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鮑惟德任袁州經歷

作者:江源 朝代:明代

送鮑惟德任袁州經歷原文

當時三獻荊山璞,不意良工竟遺落。

故人已總內台綱,先生始入袁州幕。

人生賦命有疾遲,盡心莫問官崇卑。

君今佐政黃堂上,須念閭閻赤子飢。

詩詞問答

問:送鮑惟德任袁州經歷的作者是誰?答:江源
問:送鮑惟德任袁州經歷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江源的名句有哪些?答:江源名句大全

注釋

1. 李都堂同學友。

參考注釋

當時

就在那個時刻;馬上

當時就簽約雇用你

三獻

(1).古代祭祀時獻酒三次,即初獻爵、亞獻爵、終獻爵,合稱“三獻”。《儀禮·聘禮》:“薦脯醢,三獻。”《後漢書·百官志二》:“光祿勛,卿一人……郊祀之事,掌三獻。” 宋 王禹偁 《南郊大禮》詩之三:“三獻欲終侵曙色,百神齊下散天香。” 明 楊慎 《江祀記》:“肅將天祝,幽贊於神明,舉爟張樂,三獻望燎已,事乃竣。”

(2).三種祭品。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辯證一》:“祭禮有腥、燖、熟三獻。”

(3).三次呈獻。 唐 韓愈 《孟生詩》:“ 卞和 試三獻,期子在秋砧。” 明 何景明 《送石秀才下第還趙州》詩:“ 荊 玉已三獻, 冀 羣當一空。”

荊山

(1).山名。在今 湖北省 南漳縣 西部。 漳水 發源於此。山有 抱玉岩 ,傳為 楚 人 卞和 得璞處。《書·禹貢》:“導 嶓冢 ,至於 荊山 。” 孔 傳:“ 荊山 在 荊州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江水二》:“《禹貢》:‘ 荊 及 衡陽 惟 荊州 。’蓋即 荊山 之稱,而制州名矣。故 楚 也。”

(2).山名。在今 陝西省 富平縣 西南。相傳 禹 鑄鼎於此。《書·禹貢》:“導 岍 及 岐 ,至於 荊山 。” 孔穎達 疏:“《地理志》云:《禹貢》北條 荊山 在 馮翊 懷德縣 南。”《後漢書·郡國志一·馮翊》 劉昭 注引 晉 皇甫謐 《帝王世紀》:“ 禹 鑄鼎於 荊山 ,在 馮翊 懷德 之南,今其下﹝有﹞ 荊渠 也。”

(3).山名。在今 河南省 靈寶縣 閿鄉 南。相傳 黃帝 采 首山 銅鑄鼎於此。亦名 覆釜山 。《史記·封禪書》:“ 黃帝 采 首山 銅,鑄鼎於 荊山 下。”

(4).山名。在今 安徽省 懷遠縣 西南。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淮水》:“《郡國志》曰:‘ 平阿縣 有 當塗山 , 淮 出於 荊山 之左, 當塗 之右,奔流二山之間,西揚濤北注之。’”《資治通鑑·後周世宗顯德四年》:“帝馳至 荊山洪 ,距 趙步 二百餘里。” 胡三省 註:“ 荊山 在 濠州 鍾離縣 西八十三里,即 梁武帝 築堰之地,今 懷遠軍 正治 荊山 。”

不意

沒有想到

敵出不意。——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良工

古代泛稱技藝高超的人。《墨子·尚賢中》:“今王公大人有一衣裳不能制也,必藉良工。”《尸子·分》:“良工之馬易御也,聖王之民易治也。” 南朝 梁 沉約 《為柳世隆上銅表》:“名罏化金,良工盡藝,方將盈金中藏。”《新五代史·雜傳十七·崔梲》:“其樂工舞郎,多教坊伶人,百工商賈,州縣避役之人,又無老師良工教習。”《三國演義》第七八回:“ 操 曰:‘吾欲起一殿,名 建始殿 ,恨無良工。’”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翠》:“公子不樂,惟求良工畫 翠 小像,日夜澆禱其下。”

遺落

(1).遺失;散失。《漢武帝內傳》:“乃誦 伏羲 以來羣聖所録陰陽診候及龍圖龜策數萬言,無一字遺落。” 唐 陸龜蒙 《讀<襄陽耆舊傳>因作詩五百言寄皮襲美》:“幽埋力須掘,遺落貲心購。” 宋 司馬光 《河間獻王贊》:“唯 獻王 厲節治身,愛古博雅,專以聖人法度遺落為憂,聚殘補缺,校實取正。”《紅樓夢》第三一回:“ 湘雲 聽了,方知是他(指 寶玉 )遺落的,便笑問道:‘你幾時又有了麒麟了?’” 阿英 《關於瞿秋白的文學遺著》:“在編者已經蒐集到的雜誌上,換了另一署名的文稿,也被遺落了。”

(2).遺漏;漏掉。《魏書·庫莫奚傳》:“初為 慕容元真 所破,遺落者竄匿 松漠 之間。”《玉嬌梨》第九回:“想小姐十年待字,何等憐才,偏偏遺落我多情多恨的 蘇友白 。” 楊朔 《雪花飄在滿洲》:“他才從魔鬼的指縫間遺落下來,直到輪船駛出 大沽口 ,才大膽地吸進一口自由的空氣。”

(3).猶言散失流落。 唐 元稹 《桐花》詩:“ 舜 沒 蒼梧 野,鳳歸 丹穴 岑。遺落在人世,光華那復深。”

故人

(1) 舊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國演義》

(2) 古稱前妻或前夫

悵然遙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來。——《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從門入,故人(指前妻)從閣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誼,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對門生故吏既親切又客氣的謙稱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後漢書·楊震傳》

台綱

指朝廷的綱紀。《宋史·孝宗紀二》:“詔六察官糾察庶務,臺綱益振。”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吏部一·堂官笞屬官》:“ 海剛峯 起 南總憲 ,到任後,忽設二大紅板櫈,雲欲笞御史不法者……然終設而不用,其意亦欲姑示威稜,以厲臺綱耳!” 清 侯方域 《湯御史傳》:“公掌 河南道 日,給事 趙興邦 者,數挾太宰勢,軒輊臺綱,公連章劾之。”

先生

(1)

(2) 一般在一個男子姓氏後所用的一個習慣性的表示禮貌的稱呼

對杜先生講話

(3) 稱別人的丈夫或對人稱自己的丈夫

(4) 舊時稱管帳的人

在商號當先生

(5) 舊時稱以說書、相面、算卦、看風水等為職業的人

算命先生

(6) 對長者的尊稱

和碩豫親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7) 老師

從先生授經。——清· 袁枚《祭妹文》

(8) 醫生

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動

(2) 人從出生到死亡的整個過程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過零丁洋》

(3) 與人的關係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賦命

(1).給以生命。 晉 陶潛 《與子儼等疏》:“天地賦命,生必有死。”

(2).指命運。 南朝 宋 鮑照 《代空城雀》詩:“賦命有厚薄,長嘆欲如何?” 宋 王禹偁 《謝除刑部郎中知制誥啟》:“自知賦命之多奇,每愧浮口之過實。” 清 陳康祺 《燕下鄉脞錄》卷十三:“微眚見黜,固由賦命之奇,然亦太使氣已。”

盡心

為別人用盡心思

盡心盡力

問官

審問犯人,處理訟案的官吏。《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問官不肯推詳,含糊了事。”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廷讞》:“這都是 章惇 這廝囑託了問官,我也有口難辯。” 聶紺弩 《廢話》:“我怎么不說呢?可是問官也受了他的買活,用許多刑罰逼我。”

崇卑

亦作“ 崇庳 ”。高低,高下。 唐 韓愈 《進學解》:“商財賄之有亡,計班資之崇庳。” 元 黃溍 《日損齋筆記·辯史》:“若夫權行試守,皆正除之官,特以是別資序之崇卑而已。”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列朝一·節假》:“上因傳旨,此後遇京官夜還,無問崇卑,令舖軍執燈傳送。”

黃堂

(1).古代太守衙中的正堂。《後漢書·郭丹傳》:“勑以 丹 事編署黃堂,以為後法。” 李賢 註:“黃堂,太守之廳事。” 宋 范成大 《吳郡志·官宇》:“黃堂,《郡國志》:在雞陂之側, 春申君 子 假君 之殿也。後太守居之,以數失火,塗以雌黃,遂名黃堂,即今太守正廳是也。今天下郡治,皆名黃堂,昉此。”《儒林外史》第七回:“ 大江 煙浪杳無蹤,兩日黃堂坐擁。”

(2).借指太守。 宋 黃朝英 《靖康緗素雜記》卷上:“太守曰黃堂。” 明 徐復祚 《紅梨記·初會》:“妾是 王 家子姓,父做黃堂。”《文明小史》第四十回:“男八字更不用説,一身衣食有餘,功名雖是異途,卻有四品黃堂之分。”

(3).墓地。 宋 張淏 《雲谷雜記·太祖達生知命》:“即更衣服,弧矢登闕臺,望西北鳴弦發矢,指矢委處,謂左右曰:‘即此乃朕之黃堂也。’”

閭閻

(1).里巷內外的門。後多借指里巷。《史記·平準書》:“守閭閻者食粱肉,為吏者長子孫,居官者以為姓號。” 唐 白居易 《湖亭望水》詩:“岸沒閭閻少,灘平船舫多。” 清 薛福成 《應詔陳言疏》:“以臣所見,閭閻十室九空,而百物昂貴,小民奔走拮据,艱於生計。”

(2).泛指民間。《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論》:“ 甘茂 起 下蔡 閭閻,顯名諸侯,重彊 齊 楚 。”《梁書·處士傳·何胤》:“頃者學業淪廢,儒術將盡,閭閻搢紳,尠聞好事。”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五:“皆言衣食於官久,不願為農,又皆習弓刀,一旦散之閭閻,必皆為盜賊。” 章炳麟 《駁建立孔教議》:“未嘗普施閭閻,貤及謡俗。”

(3).借指平民。《史記·李斯列傳論》:“ 李斯 以閭閻歷諸侯,入事 秦 。” 唐 劉禹錫 《同州謝上表》:“閭閻凋瘵,遠近共知。” 孫中山 《軍政府宣言》:“以衛國保種自任,戰士不愛其命,閭閻不惜其力,則革命可成。”

赤子

(1) 剛生的嬰兒

(2) 人民

詩詞推薦

送鮑惟德任袁州經歷原文_送鮑惟德任袁州經歷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