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興原文
昌黎著原毀,古今何異趨。
責人責己間,輕重詳廉殊。
有若語人良,強弱怒不謀。
設使稱人惡,其悅亦相符。
此語請申之,此事今豈無。
作善降以祥,聞或謂之誣。
幸災樂禍流,道聽說諸塗。
既而還自笑,恐正未免吾。
報稔黍稷收,穀賤傷農虞。
告歉賑濟周,仍廑偶向隅。
公私縱有間,不知足同乎。
惟其不知足,日與憂愁俱。
安得忘萬慮,又懼非舜徒。
詩詞問答
問:雜興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雜興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七十八
2. 去聲
參考注釋
昌黎
(1). 唐 韓愈 世居 潁川 ,常據先世郡望自稱 昌黎 (今 河北省 昌黎縣 )人; 宋 熙寧 七年詔封 昌黎伯 ,後世因尊稱他為 昌黎先生 。 唐 韓愈 《送陸歙州》詩序:“於是 昌黎 韓愈 道願留者之心,而泄其思。”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構釁》:“紹 昌黎 之道脈,豈興八代之衰!” 清 周亮工 《王王屋傳》:“公著詩一卷、文二卷。詩清婉有志,文則力追 昌黎 、 柳州 。” 馬其昶 《<古文辭類纂標註>序》:“ 昌黎 論文,務去陳言。”
(2).借指 韓 姓。 宋 李清照 《上樞密韓肖胄詩》之一:“中朝第一人,春官有 昌黎 。身為百夫特,行足萬人師。”按,此“昌黎”指 韓肖胄 。
古今
古代和現代
古今差異
異趨
不同的志趣。《淮南子·泰族訓》:“ 箕子 、 比干 異趨而皆賢。”《清史稿·張煌言傳》:“ 煌言 嘗謂 成功 曰:‘招討始終為 唐 ,真純臣也。’ 成功 亦曰:‘侍郎始終為 魯 ,與吾豈異趨哉?’”
重詳
慎重思考。《三國志·魏志·高貴鄉公髦傳》“ 高貴鄉公 卒” 裴松之 注引 晉 習鑿齒 《漢晉春秋》:“今權在其門……且宿衛空闕,兵甲寡弱,陛下何所資用?而一旦如此,無乃欲除疾而更深之耶!禍殆不測,宜見重詳。”
有若
如同,好像。《東觀漢記·和熹鄧皇后傳》:“﹝後﹞嘗夢捫天體,蕩蕩正青滑,有若鍾乳。”《秦併六國平話》卷中:“ 秦皇 二十四年七月中旬五日, 始皇 登殿排班……人民快樂,歲序三登,有若 禹 湯 聖世,歡逢 堯 舜 明君。” 嚴復 《救亡決論》:“甚且生今反古,則古昔而稱先王,有若古之治斷非後世之治所可及者,而不知其非事實也。”
強弱
1.亦作"強弱"。 2.強大與弱小。 3.指力量大小的程度。不謀
(1).不商量。《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無尺寸之勢,起閭巷,杖棘矜,應時而皆動,不謀而俱起,不約而同會。”《文選·任昉<為范尚書讓吏部封侯第一表>》:“三千景附,八百不謀。” 李善 註:“不謀同辭,不期同時,一朝會 武王 於郊下者八百諸侯。”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邵女》:“會有買妾者,急貨之。妻以其不謀故,罪 柴 ,益遷怒女,詬駡益毒。”
(2).不謀求。《書·盤庚中》:“汝不謀長,以思乃災,汝誕勸憂。” 晉 陸機 《演連珠》之十二:“忠臣率志,不謀其報。”
(3).不合,不符。 清 俞樾 《古書疑義舉例·以注說改正文例》:“ 段玉裁 氏曰……以上諸條,皆因先用注説改正文,又用已改之正文改注,於是字與義不謀,上與下不貫矣。”
設使
如果;假使
相符
相合;彼此一致
報告與事實相符
作善
行善;做善事。《書·伊訓》:“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孔穎達 疏:“爾惟修德而為善。”《無量壽經》卷下:“如是世人,不信作善得善、為道得道,不信人死更生、惠施得福,善惡之事,都不信之。”
幸災樂禍
對別人遭遇的災禍感到高興
若居承平之世,睥睨宮闈,幸災樂禍、首為逆亂。——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聽說
聽人所說
聽說他到海口去了
聽說她現已結婚
既而
不久,一會兒,副詞。指上件事情發生後不久
既而兒醒。——《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既而得某屍於井。——《聊齋志異·促織》
既而胡即放。—— 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未免
(1) 實在是,不能不說是
你的發言未免長了些
(2) 不免
初次見面,未免有些拘束
黍稷
(1).黍和稷。為古代主要農作物。亦泛指五穀。《書·君陳》:“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晉 葛洪 《抱朴子·明本》:“珍黍稷之收,而不覺秀之者豐壤也。”
(2).《詩·王風·黍離》:“彼黍離離,彼稷之苗。”後因以“黍稷”為感嘆古今興亡之典。 宋 韓琦 《寄題廣信君四望亭》詩:“古道入秋漫黍稷,遠坡乘晚下牛羊。” 王闓運 《上征賦》:“訪故 宋 之殿闕兮,宜黍稷之離離。”參見“ 黍離麥秀 ”。
穀賤傷農
糧價過低傷害了農民的利益
明宗問曰:“天下雖豐,百姓濟否?” 道曰:“穀貴餓農,穀賤傷農。”——《新五代史·馮道傳》
賑濟
用財物救濟
賑濟災民
向隅
面對著角落,比喻孤立、孤獨或得不到機會而失望
公私
公方和私方
公私一體,沒有分別
公私分明
有間
(1) 片刻,有一會兒
立有間。——《韓非子·喻老》
(2) 疾病稍稍減輕
(3) 感情、關係出現隔閡
知足
知道滿足,滿足於已經得到的
知足常樂
惟其
表示因果關係,和“正因為”近似
惟其他還幼小,所以要多幫助他
不知
是指對於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憂愁
憂慮愁苦
憂愁滿面
萬慮
(1).反覆思考。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詔策》:“ 魏文 下詔,辭義多偉,至於‘作威作福’,其萬慮之一蔽乎!”
(2).思緒萬端。 唐 韓愈 《感春》詩之四:“數盃澆腸雖暫醉,皎皎萬慮醒還新。” 清 陳夢雷 《西郊雜詠》之三:“俯仰念物化,萬慮此俱寂。”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故山南望何處,秋草連天獨歸
- 誰能死生際,猶得教之忠樓鑰《沈憲敏公輓詞》
- 得傲玄玄,躋壽域,出乾坤王吉昌《行香子 木去金》
- 立郭東門,累然誰省趙汝騰《乙卯仲春丁奠畢作王頌一首呈承祭之王頌曰》
- 憶昔去年花下飲,團蠻爭看酴醿
- 百里子男邦,職任非不厚於石《送趙宰之上虞二首》
- 連宵留得枝間月,邀我同為物外人林季仲《移竹次林英伯韻四首》
- 城古清雲氣,山靈秀藥材葉茵《寄台守》
- 多少遊人來又去,從教袖裡有鞭長錢聞詩《馬尾泉》
- 卑服即康功,君王儉德隆許應龍《皇帝閣端午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