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六龍扶日上遙空,玉殿春晴瑞雪融。
華蓋天光雙闕近,蓬萊雲氣九霄通。
仙童仗引浮丘伯,野老門迎太史公。
卻憶御前催草詔,幾回朝罷大明宮。
詩詞問答
問:《元旦奉陪虞閣老仙蓋山行香次韻》的作者是誰?答:李隼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李隼的名句有哪些?答:李隼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東韻 出處:石倉歷代詩選卷二百八十
參考注釋
六龍
(1).謂《易》乾卦的六爻。《易·乾》:“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 孔穎達 疏:“乾元乃統天之義,言乾之為德,以依時乘駕六爻之陽氣,以控御於天體。六龍即六位之龍也;以所居上下言之,謂之六位也。”
(2).指太陽。神話傳說日神乘車,駕以六龍, 羲和 為御者。 漢 劉向 《九嘆·遠遊》:“貫澒濛以東朅兮,維六龍於扶桑。” 晉 郭璞 《遊仙詩》:“六龍安可頓,運流有代謝。時變感人思,已秋復願夏。” 宋 王安石 《休假大佛寺》詩:“六龍高徘徊,光景在我裳。” 明 薛蕙 《效阮公詠懷》:“六龍匿西山,濛汜揚頽波。”
(3).古代天子的車駕為六馬,馬八尺稱龍,因以為天子車駕的代稱。 漢 劉歆 《述初賦》:“揔六龍於駟房兮,奉華蓋於帝側。” 唐 李白 《上皇西巡南京歌》之四:“誰道君王行路難,六龍西幸萬人歡。” 明 陶宗儀 《輟耕錄·金鰲山》:“少焉,千乘萬騎畢集,始知為六龍臨幸。” 吳梅 《步北城獅子山訪閱江樓遺址不得》詩:“六龍曾此駐雲車,何處重尋帝子家。”
(4).六兄弟的美稱。 晉 常璩 《華陽國志·後賢志》:“ 宓 六子,皆英挺逸秀,號曰六龍。”《晉書·溫羨傳》:“父 恭 , 濟南 太守,兄弟六人並知名於世,號曰六龍。”《晉書·卞壼傳》:“父 粹 ,以清辯鑑察稱。兄弟六人並登宰府,世稱 卞氏 六龍。”
遙空
(1).遙遠的天空。 唐太宗 《賦得花庭霧》:“還當雜行雨,彷彿隱遙空。” 清 趙翼 《納涼》詩:“盆池新浴罷,雨過浄遙空。” 潘垂統 《討債》:“滿布遙空的雪片,像梅林里萎謝的梅花般飛舞著。”
(2).向著遠處的高空。 明 馮夢龍 《女丈夫·登樓瀝酒》:“那 扶餘國 訊息,正合東南奇事之言,俺和你不免遙空瀝酒,為他稱賀則個。”
殿春
春季的末尾
瑞雪
應時的好雪
瑞雪兆豐年
林沖踏著那瑞雪,迎著那北風,飛也似奔到草場門口。——《水滸傳》
蓋天
我國古代的一種天體學說。認為天像一個斗笠,地像覆著的盤子。天在上,地在下,日月星辰隨天蓋而運動,其東升西沒是由於近遠所致,不是沒入地下。《晉書·天文志上》:“古言天者有三家:一曰蓋天,二曰宣夜,三曰渾天…… 蔡邕 所謂《周髀》者,即蓋天之説也。其本 庖犧氏 立周天曆度,其所傳則 周公 受於 殷高 , 周 人志之,故曰《周髀》。髀,股也;股者,表也。其言天似蓋笠,地法覆槃,天地各中高外下。”
雙闕
(1).古代宮殿、祠廟、陵墓前兩邊高台上的樓觀。《古詩十九首·青青陵上柏》:“兩宮遙相望,雙闕百餘尺。” 唐 吳融 《送僧歸破山寺》詩:“別來雙闕老,歸去片雲閒。” 明 王寵 《入消夏灣》詩:“千山翫迴轉,雙闕開嶙峋。”
(2).借指宮門。 唐 廣宣 《駕幸天長寺應制》詩:“宸游雙闕外,僧引百花間。” 宋 曾鞏 《襄州到任表》:“比亦再過於雙闕,未嘗一對於清光。”
(3).借指京都。 三國 魏 曹植 《贈徐幹》詩:“聊且夜行游,游彼雙闕間。” 唐 杜甫 《承間河北諸道節度入朝歡喜口號絕句》之十:“意氣即歸雙闕舞,雄豪復遣 五陵 知。” 仇兆鰲 註:“雙闕,謂都中。” 明 戴縉 《楚江旅懷》詩:“客夢懸雙闕,鄉心逐五羊。”
蓬萊
又稱“蓬壺”。神話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另兩座為“方丈”、“瀛洲”)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李商隱《無題》
雲氣
稀薄遊動的雲
九霄
(1).天之極高處;高空。 晉 葛洪 《抱朴子·暢玄》:“其高則冠蓋乎九霄,其曠則籠罩乎八隅。” 唐 武衡 《同幕中諸公送李侍御歸朝》詩:“ 巴 江暮雨連 三峽 , 劍 壁危樑上九霄。” 徐特立 《言立》詩:“丈夫落魄縱無聊,壯志依然抑九霄。”
(2).道家謂仙人居處。《文選·沉約<游沉道士館>詩》:“鋭意三山上,託慕九霄中。” 張銑 註:“九霄,九天仙人所居處也。” 唐 李白 《明堂賦》:“比乎 崑 山之天柱,矗九霄而垂雲。” 王琦 註:“按道書,九霄之名,謂赤霄、碧霄、青霄、絳霄、黅霄、紫霄、練霄、玄霄、縉霄也。一説以神霄、青霄、碧霄、丹霄、景霄、玉霄、琅霄、紫霄、火霄為九霄。” 宋 陸游 《長生觀觀月》詩:“獨倚欄桿吹玉笛,道人不怕九霄寒。”
(3).喻皇帝居處。 唐 杜甫 《臘日》詩:“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
(4).借指帝王。 唐 包佶 《奉和常閣老晚秋集賢院即事寄贈徐薛二侍郎》詩:“九霄偏眷顧,三事早提攜。” 唐 黃滔 《敷水廬校書》詩:“九霄無詔下,何事近清塵?”
仙童
蘇格蘭民間傳說中的棕仙童(夜間替人做家務等工作的仙童),常出沒於與世隔絕的場所和清泉瀑布之間
浮丘伯
即 浮丘公 。 明 高啟 《孤鶴篇》:“翩翩 浮丘伯 ,朝從 東海 來。相呼與之歸,謂是仙驥才。”或謂 漢 儒 浮丘伯 。 清 趙翼 《陔餘叢考·安期生浮邱伯》:“世以 安期生 浮邱伯 皆為列仙之徒。《漢書·儒林傳》: 申公 與 楚元王 交,俱事 齊 人 浮邱伯 受詩……則 浮邱伯 實儒者也。”按, 清 人避 孔子 諱,改“丘”為“邱”。參見“ 浮丘公 ”。
野老
村野的老百姓,農夫
野老鄙夫。——清· 周容《芋老人傳》
太史公
漢 司馬談 為太史令,子 遷 繼之,《史記》中皆稱“太史公”。其說不一:(1)太史公為官名, 漢武帝 時置,因位在丞相之上,與三公相等,故稱。(2) 司馬談 為太史令, 司馬遷 尊其父,故稱。(3)太史令掌天文圖書等,古代主天官者皆上公,故沿舊名而稱之。參閱《史記·太史公自序》“ 談 為太史公”三家注。綜上當以第三說較為可信。後世多以“太史公”稱 司馬遷 。
御前
(1).皇帝座位之前,代指帝王所在之處。《史記·蒙恬列傳》:“新近 蒙毅 ,位至上卿,出則參乘,入則御前。”《後漢書·獻帝紀》:“ 郭汜 攻 李傕 ,矢及御前。” 李賢 注引《山陽公載記》:“時弓弩並發,矢下如雨,及御所止高樓殿前帷簾也。” 王先謙 集解引 惠棟 曰:“ 蔡邕 《獨斷》雲,天子所在曰御前。” 宋 岳飛 《奏乞發回親兵札子》:“臣契勘諸路軍馬已撥屬御前。”
(2).皇帝面前。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技術不遇》:“但來日於御前饒我第一局。”《元典章新集·朝綱·中書省》:“近間御前告狀的多了有。”《明史·職官志三》:“同至御前請旨。”
草詔
(1).擬寫詔書。 唐 李肇 《翰林志》:“學士於禁中草詔,雖宸翰所揮,亦資檢討,謂之視草。” 唐 李商隱 《贈庾十二朱版》詩:“君王曉坐金鑾殿,只待 相如 草詔來。”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二:“ 仁宗 初立,今上為皇子,令中書召學士草詔。”
(2).指擬定的詔書。 清 侯方域 《于謙論》:“使 謙 率羣臣,羣臣必從,何也? 謙 之任遇深,而羣臣所恃也。乃不聞其有此舉。而草詔一傳, 謙 亦唯唯署名。”
大明宮
唐 代宮名。 貞觀 八年建 永安宮 ,九年改名 大明宮 。 龍朔 二年增建,改名 蓬萊宮 , 長安 元年復稱 大明宮 。亦謂之東內。內有 麟德 、 含元 、 宣政 、 紫宸 等殿。 宣政殿 左右為中書、門下二省。自 高宗 以後,皇帝常居東內。故址在今 陝西 長安縣 東。參閱 宋 王溥 《唐會要·大明宮》、《舊唐書·地理志一》。
標籤:元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