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廟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昭廟原文

建茲昭廟駐班禪,黃教圖恆震旦宣。

誰謂十旬暫東土,遂教寂滅返西天。

知其無去惜為去,示此有遷原不遷。

馥郁梵香升寶鼎,篆成卐字揭真詮。

詩詞問答

問:昭廟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昭廟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昭廟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先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八十

2. 見去歲詩

參考注釋

班禪

“班禪額爾德尼”的省稱。《清史稿·藩部傳八·西藏》:“ * ,班禪即所謂﹝ 宗喀巴 的﹞二大弟子, * 譯言‘無上’,班禪譯言‘光顯’。”

黃教

藏 族地區喇嘛教的一派。十四世紀末 宗喀巴 所創,是喇嘛教中最大的教派。 清 趙翼 《劉蔭萱遠寄藏佛一尊賦謝》詩:“其俗家家修浄業,大乘黃教小紅教。” 清 昭槤 《嘯亭雜錄· * 掣籤》:“ 西藏 喇嘛自 宗卡卜 興揚黃教,其徒 * 、 班禪額爾德呢 率言永遠轉生以嗣其教。”

震旦

古代印度人稱中國

諾矩羅居 震旦東南大海際 雁盪山芙蓉峰龍湫。—— 宋· 沈括《夢溪筆談》

十旬

酒名。亦代指酒。《文選·張衡<南都賦>》:“酒則九醖甘醴,十旬兼清。” 李善 註:“十旬,蓋清酒百日而成也。” 劉良 註:“九醖、十旬皆酒名。” 南朝 陳 徐陵 《謝敕賜祀三皇五帝余饌啟》:“金壺流十旬之氣,玉案備千品之羞。” 唐 劉禹錫 《和樂天以鏡換酒》詩:“把取菱花百鍊鏡,換他竹葉十旬杯。”

東土

(1).古代指 陝 以東某一地區或封國。《書·康誥》:“乃寡兄勗,肆汝小子封,在茲東土。”《國語·鄭語》:“ 桓公 為司徒,甚得 周 眾與東土之人。” 韋昭 註:“東土, 陝 以東也。” 宋 劉克莊 《代毛穎謝表》:“伏念臣 中山 舊族,東土寒生。” 清 姚鼐 《乾隆戊子科山東鄉試策問》之一:“矧東土為聖人父母之邦,名儒繼踵,多士仰慕,師法尤易興起者乎!”

(2). 東晉 、 南朝 時也特指 蘇南 、 浙江 一帶。《晉書·庾翼傳》:“時東土多賦役,百姓乃從海道入 廣州 ,刺史 鄧岳 大開鼓鑄,諸夷因此知造兵器。”《宋書·自序》:“初, 錢唐 人 杜子恭 通靈有道術,東土豪家及京邑貴望並事之為弟子,執在三之敬。”

(3).古代稱 中國 。對西方而言。《穆天子傳》卷十五:“ 西王母 為天子謡……天子答之曰:‘予歸東土,和治諸夏,萬民平均,吾顧見汝。’”《西遊記》第八回:“ 菩薩 不敢久停,曰:‘今領 如來 法旨,上東土尋取經人去。’” 清 馬建忠 《上李伯相言出洋工課書》:“而 巴黎 新聞紙傳揚殆遍,謂 日本 、 波斯 、 土耳基 人負笈 巴黎 者,固有考取格治秀才及律例舉人,而東土之人,獨未有考取文詞秀才者,有之則自 忠 始也。” 茅盾 《雨天雜寫之二》:“佛法始來東土,排場實在相當熱鬧。”

寂滅

(1) 消滅;消逝

樓下的人聲漸漸寂滅了

(2) 佛教用語。“涅槃”的意譯。指超脫生死的理想境界

西天

(1) 中國古代對印度的稱謂,因為印度古稱 天竺,在中國西南方向,故略稱 西天;所謂“西天取經”即指去印度取經

(2) 指極樂世界

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經,即死也不敢回國。——《西遊記》

不遷

(1).不移徙。《楚辭·九章·橘頌》:“受命不遷,生南國兮。”《韓非子·十過》:“﹝戎王﹞見其女樂而説之,設酒張飲,日以聽樂,終歲不遷,牛馬半死。” 漢 王褒 《洞蕭賦》:“託身軀於后土兮,經萬載而不遷。”

(2).不改變。《楚辭·九章·懷沙》:“離慜而不遷兮,願志之有像。” 朱熹 集註:“不以憂患改其節。” 漢 王粲 《贈蔡子篤》詩:“君子信誓,不遷於時。”

(3).謂官爵不升遷。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二:“民大譁,擁門不得解,丞一言而定, 汪文烈 亟稱之。後部中不遷不黜,而別選一官至,百姓閉門留丞,丞不可。”

馥郁

形容香氣很濃

芬芳馥郁。——《艮岳記》

梵香

敬佛所用之香。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二》:“佛一足跡與鉢共在一處,國王臣民悉持梵香、七寳、璧玉,供養塔跡、佛牙、袈裟、頂相舍利。”

寶鼎

(1).古代的鼎。原為炊器,後以為政權的象徵,故稱寶鼎。《大盂鼎》:“ 盂 用對王休,用乍(作)且(祖) 南公 寶鼎。”《史記·五帝本紀》:“﹝ 黃帝 ﹞獲寶鼎,迎日推筴。”《漢書·吾丘壽王傳》:“天祚有德而寶鼎自出,此天之所以與 漢 ,乃 漢 寶,非 周 寶也。”《舊唐書·玄宗紀上》:“丁未 眉州 鼎皇山 下 江水 中得寶鼎。” 明 宋訥 《壬子秋過故宮》詩:“寶鼎百年歸 漢 室,錦帆終古似 隋 家。”

(2).香爐。因作鼎形,故稱。 清 陳維崧 《百字令·雨窗懷松之南水》詞:“寶鼎香焦,畫廊花瘦,阮又無心摘;茶煙颺起,細煎花乳翻白。”

(3).指鼎爐,道士煉丹煮藥的爐子。 程善之 《春日雜感》詩:“寶鼎煉神藥,不如手中巵。”

真詮

亦作“ 真筌 ”。猶真諦。 唐 盧藏用 《衡岳十八高僧序》:“然而年代攸邈,故老或遺;真詮緬微,後生何述?” 唐 劉禹錫 《大唐曹溪第六祖大鑒禪師第二碑銘》:“我立真筌,揭起南國。無修而修,無得而得。” 宋 延壽 《宗鏡錄》卷二六:“且金是身外之浮財,豈齊至教;命是一期之業報,曷等真詮!”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施肩吾》:“初讀五行俱下,至是授真筌於仙長,遂知順逆顛倒之法,與上中下精氣神三田反覆之義。” 趙朴初 《毛主席寫給<詩刊>的信發表二十周年紀念座談會獻詞》:“文章 * 事更艱,孰能計日收真詮。”

詩詞推薦

  • 宮詞

    張公庠宋代〕殘暉未落兩三竿,放散笙歌晚思閒。暫上層樓聊一望,紅塵多處是人間。
  • 題唐棣山水即用其韻

    乾隆清代〕高樓對坐正談深,亦弗勤劬說惜陰。卻愛開窗聊縱目,一庭翠影落遙岑。
  • 送錢文季國博赴召

    曹彥約宋代〕每向招賢看典刑,中間人物似零丁。只因朋黨排諸老,無復紛綸任五經。一節何如歸帝所,賜環元不為郎星。古來
    昭廟原文_昭廟的賞析_古詩文
  • 夢中作寄朱行中

    蘇軾宋代〕舜不作六器,誰知貴璵璠。哀哉楚狂士,抱璞號空山。相如起睨柱,頭璧相與還。何如鄭子產,有禮國自閒。雖微
  • 新年呈友

    許棠唐代〕一月月相似,一年年不同。清晨窺古鏡,旅貌近衰翁。處世閒難得,關身事半空。浮生能幾許,莫惜 * 。
    昭廟原文_昭廟的賞析_古詩文
  • 翠岩真禪師真贊

    釋德洪宋代〕我方涇渭同流,笑中軟頑滑頭。為君人境俱奪,鬧裏白拈巧偷。如水洗水,相樓打樓。從來脫略無窠臼,接得南泉
  • 蜀王氏讖文

    佚名唐代〕李祜西王逢吉昌,上德兌興丹莫當。
  • 睡起

    秦觀宋代〕睡起東軒下,悠悠春緒長。爬搔失幽囀,款欠墮危芳。蛛網留晴絮,蜂房受晚香。欲尋初斷夢,雲霧已冥茫。
    昭廟原文_昭廟的賞析_古詩文
  • 疏懶一首

    蘇籀宋代〕妨人做樂屏書籤,閣筆無情復強捻。執御只應曩規範,鍛金不假別鎚鈐。花開咄咄人清苦,烏哢聲聲夢黑憩。出世
  • 次韻酬喻工部雪中見懷

    張鎡宋代〕坐厭增冰地,遙思勝熱城。忘名全道用,遠俗養詩情。枕病憐幽獨,心交阻合併。晴春開徑在,自斷學淵明。
  • 自感二首

    葉茵宋代〕倦聽花卿曲,狂歌俠士行。年華與心事,醉裹自分明。
    昭廟原文_昭廟的賞析_古詩文
  • 蜥蜴

    呂陶宋代〕前年詔書褒蜥蜴,為與生民致膏澤。聖君虔禱享嘉應,其功似共乾坤敵。載之令甲告天下,郡縣奉承誰敢易。大臣
  • 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和雨中花

    白居易唐代〕真宰倒持生殺柄,閒物命長人短命。松枝上鶴蓍下龜,千年不死仍無病。人生不得似龜鶴,少去老來同旦暝。何異
  • 步院前溪水

    丘葵宋代〕偶出山門去,乘涼步淺沙。溪流備略彴,岸沫水槎枒。野拓天圍大,風吹日腳科。吟成無與語,獨立數歸鴉。
  • 晨鐘動雷池望日

    張栻宋代〕浮氣列下陳,天淨澄秋容。朝暾何處升,偏偏認微紅。須臾眩眾采,閶闔開九重。金鉦忽湧出,晃蕩浮雙瞳。乾坤
  • 次韓子蒼韻

    吳則禮宋代〕一丘當快營,五車要盡捐。宿昔有足欣,卿去吾欲眠。層層江上峰,頗欲窮其巔。誰令雨冥冥,復作雷填填。不讀
    昭廟原文_昭廟的賞析_古詩文
  • 慧和微以布衫送壽昌可師有偈答之戲成四首

    釋慧空宋代〕普賢高系象王袴,妙德長拖師子衫。遣向壽昌為侍者,一人不肯一人甘。
    昭廟原文_昭廟的賞析_古詩文
  • 永遇樂(己未元夕)

    吳潛宋代〕和氣熏來,這般光景,管無風雨。畫棟朱甍,錦坊繡巷,娘子將嫫母。星球高掛,燈樓趲出,良夜正消增五。遨頭
  • 浣溪沙

    姜特立宋代〕節序迴環已獻裘。不堪風葉夜鳴秋。寒螿吟露月階幽。蝸角虛名真誤我,蠅頭細字不禁愁。班超何日定封候。
  • 何氏悅亭詠柏

    黃庭堅宋代〕澗底長松風雨寒,岡頭老柏顏色悅。天生草木臭味同,同盛同衰見冰雪。君莫愛清江百尺船,刀鋸來謀歲寒節。千
    昭廟原文_昭廟的賞析_古詩文
昭廟原文_昭廟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