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戌元旦原文
泰階圜煦麗青陽,綺勝椒盤總發祥。
歲肇三元欣首祚,閏逢旬九恰初章。
共球小大來侯甸,衣食根源廑雨暘。
五福斂時敬敷錫,春台寰海祝豐穰。
詩詞問答
問:甲戌元旦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甲戌元旦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甲戌元旦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陽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四十五
參考注釋
泰階
(1).古星座名。即三台。上台、中台、下台共六星,兩兩並排而斜上,如階梯,故名。《漢書·東方朔傳》:“願陳《泰階六符》以觀天變。” 顏師古 註:“ 孟康 曰:‘泰階,三台也。每台二星,凡六星。符六星之符驗也。’ 應劭 曰:‘《黃帝泰階六符經》曰:泰階者,天之三階也……三階平則陰陽和,風雨時,社稷神祇鹹獲其宜,天下大安,是為太平。’”《晉書·天文志上》:“三台六星,兩兩而居,起文昌,列抵太微……一曰泰階。” 明 張居正 《黃馬》詩:“從此 華陽 休駿足,山河重整泰階平。” 清 張錫作 《月蝕詩》:“吾聞皇天無私泰階平,二紀五緯誰相爭。”
(2).借指朝廷。 唐 賈至 《閒居秋懷寄陽翟陸贊府封丘高少府》詩:“信矣草創時,泰階速賢良。” 唐 劉禹錫 《山南西道節度使廳壁記》:“去年夏四月,今丞相 趙郡公 徵還泰階,遂命左僕射 燉煌公 往踐其武。”
青陽
(1).指春天。《尸子·仁意》:“春為青陽,夏為朱明。”《漢書·禮樂志》:“青陽開動,根荄以遂。” 唐 潘孟陽 《元日和布澤》詩:“青陽初應律,蒼玉正臨軒。” 明 何景明 《發京邑》詩之三:“青陽藹廢墟,春氣感鳴禽。” 郭沫若 《嘆逝》詩:“可是恨冬日要別離?可是恨青陽久不至?”
(2).明堂名。明堂有五室,位於左面東方的叫青陽,為帝王祭祀、布政之所。《資治通鑑·齊武帝永明十年》:“己未, 魏 主宗祀 顯祖 於明堂以配上帝,遂登靈臺以觀雲物,降居青陽左個,布政事。” 胡三省 注引 鄭氏 曰:“青陽左個,大寢東堂北偏。”
(3).猶清揚,謂眉目清秀。《韓詩外傳》卷一:“ 孔子 曰:‘夫《詩》不云乎: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青陽宛兮。’” 漢 應瑒 《神女賦》:“騰玄眸而睋青陽,離朱脣而耀雙輔。”
(4).指青春年少的面容。 唐 李賀 《贈陳商》詩:“黃昏訪我來,苦節青陽皺。” 姚文燮 註:“苦節自矢,雖春姿亦為之枯槁也。”
(5).古代春天郊祀歌名。《史記·樂書》:“常有流星經於詞壇上,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春歌《青陽》,夏歌《朱明》” 三國 魏 阮籍 《樂論》:“自 西陵 《青陽》之樂,皆取之於竹。”《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三·北齊明堂樂歌十》:“《青陽》奏,發《朱明》。”
(6).傳說中 黃帝 二十五子之一,與 夷鼓 同為 己 姓。《國語·晉語四》:“ 黃帝 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唯 青陽 與 夷鼓 ,皆為 己 姓。” 韋昭 註:“ 青陽 , 金天氏 帝 少皞 。”
(7).地名。在今 安徽省 青陽縣 。 漢 為 涇縣 地。 唐 置 青陽縣 ,以其地在 青山 之陽而得名。 明 清 屬 安徽 池州府 。 唐 韓翃 《贈別韋兵曹歸池州》詩:“ 楚 竹 青陽 路, 吳 江 赤馬 船。” 宋 張孝祥 《水龍吟·望九華山作》詞:“竹輿曉入 青陽 ,細風涼月天如洗。”
椒盤
盛有椒的盤子。古時正月初一日用盤進椒,飲酒則取椒置酒中。 唐 杜甫 《杜位宅守歲》詩:“守歲阿戎家,椒盤已頌花。”《爾雅翼·釋木三》:“後世率以正月一日,以盤進椒,飲酒則撮真酒中,號椒盤焉。” 元 貫雲石 《新水令·皇都元日》套曲:“梅花枝上春光露,椒盤杯里香風度。”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元旦》:“昧爽闔家團拜,獻椒盤,斟柏酒,飫蒸糕,呷粉羹。”
總發
束髮。指童年或少年。 晉 陶潛 《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始自總髮,至於知命,行不苟合,言無夸矜,未嘗有喜慍之容。” 北周 庾信 《盪子賦》:“ 羅敷 總髮, 弄玉 初笄。” 宋 岳飛 《五嶽祠盟記》:“余發憤 河朔 ,起自 相臺 ,總髮從軍,歷二百餘戰。”參見“ 束髮 ”。
三元
指科舉鄉試、會試和殿試的第一名,即解元、會元和狀元;明代又指殿試的前三名,即狀元、榜眼、探花
首祚
一年的開頭。祚,年。 晉 王羲之 《月儀》:“日往月來,元正首祚。”
小大
(1).小的和大的。有時猶雲一切、所有。《書·顧命》:“柔遠能邇,安勸小大庶邦。”《左傳·莊公十年》:“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北史·樂運傳》:“大尊比來小大之事,多獨斷之。” 清 黃鷟來 《詠史》之一:“曠觀宇宙內,小大何相蒙?”
(2).引申指長的和幼的、輕的和重的等。《荀子·非相》:“故長短小大善惡形相,非吉凶也。”《詩·小雅·楚茨》:“既醉既飽,小大稽首。” 鄭玄 箋:“小大,猶長幼也。”《禮記·王制》:“疑獄,氾與眾共之。眾疑赦之,必察小大之比以成之。” 鄭玄 註:“小大,猶輕重也。”《禮記·樂記》:“律小大之稱,比終始之序,以象事行。” 鄭玄 註:“小大,謂高聲正聲之類也。”
(3).特指小孩和大人。意謂全家。 晉 王羲之 《十七帖》:“瞻近無緣,省告,但有悲嘆。足下小大悉平安也。” 晉 王羲之 《十七帖》:“ 武 妹小大佳也。”
(4).指兒子。《三國志·魏志·公孫度傳》“ 淵 亦恐 權 遠不可恃,且貪貨物,誘至其使,悉斬送 彌 晏 ”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宿舒 、 孫綜 前到 吳 ,賊 權 問臣家內小大, 舒 、綜對臣有三息。” 宋 張齊賢 《洛陽搢紳舊聞記·安中令大度》:“喚小大取鐁鑼將篦照來。中令自就地取幞頭,用公服袖揩拭。”
侯甸
侯服與甸服。古代王畿外圍千里以內的區域。《書·伊訓》:“ 伊尹 祠於先王,奉嗣王祗見厥祖,侯甸羣後鹹在。”《後漢書·王暢傳》:“郡為舊都侯甸之國,園廟出於 章陵 ,三後生自 新野 。” 李賢 註:“五百里甸服,千里侯服。”《南史·齊紀上》:“斯實 尚父 故藩,世作盟主,紀綱侯甸,率由舊則。”參見“ 九服 ”。
衣食
衣服和食物,泛指各種基本生活資料
根源
(1) 使事物發生的根本原因
犯錯誤的根源
(2) 起源(於);發生(於)
經濟危機根源於資本主義制度
雨暘
語本《書·洪範》:“曰雨,曰暘。”謂雨天和晴天。《魏書·天象志三》:“皆雨暘失節,萬物不成候也。” 宋 陸游 《乞祠祿札子》:“今春以來,雨暘尤為調適,二麥繼熟,民間亦以為所收倍於常年。” 清 趙翼 《出郭》詩:“自慚游惰無營業,高柳陰中話雨暘。”
五福
(1).五種幸福。《書·洪範》:“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 漢 桓譚 《新論》:“五福:壽、富、貴、安樂、子孫眾多。” 唐 陳子昂 《臨邛縣令封君遺愛碑》:“家膺五福,堂享三壽。” 元 沉禧 《一枝花·七月初六日為施以和壽》套曲:“似這般五福俱全世希有。” 楊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三段:“伐千山之佳木,造萬世之室,後世子孫滿堂,富貴功名,應天上之三光,備人間之五福。”
(2).神名。賜福之神。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辯證一》:“正殿祠五福,而太一乃在廊廡,甚為失序。”
敷錫
施賜。《書·洪範》:“斂時五福,用敷錫厥庶民。” 南朝 宋 顏延之 《宋南郊登歌·夕牲》:“奄受敷錫,宅中拓宇。”
春台
(1).春日登眺覽勝之處。《老子》:“荒兮其未央,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臺。” 唐 賈島 《送劉式洛中覲省》詩:“晴峯三十六,侍立上春臺。” 郭沫若 《水調歌頭·喜雪》詞:“驅旱魃,除蟲害,登春臺。”
(2).飯桌。《水滸傳》第六回:“只見灶邊破漆春臺,只有些灰塵在面上。”《儒林外史》第二回:“管家捧上酒飯,雞、魚、鴨、肉,堆滿春臺。”
(3).禮部的別稱。
寰海
海內;全國。 南朝 梁 江淹 《為建平王慶明帝疾和禮上表》:“仁鑄蒼岳,道括寰海。” 唐 韓愈 《為韋相公讓官表》:“毫釐之差,或致弊於寰海;晷刻之誤,或遺患於歷年。”《水滸傳》第三二回:“仁兄禮賢下士,結納豪傑,名聞寰海,誰不欽敬!” 清 龔自珍 《地丁正名》:“寰海之內,無一人不復者也,仁莫大焉!”
豐穰
1.猶豐熟。
2.猶豐滿;肥沃。
標籤:元旦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