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寺行宮疊舊作韻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桃花寺行宮疊舊作韻原文

策馬過薊州,一鞭朝日殷。

風物才和盎,未識春色便。

行行上崇椒,離宮陽巘間。

卻見吐緋英,依依拂雕鞍。

含笑乍迎人,迤邐磴道連。

作友有松柏,纏根無苻萑。

似爾得所矣,報我覆信焉。

憶我前歲春,題詩詠玉田。

芳遲怨女夷,武陵空手旋。

今來時向榮,更囑莫復然。

試看靜者久,因悟謝生鮮。

點筆畫景湊,命侶禽音宣。

即事感今昔,泯念齊枯妍。

靈磬天風吹,重新吃飯禪。

詩詞問答

問:桃花寺行宮疊舊作韻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桃花寺行宮疊舊作韻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七部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三十八

參考注釋

策馬

用馬刺抽打馬

朝日

朝(zhāo ㄓㄠ)日:早晨初升的太陽。《藝文類聚》卷十八引 漢 蔡邕 《協初賦》:“面若明月,輝似朝日。” 南朝 齊 謝朓 《始出尚書省》詩:“紛虹亂朝日,濁 河 穢清 濟 。” 宋 王安石 《酴醾金沙二花合發》詩:“碧合晚雲霞上起,紅爭朝日雪邊流。” 瞿秋白 《餓鄉紀程》六:“遠望一角海岸,白沙青浪映著朝日,雲煙繚繞,好似擁出一片 亞洲 大陸的朝氣。”

朝(cháo ㄔㄠˊ)日:1.古代帝王祭日之禮。《周禮·天官·掌次》:“朝日,祀五帝,則張大次小次,設重帟重案。” 鄭玄 註:“朝日,春分拜日於東門之外。”《漢書·郊祀志上》:“十一月辛巳朔旦冬至,昒爽,天子始郊拜 泰一 ,朝朝日,夕夕月,則揖。” 顏師古 註:“以朝旦拜日為朝。”《資治通鑑·漢武帝元鼎五年》:“朝朝日。” 胡三省 註:“朝朝,下直遙翻。”《清史稿·世祖紀二》:“二月癸亥,朝日於東郊。”

2.帝王坐朝聽政之日。《戰國策·齊策六》:“王至朝日,宜召 田單 而揖之於庭,口勞之。”《漢書·於定國傳》:“上於是數以朝日引見丞相、御史,入受詔,條責以職事。” 顏師古 註:“五日一聽朝,故云朝日也。”

風物

風景和物品。喻指大氣候

風物長宜放眼量

春色

(1) 春天的景色

(2) 指臉上的喜色

行行

(1).不停地前行。《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宋 張孝祥 《鷓鴣天》詞:“行行又入笙歌里,人在珠簾第幾重?” 陳毅 《赴延安留別華中諸同志》詩:“行行過 太行 ,迢迢赴 延安 。”

(2).指情況進展或時序運行。 晉 陶潛 《飲酒》詩之十六:“行行向不惑,淹留遂無成。” 逯欽立 註:“行行,漸漸。” 唐 王建 《行見月》詩:“月初生,居人見月一月行。行行一年十二月,強半馬上看盈缺。”

(3).猶言走一走。《西遊記》第五二回:“ 老君 笑道:‘這猴兒不去取經,卻來我處何乾?’ 行者 道:‘取經取經,晝夜無停;有些阻礙,到此行行。’”

(4).行旅。 宋 梅堯臣 《送毛秘校罷宣城主簿被薦入補令》詩:“以此贈行行,無酒勿我怪。”

(1).每行。 唐 韓愈 《柳溪》詩:“柳樹誰人種?行行夾岸高。” 明 袁凱 《京師得家書》詩:“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歸鄉。” 林庚白 《坡行即目》詩:“炊煙燹後行行淚,物價兵間寸寸金。”

(2).各行各業。參見“ 行行出狀元 ”。

剛強負氣貌。《論語·先進》:“ 子路 ,行行如也; 冉有 、 子貢 ,侃侃如也。子樂。” 何晏 集解:“ 鄭 曰:‘樂各盡其性,行行,剛強之貌。’” 唐 元稹 《青雲驛》詩:“上天勿行行,潛穴勿悽悽,吟此青雲諭,達觀終不迷。”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仇大娘》:“明日,拘牒已至, 趙 行行殊不置意。”

離宮

古代帝王在都城之外的宮殿,也泛指皇帝出巡時的住所

依依

(1) 形容樹枝柔弱,隨風搖擺

楊柳依依

(2) 戀戀不捨的樣子

依依不捨

二情同依依。——《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尚依依旁汝。——清· 林覺民《與妻書》

(3) 依稀;隱約

依依墟里煙

雕鞍

雕飾有精美圖案的馬鞍

玉砌雕鞍

含笑

(1) 面露微笑

含笑不語

(2) 中國的一種常綠灌木( Michelia figo ),枝很密,葉子狹橢圓形,花淡黃色,有香味,可提取芳香油。供觀賞

(3) 這種植物的花

(4) 含笑屬植物的泛稱

川含笑

白花含笑

迎人

(1).迎接來人。 宋 梅堯臣 《對雪憶林逋》詩:“樵童野犬迎人後,山葛棠梨案酒時。” 沉從文 《湘行散記·鴨窠圍的夜》:“兩山不高而翠色迎人。”

(2).善待人;令人喜愛。 清 孫道乾 《小螺庵病榻憶語》:“少奇慧,善解書義;性孝,處父母側,婉婉迎人。”《歧路燈》第六七回:“不知此乃 張類村 一生善氣迎人,所以生下這個好後代來。”

迤邐

亦作“ 迤里 ”。亦作“迆邐”。1.曲折連綿貌。 南朝 齊 謝朓 《治宅》詩:“迢遰南川陽,迤邐西山足。” 宋 柳永 《鳳棲梧》詞之三:“玉樹瓊枝,迆邐相偎傍。” 丁玲 《小火輪上》:“她把眼從窗戶望出去,是迤邐不斷的青山。”

(2).指唱歌聲和鳥鳴聲的悠揚圓轉。 元 朱庭玉 《夜行船·春曉》套曲:“迤邐鶯啼共燕語,偏向閒庭戶。”

(3).斜延貌;延伸貌。 宋 蘇軾 《錄進單鍔吳中水利書》:“蓋本處地勢,自 銀林堰 以西,地形從東迤邐西下。” 鄭觀應 《盛世危言·邊防上》:“在東北、西北,由 東三省 、內外 蒙古 迤邐而至 新疆 ,又在在與 俄 接壤。”

(4).緩行貌。《古今小說·眾名姬春風吊柳七》:“ 柳七 官人別了眾名姬,擕著琴劍書箱,扮作遊學秀士,迤邐上路。” 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二七章:“余頽僵如屍,幸賴 法忍 扶餘,迤邐而行。” 汪曾祺 《故里三陳》:“和這個胖女人較了半天勁,累得他筋疲力盡,他迤里歪斜走出來。”

(5).漸次;逐漸。 宋 蘇軾 《與楊元素書》之八:“厥直六百千,先只要二百來千,餘可迤邐還。” 宋 賀鑄 《更漏子》詞:“迆邐黃昏,景陽鐘動,臨風隱隱猶聞。”《古今小說·閒雲庵阮三償冤債》:“﹝ 阮三 ﹞每夜如此,迤邐至二十日。”

磴道

登山的石徑。 南朝 宋 顏延之 《七繹》:“巖屋橋構,磴道相臨。” 唐 袁郊 《甘澤謠·懶殘》:“忽中夜風雷,而一峯頽下,其緣山磴道,為大石所攔。” 元 揭傒斯 《尋舍弟將至東牢宿野店》詩:“入雲攀磴道,落日及村墟。”《明史·禮志一》:“臺高三尺有奇,周以石欄,陟降為磴道。” 清 高士奇 《金鰲退食筆記》卷上:“巖洞窈窕,磴道紆折。” 郭沫若 《訪泰山雜詠·萬松亭遇雨》:“磴道千尋盡, 碧霞 鐵瓦紅。”

松柏

(1) 松樹與柏樹

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2) 比喻堅貞的潔操

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荀子·大略》

(3) 指墳墓。因古人墓地多植松柏而得名

將軍松柏不剪,親戚安居。高台未傾,愛妾尚在。悠悠爾心,亦何言。——《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

得所

(1).謂得到安居之地或合適的位置。語出《詩·魏風·碩鼠》:“樂土樂土,爰得我所。”《漢書·王莽傳上》:“四海輻湊,靡不得所。” 三國 蜀 諸葛亮 《前出師表》:“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唐 杜甫 《敬贈鄭諫議十韻》:“野人寧得所,天意薄浮生。” 明 李贄 《答耿中丞書》:“夫天下之人得所也久矣,所以不得所者,貪暴者擾之,而‘仁者’害之也。”

(2).適當;適宜。 北魏 高湛 《養生論》:“尋常飲食,每令得所,多湌令人彭亨短氣,或致暴疾。” 金 王若虛 《寧晉縣令吳君遺愛碑》:“蓋其剛柔適中,緩急得所,勤故不廢事,簡故不擾民,明無不察,毫髮莫欺。”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三》:“ 錢敦堂 編修歿,其門生為經紀棺衾,贍恤妻子,事事得所。”

覆信

答覆的信:信寄出很久了,還沒有收到~。

前歲

(1).前年。《南史·后妃傳上·宋孝武昭路太后》:“ 泰始 四年夏,詔有司曰:‘ 崇憲 昭太后 脩寧陵 地, 大明 之世,久所考卜。前歲遭諸蕃之難,禮從權宜,未暇營改,而塋隧之所,山原卑陋,可式遵舊典,以禮改創。’”按, 路太后 卒於 泰始 二年。

(2).去年。 唐 韓愈 《祭湘君夫人文》:“前歲之春, 愈 以罪犯,黜守 潮州 。”按, 韓愈 於 元和 十四年貶 潮州 ,十五年作此文。

(3).前幾年。 唐 白居易 《花前嘆》詩:“前歲花前五十二,今年花前五十五。”

詩詠

詩歌。《北齊書·鄭述祖傳》:“看 元禮 比來詩詠,亦當不減 魏收 ?” 宋 徐鉉 《鄧生詩序》:“故君子有志於道,無位於時,不得伸於事業,乃發而為詩詠。” 元 夏文彥 《圖繪寶鑑》卷二:“ 顧況 ,字 逋翁 , 吳興 人,頗好詩詠,善畫山水。”

玉田

(1).傳說中產玉之田。 楊伯雍 於 無終山 汲水作義漿,有一人就飲,送石子一斗,雲種之可產美玉,後當得佳婦。 伯雍 種其石,果有玉生石上,因取玉聘 徐 氏女為妻。後稱種玉處為“玉田”。參閱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一。 南朝 梁 王筠 《東南射山》詩:“瓊漿汎金鼎, 瑤池 溉玉田。” 唐 羅虬 《比紅兒》詩:“定知不及 紅兒 貌,枉卻工夫溉玉田。” 明 許潮 《龍山宴》:“這山也堪鑿梯仙,洞也堪耕種玉田。”

(2).形容冰雪覆蓋的田野。 唐 李紳 《登禹廟降雪》詩:“玉田千畝合,瓊室萬家開。”

(3).對田園的美稱。 元 張養浩 《朝天曲》:“玉田,翠煙,鸞鶴聲相喚。”

怨女

(1) 到結婚年齡而未有婚配的女子

怨女曠夫

(2) ;指年長的宮女

死囚四百皆離獄,怨女三千放出宮。——《西遊記》

陵空

凌空。高入天際。 宋 蘇轍 《超然台賦》:“巋高臺之陵空兮,溢晨景之絜鮮。”

今來

(1).當今,如今。 三國 魏 曹植 《情詩》:“始出嚴霜結,今來白露晞。” 唐 韓愈 《落齒》詩:“今來落既熟,見落空相似。”《三國志平話》卷下:“今來 獻帝 懦弱, 曹操 弄權。” 明 徐渭 《翠鄉夢》第一出:“俺今來這番,俺今來這番。又幾回筋斗透鍼關,透鍼關。”

(2).從今以後。 晉 潘岳 《西征賦》:“古往今來,邈矣悠哉。”《水滸傳》第八二回:“今來汝等眾人,但得府庫之物,納於庫中公用,其餘所得之資,並從均分。”

向榮

滋長茂盛

木欣欣以向榮。——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試看

試著看看;且看。 唐 韓愈 《盆池》詩之五:“且待夜深明月去,試看涵泳幾多星。” 元 康進之 《李逵負荊》第一折:“俺綽起這桃花瓣兒來,我試看咱,好紅紅的桃花瓣兒。”

靜者

深得清靜之道、超然恬靜的人。多指隱士、僧侶和道徒。《呂氏春秋·審分》:“得道者必靜,靜者無知。” 南朝 宋 謝靈運 《過始寧墅》詩:“拙疾相倚薄,還得靜者便。” 黃節 注引《論語》:“智者動,仁者靜。” 唐 杜甫 《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詩:“ 蔡侯 靜者意有餘,清夜置酒臨前除。” 仇兆鰲 註:“ 夢弼 謂: 蔡侯 為人恬靜而意氣有餘。” 清 趙翼 《題鄒蓮浦小照》詩:“超然靜者心,小憇寄幽矚。”

謝生

(1).指 南朝 宋 謝靈運 。 宋 姜夔 《水調歌頭》詞:“不問 王郎 五馬,頗憶 謝生 雙屐。”參見“ 謝公屐 ”。

(2).死去。《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釋·隋王夫人成公氏墓誌》:“大 隋 大業 七年七月五日謝生於世,壽考六十有九。”

點筆

猶染翰。 唐 杜甫 《重過何氏》詩之三:“石闌斜點筆,桐葉坐題詩。” 宋 蘇軾 《次前韻送程六表弟》:“憶昔江湖一釣舟,無數雲山供點筆。” 清 鈕琇 《觚賸·湯素畹》:“畫軫文楸,藉以永日,偶爾點筆,輒亦悲艷。”

畫景

畫中的景物。 郭沫若 《橄欖·三詩人之死》:“﹝兔子﹞在美人蕉的花叢中,在碧綠的嫩草里,互相追逐著的情形最是有風趣的畫景。” 李劼人 《死水微瀾》第一部分一:“至今四十多年了,這幅畫景,猶然清清楚楚的擺在腦際。”

命侶

呼喚友伴。 唐 李商隱 《越燕》詩之二:“命侶添新意,安巢復舊痕。” 唐 吳筠 《玄猿賦》:“連肱澗飲,命侶煙嘯。” 宋 王禹偁 《投柴殿院》詩:“南園休命侶,北闕即徵黃。”參見“ 命儔嘯侶 ”。

即事

(1).任事;作事。《史記·封禪書》:“洽矣而日有不暇給,是以即事用希。” 唐 韓愈 《南海神廟碑》:“公乃盛服執笏以入即事。”《續資治通鑑·宋寧宗慶元四年》:“樞密使 襄 ,請用步卒穿濠築障……軍民並役,又募飢民以傭,即事五旬而畢。”

(2).面對眼前事物。 晉 陶潛 《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詩:“雖未量歲功,即事多所欣。” 宋 王安石 《乙巳九月登冶城作》詩:“即事有哀傷,山川自如故。”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四篇:“即事興情,因而成賦。”

(3).以當前事物為題材的詩。 宋 魏慶之 《詩人玉屑·命意·陵陽謂須先命意》:“凡作詩須命終篇之意,切勿以先得一句一聯,因而成章,如此則意不多屬。然古人亦不免如此,如述懷、即事之類,皆先成詩,而後命題者也。”

(4).多用為詩詞題目。如 唐 杜甫 《草堂即事》詩, 宋 辛棄疾 《清平樂·博山道中即事》詞, 郭沫若 《南水泉即事》詩等等。

今昔

現在和過去

不知今昔是何年

今昔對比

天風

風。風行天空,故稱。 漢 蔡邕 《飲馬長城窟行》:“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 唐 韓愈 《辛卯年雪》詩:“波濤何飄揚,天風吹旛旂。” 明 鄭若庸 《玉玦記·賞春》:“好趁天風,直上青霄。” 郭沫若 《哀時古調》九:“天風吹,海浪流。滿懷悲憤事,聊以寄箜篌。”

重新

(1)

(2) 再一次

(3) 從頭再開始

吃飯

(1) 進食

我們今晚在哪兒吃飯

(2) 維持生活

靠打獵吃飯

詩詞推薦

桃花寺行宮疊舊作韻原文_桃花寺行宮疊舊作韻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