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陽謁杜少陵墓·其一原文
沒處既非假,埋時莫問真。
先生不可作,大雅向誰陳。
披草看殘碣,臨風薦白蘋。
耒河通汨水,知己有靈均。
詩詞問答
問:耒陽謁杜少陵墓·其一的作者是誰?答:岑徵
問:耒陽謁杜少陵墓·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耒陽謁杜少陵墓·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岑徵的名句有哪些?答:岑徵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真韻
參考注釋
先生
(1)
(2) 一般在一個男子姓氏後所用的一個習慣性的表示禮貌的稱呼
對杜先生講話
(3) 稱別人的丈夫或對人稱自己的丈夫
(4) 舊時稱管帳的人
在商號當先生
(5) 舊時稱以說書、相面、算卦、看風水等為職業的人
算命先生
(6) 對長者的尊稱
和碩豫親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7) 老師
從先生授經。——清· 袁枚《祭妹文》
(8) 醫生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
(2)
決不能,必須不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資治通鑑》
不可一概而論
(3)
與“非”搭配,表示必須或一定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大雅
(1).《詩經》的組成部分之一。舊訓雅為正,謂詩歌之正聲。《詩大序》:“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廢興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雅》為 周 王畿內樂調。《大雅》多為 西周 王室貴族的作品,主要歌頌 周 王室祖先乃至 武王 、 宣王 等之功績,有些詩篇也反映了 厲王 、 幽王 的暴虐昏亂及其統治危機。《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吳公子 札 來聘……為之歌《大雅》。曰:‘廣哉,熙熙乎!曲而有體,其 文王 之德乎!’”後亦用以稱閎雅淳正的詩篇。 唐 李白 《古風》之一:“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誰陳?”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傳》:“自 杜甫 後,大雅不作,至 明 乃復振。”
(2).稱德高而有大才的人。《文選·班固<西都賦>》:“大雅宏達,於茲為羣。” 李善 註:“大雅,謂有大雅之才者。《詩》有《大雅》,故以立稱焉。” 明 蔣燦 《題杜少陵像》詩:“大雅長往矣,遺容後代看。” 清 感惺 《斷頭台·受讞》:“那議會啊,聚四方里耆英大雅。”
(3).泛指學識淵博的人。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剪報一斑>拾遺附文》:“至於分類分得不倫不類,那是小子底學識不到,還得大雅指正指正呢。”
(4).謂高尚雅正。 宋 葉適 《賀縣尉》詩:“端龐還有北人風,大雅元非 楚 士同。” 清 戴名世 《<野香亭詩集>序》:“其音和平而大雅,其旨綿渺而藴藉。” 葉聖陶 《倪煥之》十七:“這樣不傷大雅而又含有象徵意義的詞兒正合於一個青年人寄興的需要,他就常常用它。”
披草
撥開荒草。謂隱居者相互交往或對隱居者的訪問。 晉 陶潛 《歸園田居》詩之二:“時復墟里人,披草共來往。”《晉書·文苑傳·袁宏》:“披草求君,定交一面。”
殘碣
殘碑。 清 江藩 《漢學師承記·閻若璩》:“雅好金石文字,遇荒村野寺古碑殘碣,埋沒榛莽之中者,靡不椎拓。”
臨風
迎風;當風。《楚辭·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來,臨風怳兮浩歌。” 南朝 宋 謝莊 《月賦》:“臨風嘆兮將焉歇,川路長兮不可越。” 唐 杜甫 《與嚴二郎奉禮別》詩:“出涕同斜日,臨風看去塵。” 宋 范仲淹 《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水滸傳》第三九回:“不覺酒湧上來,潸然淚下,臨風觸目,感恨傷懷。” 蘇曼殊 《寄調箏人》詩:“偷嘗仙女脣中露,幾度臨風拭淚痕。” 冰心 《寄小讀者》五:“我想起我的母親,不覺憑在甬道的窗邊,臨風偷灑了幾點酸淚。”
知己
(1) 了解、賞識自己
(2) 親密的朋友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莫愁前路無知己。——唐· 高適《別董大》
(3) 彼此相互了解而關係密切的
知己話
靈均
(1). 戰國 楚 文學家 屈原 字。《楚辭·離騷》:“名余曰 正則 兮,字余曰 靈均 。”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詮賦》:“及 靈均 唱《騷》,始廣聲貌。” 宋 辛棄疾 《賀新郎·和徐斯遠韻》詞:“蘭佩芳菲無人問,嘆 靈均 ,欲向 重華 訴。” 李大釗 《青春》:“ 湘水 靈均 ,興春秋代序之感。”
(2).泛指詞章之士。 唐 劉知幾 《史通·覈才》:“但自世重文藻,詞宗麗淫,於是 沮誦 失路, 靈均 當軸。” 浦起龍 通釋:“此言 靈均 當軸,借言以詞人當史局也。” 宋 姚述堯 《念奴嬌·次劉周翰韻》詞:“興來吟詠, 靈均 誰謂今絶。”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耒陽謁杜少陵墓·其一原文_耒陽謁杜少陵墓·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