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避暑山莊即事得句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至避暑山莊即事得句原文

蹕啟雲開愜眾情,歷觀寶稼總芃生。

山莊避暑一朝至,驛路無塵七日晴。

仍此宵衣及旰食,深予保泰與持盈。

昨年斯畫安南務,竟得歸降錫宴並。

詩詞問答

問:至避暑山莊即事得句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至避暑山莊即事得句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至避暑山莊即事得句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庚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四十九

參考注釋

眾情

眾人的情緒。 唐 杜荀鶴 《獻長沙王侍郎》詩:“文星漸見射台星,皆仰為霖沃眾情。”《兒女英雄傳》第二回:“大家見老爺事事與人同甘共苦,眾情踴躍;也仗著夫齊料足,果然在一月限內便修築得完工。”

歷觀

逐一地看。 漢 馮衍 《顯志賦》:“歷觀九州山川之體,追覽上古得失之風。” 晉 陸機 《豪士賦序》:“歷觀古今,徼一時之功而居 伊 周 之位者有矣。” 宋 蘇軾 《上神宗皇帝書》:“歷觀 秦 漢 以及 五代 ,諫諍而死蓋數百人。” 清 方東樹 《昭昧詹言·通論七律》:“歷觀小才,多是辭不能達意。” 魯迅 《書信集·致許壽裳》:“歷觀國內無一佳象,而仆則思想頗變遷,毫不悲觀。”

漢 代樓觀名。《漢書·揚雄傳》:“登 歷觀 而遙望兮,聊浮游以經營。” 顏師古 註:“ 舜 耕 歷山 ,故云然。”

山莊

山中的村莊;別墅

避暑

(1) 到涼爽的地方度過炎熱的暑期

(2) 避免中暑

一朝

一旦

一朝而天。——《國語·晉語》

驛路

驛道

無塵

不著塵埃。常表示超塵脫俗。 唐 崔櫓 《蓮花》詩殘句:“無人解把無塵袖,盛取殘香盡日憐。” 唐 杜荀鶴 《題戰島僧居》詩:“師愛無塵地,江心島上居。”

宵衣

(1).天不亮就穿衣起身。舊時多用以稱頌帝王勤於政事。 南朝 陳 徐陵 《陳文皇帝哀冊文》:“勤民聽政,昃食宵衣。” 唐 許渾 《秋日早朝》詩:“宵衣應待絶更籌,環珮鏘鏘月下樓。”《舊唐書·懿宗紀》:“況荷十七聖之鴻休,紹三百年之慶祚,將求理本,敢忘宵衣。” 宋 王禹偁 《獻轉運使雷諫議》詩之二:“父子有才同富國,君王無事免宵衣。”參見“ 宵衣旰食 ”。

(2).黑色的絲服。古代婦女助祭時所穿。宵,通“ 綃 ”。《儀禮·士昏禮》:“姆纚笄宵衣在其右。” 鄭玄 註:“宵,讀為《詩》‘素衣朱綃’之綃;《魯詩》以綃為綺屬也;姆,亦玄衣;以綃為領,因以為名,且相別耳。”《儀禮·特牲饋食禮》:“主婦纚笄宵衣,立於房中,南面。” 鄭玄 註:“宵,綺屬也。此衣染之以黑,其繒本名宵……凡婦人助祭者同服也。”

旰食

(1).晚食。指事務繁忙不能按時吃飯。《左傳·昭公二十年》:“ 奢 聞 員 不來,曰:‘ 楚 君、大夫其旰食乎!’”

(2).泛指勤於政事。 漢 應劭 《風俗通·過譽·司空潁川韓稜》:“今 興 官尊任重,經略千里,當聽訟侍祠,班詔勸課,早朝旰食,夕惕若厲。” 唐 杜甫 《送樊侍御赴漢中判官》詩:“至尊方旰食,仗爾布嘉恩。”《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大陸>發刊辭》:“於是大陸之君臣,乃由此而旰食矣。”

持盈

保守成業。語本《老子》:“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國語·越語下》:“夫國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傾,有節事。” 韋昭 註:“持,守也。盈,滿也。”《後漢書·蔡邕傳》:“心恬澹於守高,意無為於持盈。” 唐 劉禹錫 《上門下裴相公啟》:“然持盈之術,古所難也。”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九:“俾後御民者鹹知懍朽索,戒持盈。”

昨年

去年。 明 張居正 《陳六事疏》:“即如昨年,皇上以虜賊內犯,特勑廷臣,集議防虜之策。” 魯迅 《集外集拾遺·今春的兩種感想》:“昨年 東北 事變詳情我一點不知道。”

歸降

投降

詩詞推薦

至避暑山莊即事得句原文_至避暑山莊即事得句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