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元歌原文
生淨外合:父老車前引領。
軍兵遠送迎。
田不變農耕。
居民除夜驚。
市無人止行。
體道躬行。
吊伐虐政。
看呻吟。
轉謳歌歡笑聲。
西討又東征。
趙平齊又平合前小軍。
詩詞問答
問:朝元歌的作者是誰?答:沈采
問:朝元歌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1. 出處:六十種曲 千金記 第三十二出
參考注釋
父老
古時鄉里管理公共事務的人,多由有名望的老人擔任;亦尊稱老年人
前引
在前頭引導。 晉 陶潛 《搜神後記》卷二:“前後騎從數十人,別有青衣二人執節前引,呵殿而至。”《宋書·禮志五》:“案天文畢昴之中謂之天街,故車駕以罼罕前引。”《警世通言·計押番金鰻產禍》:“押赴市曹處斬。但見犯由前引,棍棒後隨,前街後巷,這番過後幾時回?”
軍兵
兵卒。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辨誤二》:“名營以 烏衣 ,蓋軍兵所衣之服,因此得名。” 元 關漢卿 《單刀會》第四折:“卻怎生鬧炒炒軍兵列,休把我當攔者!” 康有為 《大同書》辛部第十四章:“有軍兵則軍法尤嚴重, * 如草芥焉。”
送迎
(1).送往迎來。《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婦人送迎不出門,見兄弟不踰閾。”《史記·淮陰侯列傳》:“ 信 嘗過 樊將軍 噲 , 噲 跪拜送迎,言稱臣。” 宋 王銍 《默記》卷中:“兩州送迎,旌旗舳艦,官吏錦繡,相屬於道。” 陳毅 《泗宿道中》詩:“暢遊根據地,沿途勞送迎。”
(2).指文筆的宕開與承接。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章句》:“其控引情理,送迎際會,譬舞容廻環,而有綴兆之位;歌聲靡曼,而有抗墜之節也。”
不變
(1)
常用於詩或古文,可以意味不變的恆常性或穩定性
爾不變,余亦不變
(2)
使…不發生不合心意的改變
現在的稅額不變
(3)
使 不再改變
使一切未解決的問題…十年不變,在此期間將共同努力尋求永久的和平解決的辦法
居民
住在某一地方的人
城內居民。——《廣東軍務記》
內外居民。
遍地居民。
除夜
除夕之夜;大年三十晚上
無人
(1).沒有人才。《左傳·文公十三年》:“﹝ 士會 ﹞乃行。 繞朝 贈之以策,曰:‘子無謂 秦 無人,吾謀適不用也。’” 金 元好問 《曲阜紀行》詩之八:“吾謀未及用,勿謂 秦 無人。”
(2).沒有人;沒人在。《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秦王 屏左右,宮中虛無人。” 三國 魏 應璩 《與侍郎曹良思書》:“足下去後,甚相思想。《叔田》有無人之歌,闉闍有匪存之思,風人之作,豈虛也哉!” 宋 柳永 《斗百花》詞:“深院無人,黃昏乍拆鞦韆,空鎖滿庭花雨。”參閱《詩·鄭風·叔于田》。
體道
躬行正道。《韓非子·解老》:“夫能有其國保其身者,必且體道。” 陳奇猷 集釋:“體亦履也。” 唐 韓愈 《除崔群戶部侍郎制》:“具官 崔羣 ,體道履仁,外和內敏。” 宋 李綱 《上淵聖皇帝實封言事奏狀》:“ 道君皇帝 體道法古,應天順人,不貳不疑,傳付大器。”參見“ 履道 ”。
躬行
身體力行;親身實行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宋· 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吊伐
見“ 弔民伐罪 ”。
虐政
* 的政策法令; *
呻吟
(1) 指因痛苦而發出的聲音
無病呻吟
(2) 發出像嘆氣的聲音
風在樹梢中呻吟
謳歌
1.亦作"謳歌"。 2.歌唱。 3.歌頌。 4.頌歌。歡笑
因歡樂而產生笑聲
歡笑的人群
東征
(1).向東征伐。《詩·小雅·漸漸之石》:“武人東征,不皇朝矣。” 鄭玄 箋:“將率受王命東行而征伐。” 漢 揚雄 《甘泉賦》:“函甘棠之惠,挾東征之意。” 唐 李商隱 《隨師東》詩:“東征日調萬黃金,幾竭中原買鬭心。”
(2).東行。 漢 班昭 《東征賦》:“惟 永初 之有七兮,余隨子乎東征。” 唐 白居易 《奉和汴州令狐相公二十二韻》:“客有東征者,夷門一落帆;二年方得到,五日未為淹。”
小軍
(1).兵卒。 元 無名氏 《昊天塔》第一折:“每日輪一百個小軍,每人射我三箭,名曰百箭會。”《鏡花緣》第十一回:“市中有個小軍,也在那裡買物。”
(2).指戲劇演出中跑龍套的人。 趙樹理 《福貴》一:“村裡有自樂班, 福貴 也學會了唱戲--從小當小軍,大了唱正生,唱得很好。”原註:“小軍:跑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