚復揚言主上不聽,然猶恐 遵 ( 馬遵 )等窮極其事。”
嘉饌
美食。 漢 王符 《潛夫論·贊學》:“是故君子之求豐厚也,非為嘉饌、 * 、淫樂、聲色也,乃將以底其道而邁其德也。” 唐 劉知幾 《史通·雜說上》:“蓋 公羊 生自 齊 邦,不詳 晉 物,以東土所賤,謂西州亦然,遂目彼嘉饌,呼為菲食,著之實録,以為格言。” 唐 牛僧孺 《玄怪錄·裴諶》:“器物珍異,皆非人世所有,香醪嘉饌,目所未窺。”
駢羅
駢比羅列。 漢 王逸 《九思·哀歲》:“羣行兮上下,駢羅兮列陳。” 南朝 宋 鮑照 《河清頌》:“景雲蔚岳,秀星駢羅。” 宋 司馬光 《樞密院開啟聖節道場排當散念作語》:“餚羞交錯,笙磬駢羅。” 清 鄒容 《革命軍》第二章:“至若於各行省中,擇其人物之駢羅,土產之豐阜,山川之險要者,命將軍都統之,而 漢 人不得居其職。”
方丈
(1) 佛寺或道觀中住持住的房間,因住持的居室四方各為一丈,故名
(2) 也指佛寺或道觀的住持
三寸
指舌。《藝文類聚》卷十七引 晉 張韓 《不用舌論》:“ 留侯 不得已而掉三寸,亦反初服而效神仙。” 南朝 梁簡文帝 《舌賦》:“夫三端所貴,三寸著名。故微言傳乎往記,妙説表乎丹青。”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搆釁》:“他自負半世英豪,那見得一腔奇抱。爛斑三寸人前掉,電光閃爍皆傾倒。”
芬芳
(1) 香;香氣
芬芳襲人
(2) 具有香氣的東西
芬芳的原野
傳家
(1).傳家事於子孫。《後漢書·鄭玄傳》:“入此歲來,已七十矣。宿素衰落,仍有失誤,案之禮典,便合傳家。” 李賢 註:“傳家謂家事任子孫也。《曲禮》曰:‘七十老而傳。’”
(2).傳給子孫或子孫世代相傳。 宋 蘇軾 《再和許朝奉》詩:“傳家有衣鉢,斷獄盡《春秋》。” 清 吳偉業 《贈張以韜來鶴》詩:“草聖傳家久著聞,斗看孤鶴下層雲。” 老舍 《茶館》第一幕:“東西真地道,傳家的玩藝。”
清白
(1) 品行純潔,沒有污點
以清白相承。——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要留清白在人間。——明· 于謙《石灰吟》
清白女子
清白好漢
(2) 特指廉潔;不貪污
清白方正
清白奉公
(3) 清楚明白
說不清白
記不清白
(4) 明亮
一顆清白的大星
(5) 清秀白皙
一張清白的瘦臉
(6) 舊指未操所謂卑賤職業的
本族親友皆清白自守
(7) 完畢
忙了兩個鐘頭才忙清白
華要
猶顯要。指顯貴清要的職位。《宋書·孔顗傳》:“記室之局,實惟華要,自非文行秀敏,莫或居之。”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三:“論而當,當施行之;論而不當,自有公議,不宜以語言見侵,便懷私忿,況身在華要,宜務寬大。”《遼史·耶律胡呂傳》:“以善戰,屢更華要,遷千牛衛大將軍。”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二:“噫,翰林官以是左遷,視今之廢書不觀、濫躋華要者,榮辱何如!”
勵志
奮志,集中心思致力於某種事業。 漢 班固 《 * 通·諫諍》:“勵志忘生,為君不避喪生。”《舊唐書·李渤傳》:“ 渤 恥其家污,堅苦不仕,勵志於文學,隱於 嵩山 ,以讀書業文為事。” 陳春生 《戊申熊成基安慶起義記》:“﹝ 成基 ﹞遂渡 江 至 安慶 ,入 年徽 武備練軍學堂,勵志學習,屏絶嗜好。”
冰櫱
亦作“ 冰蘗 ”。冰檗。喻寒苦而有操守。 唐 劉言史 《初下東周贈孟郊》詩:“素堅冰櫱心,潔持保賢貞。”一本作“ 冰櫱 ”。 宋 蘇軾 《次韻王定國南遷回見寄》:“十年冰櫱戰膏粱,萬里煙波濯紈綺。” 明 宋濂 《徐貞婦鄭氏傳》:“爾居官宜冰櫱自守。祿或不給,則售此用之。”
簞食
(1) 裝在簞笥里的飯食
(2) 指用飯菜犒勞軍隊
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迎將軍乎。——《三國志·諸葛亮傳》
豆羹
(1) 用豆粉加水及調料煮或蒸成的糊狀食品
(2) 像一豆之羹,比喻微小
泰然
安然;不以為意
賓客
(1)
(2) 客人的總稱
賓客盈門
公子於是乃置酒大會賓客。——《史記·魏公子列傳》
(3) 門客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得,皆白衣冠以送之。——《戰國策·燕策》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吾徒
(1).我的門徒。《論語·先進》:“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2).猶我輩。 漢 班固 《答賓戲》:“ 孔 終篇於西狩,聲盈塞於天淵,真吾徒之師表也。” 五代 伍喬 《龍潭張道者》詩:“他年功就期飛去,應笑吾徒多苦吟。” 明 高啟 《送虛白上人序》:“ 虛白 之賢,不唯過吾徒,又能過其徒矣。”
山澤
(1).山林與川澤。《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史記·貨殖列傳》:“ 漢 興,海內為一,開關梁,弛山澤之禁,是以富商大賈周流天下。”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象數一》:“山澤焦枯,草木凋落。” 明 吳承恩 《介祉頌》:“乃若 沉 母太安人者,其天人之交會,而山澤之鐘靈者乎!”
(2).泛指山野。《後漢書·馮衍傳上》:“雖則山澤之人,無不感德,思樂為用矣。”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洧水》:“ 司馬彪 曰: 華陽 ,亭名,在 密縣 。 嵇叔夜 常採藥于山澤,學琴於古人,即此亭也。” 元 柯丹邱 《荊釵記·參相》:“小生一介寒儒,久困山澤。” 清 龔自珍 《皇朝碩輔頌序》:“愳山澤之癯,有不盡知,用敢仰衷國史,作贊二十有一。”
槁質
乾枯之體。 元 蒲道源 《九月八日賦二種芙蓉·紅芙蓉》:“豈為嚴霜成槁質,要憑初日發妍姿。”
洗心
(1).洗滌心胸。比喻除去惡念或雜念。《易·繫辭上》:“聖人以此洗心。”《藝文類聚》卷三十引 漢 董仲舒 《士不遇賦》:“退洗心而內訟,固亦未知其所從。” 唐 徐浩 《寶林寺作》詩:“洗心聽經論,禮足蠲凶災。” 明 李東陽 《洗句亭》詩:“洗句復洗句,洗句先洗心。” 梁啓超 《澳亞歸舟雜興》詩之二:“盪胸海風和霞吸,洗心天樂帶濤聽。”
(2).比喻改過自新。《後漢書·隗囂傳》:“今臣之事,在於本朝,賜死則死,加刑則刑。如遂蒙恩,更得洗心,死骨不朽。”《舊唐書·僖宗紀》:“如 王仙芝 及諸賊頭領能洗心悔過,散卒休兵,所在州府投降,便令具名聞奏,朝廷當議奬升。” 魯迅 《書信集·致黎烈文》:“夜裡又做一篇,原想嬉皮笑臉,而仍劍拔弩張,倘不洗心,殊難革面,真是嗚呼噫嘻,如何是好。”
自飭
自行整肅、儆戒。《舊唐書·裴向傳》:“ 向 本以名相子,以學行自飭,謹守其門風。” 宋 蘇轍 《謝太中大夫門下侍郎表》之一:“惟至公,故貴戚近習不戒而自飭。”《明史·文苑傳三·黃佐》:“ 佐 弟子多以行業自飭,而 梁有譽 、 歐大任 、 黎民表 詩名最著雲。” 章炳麟 《國故論衡·正齎送》:“上自槃盂,下逮几杖,皆有辭以自飭,非以祝壽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