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齋居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夏至齋居原文

撫序夏維至,占時月屆皋。

明禋修祀典,敕法省刑曹。

自是當遷坐,從來不舉醪。

心憂遙卜歲,志慰近沾膏。

觀象思羸豕,聞聲應伯勞。

清宮本無暑,不必學禪逃。

詩詞問答

問:夏至齋居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夏至齋居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夏至齋居是什麼體裁?答:五排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排律 押豪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二十六

參考注釋

時月

(1).四時和月分。《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 孔 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十:“學者不以時月考之,每語屯田,必為稱首,可笑。”

(2).時間;時候。《後漢書·列女傳·樂羊子妻》:“今若斷斯織也,則損失成功,稽廢時月。” 宋 曾鞏 《請西北擇將東南益兵札子》:“至於 廖恩 之鼠竊,而能稽誅於時月者,蓋由追討之兵不足, 恩 已自歸,而所遣北兵,猶在道路。則東南之寡弱,蓋可知也。” 明 唐順之 《條陳海防經略事疏》:“緊急時月, 蘇 松 兵備暫駐 崇明 , 寧 紹 兵備或海道內推擇一人暫駐 舟山 。”

(3).指節令。 晉 張華 《上巳篇》:“姑洗應時月,元巳啟良辰。”《宋書·明帝紀》:“自今鱗介羽毛,餚核眾品,非時月可採,器味所須,可一皆禁斷,嚴為科制。”

明禋

潔敬。指明潔誠敬的獻享。《書·洛誥》:“伻來毖 殷 ,乃命寧予以秬鬯二卣,曰明禋,拜手稽首休享。” 蔡沉 集傳:“明,潔;禋,敬也,以事神之禮事公也。” 明 何景明 《憂旱賦》:“坎擊鼓兮舞成行,薦明禋兮輸款誠。” 張恭 《獄中口占》:“明禋枉作千春計,厚澤能延五世稀。”

修祀

祭祀。《漢書·郊祀志下》:“蓋聞天子尊事天地,修祀山川,古今通禮也。”

敕法

整飭法令。 晉 葛洪 《抱朴子·用刑》:“《易》稱明罰敕法,《書》有哀矜折獄,爵人於朝,刑人於市,有自來矣。”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詔策》:“故授官選賢,則義炳重離之輝……明罰敕法,則辭有秋霜之烈,此詔策之大略也。”

省刑

減少或減輕刑罰。《管子·牧民》:“故省刑之要,在禁文巧;守國之度,在飾四維。” 漢 賈誼 《過秦論中》:“約法省刑,以持其後。”《清史稿·高宗紀一》:“乙卯,上詣圜丘行大雩禮,特詔貶損儀節,以示虔禱。以旱命省刑寬禁。”

是當

的當;切當。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二》:“ 韓十八 初貶之制, 席十八 舍人為之詞,曰:‘早登科第,亦有聲名。’ 席 既物故…… 韓 曰:‘ 席十八 喫不潔太遲。’人問曰:‘何也?’曰:‘出語不是當。’蓋忿其責詞雲‘亦有聲名’耳。”《朱子語類》卷二一:“為學之道,只要就人倫上做得是當。今既能如此,雖或以為未學,我必以為已學。”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上:“且如事親,如何而為溫凊之節,如何而為奉養之宜,須求個是當,方是至善。”

遷坐

(1).改換平時起居的場所。《論語·鄉黨》:“齊必變食,居必遷坐。” 朱熹 集註:“遷坐,易常處也。” 宋 周密 《齊東野語·齋不茹葷必變食》:“祭祀之齋居必遷坐,必變服,必變食。”

(2).移動坐位。 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上:“既至館中,氣尚未平,獨坐屏處。時秋陽方烈,為日所射,久不遷坐。”

從來

向來,一向——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前面,表示動作、行為或情況從過去到現在一直是那樣

從來如此

不舉

(1).不舉起。《孟子·梁惠王上》:“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 漢 王充 《論衡·效力》:“火之光也,不舉不明。”

(2).指不升起。 漢 蔡邕 《黃鉞銘》:“ 羌戎 受首於西彊, 百固 冰散於東鄰, 鮮卑 收跡,烽燧不舉。”

(3).不能舉;舉不起。《韓非子·說林下》:“夫踶馬也者,舉後而任前,腫膝不可任也,故後不舉。”《水滸傳》第一一五回:“眾人看 張橫 時,四肢不舉,兩眼朦朧。”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堪輿》:“舁夫凡十易肩,困憊不舉,相與委柩路側。”

(4).不舉辦;不進行。《韓非子·備內》:“是故明王不舉不參之事,不食非常之食。”《古詩為焦仲卿妻作》:“阿母謂阿女:‘適得府君書,明日來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舉。’”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吏部·都給事升轉》:“至於會議出,而年例遂因之不舉矣,恐祖制終難高閣也。”

(5).不檢舉;不告發。《史記·秦始皇本紀》:“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後漢書·和帝紀》:“吏民踰僭。厚死傷生……有司不舉,怠放日甚。”

(6).不推薦。《墨子·尚賢上》:“得意賢士,不可不舉;不得意賢士,不可不舉。” 漢 荀悅 《漢紀·元帝紀上》:“富貴在身而列士不舉,是有狐白之裘,而反衣之。”

(7).不撫養。《漢書·外戚傳下·孝成趙皇后》:“ 孝成趙皇后 ,本 長安 官人。初生時,父母不舉,三日不死,乃收養之。”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六:“ 哀帝 建平 四年四月, 山陽 方與女子 田無嗇 生子,未生二月前,兒啼腹中,及生,不舉,葬之陌上。” 唐 顧況 《補亡詩·囝》:“及其生汝,人勸不舉,不從人言,果獲其苦。”《金史·高彪傳》:“ 彪 始生,其父用術者言,為其時日不利於己,欲不舉,其母為營護。”

(8).不祭祀。《詩·大雅·雲漢》:“靡神不舉,靡愛斯牲。” 鄭玄 箋:“言王為旱之故,求於羣神,無不祭也。”

(9).沒有攻下。《韓非子·初見秦》:“ 趙 不舉, 韓 不亡, 荊 、 魏 不臣, 齊 、 燕 不親,霸王之名不成,四鄰諸侯不朝,大王斬臣以徇國,以為王謀不忠也。”

(10).古代逢大的天災人事,皆除去盛饌,偃息聲樂,稱作“不舉”。《左傳·莊公二十年》:“大司寇行戮,君為之不舉,而況敢樂禍乎!” 杜預 註:“去盛饌。” 孔穎達 疏:“不舉者,貶膳食徹聲樂也。”《周禮·天官·膳夫》:“大喪則不舉,大荒則不舉,大札則不舉,天地有烖則不舉,邦有大故則不舉。”《後漢書·蔡邕傳論》:“君子斷刑,尚或為之不舉,況國憲倉卒,慮不先圖,矜情變容,而罰同 * ?”

卜歲

在一年的開始占卜全年的吉凶。 宋 王明清 《揮麈後錄》卷六:“ 楚 俗,過元夕第三夜,多以更闌時微行聽人語言,以卜一歲之通塞。”《宋史·樂志七》:“卜歲之初,我迎春祗。”

觀象

(1).觀察卦爻之象。古人用以測吉凶。《易·繫辭上》:“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剛柔相推而生變化。” 宋 陳亮 《祭呂東萊文》:“講觀象之妙理,得應時之成能。”

(2).觀測天象。《三國志·吳志·虞翻傳》:“觀象雲物,察應寒溫。” 唐 楊炯 《渾天賦》:“故知天常安而不動,地極深而不測,可以作觀象之準繩,可以作譚天之楷式。”《隋唐演義》第二九回:“ 煬帝 攜著 袁紫煙 ,同上臺去觀象。”

(3).謂取法,效法。 晉 陸機 《文賦》:“俯貽則於來葉,仰觀象於古人。”

聞聲

(1).聽到聲音。 前蜀 毛文錫 《喜遷鶯》詞:“碧紗窗曉怕聞聲,驚破鴛鴦暖。” 李木庵 《制憲》詩:“總纂加工宜努力,夢中刪稿尚聞聲。”

(2).聽到訊息。 柯岩 《奇異的書簡·天涯何處無芳草》:“兒子的朋友聞聲也都搶著來傳閱。”

聲名。《南史·任昉傳》:“ 褚彥回 嘗謂 遙 曰:‘聞卿有令子,相為喜之,所謂百不為多,一不為少。’由是聞聲藉甚。”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刑部·立枷》:“當時人心大快, 佐 以此得縉紳聞聲。”

伯勞

鳥,額部和頭部的兩旁黑色,背部棕紅色,有黑色波狀橫紋。吃昆蟲和小鳥。有的地區叫虎不拉( hǔ·bulǎ)

清宮

(1).灑掃房舍。《戰國策·秦策一》:“﹝ 蘇秦 ﹞將説 楚王 ,路過 洛陽 ,父母聞之,清宮除道,張樂設飲,郊迎三十里。”

(2).清理宮室。古代帝王行幸所至,必先令人檢查起居宮室,使其清靜安全,以防發生意外。《史記·孝文本紀》:“乃使太僕 嬰 與 東牟侯 興居 清宮,奉天子法駕,迎於 代邸 。” 裴駰 集解引 應劭 曰:“舊典,天子行幸所至,必遺靜宮令先案行清靜殿中,以虞非常。” 司馬貞 索隱引《漢儀》:“皇帝起居,索室清宮而後行。” 清 李漁 《玉搔頭·呼嵩》:“掃室塗椒,清宮候輦。”

(3).清涼的宮室。 漢 枚乘 《七發》:“洞房清宮,命曰寒熱之媒。”

(4).指清越的宮調聲。《後漢書·文苑傳下·邊讓》:“揚《激楚》之清宮兮,展新聲而長歌。”

不必

無須,不一定,沒有必要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唐·韓愈《師說》

學禪

猶學佛。 宋 翁卷 《山中》詩:“不奈鄰峰學禪伴,時時來此叩巖扉。” 清 惲敬 《與李汀州書》:“自 隋 唐 學禪者,以山名寺名稱其本師。”參見“ 學佛 ”。

詩詞推薦

夏至齋居原文_夏至齋居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