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五供養原文
愁冗冗。
恨綿綿。
爭奈我赤手空拳。
只得問別人借了幾文錢。
可買的這一瓶兒村酪酒。
待與我那第二個弟兄祖餞。
想著他期限迫難留戀。
可若是今番去也。
知他是甚日個團圓。
詩詞問答
問:雙調五供養的作者是誰?答:張觀光
問:雙調五供養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雙調五供養是什麼體裁?答:散曲
注釋
1. 出處:元曲選 虎頭牌 第二折
參考注釋
愁冗冗
愁思紛亂貌。 元 李直夫 《虎頭牌》第二折:“愁冗冗,恨綿綿,爭奈我赤手空拳。”
綿綿
微細;連續不斷的樣子
秋雨綿綿
爭奈
怎奈;無奈。 唐 顧況 《從軍行》之一:“風寒欲砭肌,爭奈裘襖輕?” 宋 張先 《百媚娘》詞:“樂事也知存後會,爭奈眼前心裡?”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春光在眼前,爭奈玉人不見?”《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四回:“爭奈他自己不爭氣,終日在公館裡,同那些底下人鬼混。”
赤手空拳
空著雙手
兩個人就這么赤手空拳的來大吃二喝,什麼也沒拿
只得
別無選擇,不得不
我們只得把會議延期
別人
另一個人或另一些人,其他的人
認真考慮別人的意見
文錢
錢。因錢有文字,故稱。 三國 魏 曹植 《鞞舞歌·聖皇篇》:“何以為贈賜,傾府竭寳珍,文錢百億萬,采帛若煙雲。”
的這
元曲中襯詞。無義。 元 喬吉 《金錢記》第三折:“小生也不為思鄉……小生也非乾的這病酒。” 元 鄭光祖 《王粲登樓》第二折:“止不過曲志在蓬窗下,守著霜毫的這硯臺。” 元 王曄 《桃花女》第三折:“大公也,你可怎生不解其中意,我則怕撞著那凶神的這太歲。”
村酪酒
古代北方鄉村以馬乳製成的酒類飲料。 元 李五 《虎頭牌》第二折:“買的這一瓶兒村酪酒,待與我那第二箇兄弟祖餞。”
弟兄
(1) 弟弟和哥哥
親弟兄
(2) 也用作朋友之間的稱呼
祖餞
(1).餞行。《後漢書·文苑傳下·高彪》:“時 京兆 等五永 為督軍御史,使督 幽州 ,百官大會,祖餞於 長樂觀 。” 唐 李白 《留別金陵崔侍御十九韻》:“羣公鹹祖餞,四座羅朝英。”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溫庭筠》:“ 庭筠 之官,文士詩人爭賦詩祖餞,惟 紀唐夫 擅場。” 明 汪廷訥 《獅吼記·祖席》:“多君祖餞大慇懃,遷客還朝意氣新。”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仙人島》:“ 王 涕下交頤,哀與同歸,女籌思再三,始許之, 桓翁 張筵祖餞。” 郭沫若 《海濤集·離滬之前》:“午前 嘯平 來,言 民治 及其他諸人在 都益 處等候,要為我祖餞。”
(2).猶祖奠。出殯前夕設奠以告亡靈。 明 唐寅 《祭妹文》:“今秋爾家襲作蓍龜,以有此兆宅,來朝駕車,幽明殊途,永為隔絶,有是庶物,用為祖餞,爾其有靈,必歆吾物而悲吾詞也。”
想著
(1).想起來。 後蜀 毛熙震 《木蘭花》詞:“對斜暉,臨小閤;前事豈堪重想著。”《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十回:“我自從前幾天受了他那無理取鬧嚇唬我的話,一向胸中沒有好氣,想著了就著惱。”
(2).想想,考慮。《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回:“你我兩個,不但我信得及你,我料你也一定信得及我,所以我才合你商量。你想著怎么樣?”
期限
(1) 限定的一段時間
延長期限
(2) 時限的最後界線
超過規定的期限
留戀
(1) 捨不得離開或捨棄
臨畢業時,同學們對學校都十分留戀
(2) 對往日、往事的懷念
留戀過去
是今
如今;而今。 明 張居正 《再乞歸葬疏》:“是今雖暫曠於數月,而後乃畢力於終身。”
是甚
什麼。 唐 呂岩 《勸世》詩:“算是甚命,問什麼卜。”
團圓
親屬團聚,多指夫妻久別相聚
骨肉團圓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雙調五供養原文_雙調五供養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