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後悅心殿臘日原文
嘉平瓊島景清妍,積瑞凝華靄霽煙。
剛覺天膏希邇日,果然臘雪慶迎年。
粥香惟祝農祥應,冰戲還思士氣騫。
正值伊犁傳悔罪,佇看露布共春旋。
詩詞問答
問:雪後悅心殿臘日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雪後悅心殿臘日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雪後悅心殿臘日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先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五十九
2. 伊犁宰桑喇嘛回人等初為阿睦爾撒納煽誘生變近乃深知背恩從逆之罪共思擒賊自贖
參考注釋
嘉平
(1).臘祭的別稱。《史記·秦始皇本紀》:“三十一年十二月,更名臘曰‘嘉平’。”
(2).為臘月的別稱。 元 方回 《留丹陽三日苦寒戲為短歌》:“自從書雲入嘉平,一月曾無三日晴。” 清 錢謙益 《王兆吉六十序》:“閼逢敦牂,嘉平之月,甲子一週,里之士友將往致祝,而請余為其詞。”
瓊島
海南島
清妍
美好。 晉 葛洪 《抱朴子·漢過》:“和口小辯,希指巧言者,謂之標領清妍。” 唐 韓愈 《月池》詩:“寒池月下明,新月池邊曲,若不妬清妍,卻成相映燭。” 宋 蘇軾 《書王定國所藏<煙江迭峰圖>》詩:“使君何從得此本,點綴毫末分清妍。” 清 洪昇 《長生殿·聞樂》:“藥搗長生離刼塵,清妍面目本來真。”
凝華
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的物理現象
邇日
近日;近來。 明 盧象升 《與蔣澤壘先生書》之二:“且邇日世途風波,百千其狀。” 清 嚴如熤 《三省邊防備覽·策略續》:“雖邇日工價合計尚欠三千餘金,自當妥為辦理。”
果然
(1) 確實如此,表示事實與所說或所料相符
果然名不虛傳
裡頭果然有一件粉紅色的紗衣,她就拿起來,轉身走進樹林。——《牛郎織女》
(2) 連詞,表示假設
那兒果然像你說的那么熱,我去時就連毛衣也不用帶了。
(3) 飽足的樣子
適莽蒼者,三食而反,腹猶果然。——《莊子·逍遙遊》
臘雪
冬至後立春前下的雪。 唐 劉禹錫 《送陸侍御歸淮南使府》詩:“ 泰山 呈臘雪, 隋 柳布新年。” 宋 歐陽修 《蝶戀花》詞:“嘗愛 西湖 春色早,臘雪方銷,已見桃開小。”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水一·臘雪》:“冬至後第三戌為臘,臘前三雪,大宜菜麥,又殺蟲蝗。臘雪密封陰處,數十年亦不壞。”
迎年
(1).祈求豐年。《史記·孝武本紀》:“ 黃帝 時為五城十二樓,以候神人於 執期 ,命曰迎年。” 張守節 正義引 顏師古 曰:“迎年,若言祈年。” 宋 黃庭堅 《次韻韓川奉祠西太一宮》之一:“萬靈未對 甘泉 ,五福間祀迎年。”
(2).迎新年。語本 南朝 梁 宗懍 《荊楚歲時記》:“歲暮,家家具餚蔌,詣宿歲之位,以迎新年。” 宋 陳師道 《早春》詩:“度臘不成雪,迎年遽得春。” 清 顧祿 《桐橋倚棹錄·園圃》:“嚴冬置窖室……專烘碧桃、玉蘭、水仙、蘭蕙、迎春、郁李、五色牡丹,備士商衙署迎年之玩。”
祥應
祥瑞的先兆。《漢書·劉向傳》:“考祥應之福,省災異之禍,以揆當世之變。”《後漢書·馬融傳》:“雨露時澍,祥應將至。”
士氣
(1) 士兵的戰鬥意志,也指民眾的鬥爭精神
全體教員士氣高漲
(2) 指讀書人的氣勢、作風
士氣為之一新
正值
適逢。 戰國 楚 宋玉 《諷賦》:“臣嘗出行,僕飢馬疲,正值主人門開。” 唐 王昌齡 《從軍行》之二:“去為 龍城 戰,正值胡兵襲。”《儒林外史》第二四回:“ 牛奶奶 上了轎,一直喊到縣前去,正值 向知縣 出門,就喊了冤。”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我的種痘》:“正值我在講書的時間內,校醫前來種痘了。”
悔罪
悔恨自己的罪惡
佇看
行將看到。《水滸傳》第八二回:“一封恩詔出 明光 ,佇看 梁山 盡束裝。” 梁啓超 《中華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總論》:“天如假我數十年乎!我同胞其有聯袂而起者乎!佇看近世史中,我 中華 學術思想之位置何如矣。”
露布
(1).不緘封的文書。亦謂公布文書。《東觀漢記·李雲傳》:“ 白馬 令 李雲 素剛,憂國,乃露布上書。” 三國 魏 曹操 《讓縣自明本志令》:“人有勸 術 ( 袁術 )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 宋 法常 《漁父詞》詞:“此事《楞嚴》嘗露布,梅華雪月交光處。”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四:“﹝ 查如龍 ﹞為血書一通上 平西 ( 平西王 吳三桂 )……令一童子於王府上之。其意欲露布此書於人,脅王以不得不從之勢。”
(2).軍旅文書。(1)征討的檄文。《三國志·魏志·王肅傳》“ 明 帝 時,大司農 弘農 董遇 等”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後 馬超 反, 超 劫 洪 ( 賈洪 ),將詣 華陰 ,使作露布。 洪 不獲已,為作之。司徒 鍾繇 在東,識其文曰:‘此 賈洪 作也。’”按, 清 趙翼 《陔餘叢考·露布》:“自 賈洪 作此討 曹操 後,遂專用於軍事。”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 桓宣武 ( 桓溫 )北征, 袁虎 ( 袁宏 )時從,被責免官,會須露布文,喚 袁 倚馬前令作,手不輟筆,俄得七紙,殊可觀。” 清 陳夢雷 《贈秘書覺道弘五十韻》:“露布降封豕,琱戈掃孽鯨。”(2)告捷文書。《周書·呂思禮傳》:“ 沙苑 之捷,命為露布,食頃便成。”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露布》:“露布,捷書之別名也。諸軍破賊,則以帛書建諸竿上,兵部謂之露布。” 明 張四維 《雙烈記·從征》:“捷書不必通家信,露布先須達帝京。” 陳玉樹 《乙酉春有感》詩:“瘴海珠江馳露布,金戈鐵馬逐天驕。”
(3).泛指布告、通告之類。 三國 魏 曹操 《表論田疇功》:“又使部曲持臣露布,出誘胡眾。”《資治通鑑·唐懿宗鹹通九年》:“ 龐勛 自謂無敵於天下,作露布,散示諸寨及鄉村。” 王蒙 《歌神》五:“大街上貼出了通緝‘現行反革命分子’ 艾克蘭穆 的露布,露布右上方還有他的一寸半身照。”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雪後悅心殿臘日原文_雪後悅心殿臘日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