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白河原文

白河之水竹箭翻,塞山一帶為其源。

處暑漲退橋已架,行旅穩過無怨言。

去歲經此方待渡,牽泅正資色目人。

來往立俾輜重過,撇捩直使洪濤掀。

今年渡河縱安逸,卻因澇早一月前。

兩岸積水如去歲,黍稌穗細色盡蔫。

較量災比昨秋重,此況久矣心中存。

雖然此況心久存,目擊更切如傷論。

詩詞問答

問:白河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白河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二十五

參考注釋

白河

銀河;天河。 唐 沉佺期 《仙萼亭初成侍宴應制》詩:“無異登玄圃,東南望白河。” 唐 杜甫 《送嚴侍郎到綿州同登杜使君江樓》詩:“不勞朱戶閉,自待白河沉。” 楊倫 箋註:“白河指銀河,謂宴畢而天將曙也。” 明 何景明 《七述》:“絳霄微兮白河沉,鳴琯促柱兮感君心。”

竹箭

(1).即篠。細竹。《管子·小匡》:“是以羽旄不求而至,竹箭有餘於國,奇怪時來,珍異物聚。”《爾雅·釋地》:“東南之美者,有 會稽 之竹箭焉。” 唐 高適 《宋中送族侄式顏》詩:“鄉山西北愁,竹箭東南美。” 清 唐孫華 《讀<中州集>周迂齋著詩意猶未盡戲賦十四韻》:“森束牙籌狹,分裁竹箭纖。” 魯迅 《故事新編·理水》:“只要站在大門口,也總有什麼新鮮的物事看:今天來一車竹箭,明天來一批松板……拉向皇城那面去。”

(2).竹製的利箭。《慎子》佚文:“ 河 之下 龍門 ,其流駛如竹箭,駟馬追弗能及。”後因以“竹箭”喻河流迅疾。 唐 劉禹錫 《述舊賀遷寄陝虢孫常侍》詩:“關頭古塞 桃林 靜,城下長河竹箭迴。” 清 趙翼 《清江浦送費制府入為大司馬》詩:“竹箭河流循軌穩, 萑苻 兵掃伏隍空。”

一帶

泛指某處和與它相連的地方

北京一帶

稅廠一帶。——《廣東軍務記》

橋邊一帶。

處暑

我國二十四節氣中居於立秋之後、白露之前的一個節氣名,在8月22、23或24日

行旅

遠行的人;往來的旅客

遠近開通行旅,士農工商照舊生業。——《石點頭》

行旅皆欲出於王之塗。——《孟子·梁惠王上》

怨言

埋怨話

毫無怨言

去歲

去年

色目

(1).種類名目。 唐 元稹 《彈奏劍南東川節度使狀》:“本判官及諸州刺史名銜,並所收色目,謹具如後。” 宋 陸游 《監丞周公墓志銘》:“邑賦色目極繁,以入償出,不足者猶四萬緡,率苛征預借,苟逭吏責。”《清史稿·選舉志一》:“生員色目,曰廩膳生、增廣生、附生。”

(2).人品;身份。 唐 蔣防 《霍小玉傳》:“有一仙人,謫在下界,不邀財貨,但慕風流,如此色目,共 十郎 相當矣。”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民俗》:“其士農工商諸行百戶衣裝,各有本色,不敢越外……街市行人,便認得是何色目。”《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當時虞候聲諾,來尋這箇看郡王的人,是甚色目人?”

(3).即榜花。科舉時代廷試及第中姓氏稀僻者。 宋 錢易 《南部新書》丙:“ 大中 以來,禮部放榜,歲取三二人姓氏稀僻者,謂之色目人,亦謂之榜花。”

(4).作色而視。 宋 蘇軾 《張文定公墓志銘》:“昔 蕭英 、 劉六符 來, 仁宗 命二府置酒殿廬與語。 英 頗泄其情, 六符 色目之。 英 歸,竟以此得罪。”

(5).角色行當。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莊岳委談下》:“蓋旦之色目,自 宋 已有之而未盛,至 元 雜劇多用妓樂,而變態紛紛矣。”

(6). 元 代稱 欽察 、 回回 、 唐兀 、 斡羅思 等外族諸姓為色目,地位次於 蒙古 ,優於漢人。《元史·選舉志一》:“ 蒙古 、色目人作一榜;漢人、南人作一榜。”

來往

(1) 來和去

街上來往的人很多

(2) 通行

翻修路面,禁止車輛來往

(3) 聯繫、交往或接觸——用於人

他僅與那些百萬富翁們來往

(4) 左右;上下

總不過二尺來往水

輜重

(1) 行軍時由運輸部隊搬運的物資

(2) 運輸中的(或可以運輸的)設備

軍隊的輜重

(3) 外出的人攜帶的包裹行李

撇捩

見“ 撇烈 ”。

直使

(1).當值之使者。《戰國策·齊策三》:“ 郢 之 登徒 ,直使送之,不欲行。” 鮑彪 註:“直猶當。”

(2).猶即使。 宋 辛棄疾 《新居上樑文》:“直使便為江海客,也應憂國願年豐。”

洪濤

* 浪

今年

指現在的這一年

渡河

通過江河

安逸

安閒舒服

退休了而且過著安逸的生活

貪圖安逸

一月

(1).一年的第一月。《書·泰誓序》:“一月戊午,師渡 孟津 。” 孔 傳:“十三年正月二十八日更與諸侯期而共伐 紂 。” 宋 洪邁 《容齋三筆·帝王諱名》:“唯 秦始皇 以父 莊襄王 名 楚 ,稱 楚 曰 荊 ;其名曰 政 ,自避其嫌,以正月為一月。”

(2).一個月。《詩·小雅·採薇》:“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鄭玄 箋:“一月之中三有勝。”《漢書·律曆志上》:“法,一月之日二十九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 晉 葛洪 《抱朴子·論仙》:“及見 武皇帝 試閉 左慈 等,令斷穀近一月,而顏色不減,氣力自若。”《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捻指之間,在家中早過了一月有餘。”

(3).第一個月。《淮南子·精神訓》:“萬物背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故曰一月而膏,二月而胅……十月而生。” 唐 陳陶 《種蘭》詩:“一月薰手足,兩月薰衣裳,三月薰肌骨,四月薰心腸。”

兩岸

水流兩旁的陸地。《宋書·劉鍾傳》:“ 循 先留別帥 范崇民 以精兵高艦據 南陵 ,夾屯兩岸。” 唐 李白 《望天門山》詩:“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元 薩都剌 《江浦夜泊》詩:“棹歌未斷西風起,兩岸菰蒲雜雨聲。” 茅盾 《子夜》一:“現在沿這 蘇州河 兩岸的各色船隻都浮得高高地,艙面比碼頭還高了約莫半尺。”

積水

(1) 指由於堵塞或未能排除而積聚的水

(2) 空腔器官內積聚液體而膨脹

較量

通過比賽或打仗等方式分出雙方高低上下

較量功夫

心中

心裡

雖然

(1) ——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卻”等與它呼應,表示承認前邊的為事,但後邊的並不因此而不成立

李大伯雖然年過六十,勞動勁頭卻比得上年輕的小伙子

雖然我一見便知道是閏土,但又不是我這記憶上的閏土了。——魯迅《故鄉》

(2) 雖然如此,雖是這樣;即使這樣

善哉。雖然,公輸盤為我為雲梯,必取宋。——《墨子·公輸》

雖然,受地於先王,願終守之,弗敢易!——《戰國策·魏策》

目擊

親眼看到;作為目睹人在場

若夫人者,目擊而道存矣。——《莊子·田子方》

目擊其事

詩詞推薦

  • 送憑司理之任彭州

    石介宋代〕李白詩中蜀道難,把詩試讀淚澀潤。江形詰曲千迥折,嶺路{左山右齎}贈萬屈盤。登陟去年腰借折,追思今日鼻
  • 和瑞雪

    江萬里宋代〕與天通處在人和,未有人和天薦瘥。訊息連朝來玉闕,川原滿眼盡銀河。坡書已得歐公體,力士宜尊太白靴。人物
  • 征東至淇門答宋十一參軍之問

    陳子昂唐代〕南星中大火,將子涉清淇。西林改微月,征旆空自持。碧潭去已遠,瑤華折遺誰。若問遼陽戍,悠悠天際旗。
  • 送圖南

    馬定國金代〕壺觴送客柳亭東,回首三齊落照中。老去厭陪新客醉,興來多與古人同。戍樓藤角垂新綠,山店桎花落細紅。他日
  • 瓜州遇風

    楊萬里宋代〕金鉦三聲船欲發,天地蒼茫忽開闔。惡風吹倒多景樓,怒濤打碎金山塔。濤頭拋船入半空,船從空中落水中。勢如
  • 贈肖岩

    王遂宋代〕曾因肖象下箕星,夢寐猶應右武丁。顧我本非鐘鼎相,不應端笏侍天庭。
    白河原文_白河的賞析_古詩文
  • 寄許渾秀才

    殷堯藩唐代〕萬木驚秋葉漸稀,靜探造化見玄機。眼前誰悟先天理,去後還知今日非。樹擁秣陵千嶂合,雲開蕭寺一僧歸。漢廷
    白河原文_白河的賞析_古詩文
  • 送張秀才之長沙

    戎昱唐代〕君向長沙去,長沙仆舊諳。雖之桂嶺北,終是闕庭南。山靄生朝雨,江煙作夕嵐。松醪能醉客,慎勿滯湘潭。
  • 次趙保之清明即事五絕

    洪咨夔宋代〕擅春正是海棠時,剩為新晴準備詩。潑火雨來還不信,崗南崗北竹雞啼。
    白河原文_白河的賞析_古詩文
  • 憩紅詩課戲題一待於後

    曾國藩清代〕鉛山不作桐城逝,海內騷壇委寒灰。龍蟄虎潛斷吟嘯,坐令蚯蚓鳴驚雷。慈紅先生頗好事,欲拓詩國疆土恢。號召
  • 道情

    鄭燮清代〕老樵夫,自砍柴。捆青松,夾綠槐。茫茫野草秋山外,豐碑是處成荒冢,華表千尋臥碧苔。墳前石馬磨刀壞。倒不
    白河原文_白河的賞析_古詩文
  • 和張文裕安寒十首

    司馬光宋代〕何處初寒好,襯寒福善居。長宵對燈火,滿屋聚詩書。暫息登山屐,休脂下澤車。所安容膝地,何必更多餘。
    白河原文_白河的賞析_古詩文
  • 留別安鳳

    徐侃唐代〕君寄長安久,恥不還故鄉。我別長安去,切在慰高堂。不意與離恨,泉下亦難忘。
    白河原文_白河的賞析_古詩文
  • 雲起閣

    乾隆清代〕延閣崇椒上,鄰虛顥氣氳。春田方帶潤,空宇又生雲。寫出原無定,浮來忽莫分。便晴雖不惜,設雨更應欣。
  • 青玉案(德遠歸越因作此餞行)

    趙長卿宋代〕東門楊柳空盈路。系得征鞍能駐不。暗綠枝頭新過雨。柔絲千尺,乳鶯百囀,似怨行人去。行人去後如何處。去向
  • 寂光寺

    王獻臣宋代〕霸業何勞問廢興,前人樓閣後人登。海山有籍歸真主。雲物無情屬野僧。飲鹿澄潭環細浪,啼猿拱木網寒藤。紛華
    白河原文_白河的賞析_古詩文
  • 得遠書

    李昌符唐代〕故人居謫宦,今日一書來。良久驚兼喜,殷勤卷更開。瘴雲沉去雁,江雨促新梅。滿紙殊鄉淚,非冤不可哀。
    白河原文_白河的賞析_古詩文
  • 陳謂老見過雲今年六十有九將預為周身之防余

    趙汝騰宋代〕荷鍤自隨劉伯倫,裸葬舊聞楊王孫。偉哉二子真曠達,身雖殞滅名獨存。要知形骸本外物,中有妙用超六根。火風
  • 乾隆清代〕邇日朱明盛,深居已覺炎。麥秋催報熟,禾雨略思沾。愛靜不開牖,防歊慢捲簾。芸篇最消暑,晰理契心潛。
  • 晚泊漢江渡

    劉畋唐代〕末秋雲木輕,蓮折晚香清。雨下侵苔色,雲涼出浪聲。疊帆依岸盡,微照夾堤明。渡吏已頭白,遙知客姓名。
白河原文_白河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