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桃下栽松感而有作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見桃下栽松感而有作原文

園中種樹群芳滋,幾年榮長紛葳蕤。

或列山側或傍池,同蒙雨露爭參差。

阿誰位置失其宜,山桃下植青松枝。

蜿蜒未放拿空奇,甘為蓊蔽嗟何辭。

春日抽條綠葉彼,勢高獨占陽和私。

蔥蘢待到歲寒遲,吁哉已過煦嫗時。

我欲借問場圃師,種植顛倒意何為。

青松磊落龍鳳儀,山桃弱質人所嗤。

胡居松上茂蔭垂,因循坐令虬枝萎。

自古掄材還若茲,坐對感慨抒幽思。

安得橐駝妙手移,或棄山桃付芟夷。

良材俾沐三春曦,他年梁棟誠堪期。

詩詞問答

問:見桃下栽松感而有作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見桃下栽松感而有作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支韻 出處:御製樂善堂全集定本卷二十

參考注釋

種樹

(1).種植;栽種。《韓非子·難二》:“舉事慎陰陽之和,種樹節四時之適。”《史記·李斯列傳》:“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漢書·文帝紀》:“歲勸民種樹,而功未興,是吏奉吾詔不勤,而勸民不明也。”

(2).栽樹。 晉 潘岳 《閒居賦》:“築室種樹,逍遙自得。”

群芳

(1) 各種艷麗、芳香的花草;眾花;百花;比喻眾女子、眾美人

群芳鬥豔

(2) 也比喻眾賢人

葳蕤

(1) 草木茂盛,枝葉下垂的樣子

上葳蕤而防露兮。——《楚辭·七諫·初放》

羽蓋葳蕤。——張衡《東京賦》

葳蕤自生光。——《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2) 委頓;委靡不振

山側

山的側面。《詩·召南·殷其雷》:“殷其靁,在南山之側。” 南朝 梁 江淹 《別賦》:“舟凝滯於水濱,車逶遟於山側。” 唐 皮日休 《茶中雜詠·茶焙》:“九里共杉林,相望在山側。”

蒙雨

毛毛細雨。 唐 宋之問 《溫泉莊臥病寄楊七炯》詩:“是日濛雨晴,返景入巖谷。” 清 黃遵憲 《感懷呈樵野尚書丈》詩:“東居三年濛雨零,於今忽作閉口瓶。”

參差

(1) 不齊

參差荇菜。——《詩·周南·關睢》

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帛縷。——唐· 杜牧《阿房宮賦》

(2) 早晚相差

參差了三兩年

(3) 差池;失誤

沒半點兒參差

譯意參差

(4) 馬虎

不敢參差

(5) 關係不融洽

人人不睦,個個參差

阿誰

疑問代詞。猶言誰,何人。《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五·紫騮馬歌辭》:“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三國志·蜀志·龐統傳》:“ 先主 謂曰:‘向者之論,阿誰為失?’” 元 李好古 《張生煮海》第二折:“撥轉頂門關棙子,阿誰不是大羅仙。” 尹爟 《九月上越王台》詩:“空教 陸賈 降雄策,此日 佗 城屬阿誰!”

位置

(1) 所在或所占的地方

按指定位置放木料

(2) 實際所處的地位

《紅樓夢》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高自位置。——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3) 處理;安置

等他平平氣,方好位置他

山桃

野生桃樹。亦稱其果實。《爾雅·釋木》:“榹桃,山桃。” 郭璞 註:“實如桃而小,不解核。” 南朝 宋 謝靈運 《酬從弟惠連》詩:“山桃發紅萼,野蕨漸紫苞。” 宋 王安石 《招葉致遠》詩:“山桃野杏兩三栽,嫩葉商量細細開。”

青松

青翠的松樹

蜿蜒

(1) 蛇類曲折爬行的樣子

橫過天花板蜿蜒著一條長的裂縫

(2) 曲折延伸

山路蜿蜒向下

春日

(1).春天;春季。《詩·豳風·七月》:“春日載陽,有鳴倉庚。” 漢 辛延年 《羽林郎》詩:“胡姬年十五,春日獨當壚。” 唐 寒山 《詩》之六十:“ 洛陽 多女兒,春日逞華麗。” 管樺 《故鄉》:“我被這春日的太陽曬得發熱。”

(2).春天的太陽。 三國 魏 曹冏 《六代論》:“雖壅之以黑墳,煖之以春日,猶不救於枯槁。”《晉書·樂志下》:“仁配春日,威踰秋霜。” 唐 杜牧 《商山麻澗》詩:“雉飛鹿過芳草遠,牛巷雞塒春日斜。”

(3).立春之日。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立春》:“春日,宰執親王百官皆賜金銀幡勝。”

抽條

(1).長出枝條。 宋 張先 《定風波》詞:“素藕抽條未放蓮,晚蠶將繭不成眠。” 曹靖華 《飛花集·艷艷紅豆寄相思》:“這樣寶地,簡直把車桿插下去,都會抽條開花呢!”

(2).長身材。 柯岩 《奇異的書簡·美的追求者》:“兒子那年才十四五歲,還沒抽條,個子不高。”

(3).形容長得瘦長。 克非 《春潮急》三九:“ 鐵雞公 一家人興奮地吃著早飯的時候,有個抽條個兒、年紀輕輕的小伙子……急急忙忙地走進了梨兒園。”

(4).體積縮小。多用於某些食品。《實事白話報》1931.11.20:“分量與中餑餑不差上下,後來因為油、糖、面一貴,漸漸的也就往下抽條。”

獨占

獨自占有

獨占資本

陽和

(1).春天的暖氣。《史記·秦始皇本紀》:“維二十九年,時在中春,陽和方起。” 宋 李昴英 《瑞鶴仙》詞:“想陽和早遍南州,暖得柳嬌桃冶。” 明 劉基 《梅花》詩之三:“不是孤芳貞不撓,陽和爭得上枯枝。”

(2).借指春天。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雖陽和布氣,鷹化為鳩,至於識者,猶憎其眼。”《舊唐書·于志寧傳》:“今時屬陽和,萬物生育,而特行刑罰,此謂傷春。” 元 薩都剌 《雪中妃子》詩:“疑是陽和三月暮,楊花飛處牡丹開。”

(3).溫暖;和暖。 唐 陳子昂 《諫刑書》:“獄吏急法,則慘而陰雨;陛下赦罪,則舒而陽和。” 郁達夫 《春風沉醉的晚上》三:“如今到了陽和的春日曬著的這日中,我還不能自覺,依舊穿了這件夜遊的敝袍,在大街上闊步。”

(4).喻指和悅的臉色。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孫文定公》:“公內峻外和,相對者如登 泰 華 ,坐春風,非不陽和熙熙,貯在顏間,而業已置人於青雲上。”

(5).陽氣。 晉 葛洪 《抱朴子·至理》:“接煞氣則彫瘁於凝霜,值陽和則鬱藹而條秀。” 唐 方乾 《除夜》詩:“煦育誠非遠,陽和又欲昇。” 清 姚瑩 《噶瑪蘭台異記》:“澤源與山脈僨興,陰晦與陽和交戰,二氣相薄,梗塞乍通。”

(6).祥和的氣氛。 唐 李白 《古風》之十四:“陽和變殺氣,發卒騷中土。” 唐 楊巨源 《上裴中丞》詩:“政引風霜成物色,語回天地到陽和。” 清 曹寅 《暢春苑張燈賜宴歸舍》詩:“光浮太乙照千門,徧召陽和布密恩。”

(7).借指佳音。 明 孫柚 《琴心記·廷尉伸冤》:“ 長卿 本意九死為期,不意陽和忽布,且喜又復官爵,還令 文園 。”

蔥蘢

亦作“蔥蘢”。1.形容草木青翠而茂盛。 晉 郭璞 《江賦》:“涯灌芊萰,潛薈蔥蘢。” 唐 柳宗元 《酬賈鵬山人郡內新栽松寓興見贈》詩之一:“積雪表明秀,寒花助蔥蘢。” 金 史肅 《北潭》詩:“竹陰松影玉蔥蘢,十里平堤一徑通。” 清 宣鼎 《夜雨秋燈錄·銀雁》:“山故幽僻,樹木蔥蘢。”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一章一:“山上有蔥蘢的林木,遍地有暢茂的花草,山下更有一個浩淼的 東湖 。”

(2).引申為繁密貌。 唐 溫庭筠 《漢皇迎春詞》:“獵獵東風展燄旗,畫神金甲蔥蘢網。”

(3).濃;濃厚。 沙汀 《闖關》十三:“他忽然看定 左嘉 ,臉上掠過一絲笑意,‘同志,’他的笑意顯得更蔥蘢了,‘強迫通過不一定會碰響呢。’” 沙汀 《困獸記》三:“‘怎么樣,我們的戲究竟好久演啦?’他興會蔥蘢的問。”

(4).旺盛。 郭沫若 《蒲劍集·莊子與魯迅》:“他的寓言多是由他那蔥蘢的想像力所構造出來的。”

(5).美好。 郭沫若 《海濤集·跨著東海》:“﹝我﹞生活雖然受著限制,希望是非常蔥蘢的。” 郭沫若 《李白與杜甫·李白在長流夜郎前後》:“這幻想是多么地蔥蘢。”

(6).猶朦朧。 唐 元稹 《會真詩》:“遙天初縹緲,低樹漸蔥蘢。” 宋 范成大 《浣溪沙》詞:“催下珠簾護綺叢,花枝紅裹燭枝紅,燭光花影夜蔥蘢。” 明 唐寅 《題自畫山水詩》之七:“亂山雜霧曉蔥蘢,遙見懸魚是梵宮。”

待到

等到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毛 * 《卜運算元·詠梅》

歲寒

一年中的寒冷季節,深冬

余捉蟋蟀,汝奮臂其間;歲寒蟲僵,同臨其穴。——清· 袁枚《祭妹文》

煦嫗

亦作“ 煦姁 ”。1.撫育;愛撫;長養。《禮記·樂記》:“天地訢合,陰陽相得,煦嫗覆育萬物。” 鄭玄 註:“氣曰煦,體曰嫗。” 孔穎達 疏:“天以氣煦之,地以形嫗之,是天煦覆而地嫗育,故言煦嫗覆育萬物也。” 唐 黃滔 《祭宋員外》:“優遊五府,輝映雙旌;兩地之隆崇物望,一方之煦姁人情。” 清 王韜 《智說》:“煦嫗姑息近仁,亦仁之偏也。”

(2).溫暖,暖和。 唐 白居易 《歲暮》詩:“加之一盃酒,煦嫗如陽春。”

借問

敬辭,用於向別人詢問事情;請問

借問酒家何處有?

場圃

場地和園圃;庭院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唐· 孟浩然《過故人莊》

種植

(1) 栽種植物或莊稼

種植了大面積的小麥

(2) 細胞,尤指腫瘤細胞脫落至一個新的部位並繼續生長

種植癌

顛倒

(1) 反而

好意叫他洗腳,顛倒嫌冷嫌熱!——《水滸傳》

(2) 又

你顛倒問!我等是小本經紀,那裡有錢與你。

(3) 究竟;所以

只被你打的來不知一個顛倒。——元· 紀君祥《趙氏孤兒》

何為

為什麼,何故。《國語·魯語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眾未敗,何為還?”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歸心》:“江河百穀,從何處生?東流到海,何為不溢?” 唐 韓愈 《琴操·履霜操》:“兒罪當笞,逐兒何為?” 清 侯方域 《壯悔堂記》:“余向為堂,讀書其中,名之曰‘雜庸’。或曰:‘昔 司馬相如 賣酒 成都 市,身自滌器,與庸保雜作。子何為其然?’”

(1).乾什麼,做什麼。用於詢問。《後漢書·齊武王縯傳》:“﹝ 劉稷 ﹞聞 更始 立,怒曰:‘本起兵圖大事者, 伯升 兄弟也,今 更始 何為者邪?’” 唐 韓愈 《汴泗交流贈張僕射》詩:“新秋朝涼未見日,公早結束來何為?” 明 馮夢龍 《智囊補·上智·子產》:“ 子產 立 公孫洩 及 辰止 …… 太叔 曰:‘ 公孫 何為?’ 子產 曰:‘説也。’”

(2).是什麼。《後漢書·何進傳》:“大將軍稱疾不臨喪,不送葬,今欻入省,此意何為?” 唐 徐夤 《人事》詩:“平生生計何為者?三逕蒼苔十畝田。”

磊落

(1) 壯大的樣子

稱為混世魔,磊落凶模樣。——《西遊記》

(2) 光明正大,是非分明的態度和堅決遵循很高的道德標準行事

胸懷磊落

光明磊落

鳳儀

(1).鳳凰的儀態。 晉 葛洪 《抱朴子·博喻》:“麟止鳳儀,所患在少;狐鳴梟呼,世忌甚多。”《文選·潘岳<笙賦>》:“基黃鐘以舉韻,望鳳儀以擢形。” 李善 注引《說文》:“笙,十三簧,象鳳之身。”

(2).比喻英俊的姿容。 宋 葉適 《送劉德修》詩:“俄欣鳳儀雅,緩彼梟搏磔。” 明 李東陽 《曲江韶石題廣東黃瑛卷》詩:“鳳儀方炳煥,龍化驚惚恍。”

質人

古代官名。執掌評估市場物價等事。《周禮·地官·質人》:“質人,掌成市之貨賄、人民、牛馬、兵器、珍異。” 賈公彥 疏:“此質人若今市平準,故掌成市之貨賄已下之事……古人會聚買賣,止為平物而來,質人主為平定之。則有常估,不得妄為貴賤也。”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三編第三章第二節:“‘質人’就是管理市場的經紀人,由他制發買賣的契券。”

因循

(1) 沿襲按老辦法做事

因循守舊

(2) 遲延拖拉

因循坐誤

(3) 輕率;隨便

苟或因循,何由體悟。——《五燈會元》

坐令

猶言致使;空使。 唐 韓愈 《贈唐衢》詩:“胡不上書自薦達,坐令四海如 虞 唐 ?” 明 劉基 《結交行》:“寧知嫌隙翻掌成,坐令衽席生戈兵!” 丘逢甲 《汕頭海關歌》:“坐令洋貨日報關,萬巧千奇無不備。”

虬枝

亦作“虯枝”。盤屈的樹枝。 元 吳師道 《廬山紀游贈黃伯庸》詩:“入門雙劍色,夾道萬虯枝。” 清 納蘭性德 《金山賦》:“珍卉含葩而笑露,虬枝接葉而吟風。” 茅盾 《白楊禮讚》:“它沒有婆娑的姿態,沒有屈曲盤旋的虬枝,也許你要說它不美麗,--如果美是專指‘婆娑’或‘橫斜逸出’之類而言,那么白楊算不得樹中的好女子。”

自古

(1).從古以來。《詩·小雅·甫田》:“我取其陳,食我農人,自古有年。”《論語·顏淵》:“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三國 魏 曹丕 《典論·論文》:“文人相輕,自古而然。” 宋 歐陽修 《定風波》詞:“任是好花須落去,自古。”

(2).泛指從前。 清 劉大櫆 《送張福清序》:“昔在自古, 閩 粵 不齒於上國。”

掄材

(1).選擇材木。《周禮·地官·山虞》:“凡邦工入山林而掄材,不禁。”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滇游日記二》:“南二里,塢將盡,聞伐木聲,則掄材取薪者,從其南漸北焉。”

(2).見“ 掄才 ”。

若茲

如此。《書·大禹謨》:“俞,允若茲,嘉言罔攸伏,野無遺賢,萬邦鹹寧。”《史記·孟子荀卿列傳》:“稱引天地剖判以來,五德轉移,治各有宜,而符應若茲。” 南朝 齊 謝朓 《和伏武昌登孫權故城》:“雄圖悵若茲,茂宰深遐睠。”

感慨

心靈受到某種感觸而慨嘆(感慨不已)

她不免感慨地想道:“……真是事變知人心啦!”——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

否則不能繼述先烈遺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於其遺事,斯誠後死者之羞也!——孫文《< 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 序》

幽思

(1) 深思;思索

憂愁幽思。——《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2) 鬱結於心的思想感情

橐駝

同“槖駝”。駱駝。《山海經·北山經》:“其獸多橐駝,其鳥多寓。” 漢 東方朔 《七諫·亂》:“要褭奔亡兮,騰駕橐駝。”《史記·蘇秦列傳》:“ 燕 代 橐駝良馬必實外廏。” 清 吳偉業 《田家鐵獅歌》:“槖駝磨肩牛礪角,霜推雨獨枯藤纏。”

妙手

技能高超的人

芟夷

(1).除草;刈除。《左傳·隱公六年》:“為國家者,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芟夷藴崇之,絶其本根,勿使能殖。” 晉 葛洪 《抱朴子·名實》:“芳蕙芟夷,臭鮑佩御。” 唐 杜甫 《除草》詩:“芟夷不可闕,疾惡信如讎。” 郭沫若 《水平線下·到宜興去》:“我在這裡雖然開不出甚么美的好花來,但如路旁的雜草那樣,總可以迸發幾株罷?遇著別有會心的 周茂叔 ,他是不會芟夷它的呢。”

(2).裁減;刪削。《<尚書>序》:“芟夷煩亂,翦截浮辭。”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雅量》:“ 桓宣武 與 郗超 議芟夷朝臣。條牒既定,其夜同宿。” 宋 陳亮 《又乙巳春書之一》:“芟夷史籍之繁詞,刊削流傳之訛謬。” 章炳麟 《駁中國用萬國新語說》:“若徒以交通為務,舊所承用,一切芟夷,學術文辭之章章者,甚則棄捐,輕乃裁減,斯則其道大觳,非宜民之事也。”

(3).剷除;削平。《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今 操 芟夷大難,略已平矣,遂破 荊州 ,威震四海。” 宋 司馬光 《進古文<孝經>指解表》:“ 并州 者, 太宗皇帝 所以芟夷僭亂,混壹九圍。” 明 方孝孺 《東甌王神道碑銘》:“芟夷僭盜,蕩滌兇奸。”

(4).殺戮。 晉 葛洪 《抱朴子·論仙》:“人君有赫斯之怒,芟夷之誅,黃鉞一揮,齊斧暫授,則伏屍千里,流血滂沲。” 唐 柳宗元 《戰武牢》詩:“鋪施芟夷,二主縛。”《明史·曹興傳》:“於是勇力武健之士芟夷略盡,罕有存者。” 羅正緯 《灤州革命紀實初稿》:“芟夷我人民,淫僇我子女,搜括我財貨,竊據我政權。”

良材

(1) 好木材

(2) 有用的人才

春曦

春日太陽升起。亦指春天的太陽。 宋 田錫 《楊花賦》:“乍若 吳王 江國,水殿春曦,梅花已老,零落交飛。” 元 王惲 《紫藤花歌》:“天孫夜擲紫霞被,滿意下覆須春曦。” 明 張居正 《賀汪雲溪八十壽序》:“春曦既旦,淑景轉移,同鄉諸君,登臥雲堂。”

他年

(1).猶言將來,以後。《左傳·成公十三年》:“ 曹 人使公子 負芻 守…… 負芻 殺其大子而自立也,諸侯乃請討之。 晉 人以其役之勞,請俟他年。” 唐 杜牧 《寄題甘露寺北軒》詩:“他年會著荷衣去,不向山僧道姓名。” 清 龔自珍 《乙酉十二月十九日得漢鳳紐白玉印一枚喜極賦詩》:“引我飄搖思,他年能不能?”

(2).往年;以前。 唐 杜甫 《千秋節有感》詩之二:“聖主他年貴,邊心此日勞。” 唐 韓愈 《祭虞部張員外文》:“他年諸人,莫有能比。” 唐 薛能 《雕堂》詩:“他年誰識我,心跡在 徐州 。”

梁棟

棟樑。比喻擔任國家重任的人。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士階條例》:“並擬省試、京試俱三年一次,考約士移於七月秋涼之時,俾士子等得以寬期習練,庶可倍獲真材,儲為樑棟。”

(1).屋宇的大梁。 晉 郭璞 《遊仙詩》之二:“青谿千餘仞,中有一道士。雲生梁棟間,風出窻戶里。” 宋 黃庭堅 《題王仲弓兄弟巽亭》詩:“里中多佳樹,與世作梁棟。”

(2).比喻擔負國家重任的人才。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大夫 文種 者,國之梁棟,君之爪牙。”《隋書·李景傳》:“ 楊玄感 之反也,朝臣子弟多預焉,而 景 獨無關涉。帝曰:‘公誠直天然,我之梁棟也。’” 明 徐復祚 《投梭記·渡江》:“你自昔翩翩雄恣,英名徹遐邇,是王家梁棟,天府彝鼒。” 何其芳 《哭 * 同志》詩:“一身真比 泰山 重,萬 * 稱梁棟傾。”

詩詞推薦

見桃下栽松感而有作原文_見桃下栽松感而有作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