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湖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前湖原文

御園之前本無湖,而今疏浚胡稱乎。

石衢之右地下隰,邇年遭潦水占諸。

衢左亦不大高衍,往來車馬愁泥塗。

因卑為澤事惟半,取右益左功倍俱。

歉歲受催兼代賑,三冬畚鍤集眾徒。

役成春水有所受,路東濘去誠坦途。

一舉三得惠不費,對揚來者鹹歡娛。

蓋聞王者無私事,有事皆應史筆書。

此非綴景漫修剔,什用播告賢與愚。

詩詞問答

問:前湖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前湖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四部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二十八

參考注釋

御園

即御苑。 唐 李紳 《憶春日曲江後許至芙蓉園》詩:“春風上苑開桃李,詔許看花入御園。” 清 厲鶚 《東城雜記·富景園》:“ 武林 城東曰 東園 者, 宋 御園也。”參見“ 御苑 ”。

之前

表示在某個時間或處所的前面

吃飯之前要洗手

而今

現在,目前

而今邁步從頭越。——毛 * 《憶秦娥·婁山關》

疏浚

疏通淤塞的河道、港口

為了船的吃水,港口仍在疏浚

右地

(1).西部地區。對“左地”而言。《漢書·陳湯傳》:“後 呼韓邪 單于身入稱臣朝見, 郅支 以為 呼韓邪 破弱降 漢 ,不能自還,即西收右地。”《晉書·呂光載記論》:“羣雄競起,班師右地。” 唐 王維 《為王常侍祭沙陀鄯國夫人文》:“居之右地,革其左衽。”

(2).特指西域。《後漢書·班超傳》:“先帝深愍邊萌嬰羅寇害,乃命將帥擊右地,破 白山 ,臨 蒲類 ,取 車師 ,城郭諸國震慴回響,遂開西域,置都護。”

(3).猶要地。 南朝 梁 沉約 《齊謳行》:“ 東秦 稱右地,川隰固夷昶。”

邇年

猶近年。《宋史·度宗紀》:“邇年近臣無謂引去以為高,勉留再三,弗近益遠,往往相尚,不知其非義也。”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科場一·貴後拜師》:“又如邇年之禮達觀者,俱耆夙名公,持鉢捧錫,備高足之列。” 清 龔煒 《巢林筆談·漕糧新弊》:“邇年糧戶米色,迥勝於前。”

潦水

雨後的積水。《墨子·非樂上》:“今王公大人,雖無造為樂器,以為事乎國家,非直掊潦水拆壤垣而為之也。” 唐 王勃 《滕王閣序》:“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 清 金人瑞 《秋雨甚田且壞》詩:“幸入聖人新世界,如何潦水壞田疇。”

大高

祖宗。一說為上帝。《淮南子·氾論訓》:“世俗言饗大高者,而彘為上牲。” 高誘 註:“大高,祖也。一曰上帝。”

往來

(1) 去和來

往來種作。——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往來視之。——唐· 柳宗元《三戒》

往來翕忽。——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往來而不絕。——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2) 交往;過從

老死不相往來。——《史記·貨殖列傳》

誠欲往來。——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3) 交往的人

往來無白丁。——唐· 劉禹錫《陋室銘》

車馬

(1).車和馬。古代陸上的主要交通工具。《詩·小雅·十月之交》:“擇有車馬,以居徂向。”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指瑕》:“夫車馬小義,而歷代莫悟。” 明 孫柚 《琴心記·王孫作醵》:“早求車馬,同行共赴。”

(2).謂馳騁遊樂。《漢書·郊祀志下》:“願明主時忘車馬之好,斥遠方之士虛語,游心帝王之術,太平庶幾可興也。” 南朝 齊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耆年闕市井之游,稚齒豐車馬之好。”

泥塗

亦作“ 泥塗 ”。亦作“ 泥途 ”。1.污泥;淤泥。《莊子·田子方》:“棄隸者,若棄泥塗,知身貴於隸也。” 宋 曾鞏 《序越州鑑湖圖》:“每歲農隙當僦人濬湖,積其泥塗,以為丘阜。”

(2).泥濘的道路。《六韜·勵軍》:“出隘塞,犯泥塗,將必先下步。” 唐 高適 《苦雨寄房四昆季》詩:“泥塗擁城郭,水潦盤丘墟。” 清 南潛 《聽雨》詩:“前宵松月疑塵夢,明日泥塗聽屐聲。” 應修人 《梅雨後第一回曉游的路上要荷、舜、彥們 * 》詩:“朝霞雖淡了曉星雖沉,露草瀼瀼的泥塗渾渾。”

(3).比喻卑下的地位。《左傳·襄公三十年》:“ 武 不才,任君之大事,以 晉國 之多虞,不能由吾子,使吾子辱在泥塗久矣, 武 之罪也。” 明 王錂 《春蕪記·訪友》:“泥途斂翮,空自望丹霄。”《紅樓夢》第九十回:“同在泥塗多受苦,不知何日向清虛!” 郭沫若 《恢復集·我看見那資本 * 》:“但一回念到我的妻兒五口,我只好還是曳尾於泥塗。”

(4).污濁。亦指視為污濁;輕賤。 宋 范仲淹 《桐廬郡嚴先生祠堂記》:“既而動星象,歸江湖,得聖人之清,泥塗軒冕,天下孰加焉?” 宋 曾敏行 《獨醒雜誌》卷六:“自謂‘銀艾非吾事’,可見其泥塗軒冕之意。”

(5).比喻災難、困苦的境地。亦指陷入災難、困苦之中。 南朝 梁 何遜 《與建安王謝秀才箋》:“州民泥塗, 何遜 死罪。”《水滸後傳》第三八回:“凡人遭逢橫禍,便當申救,使出泥塗。” 郭孝成 《民國各團體之組織》第二節:“而公亦慨然欲以慈仁怛惻之懷,拯吾數百兆困離庶民於泥塗;而登之袵席。”

見“ 泥塗 ”。

歉歲

歉年

三冬

冬季。三個冬天

不說風霜苦,三冬一草衣。——杜荀鶴《溪居叟》

年十三學書,三冬,文史足用。——《漢書·東方朔傳》

畚鍤

亦作“ 畚臿 ”。亦作“ 畚插 ”。畚,盛土器;鍤,起土器。泛指挖運泥土的用具。亦借指土建之事。《晉書·束晳傳》:“以其雲雨生於畚臿,多稌生於決泄。”《晉書·石季龍載記論》:“窮驕極侈,勞役繁興,畚鍤相尋,干戈不息。”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集·支諾皋下》:“﹝ 王哲 ﹞治第西偏。家人掘地拾得一石子,朱書其上,曰‘修此不吉’,家人揩拭轉分明,乃呈 哲 。 哲 意家人惰於畚鍤,自磨朱,深若石脈。” 宋 范仲淹 《送河東提刑張太傅》詩:“呼兵就畚插,悅使鹹忻忻。”

春水

(1).春天的河水。《三國志·吳志·諸葛瑾傳》“ 黃武 元年,遷左將軍” 裴松之 注引 晉 張勃 《吳錄》:“及春水生, 潘璋 等作水城於上流。” 唐 杜甫 《遣意》詩之一:“一徑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元 楊維楨 《雨後雲林圖》詩:“浮雲載山山欲行,橋頭雨餘春水生。”

(2).喻女子明亮的眼睛。 唐 崔珏 《有贈》詩:“兩臉夭桃從鏡發,一眸春水照人寒。”

(3).指帝王春季遊獵。《金史·輿服志下》:“其從春水之服則多鶻捕鵝,雜花卉之飾。”《續資治通鑑·宋孝宗淳熙十四年》:“朕今歲春水所過州縣,其小官多幹事,蓋朕嘗有賞擢,故皆勉力。”

有所

有所,無所類同。有:存在。無:沒有,不存在。所:此為代詞。 

例句:

戰國·楚·屈原《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列子》:子貢倦於學,告仲尼曰:"願有所息。"仲尼曰:"生無所息!" 

坦途

平坦的路,多用於比喻

攀登科學高峰,既無捷徑,又無坦途

一舉

一次行動

一舉殲滅來犯之敵

對揚

亦作“ 對敭 ”。 1.古代常語,屢見於金文。凡臣受君賜時多用之,兼有答謝、頌揚之意。《書·說命下》:“敢對揚天子之休命。” 孔 傳:“對,答也。答受美命而稱揚之。”《詩·大雅·江漢》:“ 虎 拜稽首,對揚王休,作 召公 考,天子萬壽。” 朱熹 集傳:“言 穆公 既受賜,遂答稱天子之美命,作 康公 之廟器,而勒策王命之辭以考其成,且祝天子以萬壽也。”

(2).轉為偏義,謂答謝,報答。 漢 蔡邕 《司空文烈侯楊公碑》:“虔恭夙夜,不敢荒寧,用對揚天子丕顯休命。”《舊唐書·忠義傳上·王義方》:“不能盡忠竭節,對敭王休,策蹇勱駑,祇奉皇眷。”

(3). 唐 宋 以來為官吏除授後謝恩的一種儀式。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錄》卷中:“吏部流內銓,每除官,皆雲權判。正衙謝,復正謝前殿,引選人謝辭。繇 唐 以來,謂之對揚。”

(4).猶比美。 南朝 梁 鍾嶸 《詩品》卷中:“﹝ 魏文帝 ﹞所計百許篇,率皆鄙質如偶語。惟‘西北有高樓’十餘首,殊美贍可玩,始見其工矣。不然,何以銓衡群彥,對揚厥弟者耶?”

(5).面君奏對。《魏書·儒林傳序》:“州舉茂異,郡貢孝廉,對揚王庭,每年逾眾。” 唐 杜甫 《贈李十八秘書別三十韻》:“對敭撫士卒,乾沒費倉儲。” 仇兆鰲 注引 朱鶴齡 曰:“其奏對君前,當以師老財匱為言。”《資治通鑑·陳宣帝太建八年》:“平生言論,無所不道,今者對揚,何得乃爾反覆?” 胡三省 註:“對揚,本於 傅説 、 召虎 。對,答也;揚,稱也。後人遂以面對敷奏為對揚。”

(6).答問。《<孝經>序》 邢昺 疏引 劉炫 《述義》:“ 炫 謂 孔子 自作《孝經》……假 曾子 之言,以為對揚之體,非 曾子 實有問也。”

來者

(1) 將來的事或人

來者猶可追

使來者讀之。——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2) 前來的人或物

來者不拒

歡娛

歡欣娛樂

王者

(1).帝王,天子。《公羊傳·成公元年》:“然則曷為不言 晉 敗之?王者無敵,莫敢當也。”《史記·伯夷列傳》:“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統,傳天下若斯之難也。” 唐 張說 《奉和千秋節宴應制》:“五德生王者,千齡啟聖心。” 清 凌揚藻 《蠡勺編·僣立楚齊策文》:“職在牧民,廼知王者為通器。”

(2).指同類中之特出而無與倫比者。 宋 歐陽修 《漁家傲》詞:“顏色清新香脫灑。堪長價,牡丹怎得稱王者!”

(3).錢的別稱。 唐 李冗 《獨異志》卷中:“ 唐 富人 王元寳 , 玄宗 問其家財多少?曰:‘臣請以一縑繫陛下南山一樹,南山樹盡,臣縑未窮。’時人謂錢為‘王者’,以有‘元寳’字也。”

謂以王道治天下之君主。《論語·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 邢昺 疏:“言如有受天命而王天下者,必三十年仁政乃成也。” 宋 蘇轍 《新論中》:“當 戰國 之強,諸侯無道,然 孟子 亦以為有王者起。”

私事

(1) 私人的事情

私事總不能擺在公事前邊

(2) 隱私的事

我沒有見不得人的私事

有事

(1) 惹事;出現變故

家裡有事了

(2) 有工作乾

他有事幹了,能自立了

(3) 憂愁或顧慮

他心裡有事,看上去不大高興

(4) 忙,不閒

我現在有事,不能陪你出去

(5) 指軍事,即用兵

季氏將有事於 顓臾。——《論語·季氏》

史筆

(1).歷史記載的代稱。指史冊。 三國 魏 曹植 《求自試表》:“使名掛史筆,事列朝榮,雖身分 蜀 境,首懸 吳 闕,猶生之年也。” 宋 王禹偁 《鄭善果非正人論》:“史臣謂 鄭善果 幼事賢母,長為正人。予以 善果 行事驗之,見史筆之失。” 清 昭槤 《嘯亭續錄·古史筆多緣飾》:“古今所謂忠臣孝子,皆未足深信,乃史筆之緣飾,欲為後代美談耳。”

(2).指修史之筆。《晉書·文苑傳·曹毗》:“既登 東觀 染史筆,又據太學理儒功。” 明 宋濂 《吳公行狀》:“他時執史筆者,尚有考於斯焉。”

(3).指執史筆之人,史官。 唐 韓愈 《石君墓志銘》:“故相國 鄭公 餘慶 ,留守 東都 ,上言 洪 可付史筆。”

(4).史家記敘史實的筆法。 唐 岑參 《佐郡思舊遊》詩:“史筆眾推直,諫書人莫窺。”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史書佔畢一》:“余謂 劉 有史學,無史筆。” 孫犁 《澹定集·與友人論傳記》:“史筆和文學之筆,應該分別開。”

修剔

修整,把不合用的剔除。 葉聖陶 《皮包》:“‘哪止五百塊’, 丁書記 說,同時修剔他的筆毛。”

播告

布告,遍告。《書·盤庚上》:“王播告之修,不匿厥指。” 孔 傳:“王布告人以所修之政,不匿其指。” 宋 曾鞏 《辭中書舍人狀》:“竊以 唐 虞 三代之君興造政事,爵德 * 之際,所以播告天下,訓齊百工,必有詔號令命之文,達其施為建立之意。”《元典章·詔令一·上尊號詔》:“屬茲大慶,宜布寬條,茲用播告中外,凡爾有眾,自今以始,各務維新。” 清 曾國藩 《送江小帆同年視學湖北序》:“當以某經試士,能背誦否,某史試士,能言否。其為我播告偏隅,鹹使知之。”

詩詞推薦

前湖原文_前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