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水色接天光,湖亭眄渺茫。
詩情詎花柳,樂意在農桑。
慰處當初伏,觀餘憶遠方。
望賒得隴後,笑我審無妨。
詩詞問答
問:《雨三首(時六月二十三日)·其三》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陽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二十七
2. 時六月二十三日
參考注釋
水色
(1).水面呈現的色澤。 南朝 梁簡文帝 《餞別》詩:“窗陰隨影度,水色帶風移。” 唐 元稹 《和樂天早春見寄》:“湖添水色消殘雪,江送潮頭涌漫波。” 茅盾 《子夜》十七:“四面一望無際,是蒼涼的月光和水色。” 碧野 《月亮湖》:“斜日照著湖面,水色變化無窮,閃光的地方像銀鱗,深蒼的地方像綠緞。”
(2).淡青色,接近白色。 陳澄之 《慈禧西幸記·沐猴而冠》:“珍珠也帶到了,奶奶要的是一百零八顆,現在一式一樣大小,滴溜滾圓的,一般水色的帶來了一百二十一顆。”
(3).方言。指人的白裡透紅的面色。如:那個姑娘臉上一點水色也沒有。
(4).指有水色。《新華月報》1980年第6期:“這幾次回家來,媽也直說她胖了,白了,更水色、喜人咧。”
(5).古代陰陽家以五行配五色,水色為黑色。《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發為五色” 唐 孔穎達 疏:“五色,五行之色也。木色青,火色赤,土色黃,金色白,水色黑也。”
天光
(1) 日光;天空的光輝
我們且離了這個地方,外面見見天光,可好不好?——《兒女英雄傳》
水色天光
(2) 白晝
來回九十里,現在天光又短,一霎就黑天,…。——《老殘遊記續集遺稿》
(3) 天色
(4) 〈方〉∶早晨;天亮
(5) 天色與湖光
上下天光。——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湖亭
建於湖邊的亭。《晉書·吳隱之傳》:“其妻 劉氏 齎沉香一片, 隱之 見之,遂投於湖亭之水。” 唐 溫庭筠 《春日雨》詩:“細雨濛濛入絳紗,湖亭寒食 孟珠 家。” 元 張昱 《醉題》詩:“二月鶯聲最好聽,風光終日在湖亭。”
渺茫
(1) 時地遠隔,模糊不清
一別音容兩渺茫。——白居易《長恨歌》
(2) 煙波遼闊的樣子
扶桑已在渺茫中。——韋莊《送日本國僧敬龍歸》
詩情
(1).作詩的情緒、興致。 唐 劉禹錫 《秋詞》之一:“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宋 陸游 《瀼西》詩:“亦知憂吏責,未忍廢詩情。” 清 王夫之 《東閣梅》詩:“香國 揚州 錦陣豪,詩情偏向峭寒高。”
(2).詩一般的美妙意境。 郭小川 《春歌》之一:“不是我捨不得花費筆墨,只因為春天的詩情太濃太多。”
花柳
(1) 鮮花楊柳
花柳的巷,管弦的樓。——《西遊記》
(2) *
(3) 妓女
(4) 花柳病的省稱
樂意
(1) 甘心愿意
可憐的傢伙仍然樂意移居美國
(2) 願意提供…
樂意幫忙
農桑
1.亦作"農桒"。 2.農耕與蠶桑。 3.指農作物和桑樹。當初
(1) 一開始,最初
當初打算在這裡蓋棟大樓
(2) 泛指從前或特指過去發生某件事情的時候
阿Q當初很不快,後來便很不平。—— 魯迅《阿Q正傳》
遠方
遠處;遠地
遠方的客人
政治未畢通也,遠方之能疑者,並舉而爭起矣。——漢· 賈誼《論積貯疏》
無妨
不妨
有意見,無妨直率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