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昭蘇橐籥遞侵尋,不疾不徐鬯且愔。
遍地含芽及莩甲,連林柳眼與梅心。
形於無處覺其有,色向淺中染以深。
物自樂哉民孰省,惻然漢詔意貽今。
詩詞問答
問:《月令七十二候詩·其六·草木萌動》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侵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五十七
參考注釋
昭蘇
見“ 昭蘇 ”。
(1).亦作“ 昭甦 ”、“ 昭穌 ”。甦醒;恢復生機。《禮記·樂記》:“蟄蟲昭蘇,羽者嫗伏。” 鄭玄 註:“昭,曉也;蟄蟲以發出為曉,更息曰蘇。” 三國 魏 曹植 《冬至獻襪履頌表》:“四方交泰,萬物昭蘇。” 前蜀 杜光庭 《犀浦劉殷費順黃籙齋祠》:“乘此勝因,鹹臻妙樂,龍神安鎮,士庶昭甦,蠢動有生,同昇福界。” 前蜀 杜光庭 《晉公后土醮詞》:“大開倚劒之門,不隔朝天之路,昭穌疲俗,洗滌深寃。” 陳獨秀 《敬告青年》五:“倘不改弦而更張之,則國力莫由昭蘇,社會永無寧日。”
(2).忽然開豁。 唐 杜甫 《大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四十韻》:“勞心依憩息,朗詠劃昭蘇。” 仇兆鰲 註:“劃昭蘇,謂忽然開豁。”
橐籥
(1).亦作“ 橐爚 ”。古代冶煉時用以鼓風吹火的裝置,猶今之風箱。《老子》:“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吳澄 註:“橐籥,冶鑄所以吹風熾火之器也。為函以周罩於外者,橐也;為轄以鼓扁於內者,籥也。” 唐 黃滔 《丈六金身碑》:“其日圓空鏡然,江山四爽,橐爚之上,騰為煙雲,盤旋氤氳,五色成文。” 清 王夫之 《張子正蒙注·太和》:“ 老 氏以天地如橐籥,動而生風,是虛能於無生有,變幻無窮;而氣不鼓動則無,是有限矣。然則孰鼓其橐籥令生氣乎?”
(2).喻指造化,大自然。 晉 陸機 《文賦》:“同橐籥之罔窮,與天地乎並育。” 唐 陳九流 《賦得春風扇微和》詩:“喜見陽和至,遙知橐籥功。” 宋 姚寬 《西溪叢語》卷上:“一日賢太守,與我觀橐籥,往往獨自語,天帝相唯諾。”
(3).喻指本源。《隋書·經籍志一》:“其教有適,其用無窮,實仁義之陶鈞,誠道德之橐籥也。” 清 沉大成 《學福齋雜著·華嚴字母跋》:“第聽太師奏樂,伶人按歌,凡曲字之餘聲,無不收此十四字中者,便曉然《華嚴》字母為一切音之橐籥,實有裨於國小,豈可以其出於佛氏而忽之也哉!”
(4).生髮,化育。 宋 李綱 《<易傳內篇>序》:“生生之謂易,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不測之謂神。三者渾淪而不相離……刻彫眾形,橐籥萬物,自有形至於無形,自有心至於無心。” 姚華 《曲海一勺·原樂》:“夫禮樂者,橐籥於元氣,根荄於人情,羣生仰其米鹽,萬化資其麴櫱。”
侵尋
亦作“ 侵潯 ”。漸進,漸次發展。《史記·孝武本紀》:“是歲,天子始巡郡縣,侵尋於 泰山 矣。” 裴駰 集解引 晉灼 曰:“遂往之意也。” 司馬貞 索隱:“ 小顏 云:‘浸淫漸染之義。’蓋尋淫聲相近,假借用耳。” 漢 司馬相如 《大人賦》:“嬐侵潯而高縱兮,紛鴻涌而上厲。” 宋 葉適 《胡尚書奏議序》:“自古賢人君子,進常艱,退常易,富貴有節,無侵尋之求。” 明 歸有光 《乞致仕疏》:“見今病勢侵尋,不能前邁,伏乞聖恩,容臣休致。” 廖仲愷 《全民政治論譯本序》:“ 中華民國 成立八年,變亂侵尋,迄無寧歲,中間經改易國體者兩次,違憲解散國會者兩次。”參見“ 侵淫 ”。
不疾不徐
疾:急速;徐:緩慢。不急不慢。指處事能掌握適度的節律,不太快或不太慢。遍地
到處;處處
見遍地旌旗炫耀。——《廣州軍務記》
莩甲
猶萌芽。《後漢書·章帝紀》:“方春生養,萬物莩甲。”
柳眼
早春初生的柳葉如人睡眼初展,因以為稱。 唐 元稹 《生春》詩之九:“何處生春早,春生柳眼中。” 宋 周邦彥 《蝶戀花·柳》詞:“愛日輕明新雪後,柳眼星星,漸欲穿窗牖。”《南宮詞紀·皂羅袍·閨怨》套曲:“柳眼新青浮動,漸千絲萬縷,染畫春工。”《紅樓夢》第七八回:“驚柳眼之貪眠,釋蓮心之味苦。” 陳三立 《寓園春集和伯純》:“枿根釋雪痕,柳眼碎煙纈。”
梅心
梅花的苞蕾。 唐 元稹 《寄浙西李大夫》詩之一:“柳眼梅心漸欲春,白頭西望憶何人?” 宋 李清照 《孤雁兒》詞:“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
無處
(1).無所處。謂沒有處置的理由。《孟子·公孫丑下》:“若於 齊 ,則未有處也。無處而餽之,是貨之也。” 趙岐 註:“我在 齊 無事,於義未有所處也。義無所處而餽之,是以貨財取我。”
(2).猶無為,無常。《呂氏春秋·圜道》:“帝無常處也,有處者乃無處也。” 高誘 註:“有處,有為也。有為則不能化,乃無處為也。”
(1).沒有處所;沒有地方。《楚辭·九辯》:“年洋洋以日往兮,老嵺廓而無處。”《漢書·高后紀》:“汝為將而棄軍, 呂氏 今無處矣。” 顏師古 註:“言見誅滅,無處所也。” 唐 杜甫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之一:“江上被花惱不徹,無處告訴只顛狂。” 茅盾 《子夜》十七:“可是她這樣的苦悶卻又無處可以告說。”
(2).無一處,沒有任何地方。 唐 方乾 《送孫百篇游天台》詩:“遠近常時皆藥氣,高低無處不泉聲。”《初刻拍案驚奇》卷五:“漫山遍野,無處不到,並無一些下落。”
淺中
謂心胸淺窄。《晉書·閻纘傳》:“ 賈謐 小兒,恃寵恣睢,而淺中弱植之徒,更相翕習,故世號 魯公 二十四友。”《新唐書·王叔文傳》:“ 叔文 淺中浮表,遂肆言不疑,曰:‘某可為相,某可為將,它日幸用之。’” 宋 文天祥 《歌風台》:“錦衣絢行晝,丈夫何淺中。”
惻然
哀憐貌;悲傷貌。 南朝 宋 周朗 《報羊希書》:“今天子……惻然動仁,欲使餘氓被惠。” 明 張居正 《乞宥言官疏》:“臣觀 臺 疏中,尚有垂白父母在家,臣實惻然憐之。” 朱自清 《兒女》:“下車時,看著他的害怕與累贅,很覺惻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