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病原文
老病積漸來,筋力日覺墮。
南園一步地,杖藜不能過。
階前宿雨晴,屋角紅日大。
不是賣花聲,曉夢誰驚破?
詩詞問答
問:老病的作者是誰?答:何失
問:老病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九部
參考注釋
老病
(1).年老多病。《漢書·韋賢傳》:“時 賢 七十餘,為相五歲, 地節 三年以老病乞骸骨,賜黃金百斤,罷歸。”《後漢書·應劭傳》:“故 膠西 相 董仲舒 老病致仕,朝廷每有政議,數遣廷尉 張湯 親至陋巷,問其得失。” 唐 杜甫 《旅夜書懷》詩:“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2).舊病。曾經患過而未根治的病。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拳術與拳匪》:“ 陳先生 因拳術醫好了老病,所以讚不絕口。”
積漸
逐漸累積而成
積漸養成的習慣
筋力
(1).猶體力。《禮記·曲禮上》:“貧者不以貨財為禮,老者不以筋力為禮。”《後漢書·獨行傳·劉茂》:“少孤,獨侍母居。家貧,以筋力致養,孝行著於鄉里。” 魯迅 《花邊文學·商賈的批評》:“農民省幾斗米去出售,工人用筋力去換錢。”
(2).方言。指食物等的韌性。如:綠豆粉皮的筋力大。如:這種紙有筋力。
筋骨之力。 漢 王充 《論衡·物勢》:“夫物之相勝,或以觔力,或以氣勢,或以巧便。” 元 秦簡夫 《趙禮讓肥》第一折:“母親也年紀高,觔力乏。”
南園
(1).園名。在 廣東 廣州市 南。 明 洪武 初, 趙介 、 孫蕡 等五人在此結社,號 南園 五子。 嘉靖 時,又有 歐大任 梁有譽 等五人,於此結社,號 南園 後五子。參見“ 南園十先生 ”。
(2).泛指園圃。 晉 張協 《雜詩》之八:“借問此何時,胡蝶飛南園。” 唐 柳宗元 《冉溪》詩:“卻學 壽張 樊敬侯 ,種漆南園待成器。”
一步
(1).行走時兩腳間的距離。 三國 魏 阮籍 《大人先生傳》:“以萬里為一步,以千歲為一朝。”《朱子語類》卷二:“只似在圓地上走,一人過急一步,一人差不及一步,又一人甚緩,差數步也。”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六:“馬兒往西行,坐車兒往東拽,兩口兒一步兒離得遠如一步也。”
(2).謂步伐一致。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八:“收拾行李,一步地都行上,兩口兒眉頭暫開放。”
(3).指某一地步、境地或事務的某一段。《景德傳燈錄·靈龕禪師》:“出處非千佛,春來草自清,問碌碌地時如何?試進一步看。” 宋 真德秀 《西山語錄·日至月至》:“ 孟子 教人只雲養心莫善於寡慾, 周子 又進一步教人曰:‘由寡以至於無, 顏子 三月不違者,已到無欲之地。’”《兒女英雄傳》第二回:“我的意思,總等他進一步,功名成就,纔給他提親呢。”《紅樓夢》第七十回:“我們每日每人臨一篇給他,搪塞過這一步兒去就完了。” 毛 * 《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第六章第三節:“要從這種鬥爭中去肅清公開的或隱藏的漢奸勢力;要做到這一步也只有依靠民眾的力量。”
(4).長度名。歷代不一,如 周 以八尺為一步, 秦 以六尺為一步,後亦以五尺為一步。《禮記·王制》:“古者以 周 尺八尺為步,今以 周 尺六尺四寸為步。” 孔穎達 疏:“古者八寸為尺,今以 周 尺八尺為步,則一步有六尺四寸。”《新唐書·突厥傳上》:“ 後魏 築長城,議者以為人治一步,方千里,役三十萬人。”
(5).中醫運氣學說以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為“一步”。《素問·六微旨大論》:“顯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 王冰 註:“一步,凡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
杖藜
(1).謂拄著手杖行走。藜,野生植物,莖堅韌,可為杖。《莊子·讓王》:“ 原憲 華冠縰履,杖藜而應門。” 唐 杜甫 《暮歸》詩:“年過半百不稱意,明日看雲還杖藜。” 宋 蘇軾 《鷓鴣天》詞:“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開牖有時邀月入,杖藜到處避人行。”
(2).藜杖;拐杖。 唐 護國 《贈張駙馬斑竹柱杖》詩:“此君與我在雲溪,勁節奇文勝杖藜。” 宋 秦觀 《寧浦書事》詩之五:“身與杖藜為二,對月和影成三。” 明 孫仁孺 《東郭記·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諳盡江湖味,執青青杖藜。”
不能
(1)
不可能;不能夠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歸有光《項脊軒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實現
(2)
〈方〉∶不允許,不可以
不能不談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並論
(3)
〈方〉∶不至於
宿雨
(1).夜雨;經夜的雨水。 隋 江總 《詒孔中丞奐》詩:“初晴原野開,宿雨潤條枚。” 明 吳本泰 《西湖竹枝詞》:“宿雨半收晴不穩,惱人最是鵓鳩啼。” 劉半農 《回聲》詩:“微風吹動了樹上的宿雨,冷冰凍的向他頭上滴著。”
(2).久雨;多日連續下雨。《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六回:“我同 述農 走到江邊一看,是夜宿雨初晴,一輪明月東方升起,照得那浩蕩江波,猶如金蛇萬道一般。” 胡懷深 《暮春野行》詩:“宿雨昨宵霽,萬木浄如洗。”
紅日
太陽。因其放射出紅色光輝,故稱。 唐 王建 《宮詞》之一:“ 蓬萊 正殿壓金鼇,紅日初生碧海濤。” 南唐 李煜 《浣溪沙》詞:“紅日已高三丈透,金鑪次第添香獸。” 宋 晁補之 《迷神引·貶玉溪對江山作》詞:“黯黯青山紅日暮,浩浩 大江 東注。”
不是
(1)
錯誤;過失
是吾不是處。——清·林覺民《與妻書》
(2)
否定判斷
現在不是講話的時候
賣花
猶賣笑。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三》:“鄰里能助我,則乞助我,不能助我,則我且賣花,毋笑我。”
曉夢
拂曉時的夢。多短而迷離,故常以喻人生短促,世事紛雜。 唐 李商隱 《詠史》:“三百年間同曉夢, 鐘山 何處有龍盤?” 宋 蘇軾 《武昌西山》詩:“ 江 邊曉夢忽驚斷,銅環玉鎖鳴春雷。” 瞿秋白 《餓鄉紀程》三:“ 中國 的社會生活,好像朦朧曉夢,模糊得很。”
驚破
猶震碎。 唐 白居易 《長恨歌》:“ 漁陽 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宋 范成大 《次韻陳融甫支鹽年家見贈》:“高軒款門來,驚破雀羅靜。”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老病原文_老病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