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儀考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嘆儀考原文

伏汛才過秋汛臨,河防南北時廑心。

忽報時和驛平漫,不日堵築患未深。

無何儀考復報漫,大河掣溜巨浪侵。

覽奏似非漫而已,飭戒諱飾勖力任。

撫臣續奏被水況,南望赤子愁不禁。

儀封城堅尚無恙,考城入水嘆胥沉。

幸民移居大堤上,村廬半付波臣湛。

哀哉豫民夫何辜,甫逭旱繼被沴霪。

秋禾徒看苗而秀,秀而未實逢漲淋。

空言妥辦亦何益,為之截米發帑金。

外吏難稱無米炊,此而弗妥罪自尋。

南望赤子愁不禁,燮調無術慚成吟。

詩詞問答

問:嘆儀考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嘆儀考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侵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五十二

2. 先是姚立德等奏六月望後黃河水勢有長無消廿八日風雨驟至祥符之時和驛堤工平漫三十丈亟為搶築旬日繕完嗣復於外越堤漫開十丈仍即施工補築瀕河之地被災尚不甚重

參考注釋

伏汛

指伏中河水暴漲。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 黃河 水信:清明後二十日曰桃汛;春杪曰菜花水;伏汛以入伏始。”《老殘遊記》第三回:“河面窄,容不下,只是伏汛幾十天。”原註:“指 黃河 在夏季水流涌漲。伏是‘三伏’的‘伏’。”

秋汛

秋季的汛情

河防

(1) 保護河堤,防止水災;特指黃河的防護工作

河防工程乃百年大計

(2) 黃河的軍事防衛

河防部署

南北

(1) 北方和南方

(2) 南端到北端之間的距離

報時

報告準確的時間

平漫

(1).平坦廣遠。《宋書·禮志五》:“地域平漫,迷於東西,造立此車(指南車),使常知南北。” 清 趙翼 《甌北詩話·黃山谷詩》:“《陳後山詩話》謂‘ 魯直 學 杜 過於求奇,不如 杜 之遇物而奇也。三江五湖,平漫千里,因風石乃奇耳。’”

(2).謂平庸浮淺。舊題 宋 尤袤 《全唐詩話·黃頗》:“ 黃頗 以洪奧文章蹉跎者一十三載, 劉纂 以平漫子弟而折丹桂。”

(3).浸蝕剝落。 魯迅 《書信集·致臺靜農》:“倘石刻原已平漫,則雖圖像模胡,固仍在‘可觀’之列耳。”

不日

不幾天;不久(限用於未來)

我不日到京,請準備住處

無何

(1) 不久;很短時間之後

亡何國變。(亡通“無”。)——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無何宰以卓異聞。——《聊齋志異·促織》

無何他二人就言歸於好

(2) 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

自覺無何

大河

(1) 特指黃河

大河下上,頓失滔滔。——毛 * 《沁園春·雪》

(2) 亦指較大的河流

而已

——用在陳述句末,表示限止語氣,相當於“罷了”,常跟“只”、“不過”、“僅僅”等連用,對句意起沖淡作用

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己。——《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飭戒

亦作“ 飭誡 ”。教誨告誡。 宋 曾鞏 《請改官制前預令諸司次比整齊架閣版籍等事札子》:“或吏屬因循,或簿書緣絶,其於督察漏略,檢防散逸彌綸之體,不可不早有飭戒。” 明 張一桂 稚圭甫 《重刻<顏氏家訓>序》:“於是為之親者,恐恐然慮教勑之亡素,其後人或納於邪也,始丁寧飭誡,而《家訓》所由作矣。”

諱飾

隱諱和掩飾

撫臣

稱巡撫。 明 唐順之 《送太平守江君序》:“天子議將用師,於是命庭臣推擇諸臣中才望尤異者,使為 廣東 西 、 雲南 三省撫臣。” 清 沉初 《西清筆記·紀庶品》:“如今年督臣進荔枝,則撫臣進蘭花,明歲互易之。”

被水

遭水災。《續資治通鑑·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乙丑, 河 決 頓丘 及 白馬 ,旋遣左衞大將軍 李崇矩 按行 河 勢,繕治 河 堤,蠲被水田租。”《清史稿·世宗紀》:“八月丙午,以 山東 被水較重,特免通省漕糧。”

赤子

(1) 剛生的嬰兒

(2) 人民

不禁

抑制不住,不由得

不禁失笑

不禁鼓起掌來

不禁不由

無恙

(1) 無災禍

歲亦無恙耶?——《國策·齊策》

安然無恙

(2) 平安;沒有疾病

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國語·齊策》

無恙,幸甚幸甚。——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無恙也。——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別來無恙?

幸民

謂僥倖於萬一之民。亦指不務正業而得過且過之人。《左傳·宣公十六年》:“善人在上,則國無幸民。諺曰:‘民之多幸,國之不幸也’,是無善人之謂也。” 宋 王禹偁 《上許殿丞論榷酒書》:“某竊聽輿言,以為閣下將取一郡榷酒之數,分於編戶,然後聽其自釀而沽諸。是亦割赤子之肉飫幸民之腹也。” 宋 陸游 《寄龔實之正言》詩:“ 至和 嘉佑 須公了,乞向昇平作幸民。”

移居

遷居

大堤

(1).堤名。在今 湖北省 襄陽縣 。《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五·襄陽樂一》:“朝發 襄陽 城,暮至 大堤 宿。” 唐 李白 《大堤曲》:“ 漢水 臨 襄陽 ,花開 大堤 暖。” 王琦 註:“《一統志》:‘ 大堤 在 襄陽府 城外。’《湖廣志》:‘ 大堤 東臨 漢江 ,西自 萬山 經 澶溪 、 土門 、 白龍 、 東津渡 繞城北 老龍堤 ,復至 萬山 之麓,周圍四十餘里。’”

(2).樂府曲名。

村廬

鄉村的簡陋房屋。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滇游日記九》:“從橋東遵塍上,始有村廬夾路。”

波臣

指水族。古人構想江海的水族也有君臣,其被統治的臣隸稱為“波臣”。後亦稱被水淹死者為“波臣”。《莊子·外物》:“ 周 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 周 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 東海 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寧皇御舟》:“御鷁至沉於波臣。” 清 李漁 《蜃中樓·幻因》:“蜃氣人人知是幻,獨言身世為真,不知也似蜃乾坤:終朝營海市,一旦付波臣。” 清 汪中 《哀鹽船文》:“亦有沒者善游,操舟若神。死喪之威,從井有仁。旋入雷淵,並為波臣。” 歐陽山 《苦鬥》八十:“你掉到那大河裡面,虧得人家救了你,才不致與波臣為伍。”

民夫

民夫。 趙樹理 《李家莊的變遷》十一:“隊伍、民伕、自衛隊都陸續回來了。” 徐敏 《憶平江 * 》:“被他們抓來的民伕,幾乎和他們那枯瘦如柴、個個抽大煙的士兵數目相等。”參見“ 民夫 ”。

(1).宮女入宮前所嫁的丈夫。《漢書·丙吉傳》:“是時,掖庭宮婢 則 令民夫上書,自陳嘗有阿保之功。” 顏師古 註:“謂未為宮婢時,有舊夫見在俗間者。”

(2).服公役的民工。 宋 蘇轍 《乞罷修河司札子》:“朝廷為之置修河司,調發民夫。”《水滸傳》第八十回:“卻説 高太尉 曉夜催促督造船隻,朝暮捉拿民夫供役。” 向春 《煤城怒火》:“明天去伐樹的還有民夫。”

何辜

何罪,有什麼罪。 三國 魏 曹丕 《燕歌行》:“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清 方授 《夜悲歌》之一:“天乎我何辜?雙親離別久。” 毛 * 《向 * 的十點要求》:“青年何辜,遭此荼毒?”

秋禾

秋熟的穀物。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豈知秋禾登,貧窶有倉卒。” 宋 蘇軾 《和孔郎中荊林馬上見寄》:“秋禾不滿眼,宿麥種亦稀。”

空言

(1).謂不切實際的話。《呂氏春秋·知度》:“至治之世,其民不好空言虛辭,不好淫學流説。” 晉 盧諶 《覽古》詩:“ 秦 人來求市,厥價徒空言。” 魯迅 《花邊文學·安貧樂道法》:“事實是毫無情面的東西,它能將空言打得粉碎。”

(2).謂只起褒貶作用而不見用於當世的言論主張。《史記·太史公自序》:“子曰:‘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司馬貞 索隱:“空言,謂褒貶是非也。空立此文,而亂臣賊子懼也。” 唐 韓愈 《與孟尚書書》:“ 孟子 雖賢聖,不得位,空言無施,雖切何補。” 明 梅之熉 《<古今譚概>敘》:“士君子得志則見諸行事,不得志則託諸空言。”

亦何

何其;多么。 晉 葛洪 《神仙傳·陰長生》:“況仙人亦何急急,令聞達朝闕之徒,知其所云為哉!” 唐 杜甫 《鹿頭山》詩:“斯人亦何幸,公鎮踰歲月。” 清 方文 《宋遺民詠·趙子固孟堅》:“嗟彼承旨者,失身亦何愚!”

帑金

錢幣。多指國庫所藏。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上:“ 蘇文忠公 知 杭州 ,以私帑金五十兩助官緡,於城中置病坊一所,名 安樂 。”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戶部·歲入》:“今宇內歲入各項帑金,不及千萬,然惟正之供入太倉者,不滿四百萬。” 清 林則徐 《勸諭捐賑告示》:“撫恤賑濟,不惜百萬帑金。”

外吏

(1).指在外應值之吏。《漢書·翟義傳》:“ 立 ( 劉立 )持酒肴謁丞相史,對飲未訖,會 義 ﹝ 翟義 ﹞亦往,外吏白都尉方至, 立 語言自若。”《後漢書·彭寵傳》:“蒼頭 子密 等三人因 寵 臥寐,共縛著牀,告外吏:‘大王齋禁,皆使吏休。’”

(2).指朝臣。 清 侯方域 《宦官論》:“豈內臣皆賢,而外吏皆不肖哉?”

(3).指地方官。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八:“今士人通籍,多以翰林為榮選,次亦望為六部曹郎,以升途較外吏捷耳。” 柳亞子 《胡寄塵詩序》:“就而視之,外吏則道府,京秩則部曹,多材多藝,炳炳麟麟;而韋布之士,獨闃然無聞焉。”

(4).指外省衙門內的小吏。《清會典·吏部九·驗封清吏司》:“外吏之別四:一曰書吏,二曰承差,三曰典吏,四曰攢典。”

自尋

自己找

使得孩子們可以自尋快樂

燮調

(1).協和,調理。 唐 黃滔 《祭右省李常侍洵》:“天子乃擢 王褒 為諫議,昇 孝若 於貂璫,前彰潤色之功,後養燮調之業。” 宋 王禹偁 《和楊遂賀雨》:“燮調賴時相,感應由聖君。” 宋 周密 《齊東野語·以賦罷相》:“雨暘固自於天,感召豈無所主?儻燮調得人,則斯可有節。” 明 張居正 《謝免自陳疏》:“上不能燮調元化,佐明主以察璣衡;下不能振舉宏綱,率群僚而修品式。”

(2).指宰相的政務。《舊唐書·崔昭緯傳》:“擢於侍從之司,委以燮調之任。” 明 李東陽 《丙吉問牛》詩:“燮調知是三公職,只許當年 曲逆侯 。”

無術

沒有辦法。《管子·治國》:“今也倉廩虛而民無積,農夫以粥子者,上無術以均之也。” 宋 王安石 《和吳御史汴渠》:“救世詎無術,習傳自先王。” 康有為 《大同書》緒言:“生民之禍烈而救之之無術也。”

詩詞推薦

嘆儀考原文_嘆儀考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