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山館張燈夜,何來一俊人。
金蓮初色艷,玉漏莫聲頻。
社結枌榆舊,舟凌剡水新。
平原歡聖酒,披豁任吾真。
詩詞問答
問:《甲子元日宇亮孫入省枉集山館觀燈》的作者是誰?答:何其偉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真韻
參考注釋
山館
(1).山中館驛。 唐 李郢 《送劉谷》詩:“郵亭已送徵車發,山館誰將候火迎。” 宋 柳永 《臨江仙引》詞:“況繡幃人靜,更山館春寒。今宵怎向漏永,頓成兩處孤眠。”
(2).山中的宅舍。 清 顧炎武 《攝山》詩:“徵君舊宅此山中,山館孱顏往蹟空。” 清 吳敏樹 《寬樂廬記》:“﹝老友 郭建林 ﹞亦數數來余家山館共朝夕,言笑不倦。”
燈夜
指元宵節的晚上。 宋 張元乾 《蘭陵王》詞:“曾馳道同載, 上林 攜手,燈夜初過早共約。”《古今小說·張舜美燈宵得麗女》:“卻有箇波俏的女子,也因燈夜遊玩,撞著箇狂盪的小秀才。”
俊人
風度高雅的人;才德超卓的人。《南史·王規傳》:“ 王威明 風韻遒上,神峰標映,千里絶跡,百尺無枝,實俊人也。” 唐 劉禹錫 《唐故衡州刺史呂君集紀》:“五行秀氣,得之居多者為俊人。” 清 方苞 《謝季方傳》:“然先君子所交,皆 楚 越 遺老、鄉邦俊人。” 柳亞子 《呈謝老覺哉一律》:“落落 湖 湘 幾俊人?憐他 黃 宋 早成塵。”
金蓮
舊指纏足婦女的小腳
三寸金蓮
玉漏
古代計時漏壺的美稱。 唐 蘇味道 《正月十五夜》詩:“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宋 楊萬里 《病中夜坐》詩:“玉漏聽來更二點,燭花剪了暈重開。” 清 厲鶚 《拆桂令·題殿畫乞巧圖》散曲:“聽玉漏遲遲五更,拜銀灣脈脈雙星。” 龔騫 《無題》詩:“玉漏有聲沉畫角,金釵無計叩重門。”
聲頻
音頻,任何正常可聽聲波的頻率,指大約在15到20000赫之間範圍內的任一頻率
枌榆
(1).木名。《說文·木部》:“枌,榆也。” 段玉裁 註:“各本少‘枌’,淺人以為復字而誤刪之。枌榆者,榆之一種。”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渭水三》:“ 高祖 王 關中 ,太上皇思東歸,故象舊里,制茲新邑,立城邑,樹枌榆,令街庭若一。” 唐 皇甫冉 《太常魏博士遠出賊庭江外相逢因敘其事》詩:“里社枌榆毀,宮城騎吏非。”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五》:“枌榆養老之珍,今荒饉始食其皮。”
(2). 漢高祖 故鄉的里社名。《史記·封禪書》:“ 高祖 初起,禱 豐 枌榆社 。” 裴駰 集解引 張晏 曰:“社在 豐 東北十五里。或曰: 枌榆 ,鄉名, 高祖 里社也。”
(3).指 漢高祖 即位後,於 秦 故 驪邑 移置的 新豐縣 枌榆社 。見《西京雜記》卷二。後借指帝鄉或皇宮。 明 張居正 《宮殿紀》:“迨我皇上膺運龍飛,入踐皇極,固已化國為天下,猶以 枌榆 故里,王跡所興,睠懷不置。” 清 唐孫華 《夏日園居雜詠》之一:“樓通 花萼 連藩邸,地接 枌榆 總舊勛。”
(4).泛指故鄉。《南齊書·沉文季傳》:“惟桑與梓,必恭敬止,豈如明府亡國失土,不識 枌榆 。”《太平廣記》卷三四七引 唐 裴鉶 《傳奇·趙合》:“知君頗有義心,儻能為歸骨於 奉天城 南 小李村 ,即某家 枌榆 耳。”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喻坦之》:“同時 嚴維 、 徐凝 、 章八元 , 枌榆 相望,前後唱和,亦多詩集。” 清 鄭江 《西溪草堂圖》詩:“仙源在 枌榆 ,余胡久淹留?”
平原
廣闊平坦的原野
吾村十里皆平原。——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披豁
(1).敝開;開誠。《晉書·陸玩傳》:“特以端右機要,事務殷多,臣已盈六十之年,智力有限,疾患深重,體氣日弊,朝夕自勵,非復所堪……乞陛下披豁聖懷,霈然垂允。” 唐 杜甫 《奉簡高三十五使君》詩:“天涯喜相見,披豁對吾真。” 仇兆鰲 註:“披豁,即開心見誠之意。” 清 沉欽圻 《贈徐元嘆》詩:“不是尋常話箭鋒,生平披豁見心胸。”
(2).開朗;明亮。 宋 蘇軾 《凌虛台》詩:“青山雖雲遠,似亦識公顏。崩騰赴幽賞,披豁露天慳。” 明 李東陽 《題陳考功所藏山水圖》詩:“炎天倦眼藉披豁,從事索詩如傳驛。” 清 劉大櫆 《烏程閔君墓志銘》:“又善於誘掖,其言披豁暢朗,支分族解,騃童鈍夫聞之,鹹如夢寐驚覺。”
(3).啟發。 金松岑 《心聲》:“斯音也,號召眾籟之喑噎,披豁羣竅之聾聵,滌盪筦絃之淫聽,張皇金石之雅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