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惜二首·其二

作者:石寶 朝代:明代

自惜二首·其二原文

青松斧為薪,不異蒿與草。

白璧劘為泥,安睹為至寶。

雖有文章姿,積瘵苦縈抱。

芳春失歡娛,白日成懊惱。

六經箋疏繁,一變疇至道。

意盛歲遄徂,榮華倏枯槁。

伏櫪心尚雄,凌霜乾須老。

造物苟曲全,安能遂卑小。

詩詞問答

問:自惜二首·其二的作者是誰?答:石寶
問:自惜二首·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八部 出處:熊峰集卷四

參考注釋

青松

青翠的松樹

為薪

取柴薪。《莊子·養生主》:“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俞樾 《諸子平議·莊子一》:“《廣雅·釋詁》:‘取,為也。’然則為亦取也。指窮於為薪者,指窮於取薪也。”

不異

沒有差別;等同。 晉 羊祜 《讓開府表》:“雖歷內外之寵,不異寒賤之家。” 唐 杜甫 《兵車行》:“況復 秦 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 宋 朱熹 《劉十九府君墓志銘》:“蓋與先生不異,而溫厚謹良則又過之。”

白璧

平圓形而中有孔的白玉。《管子·輕重甲》:“ 禺氏 不朝,請以白璧為幣乎?”《史記·滑稽列傳》:“於是 齊威王 乃益齎黃金千溢,白璧十雙,車馬百駟。”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鮑丘水》:“ 北平 徐氏 有女, 雍伯 求之,要以白璧一雙。” 宋 劉過 《念奴橋·留別辛稼軒》詞:“白璧追歡,黃金買笑,付與君為主。”

至寶

特別稀有的珍寶

竟把普通景泰藍當成了至寶

文章

(1) 原指文辭,現指篇幅不很長而獨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報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泛指著作

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每為文章。

(3) 比喻曲折隱蔽的含義

話里有文章

(4) 事情;程式

照例文章總得做好

縈抱

(1).環抱。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澹乎洋洋,縈抱山丘。” 南朝 宋 鮑照 《從庾中郎遊園山石室》詩:“崗澗紛縈抱,林障沓重密。” 清 陳維崧 《簇水·舟過梁溪不及泊舟遙望龍峰有作》詞:“幾村紅樹,將郭外人家縈抱。”

(2).縈懷。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寄園銷夏圖》:“回憶前游,歷歷縈抱。”

芳春

(1).春天。 晉 陸機 《長安有狹邪行》:“烈心厲勁秋,麗服鮮芳春。” 唐 陳子昂 《送東萊王學士無競》詩:“孤松宜晚歲,眾木愛芳春。” 明 屠隆 《綵毫記·夫妻玩賞》:“今日日朗風和,值芳春之淑景;沙明水碧,當 荊楚 之歲時。”《天雨花》第十四回:“碧桃繞檻開如錦,蜂聲蝶影戀芳春。”

(2).比喻妙齡、青春。《天雨花》第十一回:“既具冶容堪絶世,年當及笄正芳春。”

失歡

(1) 失掉別人的歡心

失歡於上司

(2) 失和

杯酒失歡

白日

(1) 白天

(2) 太陽

白日依山盡。——唐· 王之渙《登鸛雀樓》

(3) 泛指時光

浪費白日

懊惱

(1) 煩惱

她懊惱得把請柬丟在桌上。——法· 莫泊桑《項鍊》

(2) 懊悔

自己心裡懊惱道:“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薩計較起來了。”——《儒林外史》

六經

六部儒家經典。《莊子·天運》:“ 孔子 謂 老聃 曰:‘ 丘 治《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自以為久矣,孰知其故矣。’”《漢書·武帝紀贊》:“ 孝武 初立,卓然罷黜百家,表章六經。” 顏師古 註:“六經,謂《易》、《詩》、《書》、《春秋》、《禮》、《樂》也。” 漢 以來無《樂經》。今文家以為“樂”本無經,皆包含於《詩》、《禮》之中;古文家以為《樂》毀於 秦始皇 焚書。參見“ 六藝 ”。

箋疏

猶箋注。 宋 曾鞏 《南軒記》:“然而六藝百家,史氏之籍,箋疏之書,與夫論美刺非……罔不畢載。” 清 戴名世 《己卯行書小題序》:“今夫道具載於四子之書,幽遠閎深,無所不具,乃自 漢 唐 諸儒相繼,訓詁箋疏,卒無當於大道之要。” 郭沫若 《討論註譯運動及其他》:“他把德文逐字譯成英文,把英文逐字譯成華字,依華文文例整頓一遍之後,再來插說幾句以當箋疏。”

牋疏:章奏;書信。《三國志·吳志·呂蒙傳》:“ 蒙 少不脩書傳,每陳大事,常口占為牋疏。”《北史·蕭大圜傳》:“ 大圜 恐讒愬生,乃屏絶人事,門客左右,不過三兩人,不妄游狎,兄姊間,止牋疏而已。”《宋史·楊克讓傳》:“ 趙普 守 西洛 ,府中牋疏,皆 希閔 所為。”

一變

一度變化;一次變故或變革。《周禮·春官·大司樂》:“凡六樂者,一變而致羽物,及川澤之示。”《論語·雍也》:“ 齊 一變,至於 魯 ; 魯 一變,至於道。”《景德傳燈錄·譚空和尚》:“龍女有十八變,你試一變。”《宋史·李好義傳》:“ 曦 死後若無威望者鎮撫,恐一變未息,一變復生。”《兒女英雄傳》第二九回:“到了如今,距國初進關時節,曾不百年,風氣為之一變。”

至道

(1).指最好的學說、道德或政治制度。《禮記·學記》:“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禮記·表記》:“道有至,義有考。至道以王,義道以霸,考道以為無失。” 鄭玄 註:“此讀當言‘道有至,有義,有考’,字脫一有耳。” 陳澔 集說引 應氏 曰:“至道,即仁也。至道渾而無跡,故得其渾全精粹以為王。” 晉 陸機 《演連珠》之六:“是以至道之行,萬類取足於世;大化既洽,百姓無匱於心。”

(2).最高的原則、準則。《荀子·儒效》:“以從俗為善,以貨財為寳,以養生為己至道,是民德也。”

(3).佛、道謂極精深微妙的道理或道術。《莊子·在宥》:“來!吾語女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 漢 牟融 《理惑論》:“﹝ 老子 ﹞曰:‘用其光,復其明,無遺身殃。’此道生死之所趣,吉凶之所住。至道之要,實貴寂寞,佛家豈好言乎!” 唐 陳鴻 《東城老父傳》:“讀釋氏經,亦能了其深義至道,以善心化市井人。” 宋 洪邁 《夷堅丁志·司命府丞》:“及見 海蟾 曰:‘汝以夙契得遇我。’命長跪傳至道。”

榮華

開花,引伸指人之顯貴

富貴榮華

枯槁

(1) 乾枯;枯萎

今夫徙樹者,失其陰陽之性,則莫不枯槁。——《淮南子·原道訓》

(2) 憔悴

形容枯槁。——《楚辭·漁父》

伏櫪

亦作“ 伏歷 ”。1.馬伏在槽上。指受人馴養。《漢書·李尋傳》:“馬不伏歷,不可以趨道;士不素養,不可以重國。” 唐 杜甫 《高都護驄馬行》:“雄姿未受伏櫪恩,猛氣猶思戰場利。”

(2).喻指養育。 清 納蘭性德 《擬古》詩之二六:“但受伏櫪恩,何以異駑駘!”

(3).指蓄養在廄中的馬匹。《漢書·梅福傳》:“雖有 景公 之位,伏歷千駟,臣不貪也。”

(4). 三國 魏 曹操 《步出夏門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後用為壯志未酬,蟄居待時的典故。 南朝 宋 鮑照 《擬古》詩之六:“不謂乘軒意,伏櫪還至今。” 明 楊珽 《龍膏記·旅況》:“到如今阨蓬蒿伏櫪棲山,嘆息損朱顏。” 華羅庚 《病中斗》詩:“我行雖彳亍,豈 * 櫪哀。驅馳絶廣漠,騰躍越崔嵬。”

心尚

心志;襟懷。 唐 王維 《戲贈張五弟諲》詩之一:“吾弟 東山 時,心尚一何遙。”

凌霜

抵抗霜寒。常用以比喻人品格高潔,堅貞不屈。 南朝 宋 謝惠連 《甘賦》:“嘉寒園之麗木,美獨有此貞芳;質葳蕤而懷風,性耿介而凌霜。” 唐 李白 《鳴雁行》:“客居煙波寄 湘 吳 ,凌霜觸雪毛體枯。” 清 吳定 《示諸生書》:“澗松所以能凌霜者,藏正氣也;美玉所以能犯火者,畜至精也。” 楊朔 《寄亞非作家會議》:“收穫完畢就該翻耕土壤,播種上凌霜傲雪的冬麥了。”

造物

(1) 創造萬物,也指創造萬物的神力

(2) 指運氣;造化

曲全

(1).猶言委曲求全。語出《老子》:“曲則全,枉則直”。《莊子·天下》:“人皆求福,己獨曲全。” 成玄英 疏:“委曲隨物,保全生道。” 宋 黃庭堅 《和邢惇夫秋懷》之五:“天道當曲全,小智驚後患。”

(2).委曲成全。《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重捐己資,曲全婚配。”

卑小

(1).矮小。《史記·孝武本紀》:“天子既令設祠具,至 東泰山 , 東泰山 卑小,不稱其聲,乃令祠官禮之,而不封禪焉。”

(2).微賤,卑微。 漢 班固 《 * 通·謚》:“附庸所以無諡何?卑小無爵也。”

(3).晚輩;幼小者。 唐 薛用弱 《集異記·裴珙》:“﹝ 裴珙 ﹞但見其親顧謂卑小曰:‘ 珙 在何處,那今日不至耶?’”

詩詞推薦

自惜二首·其二原文_自惜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