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霜見東吳誠上人原文
我尋流水行,忽入霜華谷。
山陰見幽人,目帶湖山綠。
語溫1~1如1一1春風,韻秀自拔俗。
暗驚枯木堂,棲此一枝玉。
遙知夜窗深,雪響亂脩竹。
寶書掩殘紅,佳眠正清熟。
逸想在西興,清夢不容逐。
覺來念行處,小詩欲收錄。
詩成寫烏絲,銀鉤奪人目。
棐幾著牙籤,興來還自讀。
詩詞問答
問:石霜見東吳誠上人的作者是誰?答:釋德洪
問:石霜見東吳誠上人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釋德洪的名句有哪些?答:釋德洪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五部
2. 武林本作身
參考注釋
水行
(1).水上航行。《莊子·天運》:“夫水行莫如用舟,而陸行莫如用車。”《史記·夏本紀》:“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晉書·傅玄傳》:“大將軍 苟晞 表請遷都,使 祗 出詣 河陰 ,修理舟檝,為水行之備。”
(2).謂游水。《新五代史·吳越世家·錢鏐》:“水軍卒 司馬福 多智而善水行。” 清 黃鷟來 《雜詩》:“水行剸蛟龍,陸出截虎兕。”
(3).水流動。《易·說卦》“為溝瀆” 唐 孔穎達 疏:“取其水行無所不通也。” 唐 韓偓 《秋村》詩:“空坡路細見騎過,遠田人近聞水行。”
(4).即水德。《南齊書·高帝紀下》:“豈其天厭水行,固已人希木德。歸功與能,事極乎此。”參見“ 水德 ”。
霜華
見“ 霜花 ”。
山陰
山坡背陰的一面;山的北側
幽人
(1).幽隱之人;隱士。《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孔穎達 疏:“幽人貞吉者,既無險難,故在幽隱之人守正得吉。”《後漢書·逸民傳序》:“ 光武 側席幽人,求之若不及。” 清 顧炎武 《與胡處士庭訪北齊碑》詩:“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巖戶。”
(2).指幽居之士。 宋 蘇軾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詩:“幽人無事不出門,偶逐東風轉良夜。”
湖山
(1).湖水與山巒。 唐 元稹 《酬鄭從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詩:“湖山四面爭氣色,曠望不與人間同。” 唐 杜牧 《江樓晚望》詩:“湖山翠欲結蒙籠,汗漫誰游夕照中。” 宋 曾鞏 《歸老橋記》:“雖欲遺章綬之榮,從湖山之樂,余知未能遂其好也。” 元 趙孟頫 《錢塘懷古》詩:“湖山靡靡今猶在,江水悠悠只自流。” 林之夏 《生日同泛西湖》詩之一:“ 林逋 、 蘇軾 俱名世,指點湖山感慨深。”
(2).特指用太湖石堆迭成的假山。 明 湯顯祖 《牡丹亭·寫真》:“倚湖山夢繞,對垂楊風裊。”
春風
(1) 春天的風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杜牧《贈別》
(2) 比喻和悅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長環境
拔俗
超出凡俗;超越流俗。《後漢書·仲長統傳》:“至人能變,達士拔俗。” 南朝 齊 孔稚珪 《北山移文》:“耿介拔俗之標,蕭灑出塵之想。” 唐 李白 《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詩:“ 裴公 有仙標,拔俗數千丈。” 宋 王禹偁 《為史館李相公讓官表》:“伏念臣才非拔俗,世乏顯官,爰自策名,適逢昌運。” 清 沉初 《西清筆記·紀文獻》:“ 裘文達 尚書,書法自成一家,其瀟灑拔俗之致,似不食人間煙火者。”
枯木堂
和尚參禪打坐處。因如枯木寂然不動,故稱。源於 唐 末 石霜 禪師。見 宋 贊寧 等《宋高僧傳》卷十二。 元 關漢卿 《普天樂·崔張十六事》曲:“梵王宮月輪高,枯木堂香菸罩。”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也不要香積廚,枯木堂。”參見“ 枯木眾 ”。
一枝
(1).一根枝杈。《莊子·逍遙遊》:“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 晉 張華 《鷦鷯賦》:“其居易容,其求易給,巢林不過一枝,每食不過數粒。”後用以比喻棲身之地。 唐 杜甫 《宿府》詩:“已忍伶俜十年事,強移棲息一枝安。” 宋 曾鞏 《次道子中書問歸期》:“一枝數粒身安穩,不羨雲鵬九萬飛。” 清 方文 《廬山·玉簾泉》詩:“小樓暖可居,他日借一枝。”
(2).一支。一根。用於細長的東西。《兒女英雄傳》第十一回:“等到望見過往的客商到了,一枝響箭便算個號令,大家纔不約而同的下山。” 老舍 《趙子曰》第二:“主席的虎項微俯,拿了一枝香菸。”
(3).一支。一個支派。《景德傳燈錄·元安禪師》:“ 石頭 一枝,看看師滅矣。” 宋 秦觀 《次韻邢敦夫秋懷》之二:“暮有二客至,俱以能禪聞。一枝 惠林 出,一派 智海 分。” 清 鄭燮 《范縣署中寄舍弟墨》:“剎院寺祖墳,是東門一枝大家公共的,我因葬父母無地,遂葬其傍。”
(4).一支。猶言一隊。《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正遇著 范 賊一枝游兵,劫奪行李財帛,將人口追得三零四散。”《東周列國志》第六回:“臣當引一枝兵,為 蔡 鄉導。”
遙知
謂在遠處知曉情況。 唐 王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宋 王安石 《梅花》詩:“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金 元好問 《汴禪師自斷普照石為斫以詩見餉為和》之一:“遙知玉音在,洗耳俟研磨。”
脩竹
高高的竹子。 漢 枚乘 《梁王菟園賦》:“脩竹檀欒夾池水,旋菟園,並馳道。” 金 曹之謙 《感寓》詩:“高林夾金井,脩竹連清池。” 清 厲鶚 《東城雜記·皋園》:“脩竹一林,平山一簣,蒹葭楊柳,罨岸被涯。”
寶書
(1).指 周 代的官修的史書。《公羊傳經傳解詁·隱公第一》 唐 徐彥 疏:“昔 孔子 受端門之命,制《春秋》之義,使 子夏 等十四人求 周 史記,得百二十國寶書…… 周 史而言寶書者,寶者保也,以其可世世傳保以為戒,故云寶書。”
(2).泛指珍貴的書籍。 唐 李白 《猛虎行》:“寶書長劍掛高閣,金鞍駿馬散故人。” 宋 黃庭堅 《雙井茶送子瞻》詩:“人間風月不到處,天上王堂森寶書。”
(3).用為謔稱。 魯迅 《且介亭雜文·買<國小大全>記》:“對於這類寶書,卻從不敢作非分之想。”
(4).指佛教經典。 南朝 梁 江淹 《休上人怨別》詩:“寶書為君掩,瑤琴詎能開。” 唐 劉禹錫 《送深法師游南嶽》詩:“飛錫無定所,寶書留舊房。” 宋 蘇軾 《宿圓通禪院》詩:“袖裡寶書猶未出,夢中飛蓋已先傳。”
(5).皇帝的璽書。《新唐書·車服志》:“ 天寶 初,改璽書為寶書。”《新唐書·李棲筠傳》:“軍國大事以寶書易墨詔。”
(6).珍貴的書信或書法。 唐 溫庭筠 《春日》詩:“寶書無寄處,香轂有來期。” 元 張翥 《題李早女真三馬扇頭》詩:“寶書玉軸充內府,時以 李早 當 龍眠 。”
殘紅
凋殘的花;落花。 唐 王建 《宮詞》之九十:“樹頭樹底覓殘紅,一片西飛一片東。” 宋 李清照 《怨王孫》詞:“門外誰掃殘紅?夜來風。”《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杏花過雨。漸殘紅零落,胭脂顏色。” 郭沫若 《瓶》詩之十六:“風過一片殘紅,把孤墳化成了花冢。”
清熟
謂睡眠安穩沉酣。 宋 陸游 《夜行至平羌憩大悲院》詩:“下馬憇村寺,頽然睡清熟。”
逸想
超塵出世的思想。 晉 陶潛 《和胡西曹示顧賊曹》:“逸想不可淹,猖狂獨長悲。” 宋 蘇軾 《洞庭春色賦》:“宜賢王之達觀,寄逸想於人寰。” 郁達夫 《碧浪湖的秋夜》三:“間或笑語停時,則一支柔櫓的清音,和湖魚躍水的響聲,聽了又會使人生出遠離塵世的逸想來。”
西興
渡口名。在 浙江省 蕭山市 西北。本名 固陵 ,相傳 春秋 時 越 范蠡 於此築城。 六朝 時為 西陵戍 , 五代 吳越 改名“西興”。 宋 蘇軾 《望海樓晚景》詩之三:“江上秋風晚來急,為傳鐘鼓到 西興 。”
清夢
猶美夢。 宋 陸游 《枕上述夢》詩:“江湖送老一漁舟,清夢猶成塞上游。” 宋 文天祥 《覽鏡見須髯消落為之流涕》詩:“青山是我安魂處,清夢時時賦大刀。”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梅女》:“妾少解按摩之術,願盡技能,以侑清夢。” 劉大白 《五一運動歌》:“五一運動,醒來啊! * 人的清夢!”
不容
(1)
不許;不讓
不容置疑(不容許有什麼懷疑)
(2)
不容許存在;不接納(為世所不客)
行處
(1).隨處;到處。 唐 杜甫 《曲江》詩之二:“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元 湯式 《賞花時·戲賀友人新娶》套曲:“翠袖分香行處有,綵筆生花夢境熟。” 清 孫枝蔚 《雨》詩:“浮生憐物態,行處觸長吟。”
(2).走過的地方。 前蜀 韋莊 《嘆落花》詩:“ 西子 去時遺笑靨, 謝娥 行處落金鈿。”
小詩
短詩。 唐 杜甫 《存歿口號》詩之一:“ 席謙 不見近彈棋, 畢曜 仍傳舊小詩。” 明 胡應麟 《詩藪·遺逸下》:“ 陳思 《煮豆》,雖七步而成,第小詩耳,不足盡所長也。” 魯迅 《南腔北調集·為了忘卻的記念》:“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
收錄
(1) 編輯採用
這篇文章已收錄在這部短篇小說選中
(2) 收納任用
收錄職員
(3) 指收音和錄音
收錄新聞廣播
烏絲
(1).黑絲。《南史·梁豫章王綜傳》:“ 綜 後在 徐州 ……常陰服微行,著烏絲布帽。”
(2).即烏絲欄。 唐 羅隱 《謝江都鄭長官啟》:“保持所切,已高黃絹之名;傳寫可知,旋長烏絲之價。” 宋 梅堯臣 《韓玉汝遺澄心紙二軸》詩:“君家兄弟意,將此比烏絲。” 元 周德清 《蟾宮曲·送客之武昌》曲:“笑把霜毫,滿寫烏絲。” 清 吳偉業 《題鴛湖閨詠》:“ 石州 螺黛點新粧,小拂烏絲字幾行。”參見“ 烏絲欄 ”。
銀鉤
亦作“ 銀鉤 ”。 1.銀質或銀色的鉤子。《晉書·索靖傳》:“蓋草書之為狀也,婉若銀鉤,飄若驚鸞。” 南朝 梁 劉孝威 《釣竿篇》:“金轄茱萸網,銀鉤翡翠竿。” 唐 駱賓王 《上吏部侍郎帝京篇》:“俠客珠彈垂楊道,倡婦銀鉤採桑路。”《宋史·樂志十五》:“翠簾人靜月光浮,但半捲銀鉤。”
(2).一種銀質的婦女飾物。 唐 徐堅 《棹歌行》:“櫂女飾銀鉤,新妝下翠樓。”
(3).比喻遒媚剛勁的書法。 唐 杜甫 《陳拾遺故宅》詩:“到今素壁滑,灑翰銀鉤連。” 元 張遜 《水調歌頭·宴顧仲瑛金粟影亭賦桂》詞:“把鸞箋,裁繡句,寫銀鉤。” 清 蔣士銓 《臨川夢·想夢》:“他一不合銀鉤寫,錦字松煙。”
(4).比喻彎月。 宋 李彌遜 《游梅坡席上雜酬》之二:“竹籬茅屋傾樽酒,坐看銀鉤上晚川。”
奪人
(1).猶損人。《初刻拍案驚奇》卷四:“某官性詭譎好名,專一暗地坑人奪人。”
(2).猶動人。 胡采 《<在和平的日子裡>序》:“他的作品,自始至終洋溢著一種奪人的力量。”
棐幾
用棐木做的幾桌。亦泛指幾桌。《晉書·王羲之傳》:“嘗詣門生家,見棐幾滑浄,因書之,真草相半。” 宋 陸游 《初夏》詩:“細煅詩聯憑棐幾,靜思棋劫對楸枰。” 元 揭傒斯 《和傅與礪近日》之一:“棐幾看雲憑,衡門罷月關。”
牙籤
(1)
(2) 飯後用以剔牙的細尖木籤
(3) 用象牙製成的圖書標籤
牙籤萬軸(形容藏書很多)
(4) 借指書籍畫卷
架上牙籤堆滿,案頭筆墨縱橫。——《畫圖緣》
來還
歸來;回來。《史記·陳杞世家》:“﹝ 楚莊王 ﹞已誅 徵舒 ( 夏徵舒 ),因縣 陳 而有之,羣臣畢賀。 申叔時 使於 齊 來還,獨不賀。” 唐 元稹 《酬樂天待漏入閣見贈》詩:“謫仙名籍在,何不重來還?”《宋史·樂志十一》:“南溟浮天,旁通百蠻,風檣迅疾,琛舶來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