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中作

作者:仲春龍 朝代:明代

直中作原文

條風輦道淨微塵,內詔傳宣促侍臣。

別殿香飄黃帔揭,纏龍帖子賜宜春。

詩詞問答

問:直中作的作者是誰?答:仲春龍
問:直中作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直中作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真韻 出處:槜李詩系卷十三

參考注釋

條風

(1).東北風。一名融風,主立春四十五日。《山海經·南山經》:“﹝ 令邱之山 ﹞其南有谷焉,曰 中谷 ,條風自是出。” 郭璞 註:“東北風為條風。”《淮南子·天文訓》:“距日冬至四十五日條風至。” 高誘 註:“艮卦之風,一名融。”《史記·律書》:“條風居東北,主出萬物。條之言條治萬物而出之,故曰條風。” 唐太宗 《正日臨朝》詩:“條風開獻節,灰律動初陽。”

(2).東風。一名明庶風,主春分四十五日。《淮南子·墬形訓》:“東方曰條風。” 高誘 註:“震氣所生也,一曰明庶風。” 宋 周邦彥 《應天長·寒食》詞:“條風布暖,霏霧弄晴,池塘徧滿春色。” 明 湯顯祖 《紫釵記·春日言懷》:“青韶印,看條風拂水,畫燕迎門,年年春色倍還人。”參見“ 八風 ”。

輦道

(1).可乘輦往來的宮中道路。《史記·孝武本紀》:“乃立 神明臺 、 井幹樓 ,度五十餘丈,輦道相屬焉。”《漢書·司馬相如傳上》:“華榱璧璫,輦道纚屬。” 顏師古 註:“輦道,謂閣道可以乘輦而行者也。” 元 劉壎 《隱居通議·地理》:“ 阿房宮 一曰 阿城 ,規恢八百餘里,離宮別館,彌山跨谷,輦道相屬。”

(2).指皇帝車駕所經的路。 南朝 宋 顏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南除輦道,北清禁林。” 清 方文 《偕閔無作孔千一寧山同登雨花台》詩:“牛車填輦道,馬卒擁城門。” 清 吳家騏 《聖駕南苑大閱恭紀》詩:“鸞旂肅肅駐郊坰,輦道風和霽色明。”

(3).古星名。屬天琴、天鵝兩座。《晉書·天文志上》:“西足五星曰輦道。”

微塵

(1).佛教語。色體的極小者稱為極塵,七倍極塵謂之“微塵”。常用以指極細小的物質。《大毗婆沙論》卷一三六:“應知極微是細色。不可斷截破壞貫穿,不可取捨乘履摶掣,非長非短,非方非圓,非正不正,非高非下,無有細分,不可分析,不可覩見,不可聽聞,不可齅嘗,不可摩觸。故説極微是最細色。此七極微,成一微塵。是眼識所取色中最微細者。”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歸心》:“何故信凡人之臆説,迷大聖之妙旨,而欲必無 恆 沙世界,微塵數刼也?”《北齊書·樊遜傳》:“法王自在,變化無窮,置世界於微塵,納 須彌 於黍米。” 唐 張喬 《雨中宿僧院》詩:“勞生無了日,妄念起微塵。” 清 龔自珍 《法性即佛性論》:“十方,三世,所有微塵非他,知見而已矣。”

(2).極細小的塵埃。 唐 崔珏 《和人聽歌》:“《巫山》唱罷行雲過,猶自微塵舞畫梁。” 魯迅 《吶喊·阿Q正傳》:“他早就兩眼發黑,耳朵里嗡的一聲,覺得全身仿佛微塵似的迸散了。” 艾青 《光的讚歌》七:“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生命,人世銀河星雲中的一粒微塵,每一粒微塵都有自己的能量,無數的微塵匯集成一片光明。”

(3).喻指卑微不足道者。常用作謙詞。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記》卷二:“ 劉夫人 曰:‘ 周生 ,爾知積業樹因從何而來,得如今日乎?’ 子良 答曰:‘微塵下俗,實所不究。’” 前蜀 杜光庭 《洋州宗夔令公本命醮詞》:“伏念臣獲以微塵,累叨皇澤,入參輔衛,出領藩維。” 康有為 《蘇村臥病寫懷》詩:“縱橫宙合一微塵,偶到人間閲廿春。”

內詔

不經過外朝,直接由宮中發出的皇帝的詔命。 唐 張籍 《寄白二十二舍人》詩:“早知內詔過先輩,蹭蹬 江 南百事疏。”

傳宣

(1).傳達宣布。《後漢書·公孫瓚傳》:“令婦人習為大言聲,使聞數百步,以傳宣教令。”《續資治通鑑·宋真宗天禧三年》:“使臣傳宣取物,承前止是口傳詔令,別無憑由,致因緣盜取錢物。”

(2).指宣傳。 康有為 《大同書》辛部第三章:“再增乎此,則地太遠,人太多,傳宣之腦筋漸不敏捷,則合眾難。”

(3).傳令宣召。 宋 范鎮 《東齋記事》卷一:“正月十四日,上御樓,遣中使傳宣從官”。《宣和遺事》後集:“ 粘罕 使人白帝曰:‘此北國皇后弟也,傳宣至此,催促陛下議諭事。’”《三俠五義》第十七回:“有勞夫人,傳宣官差完了。”

(4).猶傳揚。 明 邵璨 《香囊記·褒封》:“億兆騰歡,四海傳宣。” 郭沫若 《集外·不滅的光輝》:“ 魯迅 精神是早在被人傳宣著的,但這精神的真諦,不就是‘不妥協’的三個字嗎?”

(5).傳達號令的官吏。《續資治通鑑·宋真宗天禧三年》:“今請下入內侍省置傳宣契約司,專差內臣一員主之。”《說岳全傳》第五七回:“ 宋 營軍士拾得箭書,忙與傳宣説知。”

侍臣

皇帝左右的近臣

昔先皇頒僧保所貨西洋珠於侍臣,某得八焉。——明· 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別殿

正殿以外的殿堂。 南朝 宋 顏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離宮設衛,別殿周徼。” 唐 王勃 《春思賦》:“ 洛陽 宮城紛合沓,離房別殿花周匝。” 明 王世貞 《初入謁晉邸陳常侍要飲別墅作》詩:“別殿沾恩罷,逢迎有大璫。”

帖子

(1) 請柬

喜帖

(2) 邀請客人時送去的通知

回帖

謝帖

宜春

(1).適宜於春天;適應春天。 唐 施肩吾 《春日餐霞閣》詩:“灑水初晴物候新, 餐霞閣 上最宜春。” 後蜀 閻選 《八拍蠻》詞:“憔悴不知緣底事,遇人推道不宜春。” 郁達夫 《將之日本別海裳》詩之三:“知儂棹向 吳江 過,託買宜春半幅裳。”

(2).指 宜 * 。《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蹷 石闕 ,歷 封巒 ,過 鳷鵲 ,望 露寒 ,下 棠棃 ,息 宜春 。” 郭璞 註:“ 宜春 ,宮名,在 渭 南 杜縣 東。”《漢書·東方朔傳》:“北至 池陽 ,西至 黃山 ;南獵長 楊 ,東遊 宜春 。” 顏師古 註:“ 宜春 ,宮也,在 長安 城東南。” 唐 王維 《登樓歌》:“卻瞻兮 龍首 ,前眺兮 宜春 。”參見“ 宜 * ”。

(3).舊時立春及春節所剪或書寫的字樣。民間與宮中將其貼於窗戶、器物、彩勝等之上,以示迎春。 南朝 梁 宗懍 《荊楚歲時記》:“立春之日,悉剪綵為燕,戴之,帖‘宜春’二字。” 唐 崔道融 《春閨》詩之二:“欲剪‘宜春’字,春寒入剪刀。”《遼史·禮志六》:“立春,婦人進春書,刻青繒為幟,像龍御之,或蟾蜍,書幟曰‘宜春’。” 清 陳維崧 《齊天樂·早春壽魏塘柯素培先生》詞:“小樓人倚,梅花天氣,正院貼‘宜春’,釵搖燕子。”《廿載繁華夢》第十六回:“過了祀灶之期,不久又是除夕,家家貼起‘宜春’。” 郁達夫 《立春日》詩:“閒來剪個‘宜春’字,貼上蘭花小瓦盆。”

(4).指 宜春院 。 唐 杜甫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詩序》:“自高頭 宜春 梨園 二伎坊內人,洎外供奉舞女,曉是舞者, 聖文神武皇帝 初, 公孫 一人而已。” 清 余懷 《<板橋雜記>序》:“餘生也晚,不及見南部之煙花, 宜春 之子弟。”參見“ 宜春院 ”。

詩詞推薦

直中作原文_直中作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