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海寺·其四原文
佛殿邊傍別一區,三間精舍坐斯須。
二難前後曾圖景,誰識都成舊跡乎。
詩詞問答
問:鎮海寺·其四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鎮海寺·其四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鎮海寺·其四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虞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二十二
2. 丙寅經鎮海寺命張若靄寫雪景庚午復命其弟若澄寫之今皆成陳跡矣
參考注釋
佛殿
寺院供奉佛像的大殿。 唐 張讀 《宣室志》卷二:“ 豐樂里 開業寺 有神人足跡甚長,自寺外門至佛殿。”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 紅娘 ,俺去佛殿上耍去來。”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范祠鳥》:“ 長白山 醴泉寺 ,即 范文正公 讀書處,祠在佛殿東偏。” 鄭振鐸 《西行書簡·雲崗》:“第一窟通稱為大佛殿。”
邊傍
(1).猶旁邊。《敦煌變文集·董永變文》:“三個女人同作伴,奔波直至水邊傍。” 元 李壽卿 《伍員 * 》第四折:“又見他腹中飢餓,權避在蘆葦邊傍。” 明 馮夢龍 《萬事足·醉筆遣神》:“判官你在邊傍站立,是我 陳相公 到來,也該稟説一聲。”
(2).邊緣。 明 馮夢龍 《萬事足·塗畫生嗔》:“情知是你兩公郎,與侍兒不犯邊傍。”
一區
(1).一個區域。《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國外如 赤縣神州 者九,乃所謂九州也。於是有裨海環之,人民禽獸莫能相通者,如一區中者乃為一州。” 三國 魏 嵇康 《答釋難宅無吉凶攝生論》:“足下將謂吾與 墨 不殊,今不辭同有鬼,但不偏守一區,明所當然,使人鬼同謀,幽明並濟,亦所以求衷,所以為異耳。”《朱子語類》卷五三:“人君國都如井田樣,畫為九區,面朝背市,左祖右社,中間一區則君之宮室。”
(2).表數量。指一塊田地。 漢 劉向 《說苑·反質》:“ 衛 有五大夫,俱負缶而入井灌韭,終日一區。” 元 劉因 《新晴》詩:“埋盆欲學魚千里,試地先栽芋一區。” 清 鈕琇 《觚賸·杜曲精舍》:“買田一區、屋數楹於 杜曲 。”
(3).表數量。指一所宅院。《後漢書·劉盆子傳》:“賜宅人一區,田二頃。” 宋 陳師道 《徐氏閒軒》詩:“君寧平世經三釜,我亦東原有一區。” 元 馬致遠 《岳陽樓》第一折:“恰行過一區道院,幾處齋堂。”
(4).一類;一團。 晉 張華 《鷦鷯賦》:“陰陽陶蒸,萬品一區。” 宋 胡宏 《鬍子知言·疑義》:“今以天理人慾,混為一區,恐未允當。”
精舍
(1) 講學的處所;收齋
(2) 僧道居住或說法布道的處所
(3) 指心,古人認為心是精神所居之處
斯須
一會兒的功夫,片刻
斯須就斃
且停斯須
二難
(1).兩件難事。《左傳·襄公十年》:“ 子產 曰:‘眾怒難犯,專欲難成,合二難以安國,危之道也。’” 唐太宗 《執契靜三邊》詩:“衣宵寢二難,食旰餐三懼。”
(2).謂兄弟皆佳,難分高低。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德行》:“﹝ 陳羣 與 陳忠 ﹞各論其父功德,爭之不能決,咨於 太丘 。 太丘 曰:‘ 元方 難為兄, 季方 難為弟。’” 唐 包何 《和苗員外寓直中書》詩:“朝列稱多士,君家有二難。”《水滸傳》第四九回:“手執蓮花鐵钂,腰懸蒲葉尖刀,豹皮裙子虎筋絛, 解氏 二難年少。” 明 謝讜 《四喜記·紫禁明揚》:“戰捷南宮羨二難,明朝挾藝上金鸞。”參見“ 難兄難弟 ”。
(3).指賢主嘉賓。因二者難以並得,故稱。 唐 王勃 《滕王閣詩序》:“四美具,二難並。窮睇盼於中天,極娛游於暇日。” 明 王世貞 《鳴鳳記·花樓春宴》:“四美二難真際會,九棘三槐盡我儔。”
前後
(1) 早於或遲於某一特定時間的一段時期
冬之望日前後。——清· 林覺民《與妻書》
春節前後
(2) 大約在特定的時間
在1969年前後
(3) 指時間上從開始到結束
全場演出前後用了兩小時
(4) 總共
她前後來過四次
(5) 某一地點的前面和後面
宅院前後都已綠化
(6) 正面和背面
前後受敵
圖景
畫面上的景物。比喻理想中的景況
農民革命的圖景
舊跡
(1) 指過去發生的事情
(2) 古蹟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有雲草不死,無風松自吟裴說《華山上方》
- 眼明小閣浮煙翠,齒冷新詩嚼雪風
- 禮成伊何,天地同節
- 當為掃中庭,柏子香一炷鄭剛中《招潘文虎》
- 館定訪我友,醉我軟腳醪趙文《早禾田》
- 會得國清才子貴,不會家富小兒嬌釋景元《頌古四首》
- 此風應小住,明日便相思
- 官曆春猶淺。翁卷《句》
- 緣江八郡爾,雜用顧何失陳造《錢弊》
- 澄明愛水物,臨泛何容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