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伯開

作者:李雲龍 朝代:明代

送李伯開原文

河橋一尊酒,與子暫相依。

萬里西江水,孤帆他夜歸。

秋山行處遠,雲樹望中微。

漫憶前期在,相逢知是非。

詩詞問答

問:送李伯開的作者是誰?答:李雲龍
問:送李伯開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送李伯開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微韻

參考注釋

河橋

(1).古代橋名。故址在今 陝西省 大荔縣 東 大慶關 與 山西省 永濟縣 西 蒲州鎮 之間 黃河 上。 戰國 秦昭襄王 建。 黃河 上建橋始於此。 唐 通稱 蒲津橋 。《史記·秦本紀》:“﹝ 昭襄王 五十年﹞初作 河橋 。” 張守節 正義:“此橋在 同州 臨晉縣 東,渡 河 至 蒲州 ,今 蒲津橋 也。” 唐 楊炯 《李懷州墓志銘》:“ 昭襄王 始作 河橋 , 穆天子 至於 雷首 。”

(2).古代橋名。故址在今 青海省 貴德縣 南 黃河 上。《後漢書·西羌傳·滇良》:“﹝ 貫友 ﹞遂夾 逢留大河 築城塢,作大航,造 河橋 ,欲度兵擊 迷唐 。”後 吐谷渾 、 吐蕃 皆建橋於此。

(3).古代橋名。故址在今 河南省 孟縣 西南、 孟津縣 東北 黃河 上。 晉 泰始 中 杜預 以 孟津 渡險,始建浮橋於 富平津 ,世稱 河橋 。 唐 通稱 河陽橋 。《晉書·杜預傳》:“ 預 又以 孟津 渡險,有覆沒之患,請建 河橋 於 富平津 。”《周書·晉盪公護傳》:“從 太祖 、擒 竇泰 、復 弘農 ,破 沙苑 、戰 河橋 ,並有功。”

(4).橋樑。 北周 庾信 《李陵蘇武別贊》:“河橋兩岸,臨路悽然。” 唐 杜牧 《代人寄遠》詩之一:“河橋酒斾風軟,候舘梅花雪嬌。”《豆棚閒話·虎丘山賈清客聯盟》:“路出山塘景漸佳,河橋楊柳暗藏鴉。”

一尊

(1).猶獨尊。《史記·李斯列傳》:“今陛下並有天下,別白黑而定一尊。” 司馬貞 索隱:“謂 始皇 並六國,定天下,海內共尊立一帝,故云。”《新唐書·后妃傳上·則天武皇后》:“天子不自安,亦請氏 武 ,示一尊。” 李詳 《論桐城派》:“若舉天下統定一尊,猶之四瀆並而為一,雲此為正派,餘則非是,固無此理。”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三節:“但到奴隸製成立以後,地上權力統於一尊,於是天上的神秘便也不能不歸於一統。”

(2).表數量。用於神佛塑象、大炮等,猶言一座。《花月痕》第四四回:“到得街坊來救,只救出 秋痕 、 跛腳 ,只搶得一尊觀音小龕,一軸 痴珠 小照,其餘都歸毒燄。”如:大炮一尊。

(3).一杯。 元 郝經 《落花》詩:“玉闌煙冷空千樹,金谷香銷謾一尊。”

相依

互相靠對方生存或立足

相依為命

萬里

萬里(1916- ) :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山東東平人。1936年加入中國 * 。曾任冀魯豫地委書記、南京市軍管會經濟部部長。建國後,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城市建設部部長、中共北京市委書記兼北京市副市長、鐵道部部長、中共安徽省委第一書記、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江水

即 長江 。《淮南子·墬形訓》:“何謂六水?曰 河水 、 赤水 、 遼水 、 黑水 、 江水 、 淮水 。” 高誘 註:“ 江水 出 岷山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江水一》:“ 岷山 ,即 瀆山 也,水曰 瀆水 矣。又謂之 汶 。 阜山 在徼外, 江水 所導也。” 唐 韓愈 《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詩:“ 盆城 去 鄂渚 ,風便一日耳。不枉故人書,無因帆 江水 。”

孤帆

一張船帆。也指孤單的船隻。 南朝 梁簡文帝 《與劉孝綽書》:“夕鳥歸林,懸孤帆而未息。” 唐 李白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 長江 天際流。” 唐 張籍 《相和歌辭·賈客樂》詩:“秋江初月猩猩語,孤帆夜發滿 湘 渚。” 元 鮮于必仁 《普天樂·瀟湘八景》曲之五:“潮平遠水寬,天闊孤帆瘦。” 明 王世貞 《鳴鳳記·鄒林會試》:“倚樓謾把 長江 盼,漸遠孤帆欲斷魂。”

山行

在山中行走。 南朝 宋 謝靈運 《初去郡》詩:“登嶺始山行,野曠沙岸浄。” 元 劉迎 《車轣轆》詩:“馬虺隤,牛觳觫,山行縈紆車轣轆。”

雲樹

(1).雲和樹。 南朝 梁 劉孝威 《和皇太子春林晚雨》:“雲樹交為密,雨日共成虹。” 唐 王維 《送崔興宗》詩:“塞迥山河浄,天長雲樹微。” 明 劉基 《梅花引》詞:“晚雲凝,晚煙橫,菸草茫茫雲樹平。”

(2).高聳入雲的樹木。 唐 崔櫓 《華清宮》詩之一:“草遮回磴絶鳴鑾,雲樹深深碧殿寒。” 明 文徵明 《金山寺待月》詩:“魚龍深夜浮光怪,雲樹遙空帶渺茫。” 戴望舒 《夜蛾》詩:“飛越關山,飛越雲樹。”

(3).比喻朋友闊別遠隔。 唐 白居易 《早春西湖閒遊悵然興懷寄微之》詩:“雲樹分三驛,煙波限一津。翻嗟寸步隔,卻厭尺書頻。” 明 高啟 《讀周記室<荊南集>》詩:“生別猶疑不再逢, 楚 天雲樹隔重重。” 清 鈕琇 《觚賸續編·英雄舉動》:“但念 吳 頭 楚 尾,雲樹為遙。”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軍次實錄》:“﹝眾天將天兵﹞依依敬別,因吟以勸慰之:‘離別深情世罕拋,關心雲樹及河橋。’”參見“ 雲樹之思 ”。

中微

中道衰微。《史記·楚世家》:“ 季連 生 附沮 , 附沮 生 亢熊 ,其後中微,或在中國,或在蠻夷,弗能紀其世。” 漢 王逸 《魯靈光殿賦》:“遭 漢 中微,盜賊奔突。” 清 顧炎武 《路舍人家見東武四先歷》詩:“ 夏後 昔中微,國絶四十載。”

射中微小的目標。《莊子·庚桑楚》:“ 羿 工乎中微,而拙乎使人無己譽。”《荀子·儒效》:“弓調矢直矣,而不能以射遠中微,則非 羿 也。” 楊倞 註:“善射者能及遠又中微細之物。”

前期

(1) 某一時期的前一階段

戰國前期

(2) 減數分裂的初期

相逢

彼此遇見;會見

偶然相逢

是非

(1) 對與錯;正確和謬誤

是非問題

(2) 口舌;糾紛

搬弄是非

(3) 評論;褒貶

不屑隨人是非

詩詞推薦

  • 與曹道士

    曹勛宋代〕吾宗有佳士,導江秀賢支。妙處本清淨,浩氣蟠虹蜺。駕言還廬山,春台方融怡。他時鳴雲璈,共采桐柏芝。
  • 初春幽居

    陸游宋代〕滿榼芳醪手自攜,陂湖南北埭東西。茂林處處見松鼠,幽圃時時聞竹雞。零落斷雲斜鄣日,霏微過雨未成泥。老民
  • 行香子

    王哲元代〕要飲香津,唾盡稠黏。淨華池、神水相兼。東西澆溉,上下抽添。便景星呈,明月正,太陽遲。漸入亨通,方識甘
  • 秋夜書事

    馮時行宋代〕燈暗文書隔縠羅,寒欹竹枕倦吟喔。本來無事消魂得,作意撩人奈雨何。二十五聲秋點冷,百千萬緒客愁多。海山
  • 秋懷十首

    趙蕃宋代〕我生不敏姿,求友富三益。向來或晨昏,今乃限南北。悠悠江山念,耿耿風雨夕。以我思渠心,渠能不余憶。
    送李伯開原文_送李伯開的賞析_古詩文
  • 中秋待月不見

    仇遠宋代〕期修翫事在杭州,月夕那知常滯留。縱有侯芭常載酒,惜無李白共登樓。蛩催纖婦貧非懶,雲掩霜娥老似羞。應笑
  • 雲居相送至下杉莊

    彭汝礪宋代〕莫宿昏初黑,晨裝曉已分。雞啼江上月,犬吠嶺邊雲。好去龐居士,善來洪上人。臨行須一勘,臘後幾時春。
  • 賣花聲

    黃升宋代〕鶯蝶太匆匆。惱殺衰翁。牡丹開盡狀元紅。俯仰之間增感慨,花事成空。垂柳綠陰中。粉絮濛濛。多情多病轉疏慵
  • 三用韻十首

    楊公遠宋代〕屋頭明月上。此夕又秋分。千里人俱共,三杯酒自醺。河清疑有水,夜永喜無雲。桂樹婆娑影,天香滿世間。
    送李伯開原文_送李伯開的賞析_古詩文
  • 柳絮

    盧梅坡宋代〕晴欄看盡柳花飛,一段風情不自持。若使化為萍逐水,不如且作絮沾泥。
    送李伯開原文_送李伯開的賞析_古詩文
  • 袖嵐書屋

    乾隆清代〕嵐固山之氣,謂即山差多。朝夕無定名,前歲詩訂訛。氣或可袖取,袖山則如何。書屋實稱名,徽之語可歌。
  • 翔泳堂即景

    釋行海宋代〕一池荷蓋綠陰涼,數朵紅蕖浥露香。最是畫橋林薄外,滿湖煙景淡斜陽。
    送李伯開原文_送李伯開的賞析_古詩文
  • 挽崇絢聯

    方長華清代〕海角勵清勤,那堪幃簏無遺,倘遇剛峰無愧色;天心難測度,忍使唱隨偕老,甫臨瓊島證仙緣。
  • 重題釣台

    方岳宋代〕落帆曾傍蘆花宿,借得先生月一灘。鷗鳥未忘吾道在,江山肯作故人看。樹昏斷岸潮聲急,雪洗孤台石罅寒。最喜
  • 題姚文翰竹林七賢仿顏延之五君詠而反其三·阮籍

    乾隆清代〕陳留托酣飲,任情飾巧辨。求婚及致罪,率以醉獲免。據案書勸進,亦豈為盡善。
  • 示眾

    釋重顯宋代〕丫角女子白頭絲,報你諸方作者知。借問住山何境界,春風拂拂,春鳥喧喧。翠峰不能助發,心印卻是他傳。
    送李伯開原文_送李伯開的賞析_古詩文
  • 贈長沙公 其三

    陶淵明魏晉〕伊余雲遘,在長忘同。笑言未久,逝焉西東。遙遙三湘,滔滔九江。山川阻遠,行李時通。
  • 甘露歌

    王安石宋代〕天寒日暮山谷里。的礫愁成水。池上漸多枝上稀。唯有故人知。
  • 鴛鴦梅

    顧逢宋代〕似厭沙頭睡,來棲隴樹中。一花飛夜雨,雙子倚東風。冰雪芳心共,池塘舊夢同。只愁羌笛響,驚散曉林空。
    送李伯開原文_送李伯開的賞析_古詩文
  • 贈林隱君

    釋文珦宋代〕閒居已二毛,破屋翳蓬蒿。短笛清風在,長吟白雪高。籬腰懸瓠小。柳癭繫船牢。自是嫌機事。棕持抱翁勞。
送李伯開原文_送李伯開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