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林次中察院經過南都見寄

作者:蘇頌 朝代:宋代

原文

都府曾為入幕賓,玉符重忝守藩臣。
幾年流落甘間散,平日交遊半要津。
簿領沉迷千慮耗,鬢頤衰颯二毛新。
聖恩休養深知幸,厚祿華堂許便親。

詩詞問答

問:《次韻林次中察院經過南都見寄》的作者是誰?答:蘇頌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詩詞推薦

  • 讀隱逸傳

    陸游宋代〕終南處士入都門室山人補諫垣。畢竟只供千載笑,石封三品鶴乘軒。
    次韻林次中察院經過南都見寄原文_次韻林次中察院經過南都見寄的賞析_古詩文
  • 和九月十日紫極登高韻

    王義山宋代〕誰報江州遣白衣,如雲勝友好追隨。滿斟綠斝安排醉,牢裹烏紗照顧吹。兩個重陽前後日,一年好景這些時。到今
    次韻林次中察院經過南都見寄原文_次韻林次中察院經過南都見寄的賞析_古詩文
  • 黃雀痴

    王維唐代〕〔雜言走筆〕黃雀痴。黃雀痴。謂言青[彀,“鳥”代“弓”]是我兒。一一口銜食。養得成毛衣。到大啁啾解游
  • 立春十四韻

    劉克莊宋代〕嘉平至孟陬,麗譙春再頒。齊民撥不開,雜遝來如山。農家卜休咎,多以觳觫觀。頗聞舉體赤,其咎為燥乾。又雲
  •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宋代〕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
    次韻林次中察院經過南都見寄原文_次韻林次中察院經過南都見寄的賞析_古詩文
  • 贈徐碧鑒

    真德秀宋代〕人言得罪為狂疏,若論狂疏罪不無。亦既自呵還自笑,只緣內相合崎嶇。
    次韻林次中察院經過南都見寄原文_次韻林次中察院經過南都見寄的賞析_古詩文
  • 仲秋書事

    陸游宋代〕秋風社散日平西,余胙殘壺手自提。賜食敢思烹細項,家庖仍禁擘團臍。
  • 文宗嗜蛤蜊圖贊

    釋心月宋代〕一點悲心擘不開,鑊湯袞處笑盈腮。希奇之事朕深信,是與君王說不地來。
  • 陽台夢·薄羅衫子金泥

    李存勖唐代〕薄羅衫子金泥鳳,困纖腰怯銖衣重。笑迎移步小蘭叢,嚲金翹玉鳳。嬌多情脈脈,羞把同心捻弄。楚天雲雨卻相和
  • 再次韻一首

    崔敦禮宋代〕催花腰鼓徹涼州,午枕驚回蟻夢侯。賴有江山余古意,可教詩酒負春遊。登亭舉酒休論晉,借籌成功合繼留。慷慨
    次韻林次中察院經過南都見寄原文_次韻林次中察院經過南都見寄的賞析_古詩文
  • 城東閒遊

    劉禹錫唐代〕借問池台主,多居要路津。千金買絕境,永日屬閒人。竹徑縈紆入,花林委曲巡。斜陽眾客散,空鎖一園春。
    次韻林次中察院經過南都見寄原文_次韻林次中察院經過南都見寄的賞析_古詩文
  • 陸堯夫母吳夫人輓詞

    張嵲宋代〕在姆毋煩訓,承家綽有宜。辛勤當早歲,宴樂近期頤。既極南陔養,仍深楓樹悲。他年褒女史,不愧管彤詩。
  • 秋日早行

    韋莊唐代〕上馬蕭蕭襟袖涼,路穿禾黍繞宮牆。半山殘月露華冷,一岸野風蓮萼香。煙外驛樓紅隱隱,渚邊雲樹暗蒼蒼。行人
    次韻林次中察院經過南都見寄原文_次韻林次中察院經過南都見寄的賞析_古詩文
  • 用王去非侍郎韻二首送林元質提乾秩滿造朝並

    劉克莊宋代〕戌滿歸來薇亦剛,策名不覺十年彊。素無沂國三場志,曾有西山一瓣香。晁董未能免科舉,孔顏方可語行藏。要為
  • 風水洞

    元居中宋代〕二洞標奇石,連岩葺宇新。涼生清桂曉,暖漲青桃春。閒擁東方騎,來尋北隴人。破雲拖蠟屐,琢句寫霜筠。譚劇
  • 送鞠十二朝散將漕二浙

    張舜民宋代〕關塞煙塵二十秋,適持使節海山頭。行衙到處皆如寺,按部經年不離舟。公舉所知當勿枉,上供易足更何求。若論
    次韻林次中察院經過南都見寄原文_次韻林次中察院經過南都見寄的賞析_古詩文
  • 游淨慈道中

    陳著宋代〕衰年少出門,信步過冬暄。黃葉問梅路,青煙芟麥村。危時一自適,造物萬相□。試與松風約,尚堪來幾番。
  • 梅影

    顧逢宋代〕最喜孤山夜,斜枝月下清。透窗疑筆寫,映地若天生。鶴步踏不動,蜂腰時自橫。幾回雲聚散,晦後再分明。
    次韻林次中察院經過南都見寄原文_次韻林次中察院經過南都見寄的賞析_古詩文
  • 夜合花 自鶴江入京,泊葑門外有感

    吳文英宋代〕柳暝河橋,鶯晴台苑,短策頻惹春香。當時夜泊,溫柔便入深鄉。詞韻窄,酒杯長。翦蠟花、壺箭催忙。共追游處
  • 偈傾一百三十三首

    釋法薰宋代〕冷水點沸鍋,舌頭不出口。可惜老岩頭,慈悲成過咎。
    次韻林次中察院經過南都見寄原文_次韻林次中察院經過南都見寄的賞析_古詩文
次韻林次中察院經過南都見寄原文_次韻林次中察院經過南都見寄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