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古北口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出古北口原文

秋獮歲常經,岩壑悉曲折。

臨洮及瀛海,一帶如眉列。

廢興懷千古,守德可無設。

即今乃外戶,何用增築缺。

關外夏報旱,赤地愁龜裂。

為之祈甘霖,雖沾恐過節。

按轡茲歷覽,殊與所慮別。

山巔固稀種,種亦多夭札。

稍下及谷中,芃芃原穗結。

十分則已失,仍可望七八。

所以市廛間,米價原一轍。

前途則未知,詎可即怡悅。

詩詞問答

問:出古北口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出古北口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八部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七十四

參考注釋

秋獮

國君秋季狩獵之稱。《左傳·隱公五年》:“春蒐、夏苗、秋獮、冬狩,皆於農隙以講事也。”《司馬法·仁本》:“天下既平,天子大愷,春蒐秋獮,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戰也。” 南朝 梁 沉約 《均聖論》:“春蒐免其懷孕,夏苗取其害穀,秋獮冬狩,所害誠多。”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 乾隆 二十三年,巡幸 木蘭 ,舉秋獮之禮。”

常經

(1).固定不變的法令規章。《戰國策·趙策二》:“國有固籍,兵有常經。變籍則亂,失經則弱。”《管子·問》:“國有常經,人知終始,此霸王之術也。”《清會典事例·戶部·考覈》:“國家設關榷稅,定其則例,詳其考覈,凡以崇本抑末載諸會典,著為常經,由來已久。”

(2).永恆的規律。《漢書·谷永傳》:“夫去惡奪弱,遷命賢聖,天地之常經,百王之所同也。” 宋 秦觀 《隕星石》詩:“俯仰一氣中,萬化無常經。” 宋 陳亮 《祭章孟容文》:“盛衰生死,固天地之常經,而悲喜哀樂遂出乎其間者,亦情之正也。”

(3).通常的行事方式,常規。 漢 劉向 《說苑·奉使》:“不得擅生事者謂平生常經也。” 魯迅 《<二心集>序言》:“所以含血噴人,已成了 中國 士君子的常經,實在不單是他們的識見,只能夠見到世上一切都靠金錢的勢力。”

(4).謂習見的經書,普通的經書。《兒女英雄傳》第三六回:“門生在家閉戶讀書,凜遵庭訓,不過守著幾句‘入孝出弟’的常經,那裡有什麼陰德!”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阿寶》:“時典試慮熟題有蹈襲弊,力反常經,題紙下,七藝皆符。”

(5).猶經常。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二:“蓋 和 善飛梯,為儀鸞司第一手,常經入禁闥供奉,頗知曲折。”

岩壑

(1).山巒溪谷。 南朝 宋 謝靈運 《酬從弟惠連》詩:“寢瘵謝人事,滅跡入雲峯。巖壑寓耳目,歡愛隔音容。” 唐 盧綸 《太白西峰書懷》詩:“山明鳥聲樂,日氣生巖壑。” 明 王守仁 《登泰山》詩:“陽光散巖壑,秋容淡相輝。” 清 黃燮清 《十一月朔大雪》詩:“巖壑白浩浩,千里不可別。”

(2).借指隱者的住所或隱者。 唐 岑參 《下外江舟中懷終南舊居》詩:“巖壑歸去來,公卿是何物?” 宋 黃庭堅 《和答外舅孫莘老》詩:“少監巖壑姿,宿昔廊廟具。”

曲折

(1) 彎曲

一條曲折的小路

(2) 委曲

巷道曲折

(3) 複雜的、不順當的情節

這件事情裡面還有不少曲折

(4) 違背自己本意的奉承

據經正對,無所曲折

瀛海

浩瀚的大海

一帶

泛指某處和與它相連的地方

北京一帶

稅廠一帶。——《廣東軍務記》

橋邊一帶。

廢興

(1).盛衰;興亡。《孟子·離婁上》:“國之所以廢興存亡者亦然。”《漢書·董仲舒傳》:“ 孔子 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也。故治亂廢興在於己。” 清 洪昇 《京東雜感》詩:“遠望窮高下,孤懷感廢興。” * 《八十抒懷》詩:“八十毋勞論廢興,長征接力有來人。”

(2).指官吏的晉升和黜退。《周禮·地官·遂大夫》:“凡為邑者,以四達戒其功事,而誅賞廢興之。”

千古

(1) 指久遠的年代

千古風流人物。——宋·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千古江山。——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詞

縱有千古。——清· 梁啓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成為千古罪人

(2) 永遠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葉—— *

千古奇聞

(3) 婉辭,哀悼死者,表示永別或永垂不朽。多用於輓聯、花圈等的上款

守德

遵循一定的道德規範。 戰國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賦>序》:“是時 秦 章華 大夫在側,因進而稱曰:‘今夫 宋玉 盛稱鄰之女,以為美色,愚亂之邪臣,自以為守德,謂不如彼矣。’”

即今

今天;現在。 唐 高適 《送桂陽孝廉》詩:“即今江海一歸客,他日雲霄萬里人。” 宋 陸游 《連日有雪意戲書》詩:“壯歲羈游半九州,即今憔悴老菟裘。”《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事已如此,料留你不住了,只是你要去時,即今就去。”

外戶

(1).從外面關閉的門。《禮記·禮運》:“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孔穎達 疏:“扉從外闔也。”《呂氏春秋·慎大》:“故 周 明堂外戶不閉,示天下不藏也。”

(2).泛指大門。《宋書·索虜傳》:“邊城之下,外戶不閉。” 宋 范成大 《代兒童作端午貼門詩》:“笑倩艾人看外戶,北窗深處詠歸來。”

(3).喻屏障或出入要地。 子虛子 《湘事記》:“其城與 岳州 犄角,又為 湘 之外戶。”

何用

(1).為什麼。《詩·小雅·節南山》:“國既卒斬,何用不監?” 孔穎達 疏:“何以不監察之而令相伐也?”《穀梁傳·莊公六年》:“何用弗受也?為以王命絶之也。”

(2).憑什麼;用什麼。《穀梁傳·僖公元年》:“是 齊侯 與? 齊侯 也。何用見其是 齊侯 也?” 漢 王充 《論衡·骨相》:“人曰命難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體。” 唐 韓愈 《食曲河驛》詩:“殺身諒無補,何用答生成?”

(3).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用、不須。《後漢書·孔融傳》:“ 文舉 舍我死,吾何用生為?” 唐 王泠然 《題河邊枯柳》詩:“今日摧殘何用道!數里曾無一株好。”《續資治通鑑·帝顯德元年》:“今皆國家臣子也,何用致疑!”《二刻拍案驚奇》第十七卷:“﹝ 景小姐 ﹞遂也回他一首,和其末韻雲……知音已有新裁句,何用重挑焦尾琴。” 魯迅 《故事新編·奔月》:“如果那時不去射殺它,留到現在,足可以吃半年,又何用天天愁飯菜?”

關外

指山海關以東或嘉峪關以西一帶地區

赤地

光禿禿的土地;災荒後的不毛之地

晉國大旱,赤地三年。——《韓非子·十過》

誓把赤地變沃野

龜裂

(1) 微細的裂紋(如砂漿、混凝土、抹灰面上的)

(2) 顏料、釉或油漆薄膜,由於老化和瓦解而產生的短而淺的裂紋

(3) 田地因天旱而裂開許多縫子

稻田龜裂

(4) 皸裂。人的皮膚因為寒冷乾燥而布滿裂紋或出現裂口

甘霖

久旱後下的雨;及時雨

甘霖三尺透,病體十分輕。——元· 方回《次韻金漢臣喜雨》

做甚么三年不見甘霖降,也只為東海曾經孝婦冤。——元· 關漢卿《竇娥冤》

過節

在節日裡進行慶祝活動;度過節日

過節後我們將投入新的訓練

按轡

謂扣緊馬韁使馬緩行或停止。《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馳。’於是天子乃按轡徐行。”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序志》:“按轡文雅之場,環絡藻繪之府,亦幾乎備矣。” 宋 陳善 《捫虱新話·李林甫一計陷數人》:“帝嘗大陳樂 勤政樓 ,既罷,兵部侍郎 盧絢 按轡絶道去,帝愛其藴藉,稱美之。”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二》:“至林谷深處,婦忽按轡不行。”

歷覽

遍覽,逐一地看。 漢 司馬相如 《長門賦》:“貫歷覽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卬。” 晉 葛洪 《抱朴子·漢過》:“歷覽前載,逮乎近代,道微俗弊,莫劇 漢 末也。” 唐 戴叔倫 《暮春遊長沙東湖贈辛兗州巢父》詩:“迴環路不盡,歷覽意彌新。” 魯迅 《南腔北調集·誰的矛盾》:“﹝ 肖伯納 ﹞並不在週遊世界,是在歷覽世界上新聞記者們的嘴臉。”

山巔

亦作“ 山顛 ”。山頂。 戰國 楚 宋玉 《高唐賦》:“仰視山顛,肅何千千。”《詩·小雅·漸漸之石》“維其卒矣” 漢 鄭玄 箋:“卒者崔巍也。謂山巔之末也。” 唐 杜甫 《夔州歌十絕句》之四:“ 赤甲 白鹽 俱刺天,閭閻繚繞接山巔。” 魯迅 《集外集拾遺·懷舊》:“山顛喬木雖略負日腳,而山趺之田禾已受夜氣。” 蕭乾 《初冬過三峽》:“過 瞿塘峽 ,山巔積雪跟雲絮幾乎羼在一起。”

夭札

遭疫病而早死。《左傳·昭公四年》:“癘疾不降,民不夭札。” 杜預 註:“短折為夭,夭死為札。” 唐 陳子昂 《為朝官及岳牧賀慈竹再生表》:“當夭札之凶年,致昇平之稔歲。” 清 李漁 《風箏誤·凱宴》:“田無水旱,民無夭札,境無烽燹。”

十分

(1) 很,甚,非常,極其

十分高興

十分難過

(2) 達到極端的程度

十分驚恐

(3) 總是;老是

十分在衙門中也不方便。——《 * 》

(4) 十全十美;十足

看那婦人,雖無十分的容貌,也有些動人的顏色。——《水滸傳》

可望

(1) 有希望;可以盼望

(2) 能夠望見

七八

(1).七八成。表示將近達到某種極限。 宋 蘇軾 《與范子豐》詩之五:“夏田旱捐七八,鹽法更變,課入不登。” 宋 王灼 《碧雞漫志》卷二:“ 晁天咎 、 黃魯直 皆學 東坡 ,韻製得七八。” 元 秦簡夫 《趙禮讓肥》第一折:“可憐我也萬苦千辛度命咱,現如今心似油煠,肉似鉤搭,死是七八,那個提拔!”

(2).差不多;大概。 元 無名氏 《符金錠》第三折:“伺候著,七八丟下繡球兒來也。”《 * 詞話》第五回:“還早些個,你自去賣一遭來,那廝七八也將來也。”《 * 詞話》第五八回:“這咱晚,七八有二更,放了俺們去罷了。”

(3).七乘八,五十六。《素問·上古天真論》:“[丈夫]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

所以

(1) 表示因果關係,常與“因為”連用

因為刻苦訓練,所以成績提高很快

(2) 指實在的情由或適當舉動

忘乎所以

(3) 所用;用來

夫仁義辨智,非所以持國也

(4) 原因;緣故

故今具道所以。——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市廛

(1).市中店鋪。語本《孟子·公孫丑上》:“市,廛而不征。” 趙岐 註:“廛,市宅也。” 晉 左思 《蜀都賦》:“亞以少城,接乎其西,市廛所會,萬商之淵。” 魯迅 《書信集·致許壽裳》:“今路上雖已見 中國 行人,而遷去者眾,故市廛未開。”

(2).指店鋪集中的市區。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山居良有異乎市廛。”《宣和遺事》前集:“由 後載門 出市私行,可以恣觀市廛風景。” 胡也頻 《光明在我們的前面》:“那鬧聲,並不是市廛的喧嚷。”

一轍

同一車輪碾出的痕跡。喻趨向相同。 晉 盧諶 《贈劉琨》詩:“惟同大觀,萬塗一轍。”《新唐書·后妃傳上贊》:“或稱 武 、 韋 亂 唐 同一轍, 武 持久, 韋 亟滅,何哉?” 宋 真德秀 《劉氏傳忠錄後序》:“由祖洎孫,若出一轍。”《清史稿·諸王傳六·理密親王允礽》:“稽古史冊,興亡雖非一轍,而得眾心者未有不興,失眾心者未有不亡。”

前途

(1) 將行經的前方路途

天明登前途。——唐· 杜甫《石壕吏》詩

(2) 喻未來的光景

況君前途尚可。——《世 說新語·自新》

前途似海。——清· 梁啓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前途光明

(3) 他們;那一方。舊時居間者與人接洽時,隱去姓名,稱另一方為前途

減半天五之數,前途願出。——《老殘遊記》

詎可

豈可。《後漢書·光武帝紀上》:“天下詎可知,而閉長者乎?” 唐 韓愈 《感春》詩之四:“音容不接祗隔夜,凶訃詎可相尋來。” 清 戴名世 《吳江兩節婦傳》:“新婦所以不死者,將代吾夫以事其母,詎可失節他適!”

怡悅

喜悅;高興

心情怡悅

詩詞推薦

出古北口原文_出古北口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