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龍見夏維孟,年祈禮用雩。
肇興咨眾議,肸蠁仰元符。
與祭訓恆凜,致齋心匪渝。
省愆欽旭卉,沛澤願昭蘇。
況復秋臨麥,尤殷雲上需。
江風翻石燕,海日鎮金烏。
天縡應垂鑒,臣忱信未孚。
徘徊瞻碧漢,惠澤曷寧吾。
詩詞問答
問:《癸亥孟夏肇舉常雩禮適以患癤不能親詣謹就園中齋居滌志以邀天貺瞻望南郊敬成長律用申悃忱》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排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排律 押虞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十四
參考注釋
龍見
(1).《易·乾》:“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高亨 註:“龍出現於田中,比喻大人活動於民間,人見之則有利。”後因以“龍見”指王者能有治績。《莊子·在宥》:“屍居而龍見,淵默而雷聲。” 成玄英 疏:“聖人寂同死屍寂泊,動類飛龍在天。”
(2).喻羽化而登仙。《文選·郭璞<遊仙詩>之一》:“進則保龍見,退為觸藩羝。” 李善 註:“進謂求仙也,退謂處俗也。”
(3).《易·乾》:“雲從龍,風從虎。”“龍”喻事物的主幹,因以“龍見”喻文章根本已立。 晉 陸機 《文賦》:“或虎變而獸擾,或龍見而鳥瀾。” 郭紹虞 等註:“‘龍見’句譬文章根本已立而枝節未妥。”
(4).蒼龍七宿出現。《左傳·桓公五年》:“凡祀,啟蟄而郊,龍見而雩。” 杜預 註:“龍見,建巳之月。蒼龍宿之體,昏見東方,萬物始盛。待雨而大,故祭天。遠為百穀祈膏雨也。”《北齊書·恩倖傳·高阿那肱》:“ 源師 嘗諮 肱 云:‘龍見,當雩。’”
禮用
謂用禮儀約束。《三國志·蜀志·來敏傳》“坐事去職” 裴松之 注引《亮集》:“昔 成都 初定,議者以為 來敏 亂羣,先帝以新定之際,故遂含容,無所禮用。”
肇興
初起;始興。 漢 牟融 《理惑論》:“太素未起,太始未生,乾坤肇興,其微不可握,其纖不可入。” 晉 傅鹹 《感涼賦》:“踐朱明之中月,暑鬱隆以肇興;赫融融以彌熾,乃沸海而焦陵。” 明 宋濂 《西天僧撒哈咱失理授善世禪師誥》:“大雄氏之道以慈悲願力導人為善,所以其教肇興於西方,東流於 震旦 。”《清史稿·禮志二》:“ 太祖 肇興帝業, 太宗 繼述皇猷,功德並隆,鹹宜崇祀。” 傖父 《行政機關之改革》:“ 民國 肇興,百端更始,行政機關之大部分,業已改組一新。”
眾議
眾人的議論。《漢書·王莽傳上》:“臣 莽 子女誠不足以配至尊,復聽眾議,益封臣 莽 。” 漢 蔡邕 《陳政要七事疏》:“誠當博覽眾議,從其安者。” 晉 陶潛 《祭從弟敬遠文》:“常願攜手,寘彼眾議。”《舊唐書·盧懷慎傳》:“ 李傑 勤苦絶倫,貞介獨立,公家之事,知無不為,乾時之材,眾議推許。”
元符
大的祥瑞。《文選·揚雄<長楊賦>》:“方將俟元符,以禪 梁甫 之基,增 泰山 之高。” 李善 注引 晉灼 曰:“元符,大瑞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封禪》:“表權輿,序皇王,炳元符,鏡鴻業……歌之以禎瑞,贊之以介丘。”
齋心
祛除雜念,使心神凝寂。《列子·黃帝》:“退而閒居大庭之館,齋心服形。” 宋 王禹偁 《李太白真贊並序》:“有時沐肌濯髮,齋心整衣,屏妻孥,清枕簟,馨鑪以祝。”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你們兩廊道眾,齋心肅立;待我焚香打坐,閉目靜觀。”
省愆
亦作“ 省諐 ”。反省過失。《太平廣記》卷十九引《神仙拾遺·馬周》:“有宣言責之者,以其受命不恭,墮廢所委,使還其舊署,自責省愆。” 宋 岳珂 《桯史·周益公降官》:“省諐田裡,視桑蔭之幾何;託命乾坤,比櫟材而知免。”《明史·太祖紀二》:“六月丙寅,雷震 奉天門 ,避正殿省愆。”
旭卉
幽暗貌。《文選·揚雄〈甘泉賦〉》:“上天之縡,杳旭卉兮。” 李善 註:“旭卉,幽昧之貌。”一說為疾速。見《漢書·揚雄傳上》 顏師古 注。
沛澤
(1).沼澤,水草茂密的低洼地。《管子·揆度》:“燒山林,破增藪,焚沛澤,逐禽獸。”《公羊傳·僖公四年》:“﹝ 桓公 ﹞於是還師濱海而東,大陷於沛澤之中。”《孟子·滕文公下》:“邪説暴行又作,園囿、污池、沛澤多而禽獸至。”
(2).指古代 沛邑 的大澤。傳說為 漢高祖 斬白蛇之處。 漢 班彪 《王命論》:“ 唐 據火德,而 漢 紹之。始起 沛澤 ,則神母夜號,以彰 赤帝 之符。” 唐 駱賓王 《上齊州張司馬啟》:“鹿走 周 原,輔 秦 圖而興霸;蛇分 沛澤 ,翼 唐 運以基皇。”
(3).盛大的恩澤。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一:“六十餘年,幽枉無訴,宜沾沛澤,用慰泉扃。” 清 張遂辰 《屯房行》:“風雷雖行沛澤遠,氓愚無知或驚喘。”
昭蘇
見“ 昭蘇 ”。
(1).亦作“ 昭甦 ”、“ 昭穌 ”。甦醒;恢復生機。《禮記·樂記》:“蟄蟲昭蘇,羽者嫗伏。” 鄭玄 註:“昭,曉也;蟄蟲以發出為曉,更息曰蘇。” 三國 魏 曹植 《冬至獻襪履頌表》:“四方交泰,萬物昭蘇。” 前蜀 杜光庭 《犀浦劉殷費順黃籙齋祠》:“乘此勝因,鹹臻妙樂,龍神安鎮,士庶昭甦,蠢動有生,同昇福界。” 前蜀 杜光庭 《晉公后土醮詞》:“大開倚劒之門,不隔朝天之路,昭穌疲俗,洗滌深寃。” 陳獨秀 《敬告青年》五:“倘不改弦而更張之,則國力莫由昭蘇,社會永無寧日。”
(2).忽然開豁。 唐 杜甫 《大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四十韻》:“勞心依憩息,朗詠劃昭蘇。” 仇兆鰲 註:“劃昭蘇,謂忽然開豁。”
況復
亦作“況復”。1.更加;加上。 隋煬帝 《白馬篇》:“本持身許國,況復武功彰。” 唐 杜甫 《寄杜位》詩:“干戈況復塵隨眼,鬢髮還應雪滿頭。” 明 梁辰魚 《於虎丘殿階遇張月容》曲:“眼波橫,況復香肩偷憑。”
(2).何況,況且。《陳書·江總傳》:“況復才未半古,屍素若茲。” 唐 馬總 《意林·傅子》:“蜘蛛作羅,蜂之作窠,其巧亦妙矣,況復人乎?” 唐 劉駕 《寄遠》詩:“得書喜猶甚,況復見君時。”
(3).仿佛,好像。 唐 寒山 《詩》之一三四:“呼之迴面視,況復不相識。”
雲上
(1).《易·需》:“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 孔穎達 疏:“若言云上於天,是天之欲雨,待時而落,所以明需大惠將施而盛德又亨,故君子於此之時以飲食宴樂。”後以“雲上”謂天子施惠賜宴。 唐 韋抗 《奉和聖制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賦得西字》:“壺觴接雲上,經術引 關 西。”
(2).喻高遠。《後漢書·逸民傳贊》:“江海冥滅,山林長往。遠性風疎,逸情雲上。”
石燕
(1).似燕之石。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湘水》:“ 湘水 東南流逕 石燕山 東,其山有石,紺而狀燕,因以名山。其石或大或小,若母子焉。及其雷風相薄,則石燕群飛,頡頏如真燕矣。” 南朝 陳 徐陵 《移齊文》:“ 長沙 鵩鳥,靡復為妖。 湘川 石燕,自然還儛。” 北周 庾信 《喜晴》詩:“已歡無石燕,彌欲棄泥龍。” 唐 盧照鄰 《失群雁》詩:“欲隨石燕沉 湘水 ,試逐銅烏繞帝臺。”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石三·石燕》:“石燕有二,一種是此,乃石類也。狀類燕而有文,圓大者為雄,長小者為雌。”
(2).鳥名。似蝙蝠。產於石窟樹穴中。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禽二·石燕》﹝集解﹞引 蕭炳 曰:“石燕似蝙蝠,口方,食石乳汁。”
海日
海上的太陽。 唐 李白 《夢遊天姥吟留別》:“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張素 《渤海中口占》:“海日三更曉, 齊 煙九點蒼。”
金烏
古代神話傳說太陽中有三足烏,因用為太陽的代稱。 漢 劉楨 《清慮賦》:“玉樹翠葉,上棲金烏。” 唐 李涉 《寄河陽從事楊潛》詩:“金烏欲上海如血,翠色一點 蓬萊 光。” 元 武漢臣 《馮玉蘭》第二折:“看東溟漸升玉兔,早西山墜盡金烏。” 清 王端履 《重論文齋筆錄·絕句》之二:“燭影搖紅人未散,金烏騰彩已三竿。”
天縡
(1).上天之事。《漢書·揚雄傳上》:“上天之縡,杳旭卉兮。聖皇穆穆,信厥對兮。” 顏師古 註:“縡,事也。”
(2).指朝廷政事。《新唐書·杜黃裳裴垍等傳贊》:“ 杜黃裳 善謀, 裴垍 能持法, 李藩 鯁挺, 韋貫之 忠實,皆足穆天縡,經國體,撥衰奮王,菑攘四方。” 宋 李綱 《與張相公》:“某願閣下為 房 杜 之亞,以穆天縡。”
垂鑒
(1).留作鑑戒。 明 李贄 《譎奸論》:“吾又以知譎之無益,奸之受禍也。故作《譎奸論》以垂鑒焉。” 魯迅 《偽自由書· * 的界限》:“這我是親眼見過好幾回的,非‘賣老’也,不自覺其做奴才之君子,幸想一想而垂鑒焉。”
(2).猶言俯察。 清 顏光敏 《顏氏家藏尺牘·葉尚書方藹》:“伏惟垂鑒不宣。 藹 再頓首。” 孫中山 《臨時大總統宣告各友邦書》:“猶恐世界各邦,或昧於吾民睦鄰之真旨,故將下列各條,披瀝陳於各邦之前,我各邦尚垂鑒之。”
未孚
(1).不算大信,不是至誠。《左傳·莊公十年》:“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杜預 註:“孚,大信也。”一說,未能遍及。參閱 楊伯峻 《春秋左傳注》。
(2).未能信服。 清 厲鶚 《東城雜記》卷下:“君之守 平江 也,而官未三十日,人心未孚。”
徘徊
(1) 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2) 比喻猶豫不決
三納之而未克,徘徊容與,追者益近。——明· 馬中錫《中山狼傳》
(3) 危險常顧
經常在崩潰的邊緣徘徊
碧漢
碧天銀漢的合稱,即天空
起樓侵碧漢,初日照紅妝。——江總《和衡陽殿下高樓看妓》
惠澤
惠愛與恩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