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作過商翁墓·其四原文
蒼頭已作歸來曲,不信全生庾氏碑。
疑有史官爭立傳,終無嗣子與聞詩。
後房已閉千金妓,私廟空收五采旗。
聞說詔書優贈典,孤魂應結九泉悲。
詩詞問答
問:復作過商翁墓·其四的作者是誰?答:沈遼
問:復作過商翁墓·其四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復作過商翁墓·其四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支韻
參考注釋
蒼頭
(1).指以青巾裹頭的軍隊。《戰國策·魏策一》:“今竊聞大王之卒,武力二十餘萬,蒼頭二千萬。”《史記·項羽本紀》:“少年欲立 嬰 便為王,異軍蒼頭特起。” 裴駰 集解引 應劭 曰:“蒼頭特起,言與眾異也。蒼頭,謂士卒皁巾,若赤眉、青領,以相別也。” 清 趙翼 《擬老杜諸將》詩:“萑苻未掃一年遲,特起蒼頭又幾支。”
(2).指奴僕。《漢書·鮑宣傳》:“使奴從賓客漿酒霍肉,蒼頭廬兒皆用致富。” 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 漢 名奴為蒼頭,非純黑,以別於良人也。” 前蜀 貫休 《少年行》:“卻捉蒼頭奴,玉鞭打一百。”《老殘遊記》第九回:“話言未了,蒼頭送上茶來。”
(3).言頭髮斑白。指年老的人。 唐 王維 《送高判官從軍赴河西序》:“蒼頭老將,持 漢 節以臨戎;白面書生,坐胡床而破賊。”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王六郎》:“蒼頭稚子畢集,祖送出村。”
歸來
返回原來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宋· 張俞《蠶婦》
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唐· 杜甫《兵車行》
不信
(1).不相信。《書·湯誓》:“爾無不信,朕不食言。” 孔穎達 疏:“汝無得不信我語。” 宋 曾鞏 《南湖行》之一:“生長江湖樂卑濕,不信中州天氣和。” 元 關漢卿 《救風塵》第二折:“不信好人言,必有悽惶事。”
(2).不誠實;不信實。《詩·小雅·蒼伯》:“慎爾言也,謂爾不信。”《史記·穰侯列傳》:“夫 三晉 之相與也, 秦 之深讎也。百相背也,百相欺也,不為不信,不為無行。”
(3).猶言難道。《水滸傳》第六回:“胡説!這等一個大去處,不信沒齋糧?”
全生
(1).謂六欲皆得其所宜。《管子·立政》:“然則禮義廉恥不立,人居無以自守也。全生之説勝,則廉恥不立。”《呂氏春秋·貴生》:“ 子華子 曰:‘全生為上,虧生次之,死次之,迫生為下。’” 陳奇猷 校釋:“子華子以為‘生’之至上者為六欲皆得其宜之‘全生’。”
(2).保全天性,順其自然。也指保全天性之道。《莊子·養生主》:“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唐 元結 《喻舊部曲》詩:“勸汝學全生,隨我畬 退谷 。” 胡適 《讀<呂氏春秋>一》:“全生要在適性,全性即是全生。”
(3).保全生命。 唐 盧綸 《代員將軍罷戰後歸舊里贈朔北故人》詩:“結髮事疆埸,全生俱到鄉。” 宋 梅堯臣 《故原有戰卒死而復甦來說當時事》詩:“縱橫屍暴積,萬殞少全生。”
史官
被任命撰寫一個國家、集團或機構的歷史或系統地記載它們的人;也指古代朝廷中負責整理編纂前朝史料史書和蒐集記錄本朝史實的官員
爭立
爭奪王位。《史記·穰侯列傳》:“ 武王 卒,諸弟爭立,唯 魏冄 力為能立 昭王 。”
嗣子
(1).帝王或諸侯的承嗣子(多為嫡長子)。《左傳·哀公二十年》:“ 趙孟 曰:‘ 黃池 之役,先主與 吳王 有質,曰:“好惡同之。”今 越 圍 吳 ,嗣子不廢舊業而敵之。’” 杜預 註:“嗣子, 襄子 自謂。”《史記·五帝本紀》:“ 堯 曰:‘誰可順此事?’ 放齊 曰:‘嗣子 丹朱 開明。’ 堯 曰:‘吁!頑凶,不用。’”《漢書·高后紀》:“今欲差次列侯功以定朝位,臧於高廟,世世勿絶,嗣子各襲其功位。” 清 侯方域 《雲起樓記》:“ 昭烈 謂 諸葛亮 曰:‘嗣子如不可輔,君自取之。’”
(2).舊時稱嫡長子。 唐 韓愈 《唐故檢校尚書左僕射右龍武軍統軍劉公墓志銘》:“子四人:嗣子光祿主簿 縱 ,學於 樊宗師 ,士大夫多稱之;長子 元一 ……次子 景陽 、 景長 ,皆舉進士。” 清 王應奎 《柳南隨筆·嗣子》:“又﹝ 昌黎 ﹞《節度使李公墓誌銘》云:公有四子,長曰 元孫 ,次曰 元質 ,曰 元立 ,曰 元本 。 元立 、 元本 皆 崔氏 出。‘葬得日,嗣子 元立 與其昆弟四人請銘於 韓氏 。’ 昌黎 所謂嗣子,與《漢書》正同,皆所謂嫡長子也。蓋庶出之子,雖年長於嫡出,而不得為嗣子。”
(3).舊時無子者以近支兄弟或他人之子為後嗣,亦稱“ 嗣子 ”。參閱《清會典事例·戶口·旗人撫養嗣子》。
與聞
參與並知道
後房
(1).後面的房屋。舊多指姬妾住處。《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前堂羅鐘鼓,立曲旃,後房婦女以百數。”《梁書·夏侯夔傳》:“性奢豪,後房伎妾曳羅縠飾金翠者亦有百數。”
(2).姬妾的代稱。《晉書·石崇傳》:“財產豐積,室宇宏麗。後房百數,皆曳紈繡,珥金翠。” 宋 郭彖 《睽車志》卷五:“有鬻冠珥者,過其後門,見數婦人,各買冠珥以入,鬻者意 李 之後房,待其取直。”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一》:“婦憚死失身,已充盜後房。”
千金
(1) 一千斤金子
(2) 女兒。用於稱他人的女兒,有尊貴之意
(3) 指很多錢,形容富貴
私廟
(1).猶家廟。 南朝 陳 徐陵 《為梁貞陽侯答王太尉書》:“蒸嘗不絶於私廟,子弟得嗣於南藩者, 後主 之惠也。”《類說》卷四一引 宋 錢易 《南部新書》:“ 大曆 八年,虎入 元載 私廟。”
(2).私人所建的廟宇。 許地山 《解放者》:“ 大悲院 原是鎮外一所私廟,不過好些年沒有和尚。”
五采
即“五色”
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史記·項羽本紀》
須臾成五采。——清· 姚鼐《登泰山記》
聞說
猶聽說。 唐 孟浩然 《洛中訪袁拾遺不遇》詩:“聞説梅花早,何如北地春?”《水滸傳》第二三回:“江湖上多聞説 武二郎 名字,不期今日卻在這裡相會。” 清 吳偉業 《聞台州警》詩之一:“聞説 天台 踰萬丈,可容長嘯碧峯頭?”
詔書
皇帝布告臣民的文書
衣帶詔書
贈典
古代朝廷推恩重臣,把官爵授給官員已死父母及祖先的典禮。封(存者稱封)贈之制,起於 晉 宋 ,至 唐 始備。所贈官爵品位以及受贈的輩份歷代不同,漸後漸優。 唐 元稹 《贈田弘正母鄭氏等》:“迺詔有司,深惟贈典。” 元 黃溍 《<族譜圖>序》:“逮我高祖,乃以子貴,累膺贈典。” 清 方文 《大明湖歌》:“聖朝褒忠務覈實,公膺贈典良非誣。”參閱 宋 洪邁 《容齋四筆·宰相贈本生父母官》、 清 趙翼 《陔餘叢考·封贈》。
孤魂
孤獨無依的魂靈。 漢 張衡 《思玄賦》:“猶火正之無懷兮,託山阪以孤魂。” 唐 韓愈 《祭石君文》:“客葬 秦 原,孤魂誰附?”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中元節》:“設大會,焚錢山,祭軍陣亡歿,設孤魂之道塲。” 明 范受益 王錂 《尋親記·報捷》:“中途放他逃得命,都道他果作孤魂。” 聞一多 《孤雁》詩:“可憐的孤魂啊!更不須向天回首了。”
九泉
比喻地下最深處;黃泉
冥冥九泉室,漫漫長夜台。——阮瑀《七哀》
居九泉之下。——清· 林覺民《與妻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