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呈雷峰天和尚

作者:王邦畿 朝代:明代

擬呈雷峰天和尚原文

烏鵲已飛江口暮,靈潮又長海門東。

暌違至教青蓮上,持誦清言白雪中。

離火不溫三寶地,艮山常靜六時風。

良宵何處非明月,獨恨梅花不與同。

詩詞問答

問:擬呈雷峰天和尚的作者是誰?答:王邦畿
問:擬呈雷峰天和尚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擬呈雷峰天和尚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東韻

參考注釋

烏鵲

(1).指喜鵲。古以鵲噪而行人至,因常以烏鵲預示遠人將歸。 唐 杜甫 《喜觀即到復題短篇》詩之二:“待爾嗔烏鵲,拋書示鶺鴒。” 仇兆鰲 註:“按《西京雜記》:乾鵲噪而行人至。” 宋 戴復古 《鎮江別總領愚子催歸》詩:“老妻懸望占烏鵲,愚子催歸若杜鵑。” 金 元好問 《送欽叔》詩之五:“遙知慈母心,已為烏鵲喜。”

(2).特指神話中七夕為牛郎、織女造橋使能相會的喜鵲。 唐 李邕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織女橋邊烏鵲起,仙人樓上鳳凰來。” 唐 李商隱 《辛未七夕》詩:“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明 何景明 《織女賦》:“鳳凰翼以翳車兮,命烏鵲以築梁。”

(3).烏鴉和喜鵲。《楚辭·九章·涉江》:“燕雀烏鵲,巢堂壇兮。” 王逸 註:“燕、雀、烏、鵲,多口妄鳴,以喻讒佞。”《晉書·李士業傳》:“通街大樹上有烏鵲爭巢,鵲為烏所殺。”《隋書·孝義傳·郭儁》:“家門雍睦,七葉共居,犬豕同乳,烏鵲通巢,時人以為義感之應。”

(4).指烏鴉,烏鳥。《淮南子·說林訓》:“赤肉懸則烏鵲集,鷹隼鷙則眾鳥散。物之散聚,交感以然。” 唐 李嶠 《鑒》詩:“月中烏鵲至,花里鳳皇來。”

飛江

古代的一種渡水工具。《六韜·軍用》:“渡大水,飛江廣一丈五尺,長二丈以上,八具,以環利通索張之。”《水滸傳》第一百回:“城外 李俊 、二 張 、三 阮 ,乘著飛江、天浮,逼近城來。恰與城垣高下相等。”

海門

海口。內河通海之處。 唐 韋應物 《賦得暮雨送李胄》:“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 宋 吳琚 《酹江月·觀潮應制》詞:“晚來波靜,海門飛上明月。”《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史料·<重陽前四日山響樓憑眺書感>詩》:“驅駕洪濤羽翼振,海門無計限飛輪。”

暌違

別離;隔離。 南朝 梁 何遜 《贈諸游舊》詩:“新知雖已樂,舊愛盡暌違。” 唐 姚合 《寄陝府內兄郭冏端公》詩:“暌違逾十年,一會豁素誠。” 明 沉鯨 《雙珠記·從軍別意》:“自古功名當壯歲,東西何用惜暌違!” 冰心 《寄小讀者》二三:“我遠客他鄉,把這些都暌違了……這且不必管他!”

至教

(1).最好的教導。《禮記·禮器》:“天道至教。” 陳澔 集說:“天道,陰陽之運,極至之教也。”

(2).謂極其高明的道理和見解。《莊子·漁父》:“無所得聞至教,敢不虛心。” 成玄英 疏:“未聞至道,所以恭謹虔恪虛心矣。” 明 何景明 《雜器銘》:“蓋道本無垠,物各有理,故觕跡有至教,末器有鴻法。”

青蓮

(1).青色蓮花。瓣長而廣,青白分明。 南朝 梁 江淹 《蓮花賦》:“發青蓮於王宮,驗奇花於陸地。” 胡之驥 註:“ 觀音大士 生於王宮,坐青蓮花上。”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呾叉始羅國》:“掬除灑掃,塗香散花,更採青蓮,重布其地,惡疾除愈,形貌增妍,身出名香,青蓮同馥。”

(2).指像青蓮一樣的顏色。 南朝 梁元帝 《玄覽賦》:“紫紺之堂臨水,青蓮之臺帶風。”

(3).喻佛眼。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麥積崖佛龕銘序》:“從容滿月,照耀青蓮。” 倪璠 註:“《維摩經》曰:‘目浄修廣如青蓮。’” 宋 蘇轍 《魏佛狸歌》:“青蓮湛然俛下視,擊鉦卷斾抽行營。”《古尊宿語錄》卷十一:“上堂云:青蓮視瞬已多繁, 迦葉 微微笑自謾。”

(4).佛教以為蓮花清淨無染。故常用以指稱和佛教有關的事物。(1)指佛寺。 唐 劉長卿 《戲贈乾越尼子歌》:“亭亭獨立青蓮下,忍草禪枝繞精舍。” 宋 蘇軾 《同王勝之游蔣山》詩:“朱門收畫戟,紺宇出青蓮。”自註:“ 荊公 宅已為寺。” 明 高啟 《題黃鶴仙人畫》詩:“緑桂騷人宅,青蓮釋 * 。”(2)指佛經。 唐 劉禹錫 《聞董評事疾因以書贈》詩:“繁露傳家學,青蓮譯梵書。” 清 鈕琇 《觚賸續編·妙霓》:“以是口誦青蓮,虔皈摩朅;手裁紫鳳,巧邁因祗。”(3)猶淨土。佛家所謂極樂世界。 唐太宗 《為戰陣處立寺詔》:“望法鼓所振,變炎火於青蓮;清梵所聞,易苦海於甘露。”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湖賞》:“紫綬金章,錮蔽了白馬青蓮舊路。”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續黃粱》:“僧曰:‘修德行仁,火坑中有青蓮。’”

(5).指 九華山 。 九華山 在 安徽省 青陽縣 南二十里,舊名 九子山 。九峰猶如蓮花削成,故稱 九華山 。 唐 曹唐 《望九華寄池陽杜員外》詩:“差差玉劍寒鋩利,褭褭青蓮翠葉重。” 明 周湞 《舟中望九華山》詩:“刻削冠青蓮,雕鏤矗丹筍。” 清 吳瞻泰 《自題蓮花峰頂試泉圖》詩:“萬仞青蓮上,梯云為試泉。”

(6).見“ 青蓮居士 ”。

持誦

誦習。 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三:“ 陳文達 持誦《金剛經》。有人入冥,見築臺云:‘此般若臺,待 陳文達 。’” 章炳麟 《論式》:“余以為持誦《文選》,不如取《三國志》……《通典》觀之,縱不能上窺九流,猶勝於滑澤者。”

清言

(1).高雅的言論。 晉 陶潛 《詠二疏》:“問金終寄心,清言曉未悟。” 唐 章八元 《酬劉員外月下見寄》詩:“獨謡聞麗曲,緩步接清言。” 王闓運 《羅季子誄》:“甲寅之秋,常接談燕,清言相酬,如對瓊樹。”

(2).指 魏 晉 時期 何晏 、 王衍 等崇尚《老》《莊》,擯棄世務,競談玄理的風氣。 晉 陶潛 《扇上畫贊》:“ 鄭叟 不合,垂釣川湄,交酌林下,清言究微。”《晉書·郭象傳》:“﹝ 郭象 ﹞少有才理,好《老》《莊》,能清言。” 清 姚鼐 《<莊子章義>序》:“余觀之,特 正始 以來,所謂清言耳!” 魯迅 《南腔北調集·小品文的危機》:“ 晉 朝的清言,早和它的朝代一同消歇了。”參見“ 清談 ”、“ 玄談 ”。

白雪

(1).潔白的雪。《孟子·告子上》:“白雪之白,猶白玉之白與?” 戰國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賦》:“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 唐 岑參 《熱海行送崔侍御還京》:“岸旁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遙旋滅。”《紅樓夢》第四九回回目:“琉璃世界白雪紅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陳毅 《延安寶塔歌》:“紅日照白雪,萬眾齊仰望。”

(2).比喻白色物。 唐 張鷟 《遊仙窟》:“黑雲裁兩鬢,白雪分雙齒。” 宋 蘇舜欽 《次韻和師黯》:“青雲失路初心遠,白雪盈簪壯志閒。”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詩說·白雪黃雲》:“詩人喜 荊公 ‘繰成白雪桑重緑,割盡黃雲稻正青’之句,莫不極口稱誦,而不知其有斧鑿痕。竊謂雪不成繰,雲不可割,請易繰為捲,易割為收,則絲麥自見。” 元 盧摯 《沉醉東風·春情》曲:“白雪柳絮飛,紅雨桃花墜。”

(3).古琴曲名。傳為 春秋 晉 師曠 所作。 戰國 楚 宋玉 《諷賦》:“中有鳴琴焉,臣援而鼓之,為《幽蘭》、《白雪》之曲。”《淮南子·覽冥訓》:“昔者 師曠 奏《白雪》之音,而神物為之下降。”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揚《白雪》,發清角,理正聲,奏妙曲。” 唐 李白 《月夜聽盧子順彈琴》詩:“《白雪》亂縴手,《緑水》清虛心。” 清 曹寅 《冬蘭》詩:“此即希聲曲,應和《白雪》彈。”

(4).喻指高雅的詩詞。 唐 羅隱 《秋日有酬》詩:“腰間印佩黃金重,卷里詩裁白雪高。” 前蜀 韋莊 《對酒》詩:“白雪篇篇麗,清酤盞盞深。” 宋 王禹偁 《次韻和仲鹹送池秀才西遊》:“青霄路在何難到,白雪才高豈易酬。” 清 陳維崧 《沁園春·同遠公和友人贈答之作》詞:“況白雪連箱,讀之氣盡;紅牙一曲,聞者心灰。”

(5).詞調名。 宋 楊無咎 創作。雙調九十五字。《詞譜》卷二四:“《白雪》,調見《逃禪集》, 楊無咎 自製曲題,本賦雪,故即以‘白雪’名調。”

(6).道教語。指水銀。一說指唾液。 唐 呂岩 《敲爻歌》:“拔取天根並地髓,白雪黃芽自長成。” 宋 蘇軾 《辨道歌》:“離南為室坎為家,先凝白雪生黃芽。”《西遊記》第十七回:“原來是三個妖魔,席地而坐……都在那裡高談闊論。講的是立鼎安爐,摶砂鍊汞,白雪黃芽,傍門外道。”

寶地

(1) 地理、氣候等條件優越而富庶之地

柴達木盆地是塊寶地

(2) 敬稱對方所在之地

借貴方寶地一用

時風

(1).應時的風。《書·洪範》:“曰謀,時寒若;曰聖,時風若。” 晉 陸機 《遨遊出西域》詩:“逝物隨節改,時風肅且熠。”

(2).比喻良好的教化。《後漢書·文苑傳上·杜篤》:“今國家躬脩道德,吐惠含仁,湛恩沾洽,時風顯宣。”

(3).當時或當代的社會風氣。 唐 韋應物 《答故人見諭》詩:“時風重書札,物情敦貨遺。” 唐 元稹 《送林復夢赴韋令辟》詩:“野性便荒飲,時風忌酒徒。” 清 黃宗羲 《壽張奠夫八十序》:“或謂五年之中,時風眾勢,不聞有所鼓動,其故何也?”

良宵

(1).景色美好的夜晚。 唐 皇甫冉 《秋夜宿嚴維宅》詩:“世故多離別,良宵詎可逢。” 金 段克己 《中秋》之二:“良宵方喜故人共,醉語那知鄰舍驚。” 清 李漁 《奈何天·慮婚》:“良宵莫把銀釭照,最喜相逢似夢中。” 郭沫若 《長春集·游埃及雜吟之三》:“ 春申 相仿佛,煮茗話良宵。”

(2).長夜;深夜。 唐 李嶠 《餞駱四》詩之二:“甲第驅車入,良宵秉燭游。” 後蜀 顧夐 《玉樓春》詞:“鎮長獨立到黃昏,卻怕良宵頻夢見。”

(3).指元宵節的夜晚。 明 無心子 《金雀記·探春》:“千門萬戶樂新春,三五良宵月掛銀。聞道 洛陽 燈似錦,出門俱是看燈人。” 貝青喬 《咄咄吟》:“漫道 狄 家銅面具,良宵飛騎奪 崑崙 。”

何處

哪裡,什麼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明月

(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幾時有

(2) 指夜明珠

梅花

(1) 梅樹的花

(2) 〈方〉∶臘梅

(3) 梅花形的

梅花翅。——《聊齋志異·促織》

不與

不贊成

仁陷於愚,固君子之所不與也。——明·馬中錫《中山狼傳》

詩詞推薦

  • 大滌洞天留題

    李閌先宋代〕福地彎環古洞霄,古壇雲冷寶□飄。無蛟可斷泉猶怒,有虎難馴霧未消。一柱孤擎天妥帖,重巒九掩路迢遙。自憐
  • 出崖口

    乾隆清代〕甘日木蘭事大蒐,惠遐示度禮粗脩。罷圍才出峭崖口,遵路旋過野渡頭。漫戀友群歌悉率,恰欣場圃報登秋。山莊
  • 張良

    徐鈞宋代〕博浪椎揮四海驚,虎狼雖暴已無秦。興劉滅項猶餘事,豈是蕭韓行輩人。
    擬呈雷峰天和尚原文_擬呈雷峰天和尚的賞析_古詩文
  • 詠史詩細腰宮

    胡曾唐代〕楚王辛苦戰無功,國破城荒霸業空。唯有青春花上露,至今猶泣細腰宮。
    擬呈雷峰天和尚原文_擬呈雷峰天和尚的賞析_古詩文
  • 黃左丞席上作

    釋仲殊宋代〕瑞麟香暖玉芙蓉,畫蠟凝輝到曉紅。數點漏移衙仗北,一番雨滴甲樓東。夢遊黃闕鸞巢外,身臥彤幃虎帳中。報導
    擬呈雷峰天和尚原文_擬呈雷峰天和尚的賞析_古詩文
  • 喜諸公過西園二首·其一

    王漸逵明代〕飛蓋出平沙,垂紳散落霞。野人趨迓客,稚子解烹茶。高秋餘橘柚,小港近魚蝦。新釀能相繼,尊空不用賒。
  • 小孤山曉望

    孫應時宋代〕維舟小孤下,終夜風水聲。雞唱起推戶,耿耿殘月明。四望無織雲,景氣穆以清。碧山吐紅日,綠樹啼鶬鶊。茲峰
  • 慈聖光獻皇后輓辭七首

    蘇頌宋代〕亭構依然揭大椿,宮闈無復駐飈輪。清衷念切承顏日,長樂悲深奉質辰。六御驂騑開道路,五陵松柏慘風塵。周南
  • 和叔夏遊雙峰二首

    胡寅宋代〕山擁交加翠,風傳瑣碎音。想聞尊有酒,待得月穿林。真樂難陪席,蕪詞漫寫心。要須專一壑,散策每相尋。
    擬呈雷峰天和尚原文_擬呈雷峰天和尚的賞析_古詩文
  • 感山十詠雪窗

    姚勉宋代〕地爐宿松火,紙帳橫梅枝。春蟲撲蔌蔌,惟有 * 知。
  • 送贊可參議赴臨安粹三首

    郭印宋代〕紛紛稱別駕,天邑獨為榮。日月光偏近,雲霄路正平。幾年留楚峽,一旦上蓬瀛。廊廟皆知己,彈冠意氣生。
  • 依韻閻中孚職方暴雨幸涼

    梅堯臣宋代〕天津赫日欲焦拆,西北風來斗減威。太帝宮庭無暑入,大明冠佩退朝歸。泠泠冷襲琉璃簟,奕奕涼翻翡翠幃。交扇
    擬呈雷峰天和尚原文_擬呈雷峰天和尚的賞析_古詩文
  • 梅花

    鄒登龍宋代〕約臂金寒拓綺疏,搔頭玉重壓香酥。含章檐下新妝額,試啟菱花得似無。
    擬呈雷峰天和尚原文_擬呈雷峰天和尚的賞析_古詩文
  • 挽綦內翰·其一

    李正民宋代〕扈蹕來江表,同時掌掖垣。鯨波連畫鷁,鹿野對清樽。涉世行藏異,論交道義敦。遽成生死隔,回首淚潺湲。
  • 柘溪道中有感

    舒岳祥宋代〕得勢茅欺蕙,安成爵笑鴻。吾年已如此,役役又西東。
  • 江上懷沈明德

    丘遂明代〕風雪聯床夜,雲山憶別時。客情新柳解,鄉夢落梅知。天闊雁聲遠,江寒草色遲。一言我不忘,曾有更來期。
  • 旅情

    周賀唐代〕黃葉下階頻,徐徐起病身。殘秋螢出盡,獨夜雁來新。別業去千里,舊鄉空四鄰。孤舟尋幾度,又識岳陽人。
    擬呈雷峰天和尚原文_擬呈雷峰天和尚的賞析_古詩文
  • 厓門懷古·其三

    佘光裕明代〕宋室逢厓王氣終,黿鱉窟作帝王宮。江山故苑今何在,百二雄圖夕照中。
  • 哀時命

    莊忌兩漢〕哀時命之不及古人兮,夫何予生之不遘時!往者不可扳援兮,徠者不可與期。志憾恨而不逞兮,杼中情而屬詩。夜
  • 題伯時天育驃騎圖二首

    黃庭堅宋代〕明窗盤礡萬物表,寫出人間真乘黃。邂逅今身猶姓李,可非前世江都王。
擬呈雷峰天和尚原文_擬呈雷峰天和尚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