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伯開原文
河橋一尊酒,與子暫相依。
萬里西江水,孤帆他夜歸。
秋山行處遠,雲樹望中微。
漫憶前期在,相逢知是非。
詩詞問答
問:送李伯開的作者是誰?答:李雲龍
問:送李伯開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送李伯開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微韻
參考注釋
河橋
(1).古代橋名。故址在今 陝西省 大荔縣 東 大慶關 與 山西省 永濟縣 西 蒲州鎮 之間 黃河 上。 戰國 秦昭襄王 建。 黃河 上建橋始於此。 唐 通稱 蒲津橋 。《史記·秦本紀》:“﹝ 昭襄王 五十年﹞初作 河橋 。” 張守節 正義:“此橋在 同州 臨晉縣 東,渡 河 至 蒲州 ,今 蒲津橋 也。” 唐 楊炯 《李懷州墓志銘》:“ 昭襄王 始作 河橋 , 穆天子 至於 雷首 。”
(2).古代橋名。故址在今 青海省 貴德縣 南 黃河 上。《後漢書·西羌傳·滇良》:“﹝ 貫友 ﹞遂夾 逢留大河 築城塢,作大航,造 河橋 ,欲度兵擊 迷唐 。”後 吐谷渾 、 吐蕃 皆建橋於此。
(3).古代橋名。故址在今 河南省 孟縣 西南、 孟津縣 東北 黃河 上。 晉 泰始 中 杜預 以 孟津 渡險,始建浮橋於 富平津 ,世稱 河橋 。 唐 通稱 河陽橋 。《晉書·杜預傳》:“ 預 又以 孟津 渡險,有覆沒之患,請建 河橋 於 富平津 。”《周書·晉盪公護傳》:“從 太祖 、擒 竇泰 、復 弘農 ,破 沙苑 、戰 河橋 ,並有功。”
(4).橋樑。 北周 庾信 《李陵蘇武別贊》:“河橋兩岸,臨路悽然。” 唐 杜牧 《代人寄遠》詩之一:“河橋酒斾風軟,候舘梅花雪嬌。”《豆棚閒話·虎丘山賈清客聯盟》:“路出山塘景漸佳,河橋楊柳暗藏鴉。”
一尊
(1).猶獨尊。《史記·李斯列傳》:“今陛下並有天下,別白黑而定一尊。” 司馬貞 索隱:“謂 始皇 並六國,定天下,海內共尊立一帝,故云。”《新唐書·后妃傳上·則天武皇后》:“天子不自安,亦請氏 武 ,示一尊。” 李詳 《論桐城派》:“若舉天下統定一尊,猶之四瀆並而為一,雲此為正派,餘則非是,固無此理。”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三節:“但到奴隸製成立以後,地上權力統於一尊,於是天上的神秘便也不能不歸於一統。”
(2).表數量。用於神佛塑象、大炮等,猶言一座。《花月痕》第四四回:“到得街坊來救,只救出 秋痕 、 跛腳 ,只搶得一尊觀音小龕,一軸 痴珠 小照,其餘都歸毒燄。”如:大炮一尊。
(3).一杯。 元 郝經 《落花》詩:“玉闌煙冷空千樹,金谷香銷謾一尊。”
相依
互相靠對方生存或立足
相依為命
萬里
萬里(1916- ) :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山東東平人。1936年加入中國 * 。曾任冀魯豫地委書記、南京市軍管會經濟部部長。建國後,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城市建設部部長、中共北京市委書記兼北京市副市長、鐵道部部長、中共安徽省委第一書記、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江水
即 長江 。《淮南子·墬形訓》:“何謂六水?曰 河水 、 赤水 、 遼水 、 黑水 、 江水 、 淮水 。” 高誘 註:“ 江水 出 岷山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江水一》:“ 岷山 ,即 瀆山 也,水曰 瀆水 矣。又謂之 汶 。 阜山 在徼外, 江水 所導也。” 唐 韓愈 《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詩:“ 盆城 去 鄂渚 ,風便一日耳。不枉故人書,無因帆 江水 。”
孤帆
一張船帆。也指孤單的船隻。 南朝 梁簡文帝 《與劉孝綽書》:“夕鳥歸林,懸孤帆而未息。” 唐 李白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 長江 天際流。” 唐 張籍 《相和歌辭·賈客樂》詩:“秋江初月猩猩語,孤帆夜發滿 湘 渚。” 元 鮮于必仁 《普天樂·瀟湘八景》曲之五:“潮平遠水寬,天闊孤帆瘦。” 明 王世貞 《鳴鳳記·鄒林會試》:“倚樓謾把 長江 盼,漸遠孤帆欲斷魂。”
山行
在山中行走。 南朝 宋 謝靈運 《初去郡》詩:“登嶺始山行,野曠沙岸浄。” 元 劉迎 《車轣轆》詩:“馬虺隤,牛觳觫,山行縈紆車轣轆。”
雲樹
(1).雲和樹。 南朝 梁 劉孝威 《和皇太子春林晚雨》:“雲樹交為密,雨日共成虹。” 唐 王維 《送崔興宗》詩:“塞迥山河浄,天長雲樹微。” 明 劉基 《梅花引》詞:“晚雲凝,晚煙橫,菸草茫茫雲樹平。”
(2).高聳入雲的樹木。 唐 崔櫓 《華清宮》詩之一:“草遮回磴絶鳴鑾,雲樹深深碧殿寒。” 明 文徵明 《金山寺待月》詩:“魚龍深夜浮光怪,雲樹遙空帶渺茫。” 戴望舒 《夜蛾》詩:“飛越關山,飛越雲樹。”
(3).比喻朋友闊別遠隔。 唐 白居易 《早春西湖閒遊悵然興懷寄微之》詩:“雲樹分三驛,煙波限一津。翻嗟寸步隔,卻厭尺書頻。” 明 高啟 《讀周記室<荊南集>》詩:“生別猶疑不再逢, 楚 天雲樹隔重重。” 清 鈕琇 《觚賸續編·英雄舉動》:“但念 吳 頭 楚 尾,雲樹為遙。”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軍次實錄》:“﹝眾天將天兵﹞依依敬別,因吟以勸慰之:‘離別深情世罕拋,關心雲樹及河橋。’”參見“ 雲樹之思 ”。
中微
中道衰微。《史記·楚世家》:“ 季連 生 附沮 , 附沮 生 亢熊 ,其後中微,或在中國,或在蠻夷,弗能紀其世。” 漢 王逸 《魯靈光殿賦》:“遭 漢 中微,盜賊奔突。” 清 顧炎武 《路舍人家見東武四先歷》詩:“ 夏後 昔中微,國絶四十載。”
射中微小的目標。《莊子·庚桑楚》:“ 羿 工乎中微,而拙乎使人無己譽。”《荀子·儒效》:“弓調矢直矣,而不能以射遠中微,則非 羿 也。” 楊倞 註:“善射者能及遠又中微細之物。”
前期
(1) 某一時期的前一階段
戰國前期
(2) 減數分裂的初期
相逢
彼此遇見;會見
偶然相逢
是非
(1) 對與錯;正確和謬誤
是非問題
(2) 口舌;糾紛
搬弄是非
(3) 評論;褒貶
不屑隨人是非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有時新雨漲,多半是君恩梅摯《昭潭十愛》
- 偶同窗雨,永懷九仙雲曹勛《別無錫南禪蓮老》
- 石城少府自公餘,拄笏看山問老夫陳藻《送郭定夫往江西二首》
- 辭北纓而南徂
- 婦女孤媚繁,商賈狙詐競方回《留杭近三年得去賦不可不出城》
- 宿次吳江晚,行侵日徼斜
- 見之動中懷,欲寫無佳句郭印《柳絮》
- 拜省期將近,孤舟促去程朱慶餘《送盛長史(盛隨軍)》
- 畢竟英雄起布衣邵雍《梅花詩》
- 披秀庵前癩狗兒,要見衡陽只這是釋慧空《送二僧之衡陽》
![送李伯開原文_送李伯開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