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題孤松獨立圖四首(小影圖為王淡如所繪)
作者:方仁淵 朝代:清代原文
一卷經方苦相皮,也隨人後學名醫。
靈芝未起膏肓病,浪說倉公飲上池。
詩詞問答
問:《自題孤松獨立圖四首(小影圖為王淡如所繪)·其三》的作者是誰?答:方仁淵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方仁淵的名句有哪些?答:方仁淵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支韻
2. 小影圖為王淡如所繪
參考注釋
一卷
一排。《兒女英雄傳》第十七回:“只見裡面是小小的三間兩捲房子。前一捲三間,通連左右兩鋪,靠窗南炕;後一捲,一明兩暗。”
經方
(1).中醫稱 漢 代以前的方劑。《漢書·藝文志》:“經方者,本草石之寒溫,量疾病之淺深, * 味之滋,因氣感之宜,辯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齊,以通閉解結,反之於平。”按《漢書·藝文志》所載各書多已不傳,後指《素問》、《靈樞》和 漢 張仲景 的《傷寒論》、《金匱要略》等書中的方劑為經方。亦專指《傷寒論》、《金匱要略》所載方劑。《北齊書·方伎傳·馬嗣明》:“ 馬嗣明 , 河內 人。少明醫術,博綜經方,《甲乙》、《素問》、《明堂》、《本草》莫不鹹誦。”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三:“ 唐慎微 , 蜀州 晉原 人,世為醫,深於經方。”《新華月報》1961年第3期:“祖國醫學中又有經方派、時方派的區別。”
(2).指《素問》、《靈樞》和 漢 張仲景 的《傷寒論》、《金匱要略》等書中的方劑為經方。亦專指《傷寒論》、《金匱要略》所載方劑。
苦相
(1).猶薄命。 晉 傅玄 《豫章行·苦相篇》:“苦相身為女,卑陋難再陳。” 唐 王建 《原上新居》詩之十二:“苦相常多淚,勞生自悟虛。”
(2).苦楚的表情。如:他一臉苦相。
人後
後嗣。《儀禮·喪服》:“為人後者,為其父母報。”《資治通鑑·漢平帝元始三年》:“ 莽 召明禮少府 宗伯鳳 入説為人後之誼。” 宋 周密 《齊東野語·胡明仲本末》:“故為人後者,不顧私親,安而行之,猶天性也。”
靈芝
一種蕈( Ganoderma lucidum ),菌蓋腎臟形,赤褐色或暗紫色,有環紋,並有光澤。中醫入藥,有滋補作用。我國古代用來象徵祥瑞
膏肓
(1).古代醫學以心尖脂肪為膏,心臟與膈膜之間為肓。《左傳·成公十年》:“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 杜預 註:“肓,鬲也。心下為膏。”後遂用以稱病之難治者。 晉 孫楚 《為石仲容與孫皓書》:“夫治膏肓者,必進苦口之藥;決狐疑者,必告逆耳之言。” 宋 朱熹 《題謝少卿藥園》詩之二:“再拜藥園翁,何以起膏肓?” 郁達夫 《自述》詩之五:“人言先父喪亡日,小子膏肓疾正深。”
(2).比喻難以救藥的失誤或缺點。《世說新語·儉嗇》“ 王戎 儉吝” 劉孝標 注引 晉 王隱 《晉書》:“ 戎 性至儉,不能自奉養,財不出外,天下人謂為膏肓之疾。” 唐 柳宗元 《寄許京兆孟容書》:“忽捧教命,乃知幸為大君子所宥,欲使膏肓沉沒,復起為人。” 清 錢謙益 《與卓去病論經學書》:“猶冀百世之下,得吾言而存之,可以箴俗學之膏肓,而起其廢疾也。”
(3).比喻事物的要害或關鍵。《魏晉南北朝墓誌集釋·隋卞鑒暨妻劉氏墓誌》:“神都之陽,天闕之下,地乃膏肓,縣連 京雒 。” 唐 張祜 《感河上兵》詩:“首尾誠須畏,膏肓慎勿輕。” 明 史可法 《請尊上權化水火疏》:“今憂時憤慨者,謂文官愛錢不怕死,武官怕死又要錢,二語真切中膏肓。”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蘇仲芬》:“卿言深中膏肓,敢不佩為弦韋。”
(4).中醫針灸穴位名。《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膀胱經分寸歌》:“魄戶膏肓與神堂。”註:“從魄戶下行第四椎下,五椎上,此穴居中,去脊中各三寸半,正坐曲脊取之,膏肓穴也。”
浪說
(1).妄說;亂說。《禮記·王制》“假於鬼神,時日卜筮以疑眾,殺” 唐 孔穎達 疏:“妄陳禍福,浪説妖祥。” 宋 司馬光 《示道人》詩:“君不見 太上老君 頭似雪,世人浪説駐童顏。”《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謝知音》:“浪説曾分 鮑叔 金,誰人辨得 伯牙 琴?”
(2).漫說,別說。
上池
見“ 上池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