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玉壺冰(得之字五言八韻覆試選拔貢生題)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河玉品稱美,玉人壺琢之。

水冰胥可貯,動靜卻殊施。

水瀲動非寂,冰瑩靜合宜。

幽人恆喻德,詩客每題詞。

明遠創吟際,昌齡待送時。

身雖吳會寄,心乃洛陽馳。

個裡原不離,其他那系思。

寒光貞質映,一體兩無為。

詩詞問答

問:《賦得玉壺冰(得之字五言八韻覆試選拔貢生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排

注釋

1. 五言排律 押支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六十

2. 得之字五言八韻覆試選拔貢生題

參考注釋

稱美

(1).稱述美德。《禮記·祭統》:“銘之義,稱美而不稱惡。”

(2).稱讚,讚美。《北史·曹世表傳》:“侍中 崔光 ,鄉里貴達,每稱美之。”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九:“稱美宰輔,必曰 伊 周 。” 清 顧炎武 《日知錄·秀才》:“ 正倫 一家有三秀才,甚為當時稱美。”

玉人

(1).雕琢玉器的工人。《周禮·考工記·玉人》:“玉人之事。” 賈公彥 疏:“雲玉人之事者,謂人造玉瑞、玉器之事。”《荀子·大略》:“ 和 之璧,井裡之厥也。玉人琢之,為天子寳。” 宋 劉克莊 《江西詩派序·呂紫微》:“余以 宣城 詩巧之如錦工機錦,玉人琢玉,極天下之巧妙。”

(2).玉雕的人像。 晉 王嘉 《拾遺記·蜀》:“ 河南 獻玉人,高三尺。”《北史·隱逸傳·崔賾》:“ 藍田 令 王曇 於 藍田山 得一玉人,長三四寸,著大領衣,冠幘。”

(3).容貌美麗的人。《晉書·衛玠傳》:“﹝ 玠 ﹞年五歲,風神秀異……總角乘羊車入市,見者皆以為玉人,觀之者傾都。”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容止》:“﹝ 裴楷 ﹞麤服亂頭皆好,時人以為玉人。”後多用以稱美麗的女子。 唐 元稹 《鶯鶯傳》:“隔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前蜀 韋莊 《秋霽晚景》詩:“玉人襟袖薄,斜憑翠欄乾。” 宋 謝逸 《南歌子》詞:“畫樓朱戶玉人家,簾外一眉新月、浸梨花。”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魯公女》:“睹卿半面,長繫夢魂;不圖玉人,奄然物化。” 黃侃 《無題》詩:“春晚垂楊映畫樓,玉人微撥鈿箜篌。”

(4).對親人或所愛者的愛稱。 唐 權德輿 《送盧評事婺州省覲》詩:“客愁青眼別,家喜玉人歸。” 宋 張先 《菩薩蠻》詞:“玉人又是匆匆去,馬蹄何處垂楊路。”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快疾忙報與您姐姐,道門外玉人來也。” 元 無名氏 《百花亭》第三折:“則今朝別了玉人,多感承謝了盤費。”

(5).仙女。 唐 賈島 《登田中丞高亭》詩:“玉兔玉人歌里出,白雲誰似莫相和。” 唐 杜牧 《寄珉笛與宇文舍人》詩:“寄與玉人天上去, 桓將軍 見不教吹。”

動靜

(1) 指動作或說話發出的聲音

(2) 訊息;情況

牢城營里都沒有動靜。——《水滸傳》

冰瑩

謂寒冰光亮透明。 唐 元稹 《諭寶》詩之二:“鏡懸姦膽露,劍拂妖蛇裂,珠生照乘光,冰瑩環坐熱。” 唐 元稹 《送崔侍御之嶺南》詩:“冰瑩懷貪水,霜清顧痛巖。珠璣當盡擲,薏苡詎能讒。”

合宜

合適;適宜

雨後種樹正合宜

他提任這個工作倒很合宜

幽人

(1).幽隱之人;隱士。《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孔穎達 疏:“幽人貞吉者,既無險難,故在幽隱之人守正得吉。”《後漢書·逸民傳序》:“ 光武 側席幽人,求之若不及。” 清 顧炎武 《與胡處士庭訪北齊碑》詩:“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巖戶。”

(2).指幽居之士。 宋 蘇軾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詩:“幽人無事不出門,偶逐東風轉良夜。”

詩客

詩人。 唐 白居易 《朝歸書寄元八》詩:“禪僧與詩客,次第來相看。” 金 元好問 《留贈丹陽王鍊師》詩之一:“當時笑伴今誰在,詩客淒涼 飯顆山 。” 清 查慎行 《即事》詩之一:“俗吏讐詩客,文書惱病夫。”

題詞

(1) 為勉勵或留作紀念而寫下的一段話

(2) 所題的詞。冠於一部著作之前,以一種較正式或不甚正式的樣式或方式,題寫給予某人的姓名及祝賀詞

(3) 序文

明遠

(1).透徹而深刻。《晉書·賈充傳》:“雅量弘高,達見明遠,武有折衝之威,文懷經國之慮,信結人心,名震域外。”

(2).清朗而曠遠。 晉 殷仲文 《南州桓公九井作》詩:“景氣多明遠,風物自淒緊。”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江水三》:“ 黃鵠山 東北對 夏口城 , 魏 黃初 二年 孫權 所築也。依山傍 江 ,開勢明遠,憑墉藉阻,高觀枕流。”

吳會

(1). 秦 漢 會稽 郡治在 吳縣 ,郡縣連稱為 吳會 。 清 趙翼 《陔餘叢考·吳會》:“ 西漢 時 會稽 郡治本在 吳縣 ,時俗以郡縣連稱,故云 吳會 。”

(2). 東漢 分 會稽郡 為 吳 會稽 二郡,並稱 吳 會 。後亦泛稱此兩郡故地為 吳會 。《後漢書·蔡邕傳》:“ 邕 慮卒不免,乃亡命江海,遠跡 吳 會 。”《三國志·吳志·孫賁傳》:“時 策 已平 吳 會 二郡。” 宋 蘇軾 《喜劉景文至》詩:“平生所樂在 吳 會 ,老死欲葬 杭 與 蘇 。”《金史·完顏綱傳》:“僭稱位號,偷生 吳 會 。”

唐 以後,俗亦稱 平江府 (今 江蘇 蘇州 )為 吳會 。 元 陸友仁 《吳中舊事》:“府署之南名 吳會坊 。” 清 納蘭性德 《淥水亭雜識》卷一:“世多稱 平江 為 吳會 ,意謂 吳 為東南一都會也。自 唐 以來如此,今郡中有 吳會亭 ,府治前有 吳會坊 。”

洛陽

河南省地級市。位於河南西部,市區面積79平方公里,人口97萬。中國著名古都,有“九朝古都”之稱,中國佛教祖庭白馬寺位於市東,其南龍門石窟為中國三大石窟之一。河南省第二大城市,隴海鐵路、焦枝鐵路交匯於此

個裡

亦作“ 個裡 ”。此中;其中。 清 李漁 《閒情偶寄·居室》:“諦觀熟視,方知個裡情形。”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二:“﹝ 胡慎容 ﹞《窺采齊曉粧》云:‘徘徊明鏡漫凝神,個裡伊誰解效顰?’”

箇裏:此中;其中。 唐 王維 《同比部楊員外十五夜遊有懷靜者季》詩:“香車寶馬共喧闐,箇里多情俠少年。” 宋 黃庭堅 《卜運算元》詞:“天上人間有底愁,向箇里,都諳盡。” 宋 辛棄疾 《朝中措》詞:“長怪春歸何處,誰知箇里迷藏。”

不離

(1).不失;不失為。《莊子·馬蹄》:“同乎無知,其德不離;同乎無欲,是謂樸素。”《禮記·曲禮上》:“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

(2).不離開;不離去。 漢 焦贛 《易林·鼎之需》:“容民畜眾,不離其居。”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翠》:“一物大於貓,來伏身下,展轉不離。”

(3).差不多;還不錯。《紅樓夢》第一○八回:“ 湘雲 道:‘別人還不離,獨有 璉二嫂子 ,連模樣兒都改了,説話不伶俐了。’” 老舍 《駱駝祥子》四:“老頭子看了車一眼,點了點頭:‘不離!’”

其他

(1)

(2) 不是先提到的或早已明白的

這些車子比其他歐洲車子略小一些

(3) 另外的

其他祖父積。——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任何其他人都會做得更好些

(4) 更多的,額外的

除我以外,你們不可能有其他的神

除了工資,我沒有其他收入

寒光

慘白令人心寒的光

寒光一閃,刀已出鞘

貞質

(1).堅貞的資質。《藝文類聚》卷六九引 晉 殷允 《杖銘》:“荃蕙雖秀,才非貞質;異端雖美,道無玄術。” 唐 柳宗元 《南中榮橘柚》詩:“橘柚懷貞質,受命此炎方。” 清 吳士玉 《玉帶生歌奉和漫堂先生》:“可憐 宋 社淪海水,片石迺有神靈憑;鼎遷者三載五百,貞質不毀堪嗟矜。”

(2).謂使資質堅強。 晉 顧愷之 《冰賦》:“激厲風而貞質,仰和景而融暉。”

(3).正直質樸。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夫其俗也,性雖狷急,志甚貞質,於財無苟得,於義有餘讓。”

一體

(1) 有機的整體

融成一體

(2) 有機地結合或聯結起來的整體

俱為一體。——諸葛亮《出師表》

胡越為一體。——唐·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無為

(1) 道家思想,指要依天命,順其自然,沒必要有所作為

(2) 儒家指用德政感化人民,不施行刑罰

(3) 不要,不用

無為在歧路。——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詩詞推薦

賦得玉壺冰(得之字五言八韻覆試選拔貢生題)原文_賦得玉壺冰(得之字五言八韻覆試選拔貢生題)的賞析_古詩文